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文章研究化学性低氧诱导剂二氯化钴(CoCl_2)对PC12细胞自噬的影响。体外培养PC12细胞,用不同浓度CoCl_2处理PC12细胞24 h。首先通过MTT实验选取后续的CoCl_2处理浓度,用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quantitative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 q-PCR)实验检测不同浓度CoCl_2处理PC12细胞24 h后细胞内HIF-1α基因表达水平。用Western Blot方法检测CoCl_2处理后自噬相关蛋白Beclin1、LC3-Ⅱ蛋白表达水平。结果表明,400、800μmol/L CoCl_2处理PC12细胞24 h不仅能显著降低细胞存活率,并且能显著提高HIF-1α基因表达,即表明用CoCl_2造模确实可以模拟细胞体外缺氧。此外,800μmol/L CoCl_2处理组的Beclin1、LC3-Ⅱ蛋白表达量出现显著降低,表明CoCl_2处理抑制了细胞自噬,并且该种抑制是呈时间依赖的。研究结果表明,CoCl_2引起的化学性缺氧会损伤PC12细胞,并且会抑制细胞正常的自噬,该异常的自噬可能参与了CoCl_2致PC12细胞的损伤。  相似文献   

2.
明确蛇葡萄素(Ampelopsin,AMP)对人结肠癌HCT116细胞增殖的抑制,探讨自噬活化及自噬对AMP抑制细胞增殖作用的影响,为AMP临床研究抗肿瘤作用的自噬靶点提供依据.采用CCK-8法检测AMP(0~300μg/m L)作用HCT116细胞后细胞增殖变化,确定AMP的抗肿瘤作用;慢病毒感染法构建HCT116-RFP-GFP-LC3重组细胞株研究自噬标志蛋白LC3的荧光表达,结合蛋白质印迹法检测自噬标志蛋白LC3I/II和P62的表达确定细胞自噬活化状态;通过抑制剂Baf A1阻断HCT116细胞自噬晚期降解过程,比较AMP组与AMP+Baf A1组间AMP对HCT116细胞增殖的影响明确自噬对细胞增殖的影响.结果表明:AMP(150~300μg/m L)抑制细胞增殖,表明AMP具有抗肿瘤作用;对比空白对照组,AMP(50、75μg/m L)组重组细胞出现LC3荧光点状自噬体,自噬发生率分别为26.72%、19.47%; LC3II蛋白表达上调,P62下调,表明AMP诱导细胞自噬且自噬过程完整;与AMP组比较,加入Baf A1后,LC3II、P62蛋白及自噬点均显著增加,证明自噬晚期过程被阻断,但抑制自噬晚期降解过程对AMP组与AMP+Baf A1组间细胞增殖影响不显著(P0.05),说明在实验浓度范围内,阻断自噬降解过程对细胞增殖无显著影响.结论表明:AMP(0~300μg/m L)能够抑制结肠癌细胞增殖,激活细胞自噬,且自噬晚期降解过程阻断对细胞增殖无显著影响,细胞的增殖抑制可能是通过其他途径实现.  相似文献   

3.
为了研究岩黄连总碱诱导肝星状细胞凋亡和自噬的作用,本文通过体外培养HSC-T6细胞,应用MTT法检测不同浓度(0.20、0.25、0.30g·L~(-1))脱氢卡维丁组、巴马汀组和小檗碱组的细胞增殖抑制率,应用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各组HSC-T6细胞的超微结构改变,结果发现:3组不同药物诱导的HSC-T6细胞抑制率均呈浓度依赖性;经不同浓度3组药物处理24h后的HSC-T6细胞均呈典型的细胞凋亡超微结构改变,并出现不同程度的自噬现象。可见,脱氢卡维丁、巴马汀和小檗碱能诱导HSC-T6细胞凋亡,也能诱导细胞自噬。这3种成分可能为岩黄连总碱中抗肝纤维化的有效成分。  相似文献   

