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34 毫秒
1.
本文利用常规观测资料、NCEP 1°×1°再分析资料,数值预报、卫星云图等,从天气形势、物理量场和卫星云图演变特征等方面对2015年8月3日傍晚前后发生在河南省新乡地区的强对流天气进行分析发现:这是一次高空冷涡后部西北气流携带冷空气南下,副高外围暖湿气流共同影响下,上干冷下暖湿的不稳定层结下产生的强对流天气。本次强对流过程是东北冷涡与副高共同影响的,降水强度大,强降水持续时间短,落区难以把握,强降水的落区及系统移动方向受副热带高压位置的变化和高空引导气流影响较大,是本次预报的难点。  相似文献   

2.
《河南科技》2021,(2):153-155
本文利用地面及雷达探测资料,着重对西宁市2020年7月8日的一次强雷暴过境天气进行中尺度特征分析。结果表明,这是一次受冷平流强迫而出现的强对流天气过程,雷暴过境时具有飑线过境的特征。其间,雷暴大风和短时强降水出现在1 h负闪区前沿和对流云系后部的交错区。地面中尺度分析表明,此次强对流过程具有有效的对流触发机制,地面辐合线、干线的出现时间与中尺度系统的发展移动配合较好。在强对流天气出现时,短临雷达监测具有比较典型的产品特征。  相似文献   

3.
利用常规地面和高空观测资料以及FNL再分析资料,对2014年3月11日至12日发生在福建的强降水和强对流天气过程进行分析。通过分析降水前后高空各层和地面天气形势的变化,明确了此次降水过程天气系统环流的配置情况,进而对降水过程期间的水汽条件、动力条件和热力条件进行物理量诊断分析。  相似文献   

4.
【目的】本研究对2021年5月湘潭地区一次强降雨天气过程进行诊断分析和预报偏差分析。【方法】分析采用常规天气资料、地面气象观测资料、雷达资料以及NCEP和ECMWF再分析资料。【结果】此次强降雨天气主要受高空槽、中低层切变和地面辐合线共同影响,绝对湿度的持续偏高、系统性的垂直上升运动和层结不稳定为此次天气过程提供了良好的水汽、动力和热力条件,是一次典型的大陆强对流型降雨,并有“列车效应”发生。【结论】虽然不同数值模式对此次天气过程预报总体效果不佳,但GRAPES-3KM的降雨量级预报和华南模式的降雨落区预报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5.
在强对流天气下,如果地面气象测报工作人员在业务上不够熟悉和全面系统地掌握地面气象测报工作,则在进行气象测报工作的时候往往难以正确进行处理。在此背景下,本文就雷电、冰雹、大风以及龙卷风四种强对流天气为例,分析强对流天气下地面气象测报工作的要点,最后,列举了地面气象测报工作人员在工作时需要注意的重点,以及各种气象报文在拍发时要遵循的顺序原则为其他注意的工作要点。  相似文献   

6.
本文利用常规天气观测资料,对2016年1月19日至1月23日内蒙古呼伦贝尔市发生的一次极端低温天气进行分析。此次极寒天气持续时间长,副热带高压较往年偏北,在副高连同阻塞高压的共同作用下,2016年气温异常偏暖,暖空气控制了北极,极涡南下维持,造成本次降温及低温过程。通过对比多模式预报结果,对以后发生类似的天气研究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7.
何鹏 《河南科技》2012,(12):55-56
<正>本文,笔者从天气学角度,利用常规资料、数值预报产品等对夹江县发生的"7.25"强降水天气过程进行技术分析总结。一、概况2010年7月24日20时到7月25日20时,夹江县普遍出现暴雨到大暴雨天气过程,全县境内一个大监站、8个自动雨量站监测共有5个大暴雨和4个暴雨。夹江县此次各乡镇区域站降雨情况见表1。  相似文献   

8.
结合内蒙古中部地区一次人工影响天气过程,综合卫星、雷达、探空、雨量等宏观观测资料,分析了内蒙古中部地区一次降水过程中人工增雨作业的实际情况,为今后在内蒙古地区实施飞机人工增雨作业提供可靠的依据。结果表明:此次降水过程主要受高空冷涡的影响,低层切变明显,高低空配置对降水过程十分有利;多资料集合预报能很好的把握增雨过程的时间段及落区,云层具有很好的可播性,整个降雨过程十分适合催化增雨作业。  相似文献   

