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0 毫秒
1.
人本主义咨询理论倡导不评价、不指导、不干涉的价值中立原则。价值中立在我国高校心理咨询运用中存在局限性。高校心理咨询工作者应根据中国文化背景、中国大学生的心理特点,科学有效的运用价值中立的原则:处理咨询者与来访者的价值观冲突,尊重多元价值取向,寻求相对价值标准,侧重价值功能探讨,区别德育工作。  相似文献   

2.
高校心理咨询在高校教育中起着重要作用,而我国高校心理咨询的发展还存在着许多问题,主要表现在:对高校心理咨询的重视程度不够、对高校心理咨询的对象和范围的确定存在误区、高校心理咨询人员的专业素质较低等。解决这些问题的对策有:加大对高校心理咨询的重视程度,提高高校师生对高校心理咨询的认识程度,通过专业的培训考证提高咨询人员的专业素质。  相似文献   

3.
心理咨询中咨询员面临来访者的价值观问题时,应该具体问题具体分析,遵循灵活运用和追求来访者利益最大化的原则,根据来访者的实际情况来决定是保持价值中立或者是进行价值干预;价值干预是合法的;咨询员既可以通过言语形式,也可以通过非言语形式对来访者进行价值干预;咨询员可以用具有普遍意义的价值标准对来访者进行价值干预。  相似文献   

4.
本文试图将心理咨询的理论和方法,即重视咨访关系的心理咨询原则、价值中立原则、心理干预以及助人自助理念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探求二者的最佳结合点。并提出了心理咨询与思想政治教育相融合的机制建设,形成有关创新的教学模式、衡量思想政治教育效果的量化评估体系、建立大学教育预警机制等整套融合机制,从而推动思政教育进入更高、更深层次的发展空间。  相似文献   

5.
洪玉华 《科技信息》2010,(30):100-100,103
在我国高校由于种种原因传统的心理咨询(主要包括来访、信件、电话等)未能给需要心理咨询的学生提供及时的帮助,从而导致各种意想不到的情况发生。互联网的迅猛发展使其成为现代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信息传播媒介,电脑的普及、互联网的发展以及网民的骤然增多为网络心理咨询尤其是高校网络心理咨询提供了可能。网络心理咨询作为一种新的形式,它与互联网一样,既有传统心理咨询(主要包括来访、信件、电话等)所无法替代的优势,但其又有明显的不足。高校可以根据具体情况充分利用其优势,给有心理需求的大学学生们提供及时的帮助。  相似文献   

6.
价值中立是罗杰斯的来访者中心疗法的重要原则。在我国心理咨询界,价值中立原则现在受到越来越多的质疑与批评。其实价值中立原则具有普适性,在当前中国心理咨询界,仍要强调价值中立,而不是价值干预。  相似文献   

7.
新时期高校三观教育工作面临着新的机遇与挑战。本文从心理咨询会谈技术与高校三观教育有机结合的角度,探讨心理咨询会谈技术在高校三观教育中应用的必要性,具体阐述三种典型会谈技术的应用方法,适时提出了会谈技术在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运用的实施建议。  相似文献   

8.
苏晶 《科技资讯》2014,(35):253-253
在当今社会,随着国家经济的飞速发展,以及全国范围内高校改革的进一步深入,高校大学生所面临的的心理问题也越来越严重,而运用心理咨询去排除大学生心理障碍的这一种方法,在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就显得极为重要了。该文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心理咨询所存在的问题进行探究,并就怎样解决这些问题,使得心理咨询能在高校教育中发挥重要作用,并为社会培养更加优秀的人才给出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9.
美国学校心理学是心理学的理论与实践和教育实践逐渐结合的产物,其发展过程经历了不少艰难与曲折.对其历史发展的透视,将对我国学校心理教育带来许多有益的启示,如要建立专业组织、要培养专门人才,要科学进行心理评估、心理咨询、心理干预等.  相似文献   

10.
"价值中立"是心理咨询的重要原则,强调尊重与相信人的价值和潜能,在心理咨询中坚持不介入、不评价、不指导的基本指导思想。但事实上,心理咨询是一个人际互动的过程,咨询师哪怕一个不经意的眼神或者动作也可能影响到来访者。所以"价值中立"是不现实也无法做到的,只有辩证而理性地看待"价值中立",与价值参与相结合,才能有效地实现咨询目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