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自然界的蝙蝠人们常用"飞禽走兽"一词来形容鸟类和哺乳动物,但这种说法有时却并不一定正确,因为有一些鸟类并不会飞,如鸵鸟、鸸鹋、几维和企鹅等;同样也有一些哺乳动物并不会走,如生活在海洋中的鲸、海牛等,而除了吸血蝠等极少数种类外,绝大多数蝙蝠类不但不会像一般陆栖哺乳动物那样在地上行走,却能像鸟类一样在空中飞翔。蝙蝠类是唯一真正能够飞翔的哺乳动物,因为它们拥有独特的飞行器官——翼手,因而在分类学上隶属于翼手目。翼手目动物全世界共有1000多种,我国约有134种,是哺乳动物中仅次于  相似文献   

2.
动物界常有许多怪事,像鱼的鲸都不是鱼,善于水中游泳的企鹅却是鸟,无翼不能飞的鸵鸟是鸟,而有翼能飞的蝙蝠却不是鸟。为什么蝙蝠不是鸟呢?蝙蝠虽然有由前后肢和尾之间的皮膜连成的翼,胸骨和胸肌都很发达,能像鸟类那样展翼飞翔, 但它不是鸟类而是哺乳动物。因为蝙蝠的  相似文献   

3.
请携手研究与保护蝙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蝙蝠是家喻户晓的动物,无论是老妪还是顽童,都能对它描述一番:俗名“夜蝙蝠”、“盐蝙蝠”、“盐耗子”或“檐老鼠”,民间流传着蝙蝠是由爱吃盐的耗子“演变”来的;它们是会飞的兽类,而不是鸟类;雷达的发明受其启示……然而,人们普遍对蝙蝠了解不深,即使是动物学家,对这一动物类群研究亦甚少。蝙蝠是哺乳纲翼手目动物的统称。它们起源于原始食虫类,在6千多万年前的古新世时可能已会飞翔。但它们的骨骼脆弱,生态特殊,化石保存较少,系统发育问题仍需探究。最早的翼手类化石发现在中始新世,完整的骨架及印膜表明,它们已完全适应飞  相似文献   

4.
“入欧”?“入亚”?徘徊不定;“提升”澳美关系,突出大国外交,以期引起亚洲重视。“鸟”与“兽”的困惑有则寓言,说的是鸟兽大战,蝙蝠作壁上观。鸟类获胜,蝙蝠跑来向鸟类展示自己的翅膀,声称自己属于鸟类;后来鸟类落败,兽类得胜,蝙蝠又在兽类面前伸出脚爪,称自己属于兽类。再后来鸟兽讲和,共同愤怒于蝙蝠的势利行为。在鸟兽二类,蝙蝠至今也未找到归属。  相似文献   

5.
去年第六期《大自然》杂志上有一篇文章——《以耳代目的动物》,介绍了蝙蝠和其它几种动物回声定位、以耳代目的特殊功能。蝙蝠不仅具备了这种高超的本领,其实它还是消灭害虫、维护自然界生态平衡的益兽,是我们人类的朋友。蝙蝠因形态丑陋、其貌不扬,加之昼伏夜出的习性,使许多人对它的印象不佳。特别是欧洲人,把它视为邪恶的象征。殊不知,世界万物善者不一定形象美,恶者不一定形象劣,总之不能以一物的形象外观来论说其高低善恶,蝙蝠即是如此。蝙蝠的头部和躯干像老鼠,四肢和尾部之间长有皮质的膜。虽然善飞,但它不是鸟类而是兽类,它是哺乳动物中唯一能够真正飞翔的种类。为何不属鸟类?其与鸟类的区别在于:鸟类无牙齿,喙是角质的,消化道有嗦囊和  相似文献   

6.
兽类也叫哺乳动物,是从爬行动物进化而来的,为动物界中最高等的一类.现在全世界约有兽类4180种,中国占1/8,约500种,而北京计有44种,不到全国的十分之一.其中食虫类约6种,如刺猬、麝鼹等;翼手类(蝙蝠类)约有6种,如菊头蝠、大耳蝠等;啮齿类是分布在本区最多的一类,计有17种,如褐家鼠(大家鼠)、岩松鼠、黑线姬鼠等;食肉类的种类不算少,共有10种,但一般数量都很少,黄鼠狼是其中数量最多的一种,金钱豹、狐狸和狼都很少见到;有蹄类中只有3种,如分布较广泛的狍子和只见于高山裸岩及草甸的青羊等.北京地区的兽类种类不到全国的十分  相似文献   