9.
利用常规气象资料、NCEP 1°×1°格点再分析资料和多普勒气象雷达对2016年4月16日长沙机场发生的一次飑线天气过程进行诊断分析和雷达分析。结果表明:此次飑线天气过程发生于500 hPa浅槽和低层切变线的高低层有利配置下,低层的强辐合触发了强对流天气;这次过程的暖湿不稳定能量主要通过低层西南急流的输送,受前期多阴雨的影响,太阳辐射提供的能量偏少,强盛的西南暖湿急流对流发生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低层强烈的辐合上升,高层强的辐散,有利于"抽吸作用",再加上高层辐散强度高于低层辐合强度,都使垂直上升运动得到了发展和加强,引起水汽、热量和动量的垂直输送;这次飑线回波除了具有线状分布、移速较快等特点外,反射率最大值和径向速度最大值长时间相伴,这也是识别飑线的一个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10.
本文运用常规天气资料及NCEP1°×1°间隔6h再分析资料,采取天气学诊断方法,从大尺度环流背景、中尺度环境条件、物理量场及垂直螺旋度等方面分析2015年8月31日发生在华北地区的一次区域性暴雨天气过程,总结这次暴雨过程的形成机制,为类似形势暴雨的预报提供有利的依据。结果表明:东高西低的环境背景形势下,副热带高压的强盛使得上游系统维持,贝加尔湖暖脊的发展导致东北低涡的南落是此次暴雨的发生背景。中层冷空气的入侵及低层暖湿气流的输送促使不稳定能量释放,触发了短时强降水等强对流天气的发生发展。水汽通量大值区和其辐合中心的叠加区域与暴雨落区有着很好的对应关系。高层辐散、低层辐合的抽吸耦合作用使得上升运动加强,为此次暴雨过程提供了充足的动力条件。假相当位温可以有效判定暴雨发生时段大气的稳定度,进一步判断暴雨发生时段与落区。低层垂直螺旋度正中心大值区对强降水落区及强度的判断有着很好的指示意义。  相似文献   

11.
12.
通过对武汉地区普通高校体育课课程目标、教学内容、场馆设施、师资力量等情况的调查研究,找出制约本地区体育教学改革的主要因素,并提出相应的对策,为进一步贯彻落实"健康第一"的教育思想,培养学生形成"终身体育"的习惯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3.
14.
15.
16.
稀土农用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在系统收集已有资料及课题研究的基础上,论述了国内外稀土农用的研究进展与意义,并对海南岛砖红壤中稀土农用研究的意义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7.
18.
随着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对大学中层管理提出了新的要求,岗位工作的职业化、人才聘任的区域化、任用方式的民主化、岗位要求的专业化将是我国大学中层党政管理者任用工作的基本走向。  相似文献   

19.
从现行会计制度中有关负债购置固定资产的核算方法对高校预、决算管理和会计信息表述等造成的负面影响人手,借鉴融资租入固定资产的核算方法,提出新的负债购置固定资产的会计核算思路,以使账务处理的结果能全面、真实反映高校的资金运动状况和会计信息。  相似文献   

20.
臭氧多相催化氧化除污染技术研究动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持久性有机物、内分泌干扰物和"三致"物等迫切需要解决的难题逐渐发展起来的臭氧多相催化氧化技术,是利用金属及其氧化物的表面特性强化臭氧分解水中的有毒有害有机污染物.回顾了近二十年来金属氧化物和贵金属催化臭氧降解水中有机污染物的研究现状.与均相催化臭氧氧化及贵金属催化臭氧氧化相比,金属氧化物催化臭氧氧化具有更好的应用前景.结合本课题组的研究成果,按照二氧化钛、锰氧化物、铁氧化物、钴氧化物、氧化铜、氧化锌、其他单一金属氧化物和多组分掺杂金属氧化物等顺序对其催化臭氧机理进行了阐述,并对今后催化臭氧的研究与应用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