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浅谈中国石油能源安全的核心与国际战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伴随中国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石油短缺问题日益成为中国能源安全的核心和国家安全问题的一个重要方面.中国石油安全问题不能不通过国际石油市场来解决,然而,当今世界石油市场的发展趋势却使中国石油安全面临一系列严峻的国际环境.为此,必须广泛参与国际石油领域的竞争与合作,实施维护石油安全的对外战略,以确保中国海外石油供应安全.  相似文献   

2.
石油与天然气资源是不可再生的战略性资源,与国家的经济发展、国防安全等领域息息相关。从全球范围来看,中东、非洲和中南美洲是石油和天然气资源储量丰富的地区,也是未来石油天然气的主要出口地区;亚太、北美和欧洲是石油天然气资源的主要消费区。这种供需结构给中国的石油天然气安全造成很大的隐患。本文主要从全球及中国的石油天然气探明可采量、供需状况这一角度来探讨中国的油气安全问题。  相似文献   

3.
浅谈我国石油发展现状及安全战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阐述了石油对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从不同角度分析了我国石油经济发展的现状,立足于大量精确数据,总结了石油经济发展所面临的问题,以及为了保证我国石油安全所应采取的战略措施。  相似文献   

4.
石油安全对于世界第二大石油消费国的中国而言具有特殊的意义。提前做好石油安全的战略性谋划,如石油进口多元化、国际安全合作、石油战略储备、石油基金运作、石油战略通道安全防护、沿海能源开发、南海能源战略基地据守等,做到未雨绸缪,防患未然,确保中国石油战略安全需求,确保可持续发展战略拥有不竭动力。  相似文献   

5.
朱凤林 《科技信息》2012,(36):I0053-I0053
最近发生的很多事件表明,美国对叙利亚的武力干涉即将开始,叙利亚巴沙尔政权可能难逃此劫。随后美国就会全力解决伊朗问题。伊朗是中国的重要石油来源,不仅在于中国购买伊朗的石油数量大,同时更是一种石油保证。如果伊朗政权不保,美国就基本完全控制了中东的石油。中国为了自身右油战略安全应该有所作为和做好充分准备。  相似文献   

6.
石油是世界上非常重要的不可再生资源,石油供应安全对一国的经济发展极为重要。近年来,中国石油一直处于供不应求的局面,每年需要大量进口。中国目前的石油对外贸易体系还不完善,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高速发展,由此带动中国能源消耗量和需求量的猛增。以致石油出口逐年减少,进口需求不断增长,问题也不断涌现。本文从中国石油进口贸易现状入手,分析了中国石油进口贸易中存在的各种问题及其原因,并尝试提出一些解决方案与措施。  相似文献   

7.
能源是中国社会高速发展的根本动力,而能源的核心问题是石油,能源战略的重点之一就是石油安全。中国在能源的进口上过于单一化,其安全受到威胁。而作为与拥有丰富油气资源的中亚接壤的新疆将会在中国石油进口的多元化问题上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借此契机,新疆与中亚达成的互利经贸合作也必将会成为新疆发展的一大机遇。  相似文献   

8.
目前,在世界石油产量下降、国际石油价格大幅震荡的形势下,中国的石油安全面临严峻挑战。本文分析了影响我国石油安全的国内因素和国外因素,并根据给出的6个指标对我国当前的石油安全程度进行综合评价,最后提出了调整石油安全战略的具体建议。  相似文献   

9.
李莹 《南昌高专学报》2011,26(4):11-12,23
我国作为石油消费国,有必要以外交来促进中国的石油安全和对外石油合作,为石油企业海外寻油铺路搭桥。基于非洲作为石油供应来源地的战略地位上升,中国在非洲积极开展石油外交。通过研究中国对非洲石油外交的当前发展情况来探索其主要实现途径。  相似文献   

10.
目前,在世界石油产量下降、国际石油价格大幅震荡的形势下,中国的石油安全面临严峻挑战.本文分析了影响我国石油安全的国内因素和国外因素,并根据给出的6个指标对我国当前的石油安全程度进行综合评价,最后提出了调整石油安全战略的具体建议.  相似文献   

