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龚婷 《世界知识》2013,(11):69-69
也许是源于国人对美国是中国外交“重中之重”的认知,“美国研究”在中国国际问题研究领域一直占据突出的位置。“美国研究”,简言之是专门将美国当作对象的研究,视角和内容涉及美国政治、经济、外交、社会、文化等方方面面。著名美国 问题争家王缉思教授曾将“美国研究”与内容涉及美国的“美国问题研究”区分开来,并担心专门从事美国研究的学者“似乎在减少”,“美国研究日益成为美国问题研究”,成了谁都能说上几句的显学。  相似文献   

2.
“三农”问题关系到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全局,是亟待解决的社会问题。理论界对这一问题高度关注,其研究领域包括:界定“三农”概念,分析形成“三农”问题的制度、体制、结构、人口、权利等因素,探讨解决“三农”问题的对策和途径。研究中显现出的不足,一是缺少农民自身的参与,二是逻辑思路尚须理清,观点尚须统一。  相似文献   

3.
学校组织青年教师进行课堂教学评优课评比,在好几节课上都听到“这个问题我们课后再研究”的声音。看来,“这个问题我们课后再研究”已经被很多教师当成“盾牌”熟练地运用着,成为教师用来应对课堂中一些突发问题的法宝。反思一下,“这个问题”研究的契机是在课后吗?在“课后”去“研究”了吗?教师参与了吗?教师有没有关注研究的结果?教师有没有再安排时间让全班同学交流研究的结果?笔者认为,教师应慎说“这个问题我们课后再研究”。  相似文献   

4.
陈光裕  汪海 《科技信息》2012,(32):101-102
“发现环境问题——进入现场——探寻环境问题的真相——解读其背后的社会问题”是环境社会学通常采用的研究路径,“发现环境问题”是其重要的逻辑起点。本文尝试抛开“污染”、“破坏”等传统的思维惯习:以空间的视角来重新审视环境问题,进而对该研究路径进行反思,试图作出某种拓展和延伸。  相似文献   

5.
历史看待近年来开始活跃的“红色文艺”概念,还处于意义建构期,直接将之运用到文艺史研究中势必引发不必要的争议。如果将“红色文艺”具体化为“红色革命文艺”,它所包含的整体性视野,对于重新审视其内部相关文艺现象的概念命名、源流关系,它们与中国古代文艺传统、外国文艺传统和“五四”文艺传统的关系,还有文献整理中的问题,体现出不可替代的作用和价值。目前以具体时段划分后的“红色革命文艺”研究,在概念命名上并不严谨,对整体源流关系的认识存在分歧,在与相关文艺传统关系的梳理上缺乏说服力,相关文艺梳理也存在不足,这些问题的形成与研究界缺乏整体视野有密切关系。在更大的视野上,“红色革命文艺”研究中存在的问题,是中国现当代文艺关于“启蒙-救亡”“传统-现代”“民族-世界”等重大问题悬而未决的结果,对这些重大问题的突破,进一步深化对“红色革命文艺”历史的认识是关键点。  相似文献   

6.
量子理论中有许多哲学问题值得思考和研究。本文首先讨论了量子力学的创建过程中体现出来的有关“理性原则”,“实践”以及“真理的相对性”的几个问题,然后对量子理论与经典物理之间存在的“决定论”,“因果性”等两个问题上矛盾的本质进行分析和研究,最后总结了有关这些问题本质的哲学思想。  相似文献   

7.
华中师范大学中国农村研究院长期秉承“顶天立地”的宗旨,以实践为资源,以智慧为资本,以党和国家的需求为目标,围绕“三农”问题,实地调查、实证研究、实验探索,建设“三农”跟踪调查网络,用“一手数据”打造“数字‘三农”’平台和“决策‘三农”’系统,积极为党和国家的“三农”决策提供咨询服务,将中国农村研究院打造成集调查、研究、咨询、服务于一体的高端智库。  相似文献   

8.
一、“伪沟通”现象及本研究界定 “伪沟通”现象已有人研究,但主要在媒体层面。在亲子关系上,上海市心理咨询中心曾提到“伪沟通”问题,但没有具体阐述,且完全从家长视角。  相似文献   

9.
勉为其难:日本人如何研究中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日本的中国问题研究者出于“西方一贯”和“亚洲一员”的双重立场,既不满于美欧学者以“东方主义”观察和研究日本(比如鼓吹“日本异质论”),又在观察、研究中国时自觉不自觉地陷入了西方中心主义。往往带着一种优越感,热衷于抓住中国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来表达中国“全体像”。  相似文献   

10.
中学语文教学中的问题解决学习方式,从问题情境及成分、问题解决的学习基本阶段和教学的基本原则等方面分析,问题解决学习方式是以“学生自主学习”为出发点,以“诱导学生自我提问”为手段,以“问题”为中心,启发学生自己去思考与研究,寻找研究问题的途径和方法。这是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提倡的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研究性学习等新理念转化为教学行为的有益尝试。  相似文献   

