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一种基于移动代理的Ad Hoc网络入侵检测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AdHoc网络的特点,提出了一种基于移动代理的AdHoc网络中的入侵检测方法.该方法能够同时检测主机行为和网络行为.由于AdHoc网络无法在网关或交换机处收集网络数据,作为检测网络行为的数据来源,该方法采用了一种分布式算法,选择数目很少的节点收集网络数据、检测网络行为,减少了其它节点的系统资源和电量的消耗.  相似文献   

2.
针对AdHoc网络中带QoS约束的多播路由问题,提出了一种自适应粒子群优化的AdHoc网络多播路由算法(APs0),将微粒在解空间中的飞行搜索过程映射为多播树的树形变换过程.构建了AdHoc网络中QoS多播网络模型,采用罚函数处理约束条件来设计适应度函数.描述了APSO算法求解AdHoe网络多播路由问题的实现过程,将QoS多播路由优化问题转化为整数计算问题.仿真结果表明:该算法能快速地找到针对AdHoc网络中满足qos要求的最优多播树,尤其在大规模网络下更能显示该算法的有效性和可靠性.  相似文献   

3.
针对移动AdHoc网络因受带宽和电量等因素影响而造成封包遗失机率较高的现象,提出了一种移动AdHoc网络基于蚂蚁算法的需求式群集路由算法.该路由算法利用弱连接支配集群概念,从每个群集广播给其它群集节点,算法中网络上的状态信息通过前行的蚂蚁获得,回退的蚂蚁采用伪随机比例选择策略并根据节点剩余电量、网络平均剩余电量以及路径平均剩余电量来评估从源节点到目的地节点的最佳路径.仿真结果表明:随着网络信息流量的增加,AOCR路由算法在封包抵达率、延迟时间均比AODV和AntSence算法有较大改善,因此,基于蚁群需求的群集路由算法在网络效能上比基于距离矢量路由AODV算法及传统的蚁群路由算法效率更高.  相似文献   

4.
Ad Hoc网络多径源路由协议的实现和性能评价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针对AdHoc网络中路由协议问题,介绍了无线AdHoc网络中的一种基于动态源路由(DSR)的新型路由协议———多径源路由(MSR)的基本概念,给出了在Linux(kernel2.4.7)操作系统上完成的MSR协议实现及实现中涉及的几个关键算法.在5个结点组成的MSR实验床上做了几组实验并对实测数据进行分析.得到的性能评价结果表明,MSR协议可以为AdHoc网络结点间通信提供支持,特别是在结点处于快速运动状态下,MSR协议能够改善网络的传输质量.  相似文献   

5.
随机网络不确定性高,较为复杂,当前节点定位算法无法准确对随机网络中分布式节点进行准确定位,且适应性差。为此,提出一种新的基于标记传递的随机网络中分布式节点高精度自定位算法,标记传递算法将随机网络中的分布式节点用有标记数据和无标记数据进行描述,依据节点间的相似度将节点标记传递至其相邻节点。对节点定位问题进行描述,介绍了标记传递算法,在此基础上通过标记传递算法对随机网络中分布式节点进行高精度自定位,定位过程主要分为离线训练阶段与在线自定位阶段,给出定位详细实现过程,对定位结果进行滤波处理。实验结果表明,所用所提算法对随机网络中分布式节点进行自定位,定位精度高,适应性强。  相似文献   

6.
拒绝服务攻击是AdHoc网络安全领域中的难题,本文提出一种新型的基于Agent的安全路由协议,Agent可根据其邻节点的可信度定期更新以适应AdHoc分布式路由计算环境,有效提高网络的可信性,降低网络安全计算的复杂度;根据拒绝服务攻击的特征抽取出Agent安全规则与检测算法.采用NS2网络模拟器的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能有效的检测出拒绝服务攻击并进行及时响应,使网络性能迅速恢复正常.  相似文献   

