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再论光在单轴晶体内表面上的反射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提供了一般情况下直接求解光在各向异性的单轴晶体内表面上反射轨迹的一种较为简便的方法,并给出了计算实例.  相似文献   

2.
采用一套较为简明的公式对各向异性的单轴晶体中入射光和折射的非常光 ( e光 )的关系作了进一步研究 ,导出了在两种典型的情况下入射角和晶体中相应参数之间关系的表达式 ,从而使 e光在晶体中传播的物理图像变得更加具体和清晰  相似文献   

3.
从Fermat原理出发,导出单轴晶体内o和e光在界面上发生全反射现象时的公式,并对o光和e光的临办角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4.
5.
根据光的电矢量满足的边条件,对各向同性介质与单轴晶体界面上e光波法线的折射进行了具体的讨论,得到了确定e光波法线在单轴晶体中传播方向的公式,并对几种特殊情况进行了具体讨论。指出了由所得结果可以确定e光光线的行进方向。  相似文献   

6.
本文指出了E.赫克特等所著的《光学》上册插图中的一个错误,这只图目前已被国内某些书籍所引用.而且在有关的作图中也存在着类似的现象.  相似文献   

7.
光轴方向任意时 单轴晶体中非常光的传播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提供了在各向异性的单轴晶体内 ,当光轴方向任意时 ,非常光传播方向的一种较简便的计算方法 ,并给出了计算实例。  相似文献   

8.
本文借助于射线速度和法线速度的概念,以及Huygens原理,导出了在单轴晶体中,当主截面与入射面重合条件下,一种确定e光传播方向的简便方法.  相似文献   

9.
章定量分析了晶体双折射现象中非常光、寻常光的折射方向,并得到它们的夹角与入射角的光轴方向之间的关系式.给出了尼科耳棱镜中e光的折射角.推出了光束经尼科耳棱镜的光束平移距离。  相似文献   

10.
以前只有用画图的方法,才能近似地给出e光折射后的传播方向.本文推导出公式,可以精确计算出当光轴在入射平面上时,e光在双折射晶体中折射时的传播方向.  相似文献   

11.
将一束光波分解为由一列列单原子产生的光波串,并且由此讨论光波的干涉,推导了反映相似光子的光波干涉公式,以及探测器获得光强表达式。同时讨论了反映不同光子的光波的迭加问题,证明了不能相干的原因。最后得出了两束光干涉强度公式。  相似文献   

12.
Interestisrapidlyemergingintheexplorationofmetalnanoparticlesforthedetectionofvariouskindsofmolecules.ExcellentexamplesincludeDNAdetectionbycomplimentaryinteractionsofthiol \|containingDNAattachedtogoldnano particles[1] ,potassiumionsensorsbyusing 15 crown …  相似文献   

13.
基于电子商务的ERP系统发展与变革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ERP系统以管理的全面性、系统性、绩效良好性而著称,然而,随着网络技术的不断革新,电子商务日益普及,与传统企业经营管理模式相比,现代企业的管理与运作发生了很大的变革,从系统工程的角度对电子商务环境下ERP的变革与发展进行了分析与研究,提出了电子商务与ERP整合的方向与策略,为企业在电子商务活动中ERP的运用提出了有益建议。  相似文献   

14.
本文由微扰理论和多层分析法得到了金属包层波变折射率介质波导导模的传播常数的一级和二级近似结果,同时直接求得了复本征方程的解,将两者进行分析比较,结果表明微扰法是相当好的近似方法,它们给出了与精确值符合相当好的数值结果。分析结果还表明微扰法的二级近似结果对一级近似结果的修正很小,一级近似已可以给出足够精确的结果。  相似文献   

15.
运用双折射晶体中e光的轨迹公式 ,精确计算了尼科耳棱镜中非常光 (e)光的折射参数 ,得出了一些有用的结论 ,而且纠正了某些光学书籍中的模糊提法和不足之处  相似文献   

16.
应用双波函数量子理论 ,研究了在 qs变形振子场中运动的单粒子的运动状态 ,给出了力学量的时间演化方程 ,结果表明粒子做振动频率与振幅有关的非线性振动 .同时 ,当 q =1 ,s=1时 ,所有结论回复为普通的线性谐振子的相关结果  相似文献   

17.
采用相量分析法,对光波在两种介质分界面上反射时,发生半波损失和不存在反射的两种特殊现象,进行了定量分析。  相似文献   

18.
利用惠更斯原理,借助于几何关系导出在轴晶体中e光波法线、e光光线的折射率以及它们的折射方向的公式。  相似文献   

19.
垂直气-液两相管流中的流型转换机制与控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大管径气-液两相流动中严重影响压力平衡与机械驱动效率的段塞流生成机制和控制方法进行了研究,实验证明段塞流的形成是由于空隙率波的大幅度增长使气泡高度集中,并形成聚并所致。强湍流运动可以抑制Taylor泡的形成。因此,通过强化湍流或控制扰动频率可以对气泡聚并起明显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