7.
蝙蝠是惟一会飞行的哺乳动物,它们昼伏夜出,晚上飞到洞外捕捉昆虫,白天则在洞中睡大觉,到了冬天,蝙蝠还要冬眠。蝙蝠睡觉的姿势很特别,它们用后爪把自己倒挂在洞中休息。其原由是蝙蝠的前肢已经发展为翅膀,爪子的指骨特别长,在四根指骨与身体、尾骨之间长有一层膜,很像鸟的翅膀,可以用来飞行,却没有羽毛,只有第一根指独立在外,比较短小,是用来爬行的。蝙蝠的后肢非常弱小,既不能走路。也不能站立,只能用前肢笨拙地爬行。蝙蝠起飞也很困难,它要利用从空中降落的惯性起飞,一旦不幸落在地上,翼膜和身体都贴在地面上,就飞不起来了。所以,蝙蝠总…  相似文献   

8.
《奇闻怪事》2012,(4):64
没有牙齿是鸟类的主要特征之一,这是鸟类在进化过程中的一种适应性。鸟类过着飞行生活,活动强度比较大,身体新陈代谢的频率比较快,每天需要消耗大量的能量。这样一来,它们就不能像爬行动物那样,通过细嚼慢咽来粉碎和消化食物。为了适应飞翔的生  相似文献   

9.
当我们去动物园玩时,经常可以看到成双成对的白天鹅在宽阔的湖面上悠闲自得地游来游去,它们还会尽情地展现自己美丽的身姿,吸引游客驻足观赏。天鹅是一种善飞的鸟类,为什么它们会在动物园安居下来,不远走高飞呢?原来,鸟类能够飞翔是因为它们拥有了翅膀和羽毛。鸟类身上的羽毛真正具有飞翔功能的是飞羽和尾羽,飞羽长在翅膀上,尾羽则长在尾部。力,生活在非洲的鸵鸟尽管跑得很快,却因为没有飞羽而无法展翅蓝天。根据这个道理,送到动物园的天鹅首先要被拔去飞羽,幼鸟则要割去指骨或腕掌关节,使飞羽无处着生。没飞羽分初级飞羽、次…  相似文献   

10.
《少儿科技》2008,(9):40-40
鸟儿天生就会飞吗?这可不一定哦!科学家发现,如果没有大鸟的教诲,幼鸟是很难学会飞翔的。因此,人类救助的一些鸟类"孤儿",由于没有了大鸟的教育,并不会飞翔。但是它们很聪明,可以跟随人类学会飞翔技能。  相似文献   

11.
在136年前,科学家在德国巴伐利亚省索伦霍芬地区中生代侏罗纪地层(距今约一亿四千五百万年)中,发现了一种形状大小如鸦、身覆羽毛的脊椎动物化石,这就是著名的始祖鸟。从此,与生物进化关系密切的鸟类起源问题,一直是科学家们探索的重要课题。始祖鸟虽被称为“鸟”,但是它身上有许多爬行动物的性状。比如口中有牙,有多节尾椎组成的长长的尾巴,肢骨的骨壁厚而不充气,前肢虽已称“翼”,但却有三个分开的指骨且指端有爪……。于是科学家们推断,始祖鸟并不能像现今世界上的鸟类那样自由自在地飞行,  相似文献   

12.
《大自然》2017,(2)
正在很多影片中,蝙蝠形象代表着神秘的恐怖力量,无论是被恶魔化的吸血蝙蝠,还是携带传染病的蝙蝠,都让人不寒而栗。然而,在荔波世界自然遗产地,有一群可敬可爱的专家学者,他们钻山洞、捕蝙蝠,完成了长达五年的蝙蝠多样性联合考察。蝙蝠是一类能飞的小型兽类,其前肢特化,生有柔韧的翼膜,可用于飞翔,多栖息于洞穴之中。蝙蝠种类极多,是仅次于啮齿目的第二大目,  相似文献   

13.
山西省野生动物资源及可持续利用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山西共有野生动物439种,其中兽类20科71种,鸟类49科328种,爬行动物7科27种,两栖类5科13种。在山西有15种国家Ⅰ级保护野生动物,其中包括鸟类12种,兽类3种;有57种国家Ⅱ级保护野生动物,包括40种鸟类,14种兽类,两栖类、爬行类和昆虫类各1种。此外,还有省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27种,其中鸟类23种,兽类4种。本文分析了野生动物及资源动物状况,探讨了资源动物受威胁的主要原因,并提出了资源动物可持续利用的科学对策  相似文献   

