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对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的再认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生活即教育”是陶行知教育理论的教育观,“社会即学校”是教育领域论,“教学做合一”是这一理论的方法论。陶行知的教育理论与杜威的实用主义教育是有严格区别的。陶行知的教育理论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仍有意义和作用。  相似文献   

2.
高涵  凌云 《科技信息》2006,(3):212-214
陶行知是一名伟大的人民教育家,他一生不断地进行着理论探索和教育实践,形成了许多有影响的教育思想。其中,创造教育思想又是其教育思想精髓之所在。本文从介绍、分析陶行知的创造教育思想出发,探讨发展有中国特色的职业教育。  相似文献   

3.
陶行知先生的“生活教育理论”是陶行知教育思想的重要基石。本文试从其教育的目的论、生活论、方法论三个方面探究“生活教育理论”在高职高专院校教育教学改革中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4.
陶行知生活教育论的要素有三: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它们分别显示了生活教育的目标、内容、途径和方法。陶行知生活教育论的每一因子都体现出了主体性教育特征;在当今大力倡导素质教育的背景下,关注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论有着现实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5.
生活教育理论是陶行知教育思想的核心部分,其主要内容是"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学习探讨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论对于当前教育教学改革、建设学习型社会,加强社区教育,构建终身学习体系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及深远的理论影响。  相似文献   

6.
论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对高职教育改革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陶行知先生的“生活教育理论”是陶行知教育思想的重要基石。本文试从其教育的目的论、生活论、方法论三个方面探究“生活教育理论”在高职高专院校教育教学改革中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7.
陶行知教育思想对现代教育的意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陈霞 《甘肃科技》2009,25(6):156-157
陶行知是我国现代著名的人民教育家。他将一生奉献于中国的教育事业,在孜孜不倦的探索实践中创立了许多精辟的教育新理论、新观点和新方法。他的教育理论精辟深邃,其中“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等生活教育理论是陶行知教育思想的精髓。从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所体现的思想、内涵出发,论述了在当今信息社会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研究学习陶行知教育思想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8.
许静 《科技信息》2013,(26):205-206
陶行知是一位伟大的人民教育家,他是我国创造教育理论与实践的开拓者。博大精深的陶行知教育思想是我们深化素质教育,推进教育现代化过程中取之不尽的宝贵财富。他的教育教学观点因其广泛的实践性和实在而深刻的理论内涵,对广大的教育教学工作者的工作实践起着重要的作用。本文主要探讨陶行知教育理论在培养学生的良好品德,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获得良好的教学方法方面的重要作用。希望在课堂教学中实现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的默契配合和协调互动。  相似文献   

9.
陶行知(1891,10,18——1946,7,25),安徽歙县西乡黄潭源村人,毛泽东称他为“伟大的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提倡“生活即教育”,力主教育为“抗战”服务.1938年底、1939年初两次到香港,宣传抗战、创办中华业余学校,还结合抗战救亡写了不少诗歌。惜乎《中国现代教育史》、《简明中国教育史》有关教育家陶行知的章节以及报刊上缅怀陶行知先生的文章只字没有提及;近读香港中文大学卢玮銮(小思)女士寄给我的她所著的《香港文纵》有《陶行知在香港》一篇,较详细地述说了陶先生在香港一段时间的文化教育活动.现撮要如下,以资更好地理解陶行知的教育思想.1936年夏天,“世界新教育会议”第七届年会在  相似文献   

10.
生活教育理论是陶行知先生在教育实践中的理性认识和经验总结,"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是其教育思想的理论精髓。本文以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为指导,将这三大基本理论运用到高校辅导员工作中,确立思想政治教育培养理念,拓展培养渠道,丰富培养办法,实现多元化的育人机制创新,拓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路径,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质量。  相似文献   

11.
本文主要介绍了陶行知的平民教育思想与实践,科普教育思想(乡村教育),抗战教育思想(大众教育)及普及教育思想与实践。这些思想无不是从当时的国情出发,解决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体现了教育与生产实践相结合、与社会需要相呼应,是对马克思教育思想的生动阐释。虽然有一部分在当时内忧外患的条件下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但从较长一段时期看效果是显著的。  相似文献   