4.
本研究用SRB法、流式细胞术和荧光显微技术等方法检测分析了黄连素对人肝癌细胞株HepG-2的毒性并探究了其作用机制.结果显示,黄连素的毒性作用呈时间-剂量依赖效应,24h和48h的IC50值分别为44.10μmol·L~(-1)和8.53μmol·L~(-1);160μmol·L~(-1)时黄连素具有致死效应;当加入抗氧化剂NAC,黄莲素抑制和致死作用明显减弱.黄连素可引起HepG-2细胞凋亡,NAC作用后细胞凋亡率降低;黄连素可使胞内ROS含量持续升高;同时在黄连素作用下还降低了细胞内抗氧化剂GSH含量.表明黄连素可以通过提高细胞内ROS,耗竭胞内抗氧化剂进而诱导肝癌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5.
为研究熊果酸(UA)对H9c2细胞心肌缺血/再灌注的影响,将细胞分为对照组、心肌缺血再灌注组(I/R)、熊果酸组(10,20,40μmol·L~(-1))和尼莫地平阳性对照组(5μmol·L~(-1)).在细胞缺氧和复氧之前给药6h后,经CCK-8检测细胞的增殖能力,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钙离子(Ca2+)摩尔浓度、活性氧(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的产生及细胞凋亡情况.结果发现,UA对心肌缺血/再灌注细胞损伤的细胞具有明显的保护作用,其主要通过抑制细胞中细胞因子和趋化因子的释放,进而抑制I/R受损细胞的凋亡.蛋白质免疫印迹实验结果显示,与I/R组相比,UA能够显著诱导细胞中SLC8A2,RyR1,RyR2及Bcl-2的表达,抑制剪切型Caspase-3,Cyt-c,p-ERK1/2和p-p38蛋白的表达,且随着UA浓度升高趋势愈明显,表明UA对H9c2细胞的I/R损伤的保护作用具有浓度依赖性.UA促进细胞增殖和对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H9c2细胞保护作用可能与细胞中Ca2+摩尔浓度及ROS值降低有关,其主要机制可能通过ERK1/2和p-38信号通路介导.该研究能为UA保护H9c2细胞免受I/R损伤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6.
以鱼藤酮处理的PC12细胞为帕金森病体外模型,分别使用雷帕霉素作为自噬途径的促进剂,巴佛洛霉素A1和3-甲基腺嘌呤作为抑制剂,检测调节细胞自噬对细胞凋亡的影响,发现巴佛洛霉素A1极大提高了细胞凋亡率,3-甲基腺嘌呤则可以减轻鱼藤酮诱导的细胞凋亡,而雷帕霉素虽然促进受损细胞凋亡,但降低了受损细胞早期的死亡率.构建pEGFP-LC3 稳定转染的PC12细胞,流式细胞检测结果显示,抑制或促进细胞自噬,细胞内自噬相关蛋白LC3均有明显增加.  相似文献   

7.
探讨过氧化物酶体增殖因子激活受体α(PPAR-α)激动剂非诺贝特对前列腺癌PC-3细胞生长的抑制和诱导凋亡的作用。分别用0、25、50、75、100μmol/L浓度的非诺贝特作用于PC-3细胞,经过24 h、48 h、72 h后,分别采用MTT、Western blot检测不同组别PC-3细胞的生长或凋亡情况。MTT结果显示:非诺贝特对PC-3细胞的增值存在显著的抑制影响,并且抑制效果和所加入的溶液浓度存在正相关性;流式细胞结果表明:非诺贝特经过24 h、48 h及72 h处理后,测定得到的凋亡细胞总百分比分别为8.41%±2.05%、16.77%±3.16%和23.65%±4.43%,较对照组4.65%±1.12%明显升高。Western blot的检测结果显示:50μmol/L非诺贝特处理PC-3细胞,48 h后其凋亡因子Caspase 3和AIF的表达均有明显的增加。据此,非诺贝特能够显著激活前列腺癌PC-3细胞凋亡因子Caspase 3和AIF的表达,实现诱导细胞凋亡,从而表现出对PC-3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8.
采用3个生物化学反应体系及细胞学方法探讨姜黄素的抗氧化或促氧化作用.甲基紫法检测显示,姜黄素在低浓度(1~5μmol·L~(-1))时清除羟自由基活性随浓度升高而增强,但浓度达7μmol·L~(-1)时作用反而下降.在大鼠肝微粒体脂质过氧化实验中,姜黄素浓度在0.01~100μmol·L~(-1)范围内抑制作用随浓度升高而升高,铜离子的加入增强了其低浓度(0.01~1μmol·L~(-1))的抑制作用,高浓度(10~100μmol·L~(-1))时抑制作用减弱.偶氮二异丁脒盐酸盐(AAPH)降解蛋白质实验表明,100~200μmol·L~(-1)的姜黄素可浓度依赖性地保护牛血清白蛋白(BSA)降解,铜离子的加入使其保护作用明显减弱.上述结果说明,姜黄素抗氧化作用在不同生化体系中差异很大,除与其浓度相关外,也与环境中其他因素如铜离子的存在与否有关.姜黄素处理人脑胶质瘤细胞U87时,Hoechst 33258荧光染色与AO/EB双染检测结果显示,H_2O_2单独作用及较低浓度姜黄素均可以引起细胞核凝集,而二者联合使用加剧了核凝集等细胞凋亡的特征.彗星电泳法检测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 DNA损伤时,也发现姜黄素预处理加剧了H_2O_2的氧化损伤,加入抗氧化剂N-乙酰半胱氨酸(NAC)后,损伤作用减弱,提示在此浓度范围内姜黄素具有促氧化特性.这些结果说明,姜黄素在几种生化体系中具有不同的抗氧化作用,但在两种细胞中都具有促进H_2O_2的氧化作用,显示姜黄素具有通过促氧化作用杀死细胞的潜力.  相似文献   

