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科学大观园》2009,(15):49-49
人的年龄有生理年龄、心理年龄之分。我们常把心理年龄先于生理年龄衰老的人称为“未老先衰”、“老气横秋”等。这是一种笼统的说法,究竟怎样的人属未老先衰,心理学家总结出的心理衰老十大早期信号,可帮我们正确地鉴别。  相似文献   

2.
正心理早衰,心理学名词,与心理死亡相近,是与网络成瘾症相关的症候,多由于使用电脑较多,与社会缺乏交流,引起心理年龄比生理年龄提前衰老。人的年龄有生理年龄、心理年龄之分,我们常把心理年龄先于生理年龄衰老的人称为"未老先衰"、"老气横秋"等……这是一种笼统的说法,究竟怎样的人属未老先衰,心理学家总结出的心理衰老十大早期信号,可帮我们正确地鉴别。  相似文献   

3.
<正>人的年龄有生理年龄、心理年龄之分,我们常把心理年龄先于生理年龄衰老的人称为"未老先衰"、"老气横秋"等……这是一种笼统的说法,究竟怎样的人属未老先衰,心理学家总结出的心理衰老十大早期信号,可帮我们正确地鉴别。心理衰老的表现1、办事效率低:记忆力明显下降,好忘事,优柔寡断,缺少朝气,做一件事总要磨磨蹭蹭,一拖  相似文献   

4.
人的年龄有生理年龄、心理年龄之分,我们常把心理年龄先于生理年龄衰老的人称为"未老先衰"、"老气横秋"等。这是一种笼统的说法,究竟怎样的人属未老先衰,心理学家总结出的心理衰老十大早期信号,可帮我们正确地鉴别。其一、办事效率低:记忆力明显下降,好忘事,优柔寡断,缺少朝气,做一件事总要磨磨蹭蹭,一拖再拖。其二、竞争意识退化:对事业没有创新思维,常感到空虚乏味,尤其是脑  相似文献   

5.
<正>人的年龄有生理年龄、心理年龄之分,我们常把心理年龄先于生理年龄衰老的人称为"未老先衰"、"老气横秋"等……这是一种笼统的说法,究竟怎样的人属未老先衰,心理学家总结出的心理衰老十大早期信号,可帮我们正确地鉴别。心理衰老的表现有:办事效率低:记忆力明显下降,好忘事,优柔寡断,缺少朝气,做一件事总要磨磨蹭蹭,一拖再拖。竞争意识退化:对事业没有创新思维,常感到空虚乏味,尤其是脑力劳动者,越来越感到力不  相似文献   

6.
男人比女人衰老得慢,这是生理结构和新陈代谢的不同所导致的,但无论怎么样,随着年龄的增长,每个人都逃脱不了衰老的一天。我们通过了解衰老的迹象,通过一些办法尽量让衰老来得慢一点。  相似文献   

7.
心理学家把人未老先衰的心理行为表现称之为“心理老化”,其表现有十种:一、竞争意识退化对事业没有创新思路,常感到空虚乏味,尤其是脑力劳动者越来越感到力不从心。二、自卑心理常常会长吁短叹,面对时代,往往感到自己已经落伍了。  相似文献   

8.
一般人在生活中,往往只注重身体的健康,却容易忽视心理健康,致使有些人心理衰老得过快,甚至影响到身体健康。那么,怎样才能延缓心理衰老呢? 心情愉快一个人如果经常情绪不佳,就会降低身体的免疫力,容易诱发许多生理疾患。因此,人们切不可自寻烦恼,要心胸开朗,保持良好的心态。  相似文献   

9.
心理年龄     
心理年龄是对与个体心智发展程度的一个程度指标.相同生理年龄的个体,未必社会阅历、经验知识都是一样的,所以对于心理成熟度而言也显然存在差异,有些人虽然很小,但是很成熟,那么他的心理年龄就大于实际生理年龄;如果情况相反就是小于实际年龄.  相似文献   

10.
《科学大观园》2010,(9):50-50
历年来规模最大的《中国城市“白领精英”人群健康自皮书》发布,以国内31个省、直辖市的589个城市300万份白领体检数据抽样,近百万人参与调查。数据显示,这批城市自领精英人群饮食睡眠不规律占八成,慢性病高发,中年开始“生理年龄”就提前衰老10年,年轻女性白领因心血管疾病死亡是癌症致死的2倍。随着城市越大压力越大,五成人感觉“很疲倦”,而聚居在各大城市的“移民自领”们最担心”空巢父母”的身体健康,买房成为一大重压。  相似文献   

11.
《科学大观园》2011,(23):19-19
衰老是人的正常生理过程,也是每个人都不希望的事情,那么该如何判断自己正在走向衰老呢,其实我们的身体会为你提示衰老的警号,而且有几个很明显的信号,我们就一起看看有哪几个信号。1.鼻子——匹诺曹效应鼻子是有美丽时限的,鼻子最美的时间是20-40岁。40岁以后,你每天早上起床  相似文献   

