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基于动态光散射法的亚微米级微粒粒度测量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阐述了动态光散射法测量微小微粒粒径的原理,介绍了动态光散射实验系统的几个主要的组成部分,主要有激光器、光电倍增管、数字相关器.通过对多种纳米、亚微米级单分散颗粒溶液进行测量,分析了影响测量结果的几个重要因素,主要是微粒的分散性、对溶剂的可溶解性、光电倍增管的接收面积,并且给出了相应的改进措施,如溶剂的选取、防尘及温度控制、光阑孔径大小的范围,对正确的得出动态光散射测量结果具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2.
针阵列对板电晕放电捕集微细颗粒物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采用针阵列对板电晕放电对粒径在0.3~10.0μm之间的微粒进行捕集的捕集效率.研究中利用洁净空气量分析其捕集效果,利用Deutsch公式计算微粒的有效驱进速度,根据实验结果和静电除尘理论,分析得到引起捕集效率高的原因是放电区电场强度高,则快速电子密度高,使微粒有效荷电,同时荷电微粒的驱进速度高;针到板之间的间距窄,则荷电微粒的定向运动距离短、电场对其的捕集时间短;直流供电提供稳定的电场,相对于变化的电场来说放电区气流相对稳定,利于荷电微粒定向运动.  相似文献   

3.
液滴荷电可增强其对颗粒物的吸附能力,有效提高其除尘效率.建立了荷电单液滴吸附颗粒物的试验系统,采用高速摄像技术结合显微放大图像处理技术对颗粒物的运动特性进行了可视化研究,捕捉了荷电液滴在吸附过程中颗粒物的运动轨迹.通过分析颗粒物在静电力、质量力以及黏性力等作用下的运动特性,发现颗粒物的粒径是影响其运动的主要因素.结果表明:荷电液滴比未荷电液滴更易于吸附颗粒物;颗粒物在到达液滴表面后无法克服液滴的表面张力能,会黏附在液滴表面;部分颗粒物及其微团在飞向荷电液滴的运动过程中会出现奇特的排斥飞散现象;粘黏沉积及排斥飞散现象都会影响荷电液滴捕集颗粒物的效率.  相似文献   

4.
静电喷雾、静电除尘、静电复印、气溶胶物理和云物理等方面的应用研究领域里,通常需要对不同粒径的固体颗粒、液体粒子的荷质比进行测量和分析。传统的测试方法不能反映实际微观粒子的荷电情况,且测试速度慢。本文通过对荷电微粒的理论研究,建立了相关数学模型,找出了一个与粒径、形状无关的,仅由沉降电压和粒子速度决定粒子荷质比的关系式。依据此关系式,提出了一个利用光散射原理监测粒子浓度,利用多普勒效应测定速度,用计算机处理数据,求出平均速率和平均沉降电压,最终给出荷质比的测定方法。  相似文献   

5.
荷电颗粒在作物上的沉积效果是评价静电喷粉性能的主要指标之一.笔者在分析静电场力对荷电颗粒运动影响的基础上,通过风洞和应用改进的喷粉机对模拟目标物进行了沉积实验,结果发现荷电颗粒比非荷电颗粒的沉积量提高10%以上.  相似文献   

6.
以阿霉素为模型药物,Fe3O4为磁核,乙烯吡咯烷酮(NVP)为载体,通过反相乳液聚合法制备了阿霉素磁性抗癌毫微粒,并对影响阿霉素磁性毫微粒大小及粒径分布的因素进行了考察.环境扫描电镜表明,最佳制备条件下制得的毫微粒外观光滑,大小均匀;激光光散射测定表明该产物平均粒径为500 nm,粒径分布系数0.23,呈单分散分布;红外光谱测试证明本实验所制备的毫微粒是由阿霉素、Fe3O4和聚乙烯吡咯烷酮共同组成.  相似文献   

7.
对基于光阻法的药液中异物微粒检测的光电信号特征进行了分析,并分析和计算了颗粒大小、探测器有效光敏面积、光波长、光束宽度等对异物微粒产生的特征脉冲信号的影响.根据理论分析和计算结果,通过改进和优化光路设计,创新采用阵列透镜和阵列探测器方案,经过光学软件模拟和实验验证,有效增大了异物微粒的特征脉冲信号,从而提高了对异物微粒的检出率.  相似文献   

8.
晴天下的直升机与周围大气中粒子发生撞击的几率甚微,因此可忽略其对直升机荷电的影响,其荷电主要受发动机喷流中带电粒子的影响.本文在对晴天下直升机荷电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对其荷电电压和电流进行测量的方案,推导出了直升机的荷电方程,并对其进行了初步讨论,最后得出了晴天下直升机的荷电等效电路,从而为进一步研究直升机的荷电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9.
本文应用M-Z干涉方法研究光敏光行的光敏性,给出了一种光敏光纤的实验测量结果:△n=3.5*10^-4。  相似文献   

10.
准弹性光散射测量机理及其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准弹性光散射技术是生物学中一种新颖的技术,具有测量速度快,精度高等 优点。准弹性光散射测量原理是基于经典的多普勒效应,利用 Rayleigh-Gans-Debye (RGD)近似方法推导出微粒运动速度和频率变化之间关系。对生物微粒(精子与四膜 虫)进行测量表明 RGD近似方法完全适用。  相似文献   

