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我深刻地体会到,作为教师除了认真研究自己如何教好之外,还要认真研究如何使学生愿学、会学、学好。我在创造轻松的学习气氛,培养学习能力、提高学习效率以及确立正确的学习目的方面作了一些尝试,请同行指正。一、创造轻松的学习气氛创造轻松的学习气氛是指在课前、课上、课后,师生之间的良好的沟通。教师热爱自己的学生,学生尊敬和信任自己的老师。在轻松的环境中,才有更高的学习效率。同学们比较普遍存在的问题,是依赖性强,独立思考,主动提出“争鸣”的问题很少,一般是老师说“什么”,他们认为就是“什么…  相似文献   

2.
几年来,我积极参加JIP实验,在教学改革实践中努力创造良好的教学环境,激发和调动学生的自主意识、学习兴趣和学习积极性,不仅使学生“学会”数学,而且使学生“会学”数学、“想学”数学,在掌握数学知识的同时,培养提高数学思维能力。一、激发动力、培养兴趣,创造乐学的心理环境兴趣是学习的内部动力,只有当学生对学习数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才能使学生从‘”要我学”转化为“我要学”,教学质量才可能有根本性的提高。使学生“认真学习”的方法很多:有的是由教师采用“高压政策”学生惧怕老师而“认真”学习;有的是家长的棍棒…  相似文献   

3.
在地理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教师必须捧出心来认真研究教学的方法和方式,变学生被动学习为乐学、会学、优学;教师,担负着培养学生的使命。故,教师必须努力提高自己的综合能力,必须把教学艺术和欢乐举起来。  相似文献   

4.
《中国大成美育“低、慢、多、高”教学法》一书中明确指出:“教学之所以是个慢速度,一个重要原因是,学生学习必须有一个学习心理激发的过程,即”预热“的过程。学生喜欢的老师,往往是会做心理激发的老师。学习心理激发后,往往会使学生轻而易举地进入”学习角色“一学就会,一学就成功,否则将会事倍功半。”这段话使我深受启发,在教学中,[第一段]  相似文献   

5.
在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是亟待认真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长期以来,由于传统教学思想的影响,许多教师往往只偏重于教知识,而忽视有意识地传授学习知识的方法,不注意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这种情况造成了学生缺乏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他们在学习上产生相当大的困难。这恐怕是教学效率不高的重要原因之一。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是个重要的问题。俗话说:“师傅领进门,修行靠自己。”教学也何尝不是这样的道理。书要靠学生自己去读,教师讲课只是起个点拨、引导的作用,无法越俎代庖,重要的是让学生“自己学”。再说,从课本上学到的一些知识毕竟是有限的,而  相似文献   

6.
传统的英语教学往往是“你讲我听”、“你问我答”、“教师教学生学”的状况,在这种教学中学生的学习往往是被动的。新课标指出:“学生是英语学习的主人”,这就要求教师要树立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在教学中要激发课堂的活力,张扬学生的个性,使学生的学习由被动变成主动。  相似文献   

7.
俗话说得好:“兵马未动,粮草先行。”所以我认为,在助学案实施过程中首当其冲的就是解决好学生学习的情态问题,要想方设法建设积极情态,变“要我学”、“逼我学”为“我要学”.“我想学”,从而让学生成长为自主学习者。本文作者将结合自己教学工作和平时阅读积累的一些案例,简要地谈几点自己不成熟的思考。  相似文献   

8.
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叶圣陶先生说:“学语文主要靠学生自己读书,自己领悟。”强调的是“自读自悟”。现代教学论认为,教师应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教会学生学习,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充分相信学生,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为学生提供自主学习空间,促进学生主动发展。因此,改革课堂教学,倡导自主学习,促进主动发展,是语文教师应该认真探索的课题。  相似文献   

9.
作业是教学反馈的方式之一。每个老师对作业总是精心设计,但收效甚微。有的学生厌恶、反感,马马虎虎地做,全然不理解教师的一片苦心。究其原因,学生的作业一直由老师设计、布置,学生只有认真地去完成,老师就心满意足了。久而久之,挫伤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著名物理学家杨振宁说得好:“优秀的学生并不在于优秀的成绩,而在于优秀的思维方式。”只有教会学生学习的方法,才会让学生自己学习。因此,我在教学中,从作业入手,引导鼓励学生自己设计作业,发挥学生自身的潜力,使学生自觉学习,创造性地完成作业,掌握所知,巩固所…  相似文献   

10.
陈小艳 《海峡科学》2006,(9):151-152
现代教学论认为:课堂教学是班集体师生共同进行的活动。巴班斯基则强调“教的最优化必须落实到学的最优化。”教师的“教”是为了学生的“学”,而教师教得怎样,则要看学生学得如何。在口语交际课中,要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老师在教学上,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让学生想学、乐学、会学,学了还要会用。  相似文献   