7.
随机网络不确定性高,较为复杂,当前节点定位算法无法准确对随机网络中分布式节点进行准确定位,且适应性差。为此,提出一种新的基于标记传递的随机网络中分布式节点高精度自定位算法,标记传递算法将随机网络中的分布式节点用有标记数据和无标记数据进行描述,依据节点间的相似度将节点标记传递至其相邻节点。对节点定位问题进行描述,介绍了标记传递算法,在此基础上通过标记传递算法对随机网络中分布式节点进行高精度自定位,定位过程主要分为离线训练阶段与在线自定位阶段,给出定位详细实现过程,对定位结果进行滤波处理。实验结果表明,所用所提算法对随机网络中分布式节点进行自定位,定位精度高,适应性强。  相似文献   

8.
文章介绍了常用的基于距离的无线传感器网络自定位机制,在建立定位算法求解数学模型和定位性能描述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新的基于智能估算的节点自定位算法.该算法对所得解进行一次甚至多次的选择优化,以提高定位精度.仿真结果表明,新算法与较常用的极大似然估计定位算法相比能够显著提高节点定位精度.  相似文献   

9.
基于动态的Ad Hoc网络安全框架模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现有的传统网络安全模型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动态的AdHoc网络安全框架模型。该安全模型利用各种安全组件构建了立体的四层防御体系,并实现了在移动AdHoc网络中链路层和网络层的有效保护。  相似文献   

10.
随着移动AdHoc网络的发展和移动计算技术的快速进步,移动AdHoc网络的安全问题和安全策略正受到越来越广泛的重视.传统的防火墙和加密软件保护网络的做法已经不足以解决安全问题,需要寻求更为有效的安全机制,构建新的安全体系结构来保护无线网络.该文描述了在移动AdHoc网络和移动计算环境中的安全体系中的入侵检测技术.提出了一种基于簇的多层移动AdHoc网络入侵检测系统(IDS),并评价了它的关键机制和工作原理.  相似文献   

11.
AdHoc网络是一种自组织的、由移动节点组成的、动态变化的的多跳无线网络。本文首先对簇进行了介绍;然后讲解了AODV和DSR路由协议:并提出基于WCA的AdHoc路由协议,路由发现是在簇头之间进行的,簇间的通信需要借助于簇头(不存在网关):最后指出该协议还需完善和研究。  相似文献   

12.
无线移动Ad Hoc网络的一种节点定位模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给出了无线移动AdHoc网络的一个节点定位概率模型,证明了当平面网络中的已知节点达到一定的数量要求时,通过模型算法可以充分准确地确定未知节点的位置.通过仿真分析,说明该模型在实际中是可行的、有效的;并且分析了节点移动性对未知节点定位的影响,得出未知节点的定位是随着其移动速度的增大而变得愈加困难,而随着其与已知节点的通信距离的增大而变得愈加容易的结论.  相似文献   

13.
安珊珊 《科技信息》2010,(32):I0240-I0240
一、AdHoc网络 20世纪70年代,美国国防高级研究计划局(DARPA)资助研究“战场环境中的无线分组数据网(PRNET)”项目。DARPA当时所提出的网络是一种服务于军方的无线分组网络,实现基于该种网络的数据通信。后来,DARPA又于1983年和1994年分别资助进行了抗毁自适应性网络和全球移动信息系统两个项目的研究,以便能够建立某些特殊环境或紧急情况下的无线通信网络。无线自组织网络又称为AdHoc网络,它是吸取了PRNET、SURAN以及GloMo等项目的组网思想,从而产生的一种新型的网络构架技术。  相似文献   

14.
尚少锋  张雪英  王峰 《科学技术与工程》2013,13(10):2832-2835,2840
节点自定位技术一直是无线传感器网络中的关键技术,而基于接收信号强度指示(RSSI)的定位技术则是目前的研究热点。在对传统的加权三角形质心定位算法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改进的定位算法。在测距阶段,将信标节点之间的距离和信号强度同时作为参考来校正RSSI值;在定位阶段,对传统加权三角形质心定位算法的权值进行修正。通过仿真证明改进算法比传统算法的定位精度有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15.
一种新的应用于Ad Hoc网络的能量感知路由协议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无线移动AdHoc网络由于其节点能量受限,因此基于能量保护的路由协议在AdHoc网络中显得极为重要。在DSR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新的基于能量保护的路由协议SDDRP(Source Destina tionDeterminedDelayRoutingProtocol),它对上层的数据类型不敏感,也不需要任何集中的网络控制信息。仿真结果表明,SDDRP能够有效的均衡各个节点的能量耗损,显著的提高整个网络的生存时间和总吞吐量。  相似文献   