12.
陶行知二三十年代的教育改革实践对我们现在的基础教育改革特别是农村基础教育改革至少有三点启示:1.在理论方面,“教育脱离生活、理论脱离实际、学校脱离社会”是当时也是当今教育和社会发展的最大障碍。我们必须坚定地走教育生产劳动相结合的道路,农村教育要为当地的经济和社会发展服务。2.在实践层面,陶行知教育改革实践昭示我们,教育改革家首先是实干家而不仅仅是宣传家。教育改革需要勇往直前,不抱怨现实。3.在精神层面,改革首先要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其次要有锲而不舍的精神,其三是不怕失败。  相似文献   

13.
生活教育理论是陶行知教育思想的核心,其理论体系主要包括三个内涵极其丰富的命题: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生活教育理论阐明了生活与教育的关系,对于素质教育的实施和课程改革都具有深远的意义。  相似文献   

14.
盛青 《科技信息》2010,(17):J0093-J0093
《什么是生活教育》汇集了陶行知先生教学研究与实践的精髓。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是每一名教育工作应努力践行的教育理论。  相似文献   

15.
创造性教育思想是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体系中的精髓。其创造性教育思想,以创造力培养为主旨,对当今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培养创新型人才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依据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论,阐述了教育需要创新,并从"让生活走进课堂,激发学生创新欲望"、"让学生走进社会,开发学生创新潜能"、"让学生参加实践,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等方面介绍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路径。  相似文献   

16.
陶行知的教育社会学思想述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陶行知(1891——1946)是中国现代杰出的人民教育家,他的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在中国现代教育史上产生过巨大的影响,是新民主主义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陶行知十分重视教育与社会的内在联系,就此发表了许多精辟的论述。他一生改革教育的实践活动可以说是一部活的富育民族特征的教育社会学。在今天教育社会学重建的时刻,我们应当认真地继承这份珍贵的遗产。 (一) 教育社会学是一门介于教育学与社会学之间的边缘性的学科,它的产生与教育工作者、社会学工作者从教育与社会的内在联系探索教育的规律有关,教育社会学的研究对象是教育与  相似文献   

17.
王珍 《科技信息》2013,(6):55-55
陶行知是我国伟大的教育家,他被毛泽东誉为"伟大的人民教育家",被宋庆龄誉为"万世师表"。他一生致力于我国教育事业。他的教育理论精辟深邃,其中"生活即教育"是陶行知教育思想宝库中的重要一部分,本文从家庭生活教育、学校生活教育、社会生活教育三部分来阐释陶行知"生活即教育"的思想,揭示了生活与教育的关系,指出生活对教育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张克伟 《科技资讯》2011,(12):207-207
"教学做合一"是伟大的教育家陶行知先生"生活教育"理论中的重要教学论思想,也是他的教育理论的核心部分。陶行知认为:"最好的教育,要想它有效,须是教学做合一;最坏的训练,要想它有效,也是教学做合一。教学做合一,是最有效力的法子。"  相似文献   

19.
建国以来,对于陶行知教育思想的评价,常常都与杜威的思想联系起来,有的说是杜威实用主义教育思想的翻版,也有的则竭力避开陶行知与杜威的关系。我认为,说陶行知思想就是实用主义教育思想的翻版有一叶障目之憾,说他没有受过杜威的影响也不符合事实。确切地说,对陶行知的思想的评价,既要看到与杜威教育思想的联系,更要看到与它的区别。陶行知在1914年留学美国,在哥伦比亚大学学习,受业于杜威先生。1917年回国后,曾试图用杜威的教育理论来解决中国人民大众受教育的问题。搞了几年,毫无收效。从此他认  相似文献   

20.
陶行知(1891年—1946年)是我国近代的伟大爱国主义者,伟大的人民教育家。他和他的学生们,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旧中国,在反帝、反封建的斗争中创立的“生活教育”理论,是富有中国特色的人民教育理论。“生活教育”理论的主要内容有三个部分:“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