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该文基于汤姆森科学引文索引数据库,分析了中国的科学论文份额和国际合作论文状况。依据在
日本东京举行的中- 日环境和能源论坛的报告内容,分析了中国基础研究的产业化状况,讨论了中日在相关
领域开展技术合作的可能行。最后,文章讨论了科技合作的具体执行方案,例如建立示范实验室或者定期举
行政府间环境和能源政策交流等。  相似文献   

2.
该报告运用文献计量学方法,对英国及其主要合作伙伴国的国际合作格局做了全面的分析。所选
择的主要国家包括美国、加拿大、法国、德国、日本、澳大利亚、中国与印度;数据覆盖领域有临床、医药
卫生、生物科学、环境科学、数学、物质科学以及工程技术领域;数据时间分为1996-2000年与2001-2005
年两个时间段。结果显示:国际论文数量增长显著;英国国际合作论文份额的增长比G7 国家更加快速; 德
国和美国是英国最大的国际合作伙伴;英国国际合作论文的平均影响力显著高于其科研论文的总体影响力;
中国与英国合作发表的论文数量超过了与其他欧洲各国的合作论文数。  相似文献   

3.
国际合作研究不仅可以利用其他国家的科研投资,而且能够产生具有轰动效应的创新型结果。由
于语言文化的相似性,英国与美国及欧洲国家有着较为广泛的联系,他们之间的合作是英国科学研究合作的
主体。随着科学研究及技术革新的发展更多地转向东方,以及中国和印度这两大科技力量的迅猛发展,英国
应该更加重视与这两个国家的合作。文章指出:应该就英国及其新伙伴之间的关系进行详细的研究,从而深
入理解中英两国间的合作并建立成功的合作模式。  相似文献   

4.
科学的进步与发展是全世界科学家共同努力的结果。然而,在推进科学发展的过程中,由于世界各
国经济发展水平的不均衡性,导致各国对科学技术投入水平参差不齐,而这种差异又具体体现在各国对
科学进步与发展所做的不同程度的贡献。事实证明,对科学进步贡献越大的国家,科学技术对该国社会
经济发展的回馈也越大。文献计量学的研究还表明,尽管全世界每年有大量的科学家发表了大量的科学
论文,但是,真正对科学进步做出重大贡献的科学研究成果少之又少,真正在引领世界科学潮流的领衔
科学家也为数不多。为了观察世界各国对人类科学进步与发展所做的贡献程度,我们以世界1%的高被
引论文为数据基础,设计了科学贡献指数(简称为hc指数。h指代highly cited papers, c指代cited times)。用
hc指数分别对国家和中国科研机构进行了统计,用以测度和映射国家层面上和中国机构层面上的科学贡
献力。统计方法见本期《科学观察》封三。
科学鉴赏力是科学研究能力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要想获得重大科学发现或原创性科学研究成果,就
必须具备科学的鉴赏能力和判断能力。好的开端就是成功的一半。应该说好的科研选题离重大科学发
现或取得原创性科学研究成果仅一步之遥。用文献计量学方法统计而成的热点论文(由汤姆森科技发布)
是全世界科学家在科学研究过程中由科学共同体的共识性所形成的必然结果,是“无形学院”的有形标
志。热点论文之所以“热”,是因为在很短的一段时间内,这些论文受到了国际同行的高度关注,体现
了国际同行的科学鉴赏能力和判断能力,其中也蕴藏着各种科学发现的机会。为此,我们用科学家关注
世界热点论文(引证热点论文的论文)以及他们的论文又被国际同行所关注(论文被引频次)的继承与被继
承关系,设计了科学鉴赏能力指数(简称为ch指数。c指代citing hot papers, h指代hot papers),用ch指数分
别对国家和中国科研机构进行了统计,用以测度和映射国家层面上和中国机构层面上的科学鉴赏能力以
及在吸收前人成果基础上的再创新能力。
科学贡献指数(hc指数)和科学鉴赏力指数(ch指数)将观察的焦点聚集在为世界科学家所共同关注的
科学研究成果,其统计结果反映了国家与科研机构在世界主流科学研究中的基本状态。
本期给出的分子生物与遗传学、生物与生物化学、微生物学和动植物学四个领域的hc指数和ch指数
是根据汤姆森科技2007年12月发布的高被引论文和热点论文统计而成。  相似文献   