9.
为探讨小檗碱对前体脂肪细胞增殖和分化的影响,本文通过MTT法检测3T3-L1前体脂肪细胞增殖和油红O染色与酶标仪检测细胞内甘油三酯含量等分析小檗碱对其细胞形态及功能的影响;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前体脂肪细胞成脂分化相关基因的表达水平,分析小檗碱影响其成脂分化可能的作用途径。结果表明,小檗碱浓度高于20μmol·L~(-1)时抑制3T3-L1细胞增殖,甚至出现部分细胞死亡,而5μmol·L~(-1)小檗碱对其抑制作用较弱;小檗碱浓度越大对3T3-L1细胞内脂滴堆积的抑制作用越明显;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表明,不同浓度的小檗碱明显抑制C/EBPβ和SREBP-1c的基因表达,且其能够通过影响mi RNA表达而发挥更广泛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根皮素是存在于苹果、梨等水果及多种蔬菜汁液中的天然活性物质,具有抗肿瘤活性,能够有效地诱导细胞凋亡、抑制细胞增殖.本研究初步探讨了根皮素诱导前列腺癌LNCaP细胞的凋亡和相关分子机制.通过形态学观察、噻唑蓝(MTT)比色实验、CCK-8实验测定前列腺癌细胞活性;采用DAPI染色法测定细胞核凝缩破裂;运用Annexin V-FITC/PI双染流式细胞术测定前列腺癌细胞的凋亡率;再通过PI单染流式细胞术测定前列腺癌细胞的周期变化;以及采用Western blot检测PI3K/AKT信号通路及其下游细胞凋亡相关蛋白和细胞周期相关蛋白的表达.实验结果表明:根皮素诱导前列腺癌LNCaP细胞周期阻滞在G2/M期,并呈浓度依赖性降低细胞活性、增加细胞核凝缩破裂,显著提高前列腺癌细胞的凋亡率.在分子机制上,根皮素呈现浓度依赖性下调PI3K/AKT的活性,从而影响细胞凋亡相关蛋白和细胞周期相关蛋白的表达.因此,根皮素对前列腺癌细胞的生长有显著的抑制作用,对治疗前列腺癌具有潜在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1.
该文观察ECG在人鼻咽癌细胞株C666-1增殖与凋亡中的作用,并初步探讨其机制.人鼻咽癌C666-1细胞给予不同浓度ECG(0~100μmol/L)处理48 h后,采用CCK-8法检测细胞增殖水平,使用TUNEL法和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率,利用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Bax、Bcl-2、Caspase 3等凋亡相关蛋白的表达变化.结果表明,25μmol/L以上浓度的ECG可抑制C666-1细胞增殖,诱导细胞凋亡;并且ECG可浓度依赖性增加Bax/Bcl-2蛋白比值和剪切的Caspase 3蛋白水平.以上结果表明ECG可抑制人鼻咽癌细胞株C666-1增殖,并诱导细胞凋亡.ECG的作用与其增加Bax/Bcl-2相对蛋白比值进而激活caspase-3有关.  相似文献   

12.
为研究石蒜碱诱导白血病K562细胞凋亡机制,采用体外细胞培养方式,通过CCK-8法描绘细胞生长曲线,测定细胞增殖活性,CCK-8结果显示石蒜碱能够抑制K562细胞生长,且呈现剂量依赖性,其IC50=4.13μmol/L.倒置显微镜进行细胞形态学观察,石蒜碱作用细胞后,细胞形态学发生改变.PI单染法检测细胞凋亡率,数据显示,石蒜碱诱导K562细胞的凋亡率与给药剂量呈正相关.Western-blot法检测P53蛋白表达情况,随着石蒜碱浓度的增加,P53活性增强(P0.05).结果显示,石蒜碱抑制白血病K562细胞增殖,诱导细胞凋亡,其凋亡诱导作用可能与细胞内P53基因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盐酸去氢骆驼蓬碱对人胰腺癌AsPC-1细胞的增殖抑制作用及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噻唑蓝(MTT)法及克隆形成抑制实验观察盐酸去氢骆驼蓬碱对胰腺癌AsPC-1细胞的增殖抑制作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水平,Western blotting检测细胞凋亡及自噬相关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盐酸去氢骆驼蓬碱作用人胰腺癌AsPC-1细胞后,不同浓度的药物对其生长均有抑制作用,且呈剂量-效应关系(P<0.01),24、48及72h的IC50分别约为116.5、66、22.3μmol.L-1;与对照组相比随着盐酸去氢骆驼蓬碱浓度的增加,细胞克隆逐渐减少;不同浓度盐酸去氢骆驼蓬碱作用后,均出现明显的晚期凋亡及坏死细胞群,且呈剂量-效应关系;盐酸去氢骆驼蓬碱作用后,胰腺癌AsPC-1细胞出现Caspase-3、PARP酶切活化,同时自噬标记性蛋白LC3Ⅱ增加,P62减少。结论:盐酸去氢骆驼蓬碱通过诱导细胞凋亡及自噬的方式抑制人胰腺癌AsPC-1细胞的生长。  相似文献   

