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韩璐 《科技信息》2012,(35):399+431-I0399,I0431
近年来,由于电网容量的增加,对电网无功要求也与日增加,无功电源如同有功电源一样,是保证电力系统电能质量、降低网络损耗以及安全运行所不可缺少的部分。电力系统中,无功功率不平衡,将会使得系统电压下降,严重时还会导致设备损坏、系统解列。此外,网络的功率因数和电压降低,使电气设备得不到充分利用,促使网络传输能力下降,损耗增加。因此,解决好网络补偿问题,对网络降低损耗节约能源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正>在电力系统运行中,无功系统运行的存在保持了电力系统的电压水平,保证了电力系统的稳定运行和用户的供电质量,并使电网传输电能的损失最小,如果无功电源不足就会给系统带来一系列危害,如:设备出力不足,电力系统损耗增加,设备损坏,电力系统稳定度降低。那么对于变电所如何经  相似文献   

3.
施斌 《广东科技》2012,(3):94-95
电压是电力系统电能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而系统的无功平衡是保证电压质量的重要条件。因此,电压与无功功率是一对密不可分、相互影响的变量。实现它们之间的平衡,不仅有利于生产,使负荷能够安全稳定运行,同时也能降低损耗,节约电费,降低设备运行的维护周期和维护费用。系统的无功平衡是保证电压质量的重要条件;系统中各种无功电源的无功出力应满足系统所有负荷和网络损耗的需求,否则电压就会偏离额定值。通过合理调节电压和投退无功补偿设备就能使电能质量得到保证,达到稳定运行的标准并满足生产的要求。  相似文献   

4.
电压质量是衡量电力系统电能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无功补偿是电网建设和改造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保持网络无功平衡,提高电压质量,降低网络损耗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5.
无功电源如同有功电源一样,是保证电力系统的电压质量、降低网络损耗以及系统安全经济运行必不可少的重要组成部分。网络元件及负载所需要的无功功率来源于网络中的某个地方,如果要网络所需的无功功率都由发电机提供并跨过各个电压等级系统长距离传输显然是不合理的,不符合科学规律也很难做。科学合理的方法应该是在有无功功率需求的地方产生相适应的无功功率,即我们所说的无功补偿。在电力系统中,解决好无功补偿问题,对提高系统电能质量、保证安全经济运行、降损节能等方面都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该文主要针对电力系统无功补偿的原则、方式、容量...  相似文献   

6.
电压质量是衡量电力系统电能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无功补偿是电网建设和改造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指出了无功补偿对电网稳定运行的重要意义,介绍了无功补偿的原理、分类和无功补偿方式的选择方法。通过分析无功补偿对于电力系统的作用,并对配电系统四种无功补偿方案进行了技术比较,说明合理选择无功补偿的方式及容量,可提高功率因数,降低能量损耗,改善电压质量,从而达到节约电能和提高电能质量的目的。  相似文献   

7.
电网自动化调度的无功电压管理与优化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长期以来,提高供电质量,降低损耗,保证电网调度经济运行,已成为电网运行的目标之一.因此,电力系统无功电压管理工作也成为电网自动化调度的一个重要环节.其中合理选择无功管理方案和优化技术意义重大,但无功电压管理与优化也有很多问题值得认真分析和思考.对电网无功管理主要措施、无功优化系统的建立、以及最优经济运行电压的控制的主要措施进行了详细分析,可为类似工程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8.
吴思远 《科技资讯》2011,(32):110-110
电力系统的无功补偿是提高系统运行电压,减小网损,提高系统稳定水平的有效手段。电力系统无功功率补偿是电力系统安全经济运行研究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对电力系统无功电源的合理配置和对无功负荷的最佳补偿,不仅可以维持电压水平和提高电力系统运行的稳定性,而且可以降低有功网损和无功同损,使电力系统能够安全经济运行。本文通过对无功补偿进行了总结,积累海南电网运行的特点,对无功补偿的问题进行的一些探讨和研究。  相似文献   

9.
随着电力系统的发展和电力用户自动化水平的提高,电气设备对电源电压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电力系统无功功率的调节影响到系统的功率因数、电压水平和负荷平衡,因而是电力系统运行中的一个重要问题.补偿电力系统无功,稳定系统电压,改善系统功率因数,减少线路电能损耗,改善电压质量,提高供电能力.  相似文献   

10.
电力系统无功潮流分布是否合理,不仅关系到电力系统向电力用户提供电能质量的优劣,而且还直接影响电网自身运行的安全性和经济性。农村电网处于电力系统的末端,无功电源先天不足,农电负荷又大量消耗无功,就使得农村电网无功非常缺乏。农村电网的自然功率因数较低,只有0.65左右。在日常的工作中,部分人存在重视有功忽视无功的片面观点,可他们殊不知在电能中若没有无功,电能的传输和转换都将不能完成。若无功电源容量不足,系统运行电压将难以保证,严重缺无功时会导致系统崩溃。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电网容量增加,对电网无功要求也与日俱…  相似文献   

