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自然河道上修建桥梁,对河道冲刷产生一定影响,主要为一般冲刷和局部冲刷.文章简要介绍了跨河桥梁建设对河道冲刷影响的计算方法,并以G3高速派河大桥为例,分三种情况分析了有无老桥影响下的河道冲刷影响和桥梁本身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为定量分析与验证研究桥梁冲刷动力识别,同步动力特性与冲刷发展的实测数据并验证该方法的有效性.依托张靖皋长江大桥桥塔主墩冲刷设计,利用大型水槽水文-结构物理模型对基础冲刷发展全过程进行试验模拟,基于多组别试验“冲刷-基频”同步实测数据,研究墩桩振动频率随冲刷深度发展的演变规律,定量分析桥梁冲刷动力识别方法的敏感性与准确性.结果表明:3组冲刷试验均造成基础边界条件极大改变,且冲刷越剧烈,结构频率下降比例越大;基础自振频率与冲刷时间成近似线性关联;自振频率平方与冲刷深度成显著线性关联.动力识别方法对桥梁冲刷发展具有较高敏感性,可有效应用于区域性桥群冲刷异变快速检测,并为重点桥梁进一步水下筛查提供数据支撑与准确依据.  相似文献   

3.
为了在桥梁设计和评估中充分考虑多灾害影响,基于一致风险原则,提出桥梁在考虑冲刷和地震联合灾害作用条件下的分析框架,开展了考虑地震灾害的合理冲刷深度研究.首先对桥梁进行考虑冲刷的地震易损性分析,获得结构的易损性曲线和易损面;根据两种灾害的危险性模型,获得不同给定冲刷深度下失效概率与冲刷深度的关系及联合失效概率.然后将联合失效概率所对应的冲刷深度作为两种灾害组合时的合理冲刷深度,进一步与设计冲刷深度比较,得到地震和冲刷多灾害下桥梁设计中所需要的冲刷荷载组合系数,并以一悬索桥为例说明分析过程.文中方法有效考虑了桥梁整体风险和经济性,可为地震和冲刷联合灾害作用下不同类型和大小的桥梁的探索分析提供基础.  相似文献   

4.
针对桥墩局部冲刷对建桥的影响,分析了桥墩局部冲刷的影响因素,列举出黏性土和非黏性土河床桥墩局部冲刷的计算公式,并根据物理模型试验所用的泥沙粒径和测得的桥墩局部流速,采用局部冲刷公式计算了拟建桥梁主副桥墩处的冲刷深度,分析比较得出拟建桥梁的最佳位置。研究结果为桥梁的设计提供了相应的技术依据。  相似文献   

5.
桥梁的基底位于河流之中,常年受到水流的冲刷,从而使基底面积不断减小,对桥梁结构产生不良影响.本文针对这一情况进行了研究.考虑到水流冲刷作用是发生于基底的各个方向上,且在不同方向上的冲刷程度不同.本文为更好的模拟实际情况。将淘蚀后的基底考虑成一偏心椭圆.在此基础上推导出淘蚀后基础抗倾覆系数的计算公式  相似文献   

6.
铁路桥梁浅基础冲刷的加固可以进一步加强浅基础的稳定性,确保铁路桥梁的运行安全,文章分析了桥梁浅基治理的一般办法,其中分为桥梁加固整治、上部结构加固以及具体的施工策略,对于实际施工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7.
桥墩局部冲刷计算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确定桥墩的局部冲刷深度,运用不同的计算公式,对多座桥梁的桥墩进行局部冲刷计算.计算结果表明,不同公式计算的结果相差较大,各冲刷参数对局部冲刷影响明显.说明在计算桥墩的局部冲刷时,须根据桥梁所在的河段情况,选择适合的计算公式和参数,才能确保局部冲刷深度计算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8.
桥梁基础水文作用是引起桥梁结构功能及安全性能失效的首要原因,而桥梁冲刷又是水文作用最主要的表现形式.依托舟山大陆连岛工程金塘大桥主通航孔桥,提出一种基于时频分析与神经网络的桥梁冲刷动力评估方法.首先,利用白噪声地震波模拟环境振动激励,采用动力时程分析法模拟环境激励下的上部结构振动,并获得其加速度响应,同时在振动过程中实时模拟基础冲刷深度的连续发展,进行环境振动激励下桥梁模态参数与冲刷发展的关联性分析,研究该方法的识别敏感性.进而,利用数值动力参数分析研究上部结构既有局部损伤多种组合形式对桥梁结构模态参数的扰动程度,以确定非冲刷损伤形式对桥梁冲刷动力评估方法准确性的干扰.最后,以模态分析中的低阶模态参数作为样本输入,以冲刷深度与墩位的不同组合作为样本输出,建立BP神经网络,实现桥梁冲刷深度与墩位的同步评估.研究结果表明:利用自振频率构建的动力指纹对冲刷发展较为敏感;该方法无论对冲刷深度还是冲刷墩位均具有较高的识别准确度,且可忽略有限局部损伤对识别准确性的干扰.该方法不需要水下操作,不需要昂贵的测试设备,仅需要加速度传感器以及数据采集装置,便于融入常规桥梁检测项目中.  相似文献   

