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滚刀齿形铲磨原理的研究及其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论证阿基米德螺旋面不可径向铲磨,引出“螺纹铲削面和圆柱性螺旋面都 是不可径向铲磨曲面” 的重要概念,从而阐明了滚刀齿形铲磨时其齿侧面必然发生 畸变的根本原因,指出了滚刀齿形铲磨原理的本质。 应用铲磨原理,文中提出一种计算铲磨砂轮廓形的新方法;提出一种能使齿轮 滚刀齿侧面1/2齿长上齿形都保持AA级精度的变K值铲磨新工艺;此外,还提出一 种金刚石铲磨砂轮修形的共轭拟合新方法。  相似文献   

2.
中等模数以下滚刀齿形的全齿面以及齿顶和齿底圆弧要求一次铲磨形成,铲磨砂轮截形需要精确计算.分析滚刀径向铲磨运动,以整体精确铲磨出滚刀设计齿形为目标,依据齿面啮合原理,建立滚刀铲磨砂轮廓形的数学模型.再由砂轮截面廓形及铲磨时砂轮与滚刀的啮合条件,建立滚刀实际铲背曲面模型,并给出滚刀重磨后齿形与理想齿形的偏差计算方法.对一种直槽零前角剃前滚刀、一种螺旋槽零前角圆弧滚刀进行铲背砂轮截形及滚刀重磨误差计算,结果表明该方法精确、有效.可用于计算滚刀径向铲磨砂轮数控修整的时砂轮截形和确定滚刀铲磨工艺参数.  相似文献   

3.
齿轮滚刀国家新标准规定:滚刀齿侧面上齿形精度合格部分长度应不小于全齿长的1/2,本文就解决这一生产实际问题,研究了滚刀的铲磨原理,建立了控制齿形合格长度的数学模型,提出计算铲磨砂轮廓形的方法。其特点是精度高、程序简单,本文所提出的增加齿形合格长度的工艺方法,经广东韶关工具厂试验验证,精度可靠,操作方便,齿形精度可达到国标AA级。  相似文献   

4.
本文运用轮齿的切成原理解决了负压力角的擒纵轮齿廓的等齿距铲磨滚刀的齿形设计问题,从而可大大提高滚刀的使用寿命,节省滚刀制作时间和生产成本.  相似文献   

5.
负前角硬质合金齿轮滚刀具有曲线刀刃,提高其齿形精度保持性比具有直线刀刃的普通齿轮滚刀更复杂、更困难。针对负前角硬质合金齿轮滚刀齿侧面铲磨畸变的特点,提出了一种使用新型凸轮曲线的变K值铲磨工艺,并优化设计了相应的新型变K值凸轮,在生产中进行了实验验证。该工艺具有操作简单、使用方便、精度稳定等优点。  相似文献   

6.
针对铲齿成形铣刀CAD中前刀面的齿形设计,提出了前刀面模块设计的实现步骤与方法,推导了主偏角计算公式与工件廓形偏转后点的坐标计算公式,并给出了应用实例  相似文献   

7.
铲齿成形铣刀CAD中的前刀面模块处理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铲齿成形铣刀CAD中前刀面的齿形设计,提出了前刀面模块设计的实现步骤与方法,推导了主偏角计算公式与工件廓形偏传后点的坐标计算公式,并给出了应用实例。  相似文献   

8.
用solidworks完成了铲齿成形铣刀的设计,并依据工件廓形及铲齿成形铣刀廓形进行了铲齿车刀、凸轮、铲齿成形铣刀的三维设计。根据铲齿成形铣刀齿背曲线的形成原理,进行了三维装配及铲齿运动的动态仿真,为铲齿成形铣刀的设计及铲磨干涉检测打下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9.
本文阐述了切削刃为分阶式双圆弧齿形的双面精切刀盘设计与制造工艺,重点叙述了打磨砂轮及铲磨刀齿的工艺过程。用同一双面刀盘在格里生机床上成功地切出了等高齿双圆弧弧齿锥齿轮副。台架试验表明了双圆弧弧齿锥齿轮不仅有良好的接触区,而且综合强度也有明显的提高,从而为使用此种新型锥齿轮从工艺和性能上提供了可靠依据。  相似文献   

10.
理论分析证明,剃齿加工中,刀具和齿轮之间齿面相对滑动速度的变化以及同诱导法曲率的变化是引起齿轮齿面产生“中凹”现象的重要原因,剃齿后,工件齿根部的齿形比齿顶部的齿形要低也得到了理论证明。此外,还分析了刀具参数和齿轮参数的变化对齿轮齿形误差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本文研究了修形ZI蜗轮滚刀齿形误差的计算方法,从理论上分析了滚刀设计参数和铲磨工艺参数对齿形误差的影响,提出了变砂轮中心高铲磨新工艺,为增加滚刀齿形合格长度开辟了新途径.  相似文献   