5.
曹杰  潘宣  顾东风 《科学观察》2006,1(4):20-22
本文针对《为什么大多数发表的研究结果是假阳性的》一文,尤其是在生物学和分子医学领域存在的
研究结果彼此矛盾或不一致现象,从产生的原因、机理等层面进行了分析和讨论。强调从人文环境政策、科研
立项、科研设计、科研实施过程中的质量控制和文章发表等各环节来预防和消除人为偏倚的影响。验前比(R)
或阳性预测值(PPV)在现代分子生物学和医学领域研究结果真实性评估方面能够作为参考指标,但不是唯一手
段,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不能过于夸大其作用。此外,对于研究团队数量、研究中检测和筛选的内容多少等对
研究结果的真实性影响分别进行了辩证论述,并提出了某些与原文作者不同的观点。  相似文献   

6.
马普学会的学科布局与学科优势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该文在科研团体层面,以德国马普学会为目标科研团体,选用SCIE 和ESI 等科学计量数据和
DII 为数据源,采用科学计量与专利分析方法,辅以科研经费配置和领域方向布局等事实型信息,多视
角分析了马普学会的学科布局。其次,讨论了马普学会相应学科领域的研究产出,各学科的相对比较优
势,以及与世界其他13 个科研团体的合作网络与关系强度。同时,分析了专利产出趋势、国内外专利的
比较情况、合作研发专利情况以及技术优势领域的分布。最后,总结了马普学会学科布局与产出的几个
特点,以期为科研团体的学科布局研究与分析以及学科发展政策的分析与制定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全球纳米技术研究文献计量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研究采用文本挖掘技术,从在全球公开的纳米科学和技术研究文献数据库(SCI/SSCI 数据
库)中提取技术情报。在SCI/SSCI数据库中利用纳米科学和技术领域的300多个术语进行相关文献的检
索;利用摘要共现词汇的自相关图来揭示的技术核心领域;通过词汇间的互相关图来揭示因共现而发生
关系的词汇的技术核心领域;采用因子矩阵进一步量化研究机构之间、国家之间的关系强度,并对图中
揭示的合作出版网络给予确证。  相似文献   

8.
中美科技产出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该文以科技文献为分析基础,从数量与质量方面比较了中美之间科技发展的差距。数量比较选择了
SCI、INSPEC、Ei Compendex三大数据库,而质量比较则是应用了SCI中的引文分析。根据作者以前对中国
科技产出的评估,该文选择了30个技术研究领域,全面考察了中国在物质科学、环境、工程和生命科学重点
发展方向上论文数量情况。
SCI数据显示在几乎所有的技术领域内,虽然中国在论文数量方面增幅很大,但美国仍然处于领先地位
(2002-2007)。到2007年,INSPEC数据表明,在大多数技术领域内,中国的科技论文数量赶上或超过了美国;
但在生物医学和部分环境科学领域,美国仍然保持着较大的领先优势。Ei Compendex的数据分析结果表明,对
于大多数技术领域,到2007年中国的科技论文产量更大;而与日益增长的科研经费恰恰相反,美国发表论文的
数量似乎在2005年就已经到达了顶峰。如果不考虑生物医学领域,中国显然已经成为美国的强劲竞争对手。
为了对质量进行比较,该文对论文和引文数量进行了归一化处理,但仅限于纳米技术领域(1998-2003
年)。结果表明,虽然在过去的10年里美国在质量方面明显地领先中国(以及其他主要纳米技术研究国家),但
依然不能改表中国的论文质量持续提升的事实。中国目前已经达到可以与法国、意大利、日本和澳大利亚的
论文质量相提并论的地步。  相似文献   

9.
中国国际科学合作中的“华人现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将8 个国家的合作论文分成五种类型,重点考察了中国在与8 个国家的合作中所呈现的“华人现
象”。分析表明,海外华人(包括短期在外的科研人员)在现阶段正在发挥桥梁作用,在中国国际合作中表
现得非常活跃。分析了导致“华人现象”的社会基础和政策效应。  相似文献   

10.
基因组学领域演进的科学计量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杨立英 《科学观察》2007,2(1):11-19
该研究分析了当前生命科学中最具理论与应用价值的研究领域基因组学1991 — 2006 年在知识维
度上的演进过程。研究以Web of Science 数据库的论文数据为基础,对基因组学领域高频关键词的共现
矩阵进行了分析:三个不同时间段的多维尺度分析表明,处于不同发展阶段的关键词之间亲疏关系存在规
律性特征,对这些特征的分析进一步可以揭示该领域目前所处的发展阶段;此外,不同阶段共现矩阵的因
子分析展现了研究主题在时间轴上的变迁。数据分析表明:利用科学计量方法对基因组学演进过程进行研
究可以挖掘大量有用的信息。  相似文献   