9.
李大龙  齐洋  杨竟 《科学技术与工程》2021,21(21):9102-9107
传统方法在进行桥梁桩基稳定性仿真分析时,受到桥梁桩基数据采集维度的限制,导致桥梁桩基稳定性分析结果的可信度较低。为此,引入三维分析方法对河流冲刷下桥梁桩基稳定性进行研究。构建稳定性计算指标与判断标准,搭建桥梁桩基三维本构、桥梁桩基环境和三维河流冲刷环境子模型,组建成桥梁桩基稳定性计算数字模型。计算河流冲刷力,并以此作为模型的输入量,实现桥梁桩基稳定性分析。将设计的稳定性分析方法应用到实际工程项目中,设计对比实验验证不同河流冲刷条件下桥梁桩基的稳定性分析结果。结果表明,本文方法的可信度远远高于其他方法,稳定性更高。  相似文献   

10.
针对受冲刷影响的曲线钢梁桥的动力响应开展研究。首先计算了不同冲刷深度下桥梁自身的动力特性,结果显示冲刷会显著降低结构的横向基频。采用随机振动谱分析方法计算桥梁波激振动响应,采用瞬态动力时程分析方法计算桥梁风致振动响应及车致振动响应,分析结果表明,冲刷深度对波浪、风、车辆引起的桥梁结构横向振动均具有显著影响。最后通过开展现场实测验证了以上分析结果。  相似文献   

11.
冲刷会带走桥梁基础附近的土体导致桥梁承载力降低。大部分桥梁事故的发生都和冲刷有关,因此评估冲刷对桥梁安全性的影响格外重要。在实际的生产过程中,对桥梁桩基在冲刷条件下稳定性的评估往往是通过简单地移除桩基附近的土体得到的,但是忽略了剩余土体应力历史的改变。实际上,剩余土体在冲刷作用带走其上覆土体时经历了卸荷的过程,从而导致其超固结比增加。本文在使用p-y曲线理论分析水平向受荷桩时考虑了软粘土的应力历史。为了说明应力历史的影响,对传统的p-y曲线进行修正,计算不同冲刷深度下水平向受荷桩的响应,并通过一个案例来比较考虑和未考虑应力历史影响的计算结果。结果表明考虑了应力历史影响后极限土阻力会下降21.8-32.7%,忽略软粘土的应力历史将导致在设计冲刷条件下的水平向受荷桩时偏不保守。  相似文献   

12.
提出了一种基于上部结构振动响应的桥塔冲刷状态分析方法.该方法首先基于理论分析得到的冲刷敏感模态确定传感器布置方案,进而对环境振动(大地脉动)下的桥梁结构加速度数据进行多次采集,并通过对实测数据模态分析得到相应的模态参数变化.通过对比跟踪桥梁上部结构不同构件、不同模态的动力特征变化,对桥塔冲刷发展状态进行评估.在杭州湾大桥桥塔冲刷评估中完成了该方法的实桥应用,对不同构件与模态形式的冲刷敏感程度进行了分析,并利用水下河床三维量测对该冲刷动力评估方法的准确性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该方法在实际应用中,跟踪上部结构振动响应可以准确高效地识别出桥塔冲刷发展的状态,选择低阶振型或桥塔构件进行跟踪对桥塔冲刷发展更为敏感,且具有经济、便利、无需水下操作的特点.该方法可避免传统冲刷检测技术中常见的水下安装作业,实现桥梁冲刷发展状态的快速诊断,并可融入常规的桥梁检测项目中.  相似文献   

