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理论上研究了联合增光子二模圆态的互相关函数,亚泊松分布等非经典特性.数值计算表明激发数和叠加态数对这些特性有明显的影响.当叠加态数N=2时,交叉关联函数随单模平均光子数的增大而单调减小,并且联合增光子二模圆态存在关联效应.随着叠加态数的增加,二模光场间的关联效应将减弱.当叠加数N=2时,只有当激发数s≤2时,且单模平均光子数大于某阈值时,联合增光子二模圆态才存在亚泊松分布效应.  相似文献   

2.
通过约化摄动法,得到了描述具有2种离子温度且尘埃微粒电荷可变的热尘埃等离子体中尘埃声波的非线性薛定谔方程,并研究了热尘埃等离子体中低温离子未受扰动的数密度、低温离子温度、高温离子未受扰动的数密度、高温离子温度、尘埃微粒的温度对尘埃声波调制不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具有2种离子温度且尘埃微粒电荷可变的热尘埃等离子体中尘埃声波是调制稳定的,低温离子未受扰动的数密度是影响尘埃声波调制不稳定性的主要因素.具有2种离子温度且尘埃微粒电荷可变的热尘埃等离子体中仅存在暗孤子.  相似文献   

3.
使用约化摄动法得到了描述含有尘埃颗粒电荷变化、非热力学平衡离子和玻尔兹曼分布的电子的热尘埃等离子体中尘埃声波修正的KdV(mKdV)方程.并对孤立波受尘埃流体、离子和电子的温度,非热力学平衡快离子参数,尘埃电荷变化以及尘埃颗粒、离子和电子数密度的影响进行了数值模似.  相似文献   

4.
杂质对柱形量子点系统束缚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有效质量近似和变分原理的基础上,考虑内建电场(BEF)效应和量子点的三维约束效应.研究了纤锌矿结构的GaN/AlxGa1xN单量子点中杂质体系的基态能量与杂质电荷的关系,讨论了杂质电子的束缚能随量子点的主要结构参数(量子点高度L和量子点半径R)以及杂质在量子点中不同位置的变化规律,并研究了考虑量子点内外电子有效质量失配对杂质电子束缚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为综合分析影响磁约束等离子体不稳定性的重要因素,研究了磁剪切平板模型下,同时具有杂质离子及平行流速剪切效应的离子温度梯度(ITG)不稳定性的准线性流体理论。分析表明,主要离子与杂质离子的平行流速剪切对不稳定性的影响性质相同。杂质离子的流速剪切及反向密度梯度分布增强了主要离子的温度梯度及流速剪切的驱动机制。该结果对于解释离子输运的某些特殊的实验现象提供了一定参考  相似文献   

6.
当固体中不只一个阳离子晶位时 ,金属杂质离子在这种晶体中的占位是一个很有意义的问题 ,它涉及到缺陷的形成、缺陷结构及杂质引起的材料改性 .例如 ,过渡金属离子杂质在LiNbO3晶体中的占位对认识该材料光折变效应的微观机制就很有帮助 .人们通常用比较杂质离子与基质晶体离子的价态和大小 (离子半径 )来判断占位情况 .但这种方法对位于不同晶位的阳离子都具有相同的价态和类似的离子半径时 ,就难以奏效 .特别是 ,对同一种阳离子占据二个不同晶位时 ,就更困难 .例如 ,CsCdCl3晶体中的Cd2 就占有二个晶位 :Cd2 (Ⅰ )和Cd2…  相似文献   

7.
我们利用吸积盘中新的反常磁普朗特数来研究耗散过程对开普勒盘磁不稳定性的影响。通过分析年轻恒星周围和黑洞周围吸积盘的数值解可以得到:(1)在磁场比较小的一段阈值内,这种耗散过程是不可忽略的。(2)开普勒盘中,磁场越小,由反常粘滞及反常阻抗引起的耗散偏离理想情况就越大。(3)随着半径r的增大,耗散过程对磁不稳定性的影响也随之减小。  相似文献   

8.
采用电子回旋动理学和离子完全动理学模拟程序研究了电流片中的不稳定性问题,其中考虑了自洽电流和额外激励电流两种情况.通过对电子采用回旋平均处理,该模拟方法相对于电子离子完全动理学模拟更为经济有效,同时还保留了重要的电子拉莫尔半径、波粒共振、电子的热压力非对角项等效应.该理论框架涵盖了从低频大尺度磁流体问题到高频小空间尺度例如低杂波以及哨声波等.模拟结果给出了电流片不稳定性的实空间分布结构以及线性增长率随物理参量的依赖关系.进一步分析表明,电流片中心不稳定性为静电模式,该不稳定性不足以激发快速磁场重联.此外给出了带电粒子速度各向异性的理论推导过程.  相似文献   

9.
在Weiland模型的基础上,考虑碰撞效应的双流体方程,获得了托卡马克等离子体芯部区域ITG(离子温度梯度模)和TEM(捕获电子模)的色散关系,分析了归一化温度梯度和密度梯度以及归一化径向坐标对这两种模式增长率的影响。计算结果表明等离子体密度梯度对离子温度梯度模有致稳作用,而对捕获电子模模有促进作用。两种模的增长率都随各自温度梯度和归一化径向坐标的增大而不同程度增大。  相似文献   

