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大棚蔬菜虫害综合防治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发展石河子垦区大棚蔬菜,加强对害虫防治,现就大棚蔬菜的主要虫害及防治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2.
3.
李杰 《山西科技》2011,(6):131-132
随着城市现代化建设的发展和物质、文化水平的提高,公园绿化面积不断扩大,使得园林植物的养护管理工作,尤其是害虫的防治工作越来越难。为了减少病虫害给国家财产造成的损失,经过多年的实践经验,初步形成了动物园园林植物虫害综合防治的方法。  相似文献   

4.
草坪是现代园林景观中不可缺少的要素,虫害对草坪造成严重危害,严重影响草坪的质量。本文以草坪虫害的综合治理的环节及防治方法进行阐述,分别从栽培管理、生物、物理、化学等综合防治技术来有效地防止草坪虫害的发生。  相似文献   

5.
6.
7.
蚕病的发生蔓延与蚕的体质、病原体及环境条件三者有密切的关系。蚕病的发展过程一般分潜育期、前躯期、明显期等阶段,当侵入蚕体的病源增殖到一定的数量,寄生部位的组织遭到严重的破坏时,才在蚕体外部表现出明显的病症。这时,蚕已经病人膏肓,再对这样的病蚕进行抢救,任何努力都已经很难凑效。防治蚕病必须把重点放在预防上,而且,蚕病的种类颇多,  相似文献   

8.
栽桑养蚕的目的就是获得优质高产蚕茧,使蚕农增加经济收入。然而,在养蚕过程中,蚕儿往往遭受病原微生物的侵害,由于预防、防治措施不到位,造成蚕茧的产量和茧丝的质量下降,甚至因蚕病严重暴发而一无所获,给蚕农造成巨大经济损失。因此,在生产中有效解决这个问题必须采取“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方针,才能达到防病夺高产的目的。  相似文献   

9.
《湛江科技》1991,(1):37-37
  相似文献   

10.
猪链球菌病的综合防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链球菌病是一种人畜共患疫病,近年来生猪发生较多,且传播迅速,死亡率高,对养猪业危害甚大。近日,发生在四川资阳、内江等地的猪链球菌病已感染到人,目前已造成100多人发病、30多人死亡的严重后果。  相似文献   

11.
12.
13.
昊强 《汉中科技》2006,(6):31-32
蚕病的发生和蔓延与蚕的体质、病原体及环境条件三者有密切的关系。在生产过程中,蚕病的综合防治要根据不同季节及蚕病发生的特点,认真贯彻“以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方针,将养蚕与防病紧密结合,做好综合防治,才能杜绝和减少蚕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14.
浅谈蚕病综合防治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养蚕过程中,蚕往往遭受病原微生物和害虫的侵袭,引发蚕病,或蚕食下被农药和有害气体污染的桑叶,导致生长发育异常,甚至中毒死亡,造成蚕茧歉收和蚕丝质量下降。因此,掌握蚕病的发生、发展和传播流行:规律,有效地防治蚕病,是夺取蚕茧优质高产的一项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15.
蚕病的发生和蔓延与蚕的体质、病源及环境条件三者有密切的关联。蚕病的防治必须贯彻“预防为主,防重于治.防治结合.综合防治”的方针采取药理、生理,管理相结合的方法,创造有利于蚕体健康,不利于病源滋生的环境条件,加强饲养管理,增强蚕的体质,减少和控制病源,从而达到高产优质的目的。  相似文献   

16.
在养蚕过程中,往往由于传染性蚕病的发生,造成蚕茧欠收和茧质下降。因此消毒防病必须贯穿养蚕的全过程。在重点抓好养蚕前消毒的基础上,做好蚕期防病和养蚕结束后的消毒工作,进行综合防治才能彻底消灭病菌,杜绝传染性蚕病的发生。1即时淘汰病蚕许多传染性蚕病,如中肠型脓病、病毒性软化病、微粒子病、细菌性胃肠病等。蚕在染上述病初期往往表现出生长迟缓、蚕体瘦小、发育不齐等症状。此时已有大量毒力很强的病原微生物,通过病蚕的粪便,消化液等排出体外,污染桑叶和蚕座,是造成再次感染,使蚕病传染暴发的重要原因之一。实践证明…  相似文献   

17.
作者从有益于充分发挥城市生态系统的整体功能出发,紧密结合本地实际给出了食叶,蛀干、地下三大类害虫的防治技术,并从六个方面综合阐述了园林害虫的生态防治与技术。  相似文献   

18.
19.
新疆独特的自然气候,是发展加工番茄的良好条件,近几年来番茄制品已发展成为自治区和兵团一大产业.随着国家对农业产业政策的调整,加工番茄对种植户的吸引力更大,已成为广大农户和农场职工脱贫致富的理想作物之一.  相似文献   

20.
利用频振式杀虫灯,进行物理防治烟草害虫.试验表明:频振式杀虫灯杀害虫量大,杀天敌量小,绿色环保,减工降本.频振式杀虫灯对鳞翅目害虫诱杀效果最为明显,在烤烟生产中起到控制害虫种群和数量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