11.
教学摭谈     
中师《阅读和写作》是对学生进行系统的语文基本训练的教材。如何教好这门课,没有固定的模式,“教学有法,但无定法”,我的教学做法是:一、培养兴趣。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变被动学为主动学。“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教师可“各显神通”。如:在讲授沙白的诗歌《红叶》时,为了克服诗歌教学中枯燥无味,缺乏具体生动的问题,使学生对诗歌表达的意思有准确的理解,我采取了旁征博引的方法,化抽象为具体,《红叶》中有这样的诗句:“绿色的生命也有热血,经霜后我才发现……”,教学中,我…  相似文献   

12.
引导学生由“学会”到“会学”刘世瑛作为一个教师,特别是培养跨世纪人才的教师,不仅要引导学生学会科学知识,更要重视通过知识学习去培养学生会学知识的本领。这是当前教育观念的一个转变,同时也是一种学习观念的转变。笔者仅从自己在中等专业学校20多年的数学教学...  相似文献   

13.
随着教育改革的逐渐深入,传统的语文教学方法越来越难以适应现代教学的要求,这就要求语文教师在教学方法上尝试创新,就必须由原来的那种细嚼慢咽式的教学模式,转变为开放型,多渠道的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方法,使学生从教师的“要学会”中走出来,步人自己的“要会学”的殿堂,也就是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创造性能力。我个人认为,课堂是培养学生创造能力的主阵地,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我主要从以下四个方面进行训练。  相似文献   

14.
教学中,早已被人否定的“满堂灌”并没有因被否定而退出历史的舞台。我当学生的时候,对这生命力顽强的“满堂灌”深恶而痛绝之,并曾撰文诅咒过。可是自己当教师之后,还是违心地给学生“灌”了好几年,真是惭愧不已。大概是因为经验不足、学识不够、缺少恒心之故,我最初的新尝试都失败了,沮丧之余只好走老路。一次,就语文课的教法问题我请教一位老教师,他只给我说了四个字“学会取舍”,叫我自己在教学中去慢慢体会。“学会取舍”,按照我的理解,应该有两层意思,一是教学中要有取舍;二是教学中要会取舍。为什么要有取舍呢?我反省了一下自己过去…  相似文献   

15.
多年来,一直存在课堂上教师“重灌输式讲授,轻探究式教学”;重有限知识的“学会”,轻无限知识的“会学”,教师习惯通过大量练习来让学生学习数学。这显然是一个被动的接受知识、强化储存的过程,使学生逐渐感到数学枯燥乏味,数学成绩越来越差。我在教学实践中,努力实施新课程理念,改进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学习数学。现介绍如下,以抛砖引玉:  相似文献   

16.
一、厌学的原因高校部分学生厌学的原因,不能简单地归纳是个人因素或是社会责任,这是一个比较复杂的问题。厌学现象的产生既有个人的原因又有社会的原因。具体可以归纳以下几点:(一)学生自身认识水平较低,有短视行为。把学习看成纯粹是个人的事情,学不学一个样,别人管不着,甚至认为不学照样能找个好工作。上课不愿去听,甚至还嘲笑学习认真的同学为“傻冒”。用学生自己的话说就是:“坐不下来,学不进去。”这个问题在成人院校表现尤为突出。(二)教学、管理、考试等方面存在着漏洞.给厌学者以借口。在高校教学过程中,有个别教…  相似文献   

17.
选项教学是当前高校普通体育课教学改革中试行的模式,它让学生按自己的兴趣爱好选择项目、分班教学,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将“你要我学”变成“我要我学”.经过对选项动机、教学要素、教师素质、教学评价等方面进行分析,发现有许多问题值得研究和改进。  相似文献   

18.
经过几年的教学实践,新课程的教学理念已深入人心,课堂教学形式开始出现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与教师的教学行为也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使学习方式与教学行为由传统的偏重教师教授转变为立足学生的发展,注重学生的主体性学习,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使学生在教师引导下,由被动的“要我学”转变为主动的“我要学”,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第一段]  相似文献   

19.
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已经成为当今社会一个不争的事实,21世纪需要的就是创新型的人才,我们教师就是要培养创新型的学生,才能真正让学生肩负起未来的重任。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就是要把学生的学习情绪调动起来,让他们有学习的渴望;就是要培养学生活跃的思维,把学生的思维激活起来,通过教师的激疑、设疑、导疑,促使学生思中有疑、疑中有问、问后有悟、悟后再疑;培养学生自主意识的活跃,把学生的自学劲头鼓动起来,把“要我学”、“教我会”变为“我要学”、“我会学”。在教学实践中,我从以下几方面进行了探索:  相似文献   

20.
新教材七年级《思想品德》主要是从学生“学”的角度编写的,可以称作“学本”。“学本”的意思,是在老师的组织、帮助下,学生自己学。由此看来,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的教学方式、师生的互动方式都有了变化。这些变化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转变教学观念、转变角色、转变教学方式,改革教学设计、努力提高自身素质、转变自己的教学行为等就应该加强教师的作用,教师要做教学的有心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