11.
李琛 《龙岩学院学报》2005,23(3):125-128
本文致力于研究如何在物理教学中采取“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教学模式进行教学,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能力。研究结果表明:采用本研究提出的物理“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教学模式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能力,其效果比常规教学方法更好,更有利于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及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能力的提高,特别是对学习程度中、上的学生培养效果更为显著。  相似文献   

12.
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实地考察法、数理统计法等综合性研究方法,对教育部备案的10所安徽省高职高专“三自主”体育教学现状为研究对象,研究结果表明:学生选课比较集中,新兴体育项目缺乏,场地设施明显不足、师资力量匮乏、职称结构不合理,如何缓解这些矛盾是目前普通高校实施“三自主”教学要共同面对的问题,通过对“三自主”过程中出现问题的分析,提出了有针对性的解决方法,旨在为安徽省高职高专开展“三自主”体育教学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3.
南昌起义所蕴含的“八一精神”博大精深,内涵极为丰富。“八一精神”要永葆青春,必须与时代精神相结合,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在发展的道路上弘扬、践行。要繁荣发展“八一精神”,相关研究部门和研究者必须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重新审视“八一精神”研究中存在的某些问题,将科学发展观的理论精髓,贯彻到“八一精神”各方面的具体研究中,在课题选择、史料搜集、“八一精神”内涵的分析等方面和环节,自觉地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原则,进一步推进“八一精神”研究。  相似文献   

14.
一、什么是异形词关于什么是“异形词”,在学术界主要有两种观点。一种认为,只要是同音、同义而词形不同的就是异形词;另外一种认为只要义同,音异、形异的词也是异形词。要想弄清什么是“异形词”就必须先弄清什么是“异体字”这个问题。“异体字”是文字学领域研究的问题,“异体字”研究的是汉字的结构规律,是人们在造字时用不同的方法造出来的在任何语言环境中都可以互换的字。如耻()。“异形词”中也有同音、同义、异形的,如风采、丰采,年轻、年青,烦琐、繁琐,折中、折衷等。从形式上看这是相似之处。但是“异形词”研究的汉…  相似文献   

15.
关于高句丽起源的研究,逐渐形成了“秽貊(或者貊)说”、“夫余说”、“高夷说”、“炎帝族系说”、“商人说”、“高夷一貊部说”以及“多元说”等七种具有代表性的观点。虽然这七种观点互有差异,但有一点却是相同的,即都承认高句丽是起源于中国境内的古老民族,这对研究高句丽民族及其国家的历史等问题是非常有意义的。  相似文献   

16.
美术学科教学过程分为“学科教学过程”、“阶段教学过程”、“课业教学过程”、“课堂教学过程”,依次分析其本质属性,论述中小学美术学科的教学规律与特点,探讨美术学科教学过程研究的主要问题。  相似文献   

17.
在撇弃了“填鸭式”“满堂灌”的教学模式后,很长一段时间内课堂教学又被“教师问,学生答”这一新的传统模式所统治,而我们所追求的课堂教学是要以问题来统领整个教学过程,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观察、分析,产生学习新知的心向,自己去发现问题,自己提出问题,再通过师生合作筛选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问题意识。  相似文献   

18.
文章通过对英语作业布置与批改存在的问题分析,分别从作业布置的类别、层次、时效、弹性、趣味、多样及作业批改和评价的“粗改”与“精批”相结合、学生“自改”与“互改”相结合、听力作业和口语作业相结合进行改进研究,研究效果表明,“英语作业布置法”是可行的、有效的,只要我们努力去做,“提质减负”是完全能实现的。  相似文献   

19.
20世纪70年代以来,随着翻译研究的“文化转向”,译者的主体地位和主体行为才开始受到重视,因此,进一步弄清何为译者“显形”、影响译者“显形”的因素以及译者“显形”的表现等问题,对翻译实践和翻译研究有重要意义。同时,对译者“显形”的研究不能仅从译者自身的微观角度进行研究,而应将译者“显形”与翻译标准相联系,既促进译者的充分“显形”,又有助于确立较完美的翻译标准,为翻译活动提供指导,促进翻译事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20.
在本文中,主要研究马尔科夫决策规划机器更新过程的平均目标“弱最优”“准强最优”“强最优”问题。文中把按数学期望意义下“平均”,总报酬的最优问题称为“弱最优”.同时,定义了“准强最优”“强最优”等标准。在以上三个最优的标准下,对于非齐次马尔科夫决策规划机器更新问题,提出并解决了“弱最优”,“准强最优”,“强最优”在全体马氏策略类Πm上相互等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