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动态     
《科学24小时》2014,(4):42-43
一组来自葡萄牙的生物学家在大西洋海域发现了一个全新的物种——细斑原海豚。这种海豚体形较大,身长超过2.1米,以鱿鱼和小型鱼类为食。科学家认为,这种海豚应当是由吻原海豚和条纹原海豚杂交而来。因为细斑原海豚的DNA核与长吻原海豚非常类似,而线粒体DNA则近似于条纹原海豚。生物学家认为,这种在海洋深处的杂交现象非常罕见,要么对物种进化无关紧要,要么就对于形成新物种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2.
酷鲸模仿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最近,沿澳大利亚东海岸迁徙的雄性座 头鲸使科学家们 大吃一惊:它们放弃了原先作为求偶信号的旧恋歌,而改唱从一小群来自印度洋的鲸那里学来的、曲调迥异的新恋歌。海洋生物学家迈克尔·诺德认为,这证明动物之间也存在一种“文化借鉴”现象。 时兴恋曲 诺德说,“令人震惊的是,所有东海岸的雄性庄头鲸都追逐时尚,改唱来自西海岸的‘文化大使’的新歌。”如今雄性座头鲸对异性哼唱的是混杂着缠绵低沉的呻吟与响亮咆哮的小夜曲,而不是原先高音调的“呜──啪”、“呜──啪”的歌唱。因此他认为,这对应头鲸而言,与其说是一种文化的进…  相似文献   

3.
龙夫 《科学之友》2007,(2):30-31
古希腊神话中虚构的那些妖女的歌声,是古人对于那些不时由深海中传来的奇异的声音的惟一解释。那时,海洋的深处被视为一片永远寂静的国土,在里面生活的都被认为是“哑巴”。两千年过去了,人类学科中诞生了一门新的学科——海洋声音学。人们于是知道,海一点也不“哑”,它能用千万种声音“讲话”:宏亮的、甜蜜的,甚至还有人耳根本听不见的。在每一个懂得这种语言的人听来,这种声音是在讲述一篇关于海洋深处生活的真实故事。[编者按]  相似文献   

4.
王显承 《科学之友》2003,(12):25-25
海豚是谜一样的海洋哺乳动物,它智商高,又善解人意,在海难事故中因海豚而获救的事例屡见不鲜。海豚还会唱歌,但是这种歌声人耳是听不到的,要用专门的超声波声纳接收装置才能“窃听”到。海豚喜欢潜泳,但它是用肺呼吸的,所以要时不时地浮出水面换气。研究声纳的科学家认为,用超声  相似文献   

5.
2001年,英国牛津大学医学研究院接到一个报告:在英国南部的一个山村里,发现了一种叫做“语言缺乏综合征”的怪病。得这种病的人身体健康,但就是不能用语言表达思想,不管是声音或者书写。这些患者仿佛天生缺乏语音模仿和概括语言规律的能力,而且这种病是通过家族进行遗传的,这引起了研究人员的兴趣,他们开始对这种病症进行研究,从而揭开了人类独享语言基因之谜。人们都认为,人类从万物中脱颖而出成了地球的主宰是得益于上帝的垂爱,但人类区别于动物最大的特点是人类掌握了语言能力,有了这种能力,人类可以自由地表达自己的喜怒哀…  相似文献   

6.
长期以来,人们一直认为海豚是人类忠实的朋友,因为海豚是一种高智商的哺乳动物,经常拯救海中的落水者。它们游到落水者的下方将其顶出水面。一群海豚排成半圆形护卫落水者至岸边。途中如遇到鲨鱼袭击,海豚就会群起而攻之,把鲨鱼击退。  相似文献   

7.
走近海豚     
海豚不是鱼,它们像人一样是温血哺乳动物,又由于它们具有非凡的模仿能力和复杂的语言系统而被称为“智能”动物。海豚的友善、快乐、优雅、宁静等品性使它成为最具魅力的生物之一。 世界上最广为人知的海豚可能是宽吻海豚,因为它最适于生活在人的照顾之下,是被研究得最多的海豚种类。宽吻海豚经常出现在不同的展览会上和各种研究机构中。此外,它还是许多电影和电视剧中的“明星”。  相似文献   

8.
<正>作为“杀手锏”武器,核潜艇在成为本国重要战略威慑手段的同时,也成为他国时刻警惕并极力搜捕的目标。一般来说,核潜艇在航行过程中所产生的可视光信号、电磁信号、红外信号以及噪音都可能被他国监测发现,但是海水对电磁信号、红外信号和可见光信号具有较强的阻隔作用,只有声音能够在水中远距离传播。因此,对于他国核潜艇声纹信息的采集与侦测,就成为各国水下较量的主要方式之一。  相似文献   

9.
长期以来,科学家们都认为, 人内耳“毛细胞”受损后,不可能再生。毛细胞受损者必须忍受永久性的听力损害或平衡失调。最近,英美科学家指出,哺乳动物,包括人类,能够修复遭到损害的内耳毛细胞。这一激动人心的发现,使神经生物学家们不得不重新考虑他们先前的结论。“我认为,这是一个重大的贡献,”美国西雅图华盛顿大学的神经生物家埃温·鲁贝尔评论说。鲁贝尔与其他研究人员先前曾证实,鸟  相似文献   

10.
<正>乳腺癌夺走了"林妹妹"陈晓旭的生命,让好莱坞影星安吉丽娜·朱莉因家族性乳腺癌接受了预防性乳房切除手术。今年1月16日,歌手姚贝娜因乳腺癌复发去世,年仅33岁。一时间,许多姚贝娜的歌迷都将QQ、微信等签名改成了:"‘姚’想当年,‘贝’感惋惜,‘娜’样精彩!"人们在扼腕"好声音"陨落的同时,不得不对乳房的健康更加重视。那么,作为正处在生长发育期的我们又该如何对待乳房呢?  相似文献   

