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正煤炭开采国家工程技术研究院是2013年1月经国家能源局批准,依托淮南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组建的煤炭工程技术方面的国家级创新研发平台,拥有煤矿瓦斯治理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深部煤炭开采与环境保护国家重点实验室、煤矿生态环境保护国家工程实验室三个国家级创新研发平台,基本涵盖了煤矿安全生产及生态环境保护的全部研究领域。煤炭开采国家工程技术研究院是以企业为主体、科工贸一体化的煤炭工程科技方面的国家级研究机构。其主要功能有:  相似文献   

2.
<正>平安煤矿瓦斯治理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有限责任公司是煤矿安全领域具有技术研发、标准制定、驻点服务、咨询评估、培训交流、煤矿托管、检测检验、智能装备制造等综合科技实力的国家高新技术企业。经国家发改委、科技部、能源局批准,依托淮南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组建了煤矿瓦斯治理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深部煤炭开采与环境保护国家重点实验室、煤矿生态环境保护国家工程实验室、煤炭开采国家工程技术研究院等4个国家级研发平台,在全国煤炭行业独树一帜。  相似文献   

3.
孙刚 《安徽科技》2014,(3):19-22
正加强煤炭工业科技创新能力建设,对破解我国煤炭企业安全开采难题,促进煤炭工业结构调整和技术进步,实现煤炭工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作为我国能源领域首家国家级研究院,依托淮南矿业集团公司成立的煤炭开采国家工程技术研究院,秉持"工程科学化,服务产业化,技术国际化"的建设和发展思路,重点在煤矿瓦斯治理、水害防治、地压防治、火灾治理、深部开采、生态环保等领域开展关键技术、标准及装备研发,加快科技成果工程化、产业化,强化技术咨询服务  相似文献   

4.
黑龙江科技学院矿业研究院是黑龙江科技学院直属的研究机构,是黑龙江省东部煤电化工程技术研发平台重要组成部分。矿业研究院以满足黑龙江煤炭产业发展战略需求为目的,以研究煤炭安全高效开采的复杂性、前沿性、综合性问题为核心,创新科研组织和人才培养模式,搭建学术研究与交流平台,为东部煤电化基地建设与发展提供技术和人才保障。  相似文献   

5.
浙江清华长三角研究院是清华大学和浙江省人民政府于2003年共同组建的产学研机构,是按企业化运作管理的正厅级事业单位。生态环境研究所(简称:环境所)成立于2006年,是由浙江清华长三角研究院和清华大学环境学院共同建立的环境保护领域的产学研机构和成果转化基地。环境所已经建立了多个研发平台,包括浙江省水质科学与技术重点实验室、国家环境保护技术管理评估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亚洲国际生态环境安全管理中国联合研究中心、环境分析与测试开放研究平台。  相似文献   

6.
日前,江苏省科技厅召开会议全面部署全省科技平台建设工作。今年江苏省将依托主要创新创业载体,规划建设太湖研究院、南大微结构国家实验室、东大通信国家实验室、南医大生殖医学国家重点实验室、苏大光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等10个代表国家水平的重大基础性或公益性研发平台;依托重点院校和行业骨干企业,新建40家省级重点实验室和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依托高新技术特色产业基地、  相似文献   

7.
<正>研发与转化功能型平台是完善创新生态的迫切需要,也是政府职能转变的重要突破口。近年来,上海结合发达国家经验和上海实际,提出布局建设研发与转化功能型平台,并先期推动了上海微技术工业研究院、上海产业技术研究院、国家技术转移东部中心等试点。2016年上海进一步深化研究,系统推进研发与转化功能型平台建设。平台总的定位是,着眼于创新要素的集聚、开放和协同,聚焦研发与转化关键环节,依托高水平研究和设施,服务各类创新主体,  相似文献   

8.
正一、引言研发平台是科技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服务于科学研究和企业技术创新的基础条件和资源保障,主要由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工程研究中心工程实验室、博士后流动站、企业技术开发中心、野外观测台站等构成,覆盖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试验发展。在网络发达的今天,研发平台建设就是运用先进的计算机网络技术和通信技术,对研发基础资源进行战略整合,建立以共享机制为核心  相似文献   

9.
正翟小伟,教授,博士生导师,西安科技大学榆林煤炭绿色安全高效开采与清洁利用研究院院长、西安科技大学煤火灾害防治研究所所长。主持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石化生产区域H_2S泄露动态预警关键技术及装备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采空区煤自燃危险多场信息叠加判定与火源位置反演识别方法"、陕西省杰出青年科学基金"陕北黄河流域煤炭开采自燃智能识别预警与主动分级防损技术研究"等多项国家级及省部级项目。  相似文献   

10.
正为深入贯彻落实全国两会精神,推动新时代东营高质量发展,3月16日,东营市举行了国家级稀土催化研究院研发基地启用与稀土催化产业园开园典礼暨科技体制机制创新实践研讨会。据了解,国家级稀土催化研究院于2019年8月落户东营,是国内唯一一家稀土催化领域国家级研究机构。此次启用的研发基地是研究院建设的研发与产业孵化基地,主要建设催化材料研发、催化材料表征、催化材料中试、催化器匹配标定等四大研发平台。  相似文献   

