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用溶胶-凝胶法合成了纳米氧化铝,以透射电镜(TEM)、X射线衍射(XRD)、比表面积测定(BET)等手段对不同温度下所得纳米氧化铝进行了表征.以固相萃取为富集方法,ICP-MS为检测手段,考察了不同晶型、不同粒度的纳米氧化铝对Cu2+,Pb2+的吸附性能.结果表明,吸附率随着粒径的增大而降低,-氧化铝的吸附率大于-氧化...  相似文献   

2.
针对纳米零价铁易团聚和表面形成钝化层的问题,以凹凸棒土为载体、镍为掺杂金属,制备了凹凸棒土负载铁/镍复合材料(用A-Fe/Ni表示)。由SEM可观察到A-Fe/Ni中的纳米Fe/Ni长链变短、且有单个纳米Fe/Ni球形颗粒出现。比表面积测定结果表明,A-Fe/Ni的BET比表面积为86.17 m2·g-1,远高于纳米Fe/Ni的比表面积(33.62 m2·g-1)。平均粒径也由负载前的178.52 nm减小到了69.63 nm。A-Fe/Ni相比纳米Fe/Ni对水中Zn(Ⅱ)有更快的去除速率和更好的去除效果,以2 g·L-1投加量对100 mg·L-1Zn(Ⅱ)进行吸附,10 min即可达到99.8%的去除率,而成本仅为后者的1/3。A-Fe/Ni除锌机理主要是化学吸附,吸附过程符合Lagergren准二级动力学模型和Langmuir吸附模型,最大吸附量为133.33 mg·g~(-1)。  相似文献   

3.
铝溶胶是催化裂化催化剂制备中最重要的粘结剂之一.由于铝溶胶在干燥过程中颗粒从纳米级可以长大到微米级,目前尚没有铝溶胶比表面积测定的报道.采用将一定量的铝溶胶预先高度分散到大孔硅胶孔道内,从而避免铝溶胶颗粒在干燥过程中的长大,将其干燥后测定其比表面积,外推到铝溶胶含量,采用BET法测得铝溶胶比表面积为310 m2/g.  相似文献   

4.
将大孔交联氯甲基聚苯乙烯(CMPS)与井冈羟胺A发生胺化反应,合成了井冈羟胺A修饰的大孔交联树脂(VACMPS);通过对树脂残余氯含量,BET比表面积及红外光谱的测定,对获得的树脂进行了结构分析,并研究了该树脂在不同温度下对水杨酸的吸附等温线,利用热力学函数关系计算出了吸附焓、自由能和熵.动态吸附与脱附实验表明湿态VACMPS树脂对水杨酸的饱和吸附容量达73.59 g.L-1,树脂可以通过4%NaOH溶液重生.推测井冈羟胺A修饰的大孔交联树脂(VACMPS)对水中水杨酸的吸附作用是氢键作用,π-π共轭,静电作用及疏水作用共同参与的吸附过程.  相似文献   

5.
Ag+CuO/ZrO2催化剂的制备与表征1.载体制备方法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XRD、BET和TPR等手段表征了浸溃法制备的Ag CuO/ZrO2催化剂,研究了载体的制备方法对催化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加入表面活性剂回流后的样品,比表面积和孔隙度明显提高,有助于改善催化剂的活性.  相似文献   

6.
以粉末13X分子筛为原料、凸凹棒土为粘合剂制备了颗粒13X分子筛复合材料,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X-射线衍射仪、比表面积分析仪等对其形貌和结构进行表征,研究了颗粒13X分子筛固定床对Zn~(2+)的去除及其机理。结果表明,颗粒13X分子筛具有微孔-介孔-大孔的多级孔结构,BET比表面积达442. 95 m~2·g~(-1),仍保留了粉末13X分子筛的晶相结构;颗粒13X分子筛固定床除Zn~(2+)的机理主要为离子交换吸附和化学沉淀作用,并且穿透点出水pH在7左右,吸附饱和后材料中锌的含量为9. 75%;颗粒13X分子筛固定床中去除Zn~(2+)的过程符合Thomas模型,不同流速下对Zn~(2+)的平衡吸附量为1. 36~1. 81 mmol·g~(-1)。  相似文献   

7.
选择常见硅藻土粉末为主要原料,通过不同种类硅藻土粉末组合,添加合适比例的增稠剂、造孔剂及助凝剂,在合适的升温曲线下烧结,可以制出多孔硅藻土过滤材料.实验排除制造多孔材料需要造孔剂的限制,用原始硅藻土和焙烧硅藻土两种原料组合配方,制备出一种多孔硅藻土陶瓷过滤材料.通过显微照片对比分析其截面微孔结构,通过比表面积及孔隙度分析仪测定对其进行吸附性能及比表面积测定,探讨了硅藻土粉末的配比及性能的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8.
针对制革废水中的三价铬污染问题,以没食子酸(GA)作为负载物,采用一步法合成了Fe_3O_4@GA纳米粒子,并考察了该纳米粒子对三价铬的吸附特性。通过傅里叶红外光谱(FT-IR)、比表面积分析仪(BET)、X-射线衍射仪(XRD)、热重分析仪(TGA)、振动样品磁强计(VSM)、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对纳米材料的微观特性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GA能够有效负载到Fe_3O_4纳米粒子上,负载量为4.9%(质量分数),修饰过程不会改变Fe_3O_4纳米粒子的晶相结构。负载后的Fe_3O_4@GA的比表面积为83.52 m~2·g~(-1),粒径为10~15 nm,饱和磁强度为51.12 emu·g-1,有很好的分离特性。吸附实验表明,Cr~(3+)的去除率随pH值和吸附剂投加量的增大而增高。吸附动力学符合拟二级模型,最大吸附容量为12.19 mg·g~(-1),吸附等温模型符合Freundlich模型。Fe_3O_4@GA可以有效去除制革废水中的Cr~(3+)。  相似文献   