11.
贺维新  杜强 《天津科技》2013,(5):122-124
中国海洋石油渤海公司全面开展安全文化建设,进行了大量的安全管理创新,取得了一系列的成绩。结合中国海洋石油渤海公司在安全文化建设中的典型做法和主要措施,就如何成功推进企业安全文化建设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12.
石油作为重要的能源,近年来却造成多起恶性海洋环境污染事件.本文分析了海洋石油污染的成因及途径,并结合大连新港石油运输管道爆炸事件和康菲漏油事件,着重分析了中国防范海洋石油污染的突出问题,即缺乏灾害管理意识与环境承载评估机制、缺少安全防范意识与实时监测机制.最后针对存在的突出问题本文给出了防范海洋石油污染的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13.
查云亮 《科技信息》2012,(26):52-53
近年来中国与哈萨克斯坦的石油合作不断发展,并取得一定成果。但由于中哈石油合作存在自身的内部劣势及外部挑战使得中哈间的石油合作有停滞的风险。中国应针对潜在的挑战与不足,制定符合中哈双方共同利益与长远战略的石油政策,进一步加强双方的石油合作,以保证来自哈萨克斯坦的石油供应,维护中国的石油安全。  相似文献   

14.
首先综述了中国能源消耗现状和发展趋势,由于中国目前的化石能源供给有限,无法满足中国现在和未来的需求缺口,天然气、石油供给在很大程度上将依赖进口,最后总结亟需解决中国在一定时期内石油、天然气对外依存度较低的问题。进一步提高中国油气的对外依存度,既具有内部的可容性条件,也具有外部的可容性条件。世界上许多国家都有很高的对外依存度,特别是在当前的条件下,油气对外依存度并不构成国家能源安全的一个重要条件。中国应该转换思路,从局部的油气资源安全保障,转换到区域,乃至全球的油气资源安全保障上来。通过"一带一路"、互联互通,把眼光从局部,转移到区域和全球,以区域和全球的油气资源安全保障来解决局部油气安全保障的问题。  相似文献   

15.
随着我国石油进口量的逐年增加,石油安全问题已经迫在眉睫.建立石油战略储备和石油期货市场,实现石油供应多元化,构建油运安全体系,降低能源消耗,积极发展替代能源等都将是规避石油危机的重要举措.  相似文献   

16.
目前我国石油的需求越来越大.为了提高不可再生资源的利用效率及利用周期.确保安全合理用油,我国只能通过自己的努力,改变这种局面,保障我国的石油安全.本文结合目前中国的石油储备及应用现状.从五个角度提出了构建石油安全体系的建议.  相似文献   

17.
世纪末前后我国的石油安全态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石油安全是国家经济安全的重要领域。我国作为石油生产大国和石油消费大国,进入90年代以来,原油产量逐步提高。然而伴随着国民经济的迅速增长,石油消费的增长速度远大于生产的增长速度。1993年起,我国已成为石油净进口国,石油安全问题已成为我国不可回避的现实问题。一、我国石油安全的现状和趋势1.我国的石油供给现状(1)进入90年代后,我国石油产量一直处于低速平稳缓慢增长状态,石油供给已出现净进口局面。建国40多年来,全国原油产量由建国初期的12万吨增加到1996年的1.57亿吨,跨入世界产油大国行列。石…  相似文献   

18.
赵志广  王永振 《科技资讯》2014,12(19):97-97
长期以来,加强石油管道的安全保护一直是石油管道运输企业面临的突出问题,如何加强石油管道的防护和管理,使石油运输更好的服务于经济建设,已经成为石油行业要解决的现实问题。本文主要分析石油管道运输的防护问题,认为只有不断研究新的方法和措施,才能够加强石油管道运输的防护,延长石油运输管道的寿命。  相似文献   

19.
海外石油供应的稳定与安全是美国能源安全的核心,是关系到美国经济安全乃至国家安全的重要战略问题.为寻求取代中东的新石油基地,实现能源供应多元化,美国积极参与里海油气资源的角逐,并围绕着里海早期石油的开采权和里海后期石油的出口运输走向,与俄罗斯罗斯展开了旷日持久的激烈争夺.  相似文献   

20.
石油采油设备一旦出现问题就会造成很大的麻烦,甚至会有重大的损失。因而本着安全及高效的原则,在采油设备的安装及安全问题的关注就显得尤为重要了,这更是提高采油设备工作科学性及合理性的重要保证。对石油采油设备安装及安全问题的关注不仅对石油生产至关重要,在我国的油田管理方面也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