11.
配电系统中,无功功率平衡是保证电能质量的必要条件,无功功率平衡状况决定了电力系统的运行电压水平。在配电系统中,可以对主变,配电线路,配变、低压线路及用电设备等主要配电设备以及其各环节的设备采取电容补偿,以此来满足电力系统的无功不足,进而达到提高电压稳定性、维持电压水平,降低电网损耗等目的。本文就无功补偿的原理、补偿装置、补偿方法以及无功补偿的现实意义等方面进行了简要介绍。  相似文献   

12.
配电网是电能传输的主要途径,也是电力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社会的发展,大量分布式电源接入配电网,使配电网的结构和运行特性发生了改变,其对电网电压质量、电能质量、系统安全等方面的影响值得关注。分布式电源(DG)并网运行会对配电网的运行特性和电压分布产生一定影响,从而导致配电网损耗的增加。本文基于分布式电源并网理论,以某地区配电网为例进行了仿真计算,分析了分布式电源接入后不同功率因数、不同接入位置、负荷类型、DG容量对配电网网络损耗的影响,为DG的合理规划与接入提供了技术依据,对提高电能质量和节能减排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3.
雷湘军 《广东科技》2011,20(18):178-179
我国的农村电网发展,主要集中在1998年后,国家先后启动了多轮农村电网改造,共经过了四个阶段的改造,取得了巨大的成就。根据国家对农村电网的要求,在2000~2010年第五个改造阶段内,将对农村电网进行大规模的技术改造,其目的是提高农网的供电可靠性,降低农网的损耗,保证农网供电电压质量,增加农网经济效益。在农网的低压系统中,电容器的无功补偿,因其是保持农网网络的无功平衡,提高电压质量,降低网络损耗的有效措施,已被越来越多的用户所接受和采用。现将结合我们在农网低压改造中无功补偿的相关实践作一介绍。  相似文献   

14.
童凌  陈惠 《科技咨询导报》2011,(35):113-113
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和现代化技术的进步,电网负荷急剧增大,对电网无功功率补偿的要求与日俱增。电网电压质量直接影响了电网的稳定运行。通过对电力系统进行无功优化不仅可以维持电压水平,而且可以降低有功网损和无功网损,使电力系统能够更安全经济运行。  相似文献   

15.
谈农村电网的无功补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经过几年大规模的农网改造,农村的电网线损率明显降低。客观上,农村电网处于电力系统的未端,无功电源先天不足,农电负荷又大量消耗无功,农村电网无功比较缺乏。农村线路功率因数普遍偏低是导致高低压线路损耗大,局部地区未端用户电压低的原因之一。线损过大直接关系到电力部门及用户的经济利益;功率因数低,电网电压低,危害电网和设备安全运行增加网损,电压合格率降低,虽然调整主变电压分接也能够升高电网电压,但仍不能解决充分补偿电网无功和功率因数低的问题,这种情况在运行中的农村小型化变电所较普遍。  相似文献   

16.
庄颖丹 《广东科技》2014,(16):76-76
随着电力行业的高速发展,变电站的日常操作更加频繁,之前通过人工进行电压无功调节已经无法满足实际需求。电压无功自动控制系统(AVQC)可以实现电网电压无功自动控制,提高电网电压合格率,改善电网的电能质量,降低电能损耗。因此,加强电压无功自动控制系统的研究和应用对我国的电网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为我国经济发展安全保驾护航。  相似文献   

17.
自动化主站的电压无功电力是保证电力系统电能质量、电压质量、网络损耗以及安全运行所不可缺少的部分。因而电压无功的优化,尤其是区域自动化主站电压无功优化受到了越来越多的重视。  相似文献   

18.
低压电网系统长期处于三相不平衡状态会使变压器损耗过大,并且导致电网电压下降、功率因素低、线路损耗增加等一系列问题。本文从电能质量方面分析配电变压器三相不平衡造成的配变与线路损耗,并且提出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19.
10kV配电网的无功损耗占整个电力系统无功损耗的比重很大.在10kV配电网采用柱上无功补偿方式,根据负荷变化自动调整补偿容量,有效地提高配电网功率因数,减少线路电能损耗,改善电压质量,提高供电能力.  相似文献   

20.
对电能质量的控制是电网运行管理的重要任务。地区的电网是直接面向用户的,所以减少无功在线路上的流动、降低网络损耗以及提高供电效率就成为所有供电部门的主要目标。本文主要介绍了电压无功优化功能在我市电网调度中的应用情况,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