14.
哺乳动物是脊椎动物中躯体结构、功能和行为最复杂的一个高等类群.为适应不同的生境和生活方式,哺乳动物具有许多独特的特征.有的善奔驰,有的会游泳,有的能飞翔.蝙蝠是真正能飞行的哺乳动物.其前肢特化具有延长的指骨.由指骨末端至肱骨、体侧、后肢及尾间,着生有薄而柔韧的翼膜,借以飞翔.在分类地位上,蝙蝠隶属于翼手目.它的种类在哺乳动物中仅次于啮齿目,而居第二位.分为二个亚目,共19科184属950种左右;我国有7科29属90种.下面介绍我国常见的种类.大蝙蝠亚目狐蝠科:因其脸形似狐而得名.都  相似文献   

15.
在动物世界里,鸟类是一类高度进化、数量仅次于鱼类的高等脊椎动物。鸟类由于前肢形成翼翅能够飞翔而有别于其他脊椎动物,如鱼类、两栖类、爬行类和哺乳类动物。腿是鸟类运动的重要器官,它除了协助前肢飞行外,还是保证鸟类休息或行走的不可缺少的“工具”。鸟类的行为习性是鸟类学研究的一个热点。现代鸟类的栖息行为大致上可以分为树栖和地栖两大类。如果再细分,还可以将树栖分为主要树栖和攀援两类。树栖鸟类就是指在树上生活,并完成各种生活行为的鸟类,如多数鸣禽类;地栖鸟类是指在地面生活的鸟类,如走禽或陆禽等;而攀禽和大量猛禽,则主…  相似文献   

16.
自然界中能够飞翔的动物很多,它们各自拥有一套"飞行器",就是我们所说的"翅"或"翅膀".然而,"翅"和"翅膀"一字之差,意思并不完全相同.鸟类、蝙蝠的飞行器,严格地说应称"翅膀",而昆虫的飞行器应称为"翅".因为,前者是由前肢(膀)演变来  相似文献   

17.
科学触角     
<正>像蝙蝠一样飞行的恐龙鸟类的翅膀和其近亲兽脚类恐龙的前肢共用一套形体构型,而片状飞羽被认为是鸟类和能够飞行的兽脚类恐龙最关键的特征。2015年4月,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徐星、临沂大学郑晓廷带领的团队在Nature上报道了产自河北省中上侏罗统髫髻山组的一种新的兽脚类恐龙标本,命名为奇翼龙(学名Qi yi,这也是迄今最短的恐龙学名)。奇翼龙属于与鸟类关系密切的擅攀鸟龙类,其前后肢  相似文献   

18.
正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由于蝙蝠与"遍福"谐音,因此象征着福气。中国的蝙蝠种类及数量众多,共计7科33属约160种。而在新西兰,蝙蝠却是珍贵的保护动物,它们是人类到达前,生活在新西兰陆地上的唯一本土哺乳动物。蝙蝠是哺乳纲翼手目动物的统称,它们的翼是在演化过程中由前肢特化而成,并由爪子间相连的翼膜构成。蝙蝠是唯一一类真正演化出飞翔能力的  相似文献   

19.
人类从古代就开始梦想能够像鸟类一样飞上蓝天,自由地翱翔。科技发展到今天,人类已经借助各种飞行器械,实现了这一梦想。然而,每当看见鸟类展翅在蓝天中自由的翱翔时,我们依然为它们如此高超和优美的飞行感到惊叹! 鸟类以它们流线形的体型和长着羽毛的翅膀区别于其它脊椎动物。每种生物的成功都有其特定的因素,鸟类的成功主要在于它们占据了一个广阔的生存空间,避免了与其它脊椎动物激烈的生存竞争。这个生存空间就是辽阔的天空。实际上,在脊椎动物的演化历史过程中,以蓝天为家的脊椎动物不止鸟类。比如早在6500万年前已经绝灭的翼龙就在天空中称霸了长达1亿多年。另外,和我们人类同属哺乳动物的蝙蝠也具有很好的飞行能力。  相似文献   

20.
马义 《小学科技》2010,(10):34-35
大自然里有各种各样的飞行动物,如昆虫和鸟类。昆虫是地球上最早出现的"飞行家",在3亿年前已升空飞行。鸟类要比昆虫晚出现1亿多年,但它们有坚硬、灵活的翅膀,是地球上最出色的"飞行家"。除了昆虫和鸟类之外,还有一些没有翅膀的动物,它们也能"飞行"。当然,从严格的意义上说,这算不上是飞行,只能说是滑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