14.
目的:通过自噬抑制剂3-甲基腺嘌呤(3-MA)对阿霉素(ADM)诱导白血病K562细胞及K562/ADM细胞的细胞效应和自噬基因Beclinl、凋亡抑制基因SurvivinmR.NA表达的变化观察,探讨自噬在细胞凋亡中的作用和机制.方法:体外培养K562和K562/ADM细胞,采用MTT法分别检测ADM及3-MA预处理对K562、K562/ADM细胞增殖的影响,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率,实时RT—PCR法检测细胞自噬及凋亡相关基因(Beclinl、Survivin)mRNA表达的变化.结果:ADM可抑制K562与K562/ADM细胞增殖,且抑制作用呈现浓度与时间依赖性.ADM诱导组K562与K562/ADM细胞在24h、48h、72h细胞凋亡率均较空白对照组明显提高(P〈0.05).在ADM诱导前,经3-MA预处理可使ADM诱导的K562与K562/ADM细胞抑制率和细胞凋亡率均较单用ADM显著提高(尸〈0.05),Bedin1、SurvivinmRNA相对表达量均较单用ADM明显下降(P〈0.05),呈正相关(r=0.827,P〈0.01).结论:ADM可抑制K562、K562/ADM细胞的生长,并诱导细胞凋亡.3-MA通过抑制细胞的自噬可增强ADM诱导白血病细胞K562、K562/ADM的凋亡,其机制可能与下调BeclinlmRNA表达,而使Survivin表达受抑制有关.  相似文献   