12.
刘俊  门翠波 《科技信息》2012,(3):198-199
在ZGMnl3材料的基础上,采用适当工艺同时合理改变铲齿的形状,提高铲齿服役寿命。新型铲齿比原铲齿的服役寿命得到提高。  相似文献   

13.
研究了刨齿机可调参数对直齿锥齿轮齿形加工精度的影响规律。通过分析齿形加工误差产生的原因,对滚切比、摇台摆角等调整参数进行了重新计算与比较,试切结果表明,齿形加工精度有明显提高,并达到使用要求。  相似文献   

14.
本文研究二齿差齿活齿传动的齿形综合正解:给出了激波凸轮常用曲线及对应的等效机构;应用瞬时等效机构法及转角等距移距直接修形法,推导出齿形综合正解的理论齿形和实际齿形方程式;给出齿形综合正解实例。  相似文献   

15.
目前,摆线针齿行星传动设计时所用的针齿啮合力公式是以全齿啮合为前提导出的。国内外个别试验表明,此公式与实际严重不符。为了测试针齿啮合力的实际值,以逐步建立符合实际的针齿啮合力公式,也为了对一些装有变态齿形摆线轮的摆线针齿行星减速机的强度作出评价,对BW220—71型装有不同齿形摆线轮时的斜齿啮合力进行了电测,首次求得了速比为71时短摆齿形、干涉齿形以及普摆齿形的针齿啮合力分布,试验结果表明:短摆齿形的最大针齿啮合力是理论值的2.5~3.2倍;干涉齿形最大针齿啮合力低于短摆齿形;而普摆齿形最大针齿啮合力仅为短摆齿形的63%。本文介绍的试验装置采用减速—增速系统在高速端加载可避免直接扭转底速轴造成的附加弯矩。  相似文献   

16.
分析了汽车循环球式变速比转向器的结构和速比特性;从瞬心线入手推导出齿扇齿形的计算公式;建立了齿扇齿形误差的几何模型;给出了齿扇齿形误差的最小二乘评定与最小区域评定的数学模型,分析了模型误差,基于上面模型进行了仿真计算,并对实测数据进行了评定,结果表明所建模型正确,评定精度较高。  相似文献   

17.
针对内啮合齿轮传动,提出1种基于圆弧啮合线的大重合度内啮合齿轮构造方法。选取连接外齿轮和内齿圈节圆交点和齿顶圆交点的圆弧为啮合线,构造在该啮合线上共轭的外齿轮和内齿圈齿顶齿廓;根据共轭原理设计与齿顶齿廓共轭的齿根齿廓,完成内齿圈齿根齿廓修形;对新齿形进行根切检验,分析新齿形啮合几何特性及加载接触;利用数控加工方法完成内啮合齿轮样件的加工并进行啮合试验。研究结果表明:新齿形不产生根切和齿顶干涉;与渐开线内啮合齿轮相比,新齿形重合度大大提高,相对滑动率减小,相对法曲率增大;齿面接触和齿根弯曲应力显著降低,承载能力大大提高;齿数比为38/53的新齿形存在7对齿接触,验证了新齿形的大重合度啮合。  相似文献   

18.
马圆霞 《太原科技》2014,(11):64-65,68
介绍了一种铲齿成形铣刀的整体设计方案,包括铲齿成形铣刀的结构、工作原理和几何角度参数等,为公司相似零件批量生产所需的铲齿成形铣刀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通常,在齿轮一周任意选择几个均匀分布的齿面测量齿形,难以找出最大齿形误差,本文根据齿形误差与齿距误差的关系,提出一种新的方法,可以有效地确定齿形误差,极值的位置,准确地测出齿形误差最大值。  相似文献   

20.
本文用三维有限单元法对分阶式双圆弧齿轮齿形的三个主要参数——法向压力角α_n、齿厚比K和齿顶高系数h_a~*,按正交试验表L_(16)(4~5)进行计算,得到了轮齿的应力与α_n,K和h_a~*的变化关系。增大压力角会使齿根应力下降,减小齿厚比会使齿腰处的应力下降,增加齿高则齿腰和齿根处的应力均下降。然后从强度、制造和使用等方面考虑,提出一种改进齿形。为了验证有限元模型的准确性和改进齿形的正确性,又做了电测实验。通过对通用齿形和改进齿形的对比实验和计算,证实了有限元方法是较准确的,改进齿形无论在齿腰还是在齿根的应力都低于通用齿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