11.
尼安德特人(以下简称尼人)是现代人类的“堂兄弟”,他们早在3万年前就已经灭绝了,虽然人们一般认为尼人愚笨,故被淘汰,但是最新的研究证实他们是聪明勇敢的猎手.能运用各种巧妙的方法猎捕最强悍狡猎的动物。  相似文献   

12.
声音可以在空气中传播,早在公元前就被人们认识了。但海洋中有没有声音,很长时间人们都弄不清。不少人认为水下是无声的世界,鱼是哑的。但是渔民们很早就知道,如果把耳朵贴在船板上,就可以听到水下鱼的叫声。 海洋声学作为近代科学,一般认为是从1826年在日内瓦湖测量出水中的声速开始,当时用的方法很简单。对海洋声应用的第一次大的推动是“冰海沉船”。面对豪华客轮泰坦尼克号触冰山而沉没,科学家提出用声学方法探测水下的冰山。不过最大的推动还是第一次世  相似文献   

13.
青云 《科学之友》2007,(7A):50-50
人类是不是唯一会主动教育孩子的动物?以前,动物学家认为的确如此。但是,英国生物学家最近发现,狐獴也具有主动教育后代的天性。狐獴是生物学家第一次在野外发现的会主动教育后代的动物。  相似文献   

14.
1894年3月30日和31日出现北极光时,普里斯(Preece)在电话中听到了“鸟鸣”之声。随后,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巴克豪森(Barkhausen)在窃听敌方电话的设备中,又听到了类似于手榴弹飞的声音。这些现象,曾引起人们的巨大兴趣,并产生了许多天真而美妙的猜想:有人认为这些“来自外空的音乐”,是由火星上的居民发出的信号;有人认为它们与“飞碟”有着密切的关系;还有人声称在“空气调节器”中听到了这种奇异的声音。然而,随着科学的发展,这种  相似文献   

15.
生物学家最近发现,乌干达齐巴勒国家公园里的黑猩猩大口吞食泥土来“自疗”疟疾。事实上,生活在这座公园里的黑猩猩和人都喜欢一种黏土,这种黏土中含有高浓度的高岭石,而高岭石是一些止泻药的主要成分。专家们以前认为,黑猩猩之所以吃这种细黏土,可能是为了抵御肠道疾病,或者为自己的饮食添加矿物质。但最新观察发现,黑猩猩在吃一种有强劲药效的树叶之前和之后都会吃黏土。  相似文献   

16.
我们都知道猴子是很顽皮的动物,它们常常纠集在一起相互打斗,人们往往会认为它们不守规矩。最近,美国生物学家发现,在猴群内部居然有比较固定的“猴子警察”,它们负责维持猴群的正常生活秩序,让每只猴子遵守一定的行为规范;更令人惊讶的是,这些猴子警察不是靠武力来维持秩序,而  相似文献   

17.
唐代诗人王昌龄,在他烩炙人口的名作“出塞”中写道:“……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意思是说,只要飞将军李广还健在,那么就不会让敌人的马队跨过阴山一步!在历史上,不论中国还是外国,国界的概念都是非常强烈的,为了保卫神圣疆土,我们中华民族的祖先前赴后继,不屈不挠地和各种侵犯者浴血奋战,写下了无数可歌可泣的史实。这种优良传统直至今天还在人们心目中荡漾,激起阵阵微澜。但是你可知道,保卫疆土甚至也是某些动物的庄严本性呢!生物学家发现,从脊椎动物的鱼、鸟到种类繁多的哺乳动物,甚至某些无脊椎动物,都有着…  相似文献   

18.
海豚究竟有多聪明若问整个动物界谁最聪明?可能有人会说是黑猩猩,认为黑猩猩是一切动物中最进化、最能干的。可是海洋学家却认为,海豚与人类一样也有学习能力,甚至比黑猩猩还略胜一筹,素有海中“智叟”之称。许多科学家正投身于海豚的研究,首先从解剖学的角度入手,观察海豚的脑细胞发育程度,这是智力和思维的基础。20世纪30年代,日本的小川博士开始了海豚脑与人脑及其他动物脑的对比实验。经解剖研究,证明海豚的大脑十分发达,一条成年海豚的平均脑重为1600~1700克,比人脑还重(约1500克),远远超过了黑猩猩(不足500克)。海豚单位体长的脑重即…  相似文献   

19.
人们常说:“人有人言,鸟有鸟语”,那么,鸟类真的会“说话”吗? 动物一般都有模仿能力,特别是模仿能力比较高一些的鸣禽,常常能模仿不同的声音,并且能与它们所模仿的声音条件、地点、时间及不同的个体联系起来。它们甚至能学人“说话”。  相似文献   

20.
1997年2月27日,英国权威杂志《NATURE》(自然)上刊出了一条惊人的消息,由英国(苏格兰爱丁堡)罗斯林研究所胚胎学家维尔穆特博士率领的科研小组,用无性繁殖(克隆)技术,成功地复制了一头芬兰多赛特绵羊—多利。消息一公诸于世,引起全球的轰动。上至国家总统要员,下至普通百姓,不论是生物学家、医学家,还是伦理学家,都在议论“多利”,众说不一。多利的产生,为什么会引起如此巨大的震撼?因为多利的诞生,使经由高等动物的体细胞无性繁殖成一个动物,从不可能变成完全有可能。众所周知,人类和哺乳动物的生命延续,都要经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