15.
为研究5-十七烷基间苯二酚(AR-C17)对人乳腺癌MDA-MB-231细胞的作用及其潜在机制,采用CCK-8方法检测不同处理下的细胞存活率变化;DCF-DA荧光探针法检测活性氧(reactive oxygen species, ROS)变化情况;流式细胞术测定胞内肿瘤增殖标记物Ki-67的表达,细胞凋亡的变化,线粒体膜电位的变化及自噬体的形成情况;蛋白印迹法检测Bax、Bcl-2、LC3-Ⅱ等凋亡、自噬相关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AR-C17显著抑制了MDA-MB-231细胞存活率,促进胞内ROS的生成,降低肿瘤增殖标志物Ki-67的表达,降低线粒体膜电位,上调Bax/Bcl-2的蛋白表达比率,增加活性Caspase的表达量,诱导MDA-MB-231细胞发生线粒体途径的凋亡;同时,AR-C17能够增加LC3-Ⅱ蛋白表达量,促进自噬体形成,诱导细胞发生自噬;此外,采用自噬抑制剂与AR-C17共同作用能够降低细胞存活率,进一步促进细胞凋亡。研究结果表明,AR-C17能够诱导人乳腺癌MDA-MB-231细胞发生凋亡和自噬,达到抑制乳腺癌细胞增殖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莪术醇对乳腺癌细胞增殖的影响及可能作用机制。方法 MTT法检测不同浓度莪术醇对MCF-7细胞增殖的影响,计算半数抑制浓度(IC50);细胞分为对照组、莪术醇组、740Y-P组和莪术醇+740Y-P组,检测细胞克隆形成能力、细胞凋亡情况、细胞自噬情况及相关蛋白表达。结果 莪术醇可抑制MCF-7细胞增殖,IC50为50.63μmol/L。与对照组比较,740Y-P组细胞克隆形成数、p62、脂酰肌醇3-激酶(PI3K)、磷酸化蛋白激酶B(p-Akt)、磷酸化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p-mTOR)表达升高,凋亡率、Beclin1蛋白、微管相关蛋白轻链3(LC3)Ⅱ/LCⅠ降低,莪术醇组上述指标与740Y-P组趋势相反;而莪术醇+740Y-P能逆转莪术醇对细胞的抑制作用。结论 莪术醇可抑制乳腺癌细胞MCF-7增殖,可能与抑制PI3K/Akt/mTOR信号通路激活自噬有关。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山奈酚对人胆囊癌细胞(SGC-996细胞)增殖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采用浓度为0、25、50、75、100、125、150、175μmol/L的山奈酚干预SGC-996细胞24、48、72 h后,CCK-8法检测SGC-996细胞的体外增殖能力;干预48 h后,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情况,Western blot法检测P-S6K1及P-S6等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复合物1(mTORC1)途径相关蛋白的表达.结果:干预24 h时,浓度为0~175μmol/L的山奈酚对SGC-996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不明显;干预48 h时,浓度为75μmol/L及以上的山奈酚可明显抑制SGC-996细胞的增殖(P0.05);干预72 h时,浓度为50μmol/L的山奈酚也可显著抑制SGC-996细胞的增殖(P0.05).浓度为100μmol/L山奈酚干预48 h,可显著诱导细胞凋亡(P0.05),显著降低P-S6K1和P-S6蛋白的表达水平(P0.05).结论:在一定浓度范围内,山奈酚随浓度的增加和时间的延长而明显抑制SGC-996细胞的增殖,并诱导其凋亡,而对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可能是通过影响mTORC1信号通路实现的.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硒蛋氨酸(selenome-thionine)对DU145前列腺癌细胞增殖及凋亡的影响,并初步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采用MTT比色法观察1.25,2.50,5.00μmol.L-1硒蛋氨酸对DU145细胞增殖活力的抑制作用;吖啶橙染色观察硒蛋氨酸诱导细胞凋亡情况;流式细胞术分析细胞周期及凋亡,并计算细胞平均凋亡指数;免疫细胞化学技术观察细胞内激活的caspase3的表达情况.结果经1.25,2.50,5.00μmol.L-1硒蛋氨酸处理48 h后,DU145细胞生长抑制率分别为16.35%,38.10%和73.54%,3组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随硒蛋氨酸浓度升高细胞生长抑制率增加,呈明显的剂量依赖性.吖啶橙荧光染色可见经1.25,2.50,5.00μmol.L-1硒蛋氨酸处理后的细胞呈明显凋亡形态,并随药物剂量增加凋亡细胞数增多;流式细胞术结果显示,经1.25,2.50,5.00μmol.L-1硒蛋氨酸处理48 h后,其细胞的凋亡率分别为5.34%,8.71%和13.6%,3组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随硒蛋氨酸浓度升高细胞凋亡率升高,呈剂量依赖关系;免疫细胞化学染色结果显示,随着硒蛋氨酸剂量增加,细胞内激活的caspase3表达上调.结论硒蛋氨酸对DU145细胞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其机制可能与激活的caspase途径诱导细胞凋亡有关.  相似文献   

19.
为了探讨H_2O_2预处理对存活素(survivin)表达的影响及JAK-STAT/survivin通路在H_2O_2预处理的适应性细胞保护中的作用,用PC12细胞建立H_2O_2预处理对抗H_2O_2诱导细胞凋亡的实验模型,应用甲氮甲哇蓝(MTT)法检测细胞存活率,碘化丙啶(PI)染色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率,Hoechst染色检测细胞凋亡的形态学改变,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测定survivin表达水平.结果显示:用100μmol/L H_2O_2预处理PC12细胞90min可明显地抑制300μmol/L H_2O_2作用12 h后引起的细胞毒性和细胞凋亡,并可以显著地促进PC12细胞survivin的表达;JAK_2抑制剂AG-490不仅可以抑制survivin的表达.而且能拮抗H_2O_2预处理的适应性细胞保护作用.研究表明,survivin是JAK-STAT通路的靶基因,JAK-STAT/survivin通路在H_2O_2预处理诱导的适应性细胞保护机制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经分离纯化获得红曲霉发酵产品中的一种橙色素,通过HPLC-MS和NMR检测,确认为Monascorubrin,分子组成为C23H26O5.体外实验表明,该色素组分能有效抑制人胃癌细胞AGS的增殖,IC50值为7.98±0.71μmol·L-1.5μmol·L-1药物处理24h,93.70%AGS细胞进入凋亡前期.细胞凋亡程度与药物浓度呈正相关关系.该色素组分对AGS细胞生长抑制效果显著优于紫杉醇(P0.01),且对人正常胃上皮细胞(GES-1)的毒性作用较紫杉醇小(P0.0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