11.
2012年1月,科技部正式下文批准对以江西师范大学为依托单位的"国家单糖化学合成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立项建设,标志着我校第1个、全国师范院校第2个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的诞生,实现了我校国家级科研平台"0"的突破,这也是我省实施科技创新"6个1"工程以来在国家级研发平台建设工作上取得的又一重要成果.  相似文献   

12.
近日, 科技部发布了2017年度企业国家重点实验室定期评估结果,安徽省依托淮南矿业集团组建的"深部煤炭开采与环境保护国家重点实验室" 和依托合肥通用机械研究院组建的"压缩机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获优秀等次,依托蚌埠玻璃工业设计研究院组建的"浮法玻璃新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和依托中钢集团马鞍山矿山研究院有限公司组建的"金属矿山安全与健康国家重点实验室" 获良好等次, 优良率100%.  相似文献   

13.
本实验室是在山东省重点实验室“矿业安全工程与环境保护实验室”的基础上组建,依托于矿业工程一级学科和“煤矿安全开采与环境保护”及“岩土与结构工程”两个山东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拥有“矿业工程”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和“采矿工程”、“安全技术及工程”、“矿物加工工程”3个二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设有博士后流动站。  相似文献   

14.
本实验室是在山东省重点实验室“矿业安全工程与环境保护实验室”的基础上组建,依托于矿业工程一级学科和“煤矿安全开采与环境保护”及“岩土与结构工程”两个山东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拥有“矿业工程”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和“采矿工程”、“安全技术及工程”、“矿物加工工程”3个二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设有博士后流动站。  相似文献   

15.
《今日科技》2014,(8):40-40
<正>巨化集团巨化新材料研究院于2012年底在省科技厅和相关部门的支持指导下建立。研究院以巨化集团技术中心(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和国家氟材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为核心单位,围绕企业转型升级,坚持"支撑产业、引领未来、开放融合、整合创新"的发展战略,以企业发展需求、市场需求和产业链技术发展趋势为导向,致力于化工新材料的研发与创新,通过"练内功、强基础、建平台",形成"科技情报国际化、小试  相似文献   

16.
正青藏高原生态畜牧业协同创新中心是四川省首批2011协同创新中心之一。中心以国家重点实验室、工程中心和西南民族大学青藏基地为平台,以畜牧学、草业科学、生态学、区域经济发展等优势学科领域为基础,整合国内外相关创新力量组建而成。由西南民族大学牵头,按照核心层、紧密层、服务层三个层面运行,包括了全国从事青藏高原畜牧业发展、草地生态保护等重大问题研究的三分之二以上的高校和省级以上的研究院(所),二分之一以上的主要公司和牧场,此外还得到了地区政府的大力支持。汇集了7个国家级、43个省部级重点实验室和工程中心,9个国家、省部级重点  相似文献   

17.
正大数据系统软件国家工程实验室成立于2017年9月,实验室目标是建设中国大数据系统软件技术研发与工程化的国家级创新平台,建设国际一流、开放协同的产学研用大数据系统软件技术创新团队。实验室由清华大学牵头,联合北京理工大学、国防科技大学、中山大学、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百度、腾讯、阿里巴巴共同建设。实验室面向重点领域和重大工程需求,建设大数据系统软件技术创新研发、技术转化和应用示范平台,支撑大规模多源异构数据一体化管理、交互式异构数据分析框架、数据可视化与智能数据工程、领域大数据应用开发运行环境、大数据混源软件可信验证等技术的研发,探索大数据系统软件应用实施的工程方法,突破创新驱动产业转型升级及关键领域技术瓶颈,为国家重点大数据应用提供软件和系统支撑能力。  相似文献   

18.
<正>近期,昌辉汽车电器(黄山)股份公司申报的汽车车身电气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获国家发改委批准,标志着昌辉股份在国家级科技创新平台建设方面取得了重大新突破,也成为我国汽车电子电器行业率先获批的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企业。  相似文献   

19.
正化学与精细化工广东省实验室在我市挂牌,下面继续关注参加实验室建设的研发"梦之队"。这次,广东工业大学派出了学校学术委员会主任,在我市组建绿色化工与环境保护两个研发团队,同时还与我市合作共建"汕头广工大协同创新研究院",全力投入省实验室建设。广东工业大学的化工等四个学科是广东省"211工程"三期重点建设  相似文献   

20.
一、安徽省基础研究现状安徽省在自然科学研究领域具有较雄厚的研发、实验载体和人才基础。截至2010年1月底,有国家大科学工程5个,居中部第一、全国第二:有国家实验室、国家重点(工程)实验室9个,居中部第二。另外,安徽省还有一批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及国家高性能计算中心等国家级基础研究平台.有77家省级(重点)实验室及35家行业、部委重点实验室,在中部地区均处于领先位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