11.
带电沙尘对微波传播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董群锋 《科学技术与工程》2012,12(30):7888-7891
根据Rayleigh近似下带电球形粒子的前向散射振幅函数,给出了指数分布模型下的带电沙尘粒子引起微波的衰减和相移计算模型,并对其正确性经行了检验。仿真结果表明,带电沙粒比不带电沙粒对微波信号衰减的影响明显增大,带电沙粒所带表面电荷越集中,对微波的衰减影响越大,且衰减随能见度的增大而减小;电磁波频率、沙尘的含水量及所带电荷的荷质比对衰减和相移影响明显。  相似文献   

12.
 根据Mie 散射理论,采用连分式递推算法,进行了微粒散射的数值模拟。借助特殊函数库得出简化的Mie 散射理论的数值模拟方法,省去了推导的复杂性,同时提高了计算程序运算速度。利用水溶胶模拟大气溶胶进行光散射实验,采用三波长法计算得到各样本的平均粒径,根据消光定律模拟出微粒浓度与光强变化之间的关系,为空气中微粒浓度的测量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3.
采用直流放电产生均匀等离子体,研究下极板上运动的带电颗粒的带电量问题.通过分析带电的介质颗粒发生碰撞运动时的碰撞轨迹,进而得到颗粒运动的相对速度等参量,最终求得颗粒的带电量Q,Q为106~107 e.实验结果对深入研究尘埃等离子体中带电颗粒的各种复杂运动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4.
粉尘浓度测量的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介绍了利用光散射来测量粉尘尘粒的浓度的原理和方法。其中主要讨论了基于Lambert-Beer定律消光的方法来测量的原理和基于米氏散射(Mie theory)的方法进行测量的原理。并反比较了两种方法用于测量的情况。然后对于将实际粉尘尘粒按照服从一定分布模式(假设粉尘粒子服从Ros-in-Rammler分布)进行计算和将粉尘粒子看作是单一粒径的粒子群进行计算时的差别进行了分析比较。最后以煤粉为例,用计算机做了模拟分析和计算,用图形表示出了模拟结果。  相似文献   

15.
为了研究雷暴云中冰晶粒子在带电情况下对电磁波传播的影响,利用冰晶粒子的介电常数模型和瑞利近似条件下带电粒子对电磁波的散射模型,推导了电磁波经过雷暴云中冰晶粒子区域时产生极化的计算模型,并进行了仿真和分析。结果表明:在传播过程中,电磁波的极化会受到冰晶粒子所带电荷的影响;冰晶粒子所带电荷量越多,对电磁波极化影响越大;冰粒表面电荷分布角越小,对电磁波的极化影响也越严重;电磁波频率和冰晶浓度越高,对电磁波造成的极化作用也越大,影响电磁波的传输质量。因此,在电磁波经过雷暴云时必须考虑带电冰晶粒子对其传播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研究了带电标量场扰动下Reissner-Nordstrm-de Sitter时空的超辐射及其稳定性问题。采用经典散射理论推导出了产生超辐射的条件,通过数值计算研究了扰动场随时间的演化情况。研究结果表明,随着时间的演化,带电的标量场在晚期会出现增长,这就意味着Reissner-Nordstrm-de Sitter时空会出现不稳定性。最后证明了这种不稳定性是由超辐射所引起的。  相似文献   

17.
本文提出了一种用单六端口反射计测试可逆与不可逆二端口网络散射参数的方法。并用八毫米波段的实验结果证实了该方法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8.
双极荷电颗粒在外加交变电场中的静电凝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定量分析外加交变电场对双极荷电颗粒静电凝聚的影响,基于双极荷电颗粒在交变电场中的静电凝聚系数公式,利用数值计算的方法求解了荷电颗粒凝聚的数量平衡方程,得到了不同时刻颗粒数量浓度、颗粒带电量和颗粒粒径的关系曲线,比较了外电场存在与否时颗粒数量浓度的变化。结果表明:对于初始单弥散度带任意电荷量的颗粒,其数量浓度随凝聚时间单调减少;外加交变电场能够有效地促进双极荷电颗粒间的凝聚;颗粒上所带的电荷量越大,凝聚效果越明显。  相似文献   

19.
电除尘器中粉尘粒子的凝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电流体力学和外力场输运理论,分析了电收尘器中带电粉尘粒子的凝并现象。在一定的简化条件下建立了粒子凝并速率计算式,并通过实验进一步探讨了带电粉尘粒子凝并的机理。研究结果表明,电场中带电粉尘粒子的凝并受粒子表面电荷分布和电荷量、粒径、粒子所带电荷的极性以及中性电荷粒子的影响。无论单极或双极电晕,带电的粉尘粒子都发生凝并,但带正、负电荷粒子的凝并受限于某一作用范围。  相似文献   

20.
根据带电粒子在磁场中的运动特性,分析了电子束的磁聚焦原理,推导了螺线管中心磁场的计算公式,测量了长直螺线管中心磁场的磁感应强度。该方法测量原理简单、结果可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