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可以看到,一些动物如猫、狗、鼠等小动物的四肢受伤后本能地会不断用舌舔伤口,从而使伤口得以自愈,这是为什么呢?原来,这是动物的唾液中含有能愈合伤口的特殊物质.这一动物的本能现象使科学家受到一些重要启发.  相似文献   

2.
当今科学虽然非常发达,但人类对自身却并不完全了解,有许多奥秘需进一步揭示。唾液的奥秘以往人们认为唾液只是含有淀粉酶的消化液,除洗涮口腔外,别无它用。可是,科学家们从动物受伤后常用舌头舔拭伤口而受到启迪。通过实验,在小白鼠的唾液中发现两种物质,  相似文献   

3.
由于所有的动物都直接或间接地以植物为食,所以植物的一生中经常会受到动物的伤害.面对动物的伤害,植物并不是坐以待毙,在长期的进化过程中,植物早已发展出很多神奇的方法来反击、自卫.  相似文献   

4.
由于所有的动物都直接或间接地以植物为食,所以植物的一生中经常会受到动物的伤害。面对动物的伤害,植物并不是坐以待毙,在长期的进化过程中,植物早已发展出很多神奇的方法来反击、自卫。  相似文献   

5.
正大多数昆虫都体型弱小,在弱肉强食的动物世界里,它们无疑是弱者。为了在这个世界生存,它们各显神通,进化出了各种伪装绝技。为了躲避天敌和捕食猎物,昆虫进化出了各种伪装策略:有的能够模拟自然界的颜色,如同"忍者"一般将自己融入所生存的环境当中;有的能够模拟其他昆虫的特征,与其他昆虫既相互利用又相互帮助;有的进化出了特殊的体色,提醒那些想要捕食它们的天敌自己并不好惹;有的进化出了醒目  相似文献   

6.
植物的一生中,经常会受到动物的伤害,因为所有的动物都直接或间接以植物为食,植物因此采取各种办法来进行自我保护。很多植物并不是干等着食草动物来吃它们的叶子,它们会反击,而且用的是致命武器。“道高一尺,魔高一丈”,那些素食的动物又“发明”出与之对抗的武器,而那些植物又会进一步采取防御措施……于是,人们在动物和植物之间发现了极富戏剧性的一幕。  相似文献   

7.
很多动物为了避免它们辛苦得来的食物被天敌夺走,或者避免自己被天敌吃掉,经常会采取一些非常极端的措施.这些饥饿的毛毛虫也不例外,它们也有自我保护和保护食物的巧妙方法——吐丝结成一张巨大的网,用来包裹它们选中的植物.这样,它们就能自由自在地大吃特吃,而不用担心被天敌吃掉. 通过图片可以看出,在英国东南地区贝尔马什监狱正对面的灌木丛中,数千只毛毛虫仅用两周时间,就结成了一张长约6.10 m,宽约1.52 m的巨网,把它们和灌木都严严实实地包裹起来.  相似文献   

8.
为了吸引异性和保持清洁,动物需要经常梳洗打扮。它们以自己的唾液,用舌头舔、用牙齿梳,一样可以把皮毛打理得光鲜整洁。洗脸,洗手,洗澡,已经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养成的卫生习惯。您能想到吗,在动物世界里,它们每天必做的一项工作就是保持整洁卫生——  相似文献   

9.
自然界里的野生动物得了病、受了伤,谁给它们治疗呢?不要担心,动物们有自己为自己治病的本领。有些动物会用野生植物来给自己治病。春天来了,当美洲大黑熊刚从冬眠中醒来的时候,身体总是不舒服,精神也不好,它就去找点儿有缓泻作用的果实吃。这样一来,便把长期堵在直肠里的硬粪块排泄出去。从此以后,黑熊的精神振奋  相似文献   

10.
调查发现,全世界的儿童和幼儿都存在不喜欢吃蔬菜的现象。如此普遍存在的人类行为现象,一定有其内在的原因。借助达尔文学说,最近科学家发现了儿童不喜欢吃蔬菜的奥秘———这是由自然选择进化出来的一种在儿童期的自我保护行为!事实上大多数植物都是有毒的,吃多了便会中毒;而大多数动物都是无毒的。植物为什么会有毒?植物在遇到危险时不能跑掉,不能跑掉所带来的风险就是被吃掉。为防止这种可怕的事情发生,植物必须保护自己。为此,它们进化出了一套化学武器———毒素。这些毒素可以有效地避免和防止自身被昆虫和草食动物吃掉的灭顶之灾!人…  相似文献   

11.
在自然界中,生命体是不会被动地受制于环境的,为了生存,动植物都有自己的一套生存本领。某些动植物会利用拟态或保护色来躲过天敌的侵害,而另外一些生物则会以带毒的方式来保护自己。在我们身边就有许多有毒植物,常见的如万年青、水仙、夹竹桃、滴水观音等等。一般人谈毒色变,生怕受到伤害。实际上有毒植物并不可怕,只要了解了它们的特性,不仅能够避免伤害,甚至还可以利用它们的优势为我们所用。自古以来就有“神农尝百草,始有医药”的传说,它真实生动地反映了我们的祖先在与自然和疾病作斗争的过程中发现药材,并逐步积累经验的过程。在原始…  相似文献   

