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很多动物常用右侧肢体→ 科学家观察到,许多脊椎动物在获取食物或进食时都更喜欢使用右侧肢体,或优先选择右侧的食物. 人类:大约90%的人更喜欢并习惯于使用右手;只有大约10%的人,他们的左手更为灵巧(即我们俗称的“左撇子”)或两只手同样灵巧.  相似文献   

2.
百问百答     
《知识就是力量》2014,(4):96-96,F0003
Q动物也分左右手吗? 我们知道,人类拥有很强的语言能力,而且明显更喜欢使用右手,这两点都是由左半脑控制的。那么,动物也分左右手吗?科学家认为,不论是两栖动物、爬行动物、哺乳动物还是鸟类,它们也和人类一样,具有不对称的大脑。  相似文献   

3.
《大自然探索》2004,(1):73-73
一项新的研究表明,海象也像人类一样有用左手或右手的习惯。 来自丹麦瑞典等北欧国家的研究人员对北极地区的海象群进行了跟踪调查研究,他们发现89%的海象喜欢使用右鳍肢掘开海底的沉沙觅食.科研人员还通过对博物馆23只海象标本的测量发现,它们右边的肩脾骨、脑上膊和尺骨明显大于左边,这和他们的野外观察资料一致,这意味着海象使用右前肢的时向多一些。 其他海祥哺乳动物中,有,7%的座头鲸喜欢用右鳍拍击水面另外,小鸡啄食时习惯将右眼转向地面,至少有三种蟾赊更喜欢用右前肢擦去脸上的碎屑当然,并非所有的生物都是“右撇子”:当鱼类向食物…  相似文献   

4.
在人类社会中,同性恋的存在相当广泛,但人们对同性恋的认识有很大的差别,因此,常常会给患者造成极大的痛苦,甚至酿成悲剧。所谓同性恋,是指在幻想中或在实际行为中,更喜欢与同性个体发生性关系的癖好,是性偏离中最常见的一个类型。同性恋现象在一男性、女性都可能发生。它的倾向也有轻重之分,重者对异性毫无兴趣,绝对厌恶异性,其矫治较为困难,常常终生保持独身;轻者  相似文献   

5.
陈侠 《世界科学》2004,(5):16-17
任何有常识的人都知道人类为什么需要食物、水和性。可是即使是地球上最天才的科学家也不能解释清楚为什么人类需要睡眠。芝加哥大学名誉教授、睡眠学专家艾伦·赫特夏芬(AllanRechtschaffen )博士认为“这是生物学界最大的疑问。”科学家对这项人类最基本的活动之一的无知并不  相似文献   

6.
对长江三峡库区中坝遗址人和动物牙釉质C和O同位素进行分析,重建该地区在距今约2.4~4.2ka期间人和动物的食性特征.结果表明人类主要以C4作物如粟等为主要食物,而水稻和小麦等C3作物含量较少,一般少于15%.猪的食物与人类牙釉质的食物存在显著的差别,其C3植物含量总体上大于人类食物的C3作物含量,但猪和人类的δ13C值存在重叠,表明人和猪的食物具有相似性;同时牙釉质δ13C揭示人和猪的体内水分来源也明显不同.鹿和牛的食物也存在明显差别,这是由于它们处于不同的生态位,但它们的δ13C值也部分重叠,也有相似的食物成分;在体内水分来源上它们之间也存在差别.杂食的人和猪与草食动物的鹿和牛不仅食物差别显著,不具有相似性,而且体内水分来源上也存在差别.4.2~2.4kaBP期间该地区人类农作物的生产方式和饮食习惯没有明显改变,但猪的养殖方式发生了变化,从放养到圈养,猪的食物中C3作物含量不断增加.随生产力的发展,到战国时期,中坝地区出现了较大范围的人类迁徙活动.  相似文献   

7.
<正>西侯度的记忆,不知有多少已在漫漫岁月中,被时间长河的隐隐涛声淘得无影无踪、没入尘埃;唯有它给人类带来的文明跨越,在伴随人类的进步中,一路前行……在漫长的人类文明发展史上,火的使用增强了人们适应自然的能力,是人类进化过程中的一大进步。在远古时期,先祖逐渐掌握了火的使用方法,他们用火来驱赶野兽、烧烤食物、照亮黑暗、驱散严寒……可以说,火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一种自然力,也是人类征服自然的武  相似文献   

8.
正人类从蔬菜和水果中获取生存所必要的营养,完成自然界的物质能量双循环。但仅仅因为卖相不够好看,全世界每年要丢掉1/3的食物。这些食物足以喂饱十几亿人,全人类既要面对粮食危机,又对浪费食物现象无可奈何。谁都不想买满身瘀伤的香蕉,也没有哪个人喜欢长得奇形怪状的草莓。可丑陋的水果蔬菜正在被越来越多  相似文献   

9.
被称为"偏侧优势"的现象存在于动物王国的所有动物中,其表现是,在它们的各种活动中更倾向于或者说更喜欢使用某一侧的爪子、眼睛或触须。在危急关头,这种偏侧性倾向甚至会给它们带来灭顶之灾。  相似文献   

10.
<正>人类最早只会从自然界中获取天然的没有经过加工的食物,有了火以后,人类学会了"烹",这使人比动物进食高了一个档次,而学会用调味品来"调"制食物的味道,才真正使人类有了饮食文化。调味品的发展历史几乎伴随着人类的文明发展史,凡是烹调水平高的民族都是文化渊源深厚的民族,尤其是素以美食大国著称的中国。原始社会,人类茹毛饮血,在燧人氏发明钻木取火后,人类才学会了用火来烤制食物。神农氏时  相似文献   