13.
为了探明跨海大桥群桩基础的冲刷特性,选取铺前跨海大桥桩径4.3 m的大直径34#主墩,研究其群桩基础665 d的海床面变化过程.采用现场测试和数值分析方法,对基础的冲淤变化特征和流速场对冲刷深度的影响开展研究,探讨了基础局部冲刷影响因素.基于75组现场数据的线性回归模型,提出了一种估算最大局部冲刷深度的计算公式,并采用38#桥墩实测结果来验证公式的合理性.结果表明,铺前海湾在洋流影响下,桥墩迎水面和背水面同时出现海床面冲刷现象,且迎水面冲刷坑范围与冲刷深度均比背水面大,背水面在1.2倍桩径外为倒三角形状绵长的浅冲刷区,迎水面为深冲刷区.考虑冲刷防护时,应结合水文条件在迎、背水面和没有输沙来源的侧面对桥梁基础进行防护.  相似文献   

14.
张军祥 《甘肃科技》2011,27(22):139-140
浅谈了桥梁钻孔灌注桩的施工工艺。钻孔灌注桩的主要特点是承载能力大、抗冻性强、耐冲刷及经济效益好,在甘肃省的桥梁建设中,广泛用于桥梁基础。钻孔灌注桩是一项质量要求高、施工工序多、工艺细节要求严,并在一个较短时间内连续完成的地下隐蔽工程。  相似文献   

15.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公路路网修建工程不断往山区推进,桥梁作为跨越障碍物的建筑物,在山区修建公路的工程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跨越山区河流的桥梁结构,在施工及建成使用中都会遇到水流冲刷的问题.文章结合具体的工程实例,针对分析水流冲刷对山区桥梁桩基的损害以及防护措施.  相似文献   

16.
以桥梁冲刷程序编制为例,简要介绍了编制针对性较强的小型实用程序的编制流程及采用的主要技术处理方法。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冲刷作用对大跨度自锚式悬索桥桥塔地震响应的影响,为此类桥梁冲刷条件下抗震设计提供参考.方法采用考虑几何非线性的全桥有限元模型,并应用m法模拟土对桩基的约束刚度,分析不同基础冲刷深度条件对基础刚度和桥梁整体动力特性,以及对高耸桥塔地震响应的影响.结果冲刷效应通过减小土对桩基的约束,使桥塔基础刚度明显减小,但桥梁竖向和纵向基频不受影响,高阶振型及其地震效应的变化控制了结构的某些地震响应;不同冲刷深度下,桥塔关键截面-塔底截面纵桥向内力会出现明显峰值,而塔顶位移及横桥向内力效应呈现不同的规律.结论对于大跨度自锚式悬索桥高耸桥塔结构,最不利地震荷载效应并不完全发生在冲刷深度最大时,抗震设计需要考虑地震下多目标效应的多级冲刷的精细化处理方法.  相似文献   

18.
提出了一种基于动力指纹的斜拉桥桥塔冲刷深度识别方法.利用理论分析得到不同冲刷深度与所提出的动力指纹之间的定量关系;进而在常规桥梁检测中得到桥梁野外状态下的动力特性实测数据,通过反演分析利用预先得到的定量关系最终得到对应的桥塔冲刷深度.为研究该方法的适用性与可行性,分别提出全桥固有频率以及模态柔度位移两种动力指纹构成形式,并基于宁波招宝山大桥(斜拉桥),采用数值仿真的手段,分析两种动力指纹与冲刷深度之间的定量关系特征.分析结果表明:通过跟踪两种动力指纹变化情况,均可较好地对斜拉桥桥塔冲刷深度进行定量识别;特别采用主梁竖弯振型或主塔横弯振型构建模态柔度位移指标时可得到更为敏感的冲刷识别效果.该方法可借助常规桥梁检测项目对桥塔冲刷状态完成定性判断及定量分析,具备计算逻辑严密、监测设备经济性好、完全避免水下操作等特点,在上部结构动力特征正确识别的基础上,可实现斜拉桥桥塔冲刷深度的准确预测.  相似文献   

19.
通过对桥梁建造和维护中的环境监理问题进行分析,简要梳理我国目前与监理相关的环境法律体系及行政制度安排。以有海水冲刷风险的桥梁作为研究标的,从理论及具体的实践工具领域梳理经受海水冲刷的桥梁如何最大限度保证环境安全和稳定,最后从监理项目管理的角度分析如何具体进行实践和工程环境监理。  相似文献   

20.
桥梁桥位的选择,对桥梁的建设和运营至关重要.文中分析了桥位处河段河床冲刷和水流变化对桥墩基础的影响,利用流体力学原理,给出模拟计算方法.结合南京枢纽高速铁路越江大桥方案的工程应用实例,进行了冲刷计算与水文设计,得出南京枢纽高速铁路越江大桥的初步论证的可行性方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