11.
Internet给科技期刊带来的机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综合性文艺期刊的发行数量远远高于综合性科技期刊的发行数量,这几乎成为一种思维定势。本文借用物理学“特征频率”概念从生理学的角度剖析其奥秘,及其对科技期刊扩大发行量的借鉴,用一个实例指出internet为科技期刊扩大发行量提供了无限纵深的理论上的发展空间,因为internet突破了传统信息传播的时空束缚,internet正在加速形成“通吃”社会形态,及科技期刊的特质。同时从信息不对称角度分析了传统出版业(纸介质)在internet时代的一些变化。  相似文献   

12.
2006-2010年编辑出版类期刊学术影响力变化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评价我国编辑出版类期刊文献计量学指标和学术影响力的现状和发展趋势,对2007-2011年版《中国期刊引证报告》中收录的10种编辑出版类期刊的主要文献计量学指标进行了统计分析,并通过采用学术影响力评估模型进行的评估,得出了2006-2010年编辑出版类期刊的学术影响力的3种发展趋势,以期为国内各编辑出版类期刊的未来发展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3.
论高校科技期刊出版的变革与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高校各项科研项目的不断展开,高校科技期刊也开始大量的出版,已经逐渐发展为我国科技期刊的主体部分,和其它社会期刊一样,高校科技期刊同样面临着改革与发展的严峻问题。针对学报特别是《密码与信息安全》的自身特点,顺应科技期刊的发展趋势,积极参与规范化出版,提高编辑加工能力,优化出版流程,加盟出版集团等变革,探索将高校科技期刊的出版引入科学变革之路。  相似文献   

14.
2001~2008年SCI收录和引用广州大学论文情况分析与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作为国际三大检索系统之一,SCI是衡量一个机构的学术水平和科研能力的重要因素,在一定程度上能反映自然科学基础研究的学术水平.文章对2001~2008年SCI收录和引用广州大学科技论文情况进行了统计分析,旨在揭示广州大学在SCI收录期刊上发表论文的现状、科研能力、科技产出力和学术交流能力,最后提出了提高科技论文被SCI收录和引用的建议.  相似文献   

15.
时代发展要求"学者型"科技期刊编辑掌握一定的科学技术专业知识,这使得原本从事科研技术工作的人员转为学术期刊编辑成为必要。科研技术人员同时也要通过持续的学习,在对本门学科有较深造诣的基础上掌握编辑出版专业知识,提高沟通、管理能力,快速实现向学术期刊编辑的角色转换。  相似文献   

16.
1998-2008年人因可靠性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人因可靠性研究是系统可靠性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利用美国工程索引Ei数据库,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以人因可靠性为主题词,检索了国内近10年有关人因可靠性研究论文.根据发表时间、作者国家、应用领域分别进行了统计.分析统计结果发现,目前人因可靠性研究主要侧重于人因可靠性分析方法的研究,而人因可靠性研究范围主要侧重于核电业、航空航天业、石油化工业及军工业等领域.中国在该领域的研究也处于世界前列,但同美国相比还存在很大的差距.最后综述了人因失误理论和人因可靠性分析方法,展望了未来人因可靠性研究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7.
介绍了2007—2009年西部地区省级党校图书馆的科研状况,对年发文数与各馆发文情况、论文内容、核心作者、发文刊物等进行了统计分析。  相似文献   

18.
This paper deals with the number of China's textile journals,and the distribution of journalsincluding the content,region and publishing organization.Based on investigation,the number ofjournals now probably exceeds 300,their contents cover all the textile fields,and the publishing or-ganizations with various form are all over the country.  相似文献   

19.
利用ISI(Institute for Scientific Information)的JCR(Journal of Citation Reports),从发文篇数、影响因子、国家和地区分布、文献语种分布等方面对急诊医学学科文献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显示:2008—2010年JCR收录急诊医学期刊的文献合计6936篇,分布在95个国家和地区。其中美国在22种期刊中有发文(Notarzt上没有发文)且在23种期刊的55个年度上有29个年度排在第一位,发文3147篇,占总发文量的45.37%。结论是:SCI收录的急诊医学文献中,以英文发表的文献有6365篇,占91.77%。中国作者在13种杂志上发表论文为152篇,占比2.19%。我国国内有36个机构发表92篇文献,说明我国急诊医学在SCI的占比较少,我国的急诊医学杂志有待于增强国际合作以提高我国急诊医学在国际上的地位和影响力。  相似文献   

20.
 通过对《中国学术期刊文摘》(中文版)2009年度收录的413种科技期刊共计46161条论文文摘信息进行分类统计,分析《中国学术期刊文摘》(中文版)来源期刊的学科排名情况、收录论文文摘第一作者所在单位的地区分布情况、收录论文文摘第一作者的单位分布情况、收录论文文摘的学科分布情况等,并与上一年度的统计分析结果相比较,从一个侧面反映当前中国各地区,有关科研院所、高等院校等研究机构的科研实力和学术水平,以及中国科研论文的学科分布状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