12.
我们在生活中常常可以见到这样的现象,相同年龄和相同工作环境的人,从外表上看可以相差十岁甚至更多。有些人有未老先衰的现象。这种未老先衰的现象是由多种原因造成的,其中常吃某些易催人早衰的物质是一个重要原因。1.含铅食品。铅会使脑内去钾肾上腺素、多巴胺和5一羟色胺的含量明显降低,造成神经质传导阻滞,引起记忆力衰退、痴呆症、智力发育障碍等症。人体摄铅过多,还会直接破坏神经细胞内遗传物质脱氧核糖核酸的功能,不仅易使人患痴呆症,而且还会使人脸色灰暗过早衰老。2.腌制食品。在腌制鱼、肉、菜等食物时,容易使加入的食盐转化成亚…  相似文献   

13.
8大抗老成分     
《科学大观园》2011,(19):13-13
岁月催人老,自然老化、光照老化等自然现象都会使每个人变老,变老是无法阻挡的自然规律,但是延缓衰老的动作是必不可少的。“黄脸婆”等话题让现代女性无形中又多了一道心理压力上的衰老,如何面对?  相似文献   

14.
随着年龄的增加,到了中年这个人生的特殊阶段,生理、心理、社会多方面的原因,使人们有意无意地把“中年”和“肾虚”划上等号。再加上满世界的广告都在宣传“十男九肾虚”、“肾虚就要补肾”,使得不少疲于生计的中年人总觉得自己肾虚了。为了获得点心理安慰,不少人去买补肾的药来吃。那么,是什么人都需要补肾吗?到了中年就一定得补肾吗?肾虚的概念不能乱从中医的理论看,肾主要是一个功能的概念,肾的功能涵盖了人体的生殖、泌尿、神经、骨骼等各个组织、器官,起调节人体功能、为生命活动提供“元气”、“原动力”的作用。而中医的肾从西医的…  相似文献   

15.
《科学大观园》2011,(13):48-49
从临床来看,由生理因素、疾病因素、药物因素及饮食因素所致者的病例数远远少于由心理因素所致病的病例数。归纳总结,目前有6类导致失眠的心理原因是为心理学界所公认的:怕失眠心理:许多失眠患者都有“失眠期特性焦虑”,晚上一上床就担心睡不着,或是尽力去让自己快入睡,结果适得其反。人的大脑皮层的高级神经活动有兴奋与抑制两个过程。  相似文献   

16.
《科学大观园》2009,(23):24-25
当今都市已婚人群面临的最常见的性难题,不是“老军医”们贴在电线杆上的那些阳痿、早泄等,而是缺乏应有的性欲望或是过早地失去它。尤其在平淡夫妻和长期独身的人群里,这种情况更为普遍。产生性疲劳不排除生理病患和衰老两大因素。但很多有性疲劳的都市人年龄不大。健康状况也很好,对于他们来说,  相似文献   

17.
《科学大观园》2006,(11):25
“年轻”,曾被认为是20多岁的青年人的专属名词。而最新的盖洛普民意测验表明,现在年轻人的年龄范围为18~40岁。显然,我们已经活得更长,并且更长时间地保持了青春。这场静悄悄的长寿革命意味着,随着我们年龄的增长,我们得承担起更好地照顾身体的责任,因为此时身体进入了一个新的生命轨迹。美国宾州大学人类表现研究所实验室主任、《生物标志:你可以控制的10种决定衰老的因素》一书的作者之一威廉·埃文斯博士说:“你衰老的过程更多情况下反映了你的日常生活习惯及你每天所作所为的积累结果。而这些很大程度上是由你控制的。”对于极易忽视自…  相似文献   

18.
人们发现,在所有健康长寿的处方里,心理平衡至关重要。只有心理达到了平衡,才能做到生理平衡,人体的神经系统、内分必系统、免疫功能、各器官的代偿方可处于最佳的协调状态,疾病才能减少。怎样做到心理平衡呢?1.要做到3个“正确”①正确对待自己。人贵有自知之明,“知人者智,自知者明”,明要比智更难。  相似文献   

19.
《科学大观园》2009,(15):45-45
当你寻求一种快乐的人生时,有一种有效的办法一保持一颗年轻的心。成年人常常会凸现出未老先衰的疲惫心理,如果要保持一种健康的心态来面对生活中的压力,那么不妨摘掉成年人的面具,我们便能发现那种不可思议的、自发的感觉,而那些宝贵的感觉往往在我们长大的过程中,逐渐失去。回眸那些天真烂漫,无忧无虑的孩子.你或许就会得到启发,原因在于他们保持着一颗顺应自然的质朴之心。  相似文献   

20.
《科学大观园》2006,(17):51
更年期是从中年向老年,从成熟走向衰老的过渡时期。女性更年期众所周知,大约为45~52岁,其实男性也同样存在着更年期,一般在55~60岁之间。有人称更年期为“多事之秋”,意指在此时期人容易出现生理、心理以及社会适应等方面的障碍。女性更年期综合征较多见,虽大多数男性能顺利度过更年期,但还是有少部分男性会出现“男性更年期综合征”。男性更年期心理问题,一是情绪障碍,主要表现为精力和体力减退、记忆力下降、注意力难以集中,情绪易平动、紧张、抑郁等;二是性生活能力下降,主要表现性兴趣的缺乏与性反应的下降;三是面临离退休等社会角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