12.
植物在一生中经常会受到动物的伤害,因为所有的动物都直接或间接以植物为食。植物因此采取各种办法来进行自我保护。很多植物并不是干等着食草动物来吃它们的叶子,它们亦会采取反击手段,而且用的是致命武器;“道高一尺,魔高一丈”,那些素食的动物又“发明”出与之对抗的武器,而那些植物又会进一步采取防御措施……于是,人们在动物和植物之间发现了极富戏剧性的一幕。植物战胜了动物1981年,一种叫舞毒蛾的森林害虫在美国东北部的橡树林中大肆蔓延,把4平方千米的橡树林叶子啃食精光,橡树林受到了严重的危害。可是到了1982年,当地的舞毒蛾突然…  相似文献   

13.
自然界里的野生动物得了病、受了伤,谁给它们治疗呢?不要担心,动物们有自己为自己治病的本领.  相似文献   

14.
昆虫在吃东西的时候会产生电脉冲。这种电脉冲正在帮助科学家们找到一种安全的、可生物降解的农作物保护物质。英国皇家植物园和伯克贝克大学已经发展出一种拦截昆虫电脉冲的方法,这种方法有朝一日会减少人们在寻找昆虫阻止物时的开销。昆虫学家们知道有些昆虫会伤害许多植物种,而另外一些昆虫只吃几种植物。昆虫是否伤害植物,取决于这种植物中所含的化学物质。野生植物  相似文献   

15.
在昆虫的世界里,许多种类的幼虫都有藏匿自己、躲避天敌的行为模式。它们往往在刚刚孵化出来后,就采取了这种让天敌找不到自己的生存策略。比如瘿蚊,它们一孵化出来就似乎在同自己的天敌玩一场做迷藏的游戏。这些幼小的生命有一个非常奇特的本领——改造植物!它们竟然能将寄主植物改造成虫瘿。所谓虫瘿,就是昆虫的幼虫为了隐蔽自己,用分泌物不断刺激植物的细胞组织,使寄主植物形成囊状或球状(图1~2),从而成为适合自己居住、对捕食者而言永远是没有“门”和“窗”的“房子”。令人不可思议的是:在一般情况下,寄主植物会产生毒素来阻止对自己…  相似文献   

16.
在我们生活的环境中有十几万种微生物,它们中大多数是人类的朋友,参与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但其中也不乏坏蛋,这就是让人畜和植物得病的病原菌。在人类的发展史上,因病原菌侵害农作物造成饥荒,侵入人体造成疾病流行,甚至毁灭文明的记载并不鲜见。在征服病菌的道路上,科学家们有过许多丰功伟绩,其中最有划时代意义的莫过于青霉素的发明。  相似文献   

17.
细菌的运动     
在大草原上飞奔的猎豹往往会给人留下风驰电掣的深刻印象,这种世界上奔跑速度最快的动物时速可达110公里,飞速奔跑的能力对于猎豹在大草原上的生存是至关重要的。同猎豹一样,在漫长的自然演化过程中,几乎所有动物都获得了相应的运动能力,这使它们能够躲避天敌、捕获猎物。 运动世界谁与争锋 在微小生命——细菌的世界中许多成员在进化中也同动物一样获得了运动的能力,这种能力对于它们的重要性决不亚于运动对于动物的作用。虽然细菌的个头小,但它们的运动速度却相当惊人,许多细菌每秒钟前行数十微米,逗点弧菌  相似文献   

18.
在植物王国中,有些"聪明"的植物为了保护自己,练就了一身高超的伪装技术:把自己伪装得普通些,可以躲过动物的眼睛;使自己长得恐怖些,可以吓回要伤害自己的动物;把自己扮得像昆虫,吸引昆虫来授粉.  相似文献   

19.
“大鱼吃小鱼,小鱼吃虾虾,虾虾吃泥巴。”这是中国人对弱肉强食的生物世界的生动总结。动物世界似乎对植物世界拥有绝对的权威,动物想吃什么就吃什么,而植物却毫无还手之力。但事实上,柔弱的植物在几亿年的生物进化中找到了一种保护自己的有效方法。当毛虫大嚼玉米茎叶时,它无意中为自己布下了死亡的陷阱,因为它帮助玉米召唤来了自己的死敌。研究发现,植物在受到昆虫或动物躁时;会送出特定的化学物质信息,这些信息既可以是促使其他同类植物构筑起化学防御工事的信息,也可以是召唤捕食者来吃掉昆虫的信息。金合欢树在动物舌卷它们…  相似文献   

20.
《科学之友》2003,(7):31-31
在生物界,有些动物与植物,或者动物与动物之间为了生存结成好朋友,它们互为依存、互利共栖、相得益彰,成为自然界神奇而又有趣的景观。动物与植物的共栖现象益蚁与蚁栖树在南美洲的森林中生活着一种啮叶蚁,这种蚂蚁特别爱啃吃植物的叶子,但它们却不敢找又高又大的蚁栖树的麻烦,原因是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