11.
<正>在自然界,动物对人类实施"偷窃"并不是什么罕见的事情。有些鸟类会打开放在人类家门口的牛奶一顿畅饮,或拿走人类的小东西来筑巢;"方便面君"小浣熊们也常年被拍到偷拿人类放在外面的食物。不过非洲卢旺达的农民们更加郁闷:本来自给自足种田养家的小日子还过得去,谁能想到现在被  相似文献   

12.
世界卫生组织每年底都要聚集全球顶尖的健康饮食专家,对人类的食物状况进行整体评估,然后将最健康的食物张榜公布。因为它的权威性和公正性,每次揭晓都会引来世界级轰动。在医疗医药日趋昂贵的今天,人们对自己是否吃得健康异常关注,谁也不愿再做病从口入的“傻吃族”。  相似文献   

13.
觅偶探源     
不论是咖啡厅、舞厅,还是公园小河边,或眉目传情,或尽情接吻,男人和女人,泄露着人类最本质的底蕴——觅偶,表演着一曲曲最精彩的爱情剧。美国密执安大学心理学家大卫·巴斯多年来对6个大陆37种不同风俗与文化背景下的1万多人进行了精心调查表明:男人更喜欢具魅力的年轻漂亮的女人,女人则更注重有志向、地位和财富的白马王子。  相似文献   

14.
眼睛是人类心灵的窗口,更是人类观看世界的基本器官。同样,许多动物都得靠眼睛来寻找食物或躲避追杀。然而,神秘的大自然时不时会给我们一些惊奇。研究人员发现,有一些种类的动物因为种种原因天生没有视力或者视力退化,成为动物世界中的盲者。盲眼动物大多生活在地下或者深海中,黑暗的世界令这些动物的眼睛没有用武之地,它们的眼睛由此变小或完全消失。  相似文献   

15.
科学家最近发现,蚂蚁也像驾驶员一样害怕“堵车”,并且它们也会利用其他途径来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当它们在路上拥挤的时候,这种勤劳的小昆虫便会相互推挤着避免“堵车”,或是让一些蚂蚁去寻找从食物源返回巢穴的其他路径。法国生物学家文森特·范尚说:“当蚂蚁在路上遇到交通堵塞时,它们能够找到解决办法。”范尚等研究人员做了一项有关蚂蚁集体行为的实验,他们用一套数学模型解释了蚂蚁单个行为是如何影响它们的群体行为的。去寻找食物的蚂蚁更喜欢扛着食物行进在标有气味的路上。在实验中,这些昆虫必须通过一个钻石状的桥,这个桥横跨在…  相似文献   

16.
食物与癌症     
几乎所有癌症的发生和增殖均受环境因素的影响。不言而喻,在这些环境因素中人们每天吃的食物——营养品,对癌的发生和增殖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有关癌与食物之间的关系,至今有不少报道,然而这些报道都是以家鼠,白鼠,兔等实验动物为材料的;都是按人们所规定的质和量来进行喂养试验,也就是以脂肪、蛋白质,碳水化合物,特别是维生素及矿物质等配制成的人工饲料投服于试验动物。若用这些试验结果来解释人类的食物与发癌的关系时,势必在许多情况下和实际情况不相符。原因是人类  相似文献   

17.
寻找吃人树     
人类已成了当今世界的主宰,其他生物都可能沦为人类的捕杀对象。很多动植物由于人类的原因在地球上濒临灭绝,因此现在人类开始保护它们,以维持地球上物种的多样性和生态环境的平衡,这是地球生物圈的总体格局。就个体而言,人还是可沦为猛兽的腹中食物,这自不必言。然而人类还可能沦为植物的食物,也许一些读者还不知道。下面是一篇有关食人树的译文,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18.
人类没有尖牙利齿,劳作、狩猎、自卫,都离不开工具和武器。早期的工具只能利用石头、植物的枝干或动物死后留下的骨骼。考古学家在史前时期人类遗址中找到了不可胜数的石器,它们应有尽有,然而大同小异。在中国浙江省余姚河姆渡7000年前的人类遗址中,发掘出数以千计的兽骨农具,有的可以单独使用,有的钻了孔绑扎在木棒上使用。在巴黎的人类博物馆里,展示着一百年前爱斯基摩人捕鱼的用具和对付北极熊的武器,许多都是用海象牙做的。这些大自然中已有的材料为人类制造工具提供了极大的方便,但是也从总体上制约了人类活动的水平。当…  相似文献   

19.
<正>德国柏林有家"野人餐厅",专为顾客提供200万年前人类祖先所吃的食物。德国《明镜》周刊称,菜单上的菜品包括由橄榄、酸豆和松仁拌成的沙拉、涂有以坚果为原料的黄油或橄榄酱的无麸质面包、浇有草本酱的熏鲑鱼以及各种肉类和鱼类荤菜,但绝对找不到常见的奶酪、面包、意大利面等食物。这些菜品的食材号称全部都是有机的、未经过加工的,配以最原始的一些烹饪方式,例如火烤。"我们只使用石器时代能找到的材料,并且按照‘旧石器时代饮食法’制作而成",餐馆老板自豪地说。有拥护者,自然也有不少反对者。让我们来听听反对者的声音吧。  相似文献   

20.
森林和人类的未来随着科技发展,人类的生活快速变迁,通讯产品和计算机相连,让我们坐在家里便能和全世界联系,也可在家里完成工作、购物等各种活动。这些20世纪出现在科幻小说或电影中的情节,现在已逐渐在生活中实现。科技发展带给人类舒适、便捷的生活,也促使人类贪婪无止境地使用地球资源,资源的过度开发和使用已超过地球可承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