9.
氯甲基化聚苯乙烯与谷氨酸(Glu)胺解反应合成聚苯乙烯-谷氨酸螯合树脂(下称Glu树脂),通过红外光谱表征树脂结构,测定其树脂的比表面积和孔结构等数据,并研究该树脂对Pb~(2+)和Hg~(2+)的静态和动态吸附性能,结果表明Glu树脂对Pb~(2+)和Hg~(2+)的吸附为55.15 mg·g-1和57.73 mg·g-1.  相似文献   

10.
采用粉煤灰、废玻璃、淤泥等材料代替天然硅酸铝质原料,经过高温烧成制备了隔热材料.通过X射线衍射(XRD)分析、扫描电镜(SEM)观察、N2吸附-脱附分析(BET)表征样品的结构、形貌、平均孔径和比表面积.结果表明,淤泥的造孔效果优于碳酸钙,气孔率随淤泥加入量增加呈增加趋势,在保证强度的前提下,最大气孔率可达43.7%,微米孔孔径在10~40 μm之间,纳米孔平均孔径为167.8 nm,导热系数可达到0.074 35 W/m2·K.  相似文献   

11.
研究水溶液成胶制备氧化铝过程中,掺杂氧化镧及利用聚乙二醇助成胶对氧化铝热稳定性和比表面的影响。通过XRD表征手段和TG检测方法来检测氧化铝在不同温度焙烧后的晶相改变和热失重情况,并利用BET检测方法检测不同温度焙烧后的比表面。实验结果表明,氧化镧的掺杂可提高氧化铝的热稳定性,利用聚乙二醇助成胶可有效提高氧化铝的比表面。  相似文献   

12.
纳米碳酸钙表面改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间歇低温碳化法制备出纳米碳酸钙微粒,用改性剂进行处理.通过XRD、FT-IR、TEM、BET及测定吸油值的方法对其进行结构和性质的研究,并对反应机理作了讨论.结果显示:改性剂增加到10%时,吸油值可降低至38.86 gDOP/100 gCaCO3,活化度能达到100%,表明改性后的纳米碳酸钙由亲水性变为疏水性.  相似文献   

13.
通过柠檬酸法制备了La_(1-x)Ce_xMn_(0.6)Fe_(0.4)O_3(x=0-0.5)系列化合物,采用XRD、IR、BET进行了分析和表征。XRD、IR分析表明:铈的调变量对钙钛矿结构有一定的影响,x=0.2时,为单一钙钛矿结构,调变量增大时,为钙钛矿和CeO_2相。比表面测定结果表明:x=0.2时比表面积最大。负载到载体上活性测试结果为x=0.2的催化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14.
气体吸附的统计力学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提出用Keesom势描写气体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应用统计力学理论研究吸附作用,推导出实际气体的吸附等温方程式,该等温式能较好地描述实验吸附等温线.同时指出,BET吸附等温式是实际气体吸附等温式在忽略气体分子间相互作用情况下的极限形式.  相似文献   

15.
以硝酸锌和硝酸镓为前驱物,以氨基乙酸为燃料,采用自蔓延燃烧法成功地合成出ZnGa2O4纳米晶.利用X射线衍射(XRD)、氮吸附、扫描电镜(SEM)、透射电镜(TEM)和高分辨电镜(HTEM)表征了ZnGa2O4纳米晶的晶相结构、比表面积、表面形貌和晶粒大小.考察了其在紫外光下对液相中甲基橙(MO)的光催化降解性能.结果表明:自蔓延燃烧法合成的ZnGa2O4是具有大孔结构的纳米材料,颗粒小和比表面积大,具有良好的光催化降解MO的性能;通过调控硝酸根离子与氨基乙酸的摩尔比,可实现对ZnGa2O4的晶粒大小及比表面积的调控.  相似文献   

16.
采用表面活性剂辅助法和浸渍法制备了Cu作为活性组分,Ce - Zr复合体作为载体的CuO/Ce1-xZrx O2催化剂,通过XRD、BET、H2 - TPR、DRUV - vis表征和测试证明Zr进入到CeO2中形成了铈锆固溶体,沉淀沉积法制备的样品中有部分Cu2+离子也进入到载体晶格当中.考察不同Ce/Zr比和不同C...  相似文献   

17.
火焰原子吸收法测铜的检出限测量不确定度评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JJG694-1990《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计量检定规程对火焰原子吸收法测铜的检出限的测量不确定度进行了评定,详细分析了不确定度的来源,并对标准溶液误差和测量结果重复性引入的不确定度分量和自由度进行了严格的分析.最终结果更为客观、准确.  相似文献   

18.
以四氯化钛为原料、聚丙烯酸(PAA)为修饰剂,采用胶溶-水热处理工艺制备了超细PAA/TiO2纳米粉体.利用XRD、BET、XPS等分析技术对PAA/TiO2进行了结构表征.实验结果表明:由于PAA能有效抑制在水热过程中TiO2粒子的生长和团聚,从而制得同时具有小粒径、大比表面积、高晶化度的锐钛矿相PAA/TiO2纳米...  相似文献   

19.
研究了离心机为脱水手段测试砂子吸水率的方法,从活性剂的选择脱水样筒的设计、测试规程的制定等方面介绍了这一方法的具体内容,并通过一定数量的实测结果验证了这一方法的有效性和优越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