10.
依据一种基于流体近似理论构建的简化模型,模拟计算了JET装置中的等离子体输运过程,考察讨论了离子温度梯度(ITG)模在反常输运过程的作用.计算结果表明,在低约束状态下离子的密度梯度整体平缓,反常输运由ITG模主导;当辅助加热功率增大到一定阈值后,在等离子体边缘将产生陡峭的密度梯度,这使ITG模在边缘区域受到强烈的抑制.  相似文献   

11.
用等离子体浸没离子注入设备对豌豆种子进行N~+注入.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技术对豌豆胚芽中的过氧化物酶同工酶进行分离,用联苯胺染色法进行显色.发现过氧化物酶同工酶的活性和数量随离子注入剂量的变化而呈明显变化.酶谱分析可知,注入离子影响了过氧化物酶同工酶酶谱和迁移率.说明离子注入对生物体的影响可在同工酶水平上得到反映.从一个侧面证实了注入离子与生物酶分子之间存在质量沉积和电荷交换效应.  相似文献   

12.
本文研究离子束-等离子体系统中传播的电磁波的受激Brillouin背向散射。我们导出该系统中的参量过程的色散关系,得到不稳定性增长率公式和激发参量不稳定性所需的泵波功率阈值表达式。最后,给出增长率和阈值功率随束速度及束密度变化的数值计算。数值结果表明,束的存在对该参量激发过程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3.
在胶态五氧化二锑制备工艺研究的基础上,就制备过程的不同阶段杂质元素对产物的稳定性和产出率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某些少量杂质离子在溶液中的存在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促进制胶过程。此外,制胶前溶液中的杂质离子与制胶后溶胶中杂质离子对胶团的影响方式是不同的,前者的聚沉浓度相当高,而后者的则很低。  相似文献   

14.
研究了以EDTA为排代剂,用高压离子交换螯合排代法分离重稀土元素时,不同的阻滞离子对分离效果的影响.阻滞离子-树脂的亲合力和阻滞离子-排代剂络合物的稳定性是阻滞离子影响稀土元素分离效果的2个因素.在稀土分离中,选择阻滞离子时,综合考虑上述2个因素,是实现有效分离的关键之一.  相似文献   

15.
采用 Routh- Hurwitz稳定性准则 ,研究了大间隙环流中 Jeffcott转子系统的失稳阈 .结果表明 :大间隙环流对 Jeffcott转子系统的失稳阈有较大的影响 ,大间隙环流产生的流体动力质量 ma 是导致这种影响的根本原因  相似文献   

16.
为了研究在不同温度下离子种类和质量浓度对稠油油水界面张力的影响,分别配制了含不同质量浓度Na+、Ca2+、Mg2+的盐水溶液,应用旋转油滴法测量了不同温度时稠油与盐水的界面张力,分析了温度、离子种类与质量浓度对界面张力的影响规律.实验结果表明:①盐水成分为Na+和Mg2+时,随离子质量浓度的增大,界面张力先减小后增大,存在极小值;成分为Ca2+时,界面张力先增大后稳定再增大.②随温度升高,在Na+和Ca2+作用下界面张力明显减小,在Mg2+作用下先减小后稳定.③温度和离子质量浓度均影响界面张力;离子质量浓度低时界面张力主要受温度影响;离子质量浓度高时在Na+作用下界面张力受温度影响较大,在Ca2+作用下界面张力受温度的影响减弱;在Mg2+作用下界面张力受离子质量浓度的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17.
讨论了用CAMECAIMS-4f型二次离子质谱仪对AlxGa1-xAs复杂多层结构定量深度分析的方法。采用CsM+技术,完成了无外部参考物质AlxGa1-xAs基体成分定量分析,提出并实验验证了一种新的变溅射速率深度校准方法,详细讨论了复杂基体中对杂质进行定量分析时二次离子类型的选择,还尝试了在缺乏足够参考物质时杂质含量的实验估算。实现了二次离子质谱(SIMS)对复杂多层结构的定量分析,同时得到了主成分和杂质的定量深度分布,并保持了SIMS的优良深度分辨本领。  相似文献   

18.
Thompson JK  Rainville S  Pritchard DE 《Nature》2004,430(6995):58-61
The cyclotron frequency of a charged particle in a uniform magnetic field B is related to its mass m and charge q by the relationship omega(c) = qB/m. This simple relationship forms the basis for sensitive mass comparisons using ion cyclotron resonance mass spectroscopy, with applications ranging from the identification of biomolecules and the study of chemical reaction rates to determinations of the fine structure constant of atomic spectra. Here we report the observation of a deviation from the cyclotron frequency relationship for polarizable particles: in high-accuracy measurements of a single CO+ ion, a dipole induced in the orbiting ion shifts the measured cyclotron frequency. We use this cyclotron frequency shift to measure non-destructively the quantum state of the CO+ ion. The effect also provides a means to determine to a few per cent the body-frame dipole moment of CO+, thus establishing a method for measuring dipole moments of molecular ions for which few comparably accurate measurements exist. The general perturbation that we describe here affects the most precise mass comparisons attainable today, with applications including direct tests of Einstein's mass-energy relationship and charge-parity-time reversal symmetry, and possibly the weighing of chemical bonds.  相似文献   

19.
在一个包含两种不同温度电子的等离子系统中,用一维全粒子模拟模型研究电子束流不稳定性.在模拟模型中,考虑了离子与电子的实际质量比与将离子看成是静止不动的背景离子相比,在一维全粒子模拟中噪声要低,并且由于离子的原因电子束流不稳定性变弱.由于电子速度分布出现的平台和一维全粒子模拟模型中电子洞的形成使得孤波产生,在模拟中该孤波沿着电子束流的反方向传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