16.
安全性作为评估无线传感器网络定位算法性能的主要指标.虽然近年几个安全定位算法从不同程度上解决这一问题,但都存在着不足。针对恶意攻击存在环境下,卫星传感器网络中节点的自定位问题,基于验证点思想提出既能使用不同定位算法,又不需要增加甚至不用锚点的高质量安全定位协议-SIJPVN-LA。SLPVN-LA利用各节点的定位误差服从相同概率分布且相互独立的性质,结合验证点思想和某种定位算法实现节点安全定位。基于MMSE定位算法的协议性能仿真表明,算法可以有效克服恶意锚点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无线传感器网络(WSN)作为一种新兴的分布式网络技术,被认为是21世纪改变世界的十大革新技术之一。定位是无线传感器网络的重要支撑技术之一,实现传感器节点自定位是提供监测目标位置信息的必要条件。而实现高效、可靠、准确的节点定位对目标跟踪具有重要意义。不幸的是,环境噪声使得节点的定位精度降低。基于此,该文提出一种基于核方法的无线传感器网络定位算法。实验表明,在WSN中通过采用卡尔曼滤波的核方法定位算法,一定程度上减少了随机噪声对节点定位精度的影响,有效的降低了系统定位误差,实现一定程度的抗干扰。  相似文献   

18.
在无线自组织网络中,目标节点通常无法直接和足够多的参考节点进行通信来确定自己的位置。为此,提出一种基于超宽带无线自组织网络的协作定位(CP,Cooperative Positioning)算法。在目标节点通信范围内只有少量参考节点的情况下,协作定位算法通过目标节点和其通信范围内非参考节点的协作,实现目标节点的定位。此外,由于非视距环境严重降低了节点的测距精度,从而产生较大的定位误差,通过采用协作定位算法,节点可以放弃非视距参考节点,选择非参考节点进行精确定位。  相似文献   

19.
节点定位是当前无线传感器网络非常重要的一个课题。针对无线传感器的网络节点定位设备过于复杂,成本较高的问题,提出了基于概率定位的算法。该算法在相邻节点间使用步数器和基于概率的测距定位方法,与当前的多数要求良好网络连通性的方法不同,该方法有效解决了稀疏网络下的节点定位问题。根据所设计的实验模型,用实际结果对该算法进行了验证,该算法在稀疏网络中性能良好,具有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20.
在基于麦克风阵列的声源定位算法中,一种常用算法的基本思路是通过麦克风接收到信号的相关序列来计算信号之间的时延,进而再根据阵列的结构确定声源的位置。在分析传统的声源定位算法基础上,针对双五元十字阵模型,介绍传统的基于广义互相关相位变换加权(generalized cross correlation-phase transform, GCC-PHAT)时延估计的定位算法,并给出基于GCC-PHAT时延估计和反向传播(back propagation, BP)神经网络的定位算法、基于抛物线互相关时延估计和BP网络的定位算法,进而通过分析影响时延估计的主要因素,提出了基于互相关序列和BP网络的新定位算法,该算法将GCC-PHAT互相关序列最大值点的位置、最大值点及其左右各一点的相关值作为BP网络的输入,通过对BP网络进行训练来实现声源的三维定位。仿真实验表明:与传统的基于GCC-PHAT时延估计的定位算法相比,所提出的各个算法均具有较好的定位效果,后者均比前者的定位精度更高,而且提出的基于互相关序列和BP网络的新定位算法在低信噪比和高混响的条件下,也具有较好的定位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