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最近几年是人类探月的丰收年,因为在这几年里,来自多方的研究和探索都证实了月球是一个有水的星球,这是科学家们殷切期待的结果,也是现代天文学的一项重大成果。几十年来,科学家们一直期盼在月球上找到水,"找水"成了人类探月的挥之不去的"情结"。  相似文献   

2.
日本与中国接踵发射探月卫星,大有夺标竞赛之势。还有在一旁默默暗使劲的美国和印度等国家。作为距离地球最近的天体——月球,近来一下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各国探月计划相继实施,用不了20年,沉寂的月球就会不断迎来人类的造访。到底是什么使人类突然认识到月球的价值?难道仅仅是能源吗?  相似文献   

3.
进入20世纪以来,世界人口快速增长,工业发展的速度加快,人类对地球上有限的能源无节制地开发,使得能源危机日趋加剧。为缓解能源危机,各国科学家们不仅注重开发水力、风力、太阳能及核能等廉价、洁净的新能源,而且还把目光投向了月球。科学家通过多次登月考察,发现月球上有一种丰富的燃料资源——氮—3,他们希望能够制定一项新的月球开发计划,在那里建立基地,开采月球  相似文献   

4.
《科学之友》2003,(11):16-16
当人类在向海洋拓展自己生存空间的时候,另一个远在天边但尚未被真正开发的空间——宇宙,已经进入了人类智慧的视野。现在,发达国家的科学家已经开始在描绘开发宇宙绚丽的蓝图,向人们展示着令人振奋的前景。太空“月球城”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人类开发利用月球是完全可以实现的。美国华人科学家林桐主持设计了第一个“月球城”建没方案。未来的“月球城”是封闭式的城市,外形为圆筒式或车轮式.直径1千米-2千米,整个“月球城”可容纳一万余人。就如何解决“月球城”的建筑材料,科学家们提出,就地取材,经有关专家测定,并做出了完  相似文献   

5.
在月球表面下存在着大量H对冰的新证据,将给美国和日本定于1998年初发射的两项新的非载人月球航行任务增添了重要性。这些信息有可能使利用月球资源以供人类在月面上从事新作业的计划注入新的活力。定于1997年9月24日发射的美国航空航天局“月球勘探者”专门用来查找在月球上是否有水的证据。它的资料对于帮助论证国防部“克莱门汀”航天器提供的证据是尤其重要的,该证据指出:在月球南极附近的1个深陨石坑里,可能有大量H对冰,其面积像1个小湖那么大。“月球勘探者”还将提供大量关于月球成分的新资料。这个价值6300万美元、洛克希德·…  相似文献   

6.
人类将建立“月球城市”月球是地球惟一的天然卫星,是离地球最近的天体。对月球的观察研究贯穿了人类整个文明史。20世纪50代,美国和前苏联在月球探测方面取得了划时代的成就。1969年7月,人类实现了登月梦想。1972年,有6艘“阿波罗”号宇宙飞船载人登月,对月球进行了大量科学试验和测量,并取回了约380k斤的月球样品。随着对月球研究的深入,科学家们认识到,月球空间和表面具有可供人类开发利用的独特资源,月球的土壤和岩石里蕴藏着极其丰富的能源与矿产资源,月球是人类向外层空间发展的良好基地和前哨站。于是,…  相似文献   

7.
我国绕月探测工程首席科学家欧阳院士介绍说:此次探月有四大目标。一是为月球“画像”,也就是要通过各种手段获取月球表面三维影像: 其次要探测月球上14种有用元素资源的含量  相似文献   

8.
如果地球上真的发生过类似"诺亚洪水"的超级洪水,那么,是什么引发了它?是月球吗? 月球是最靠近地球的天体,但地球人对月球的了解至今仍很不足.1969年7月20日,人类首次登上月球.科学家本以为从此可以揭开诸多"月球之谜",但结果却相反--"阿波罗"登月把更多的"月球之谜"摆在了科学家的面前.  相似文献   

9.
<正>关于月球的起源,长期以来一直都有争议。荷兰科学家范·威斯腾最近提出了一个颇具争议而又大胆的新观点:45亿年前,源自地核的一次巨型爆发(相当于400亿枚广岛原子弹同时爆炸)创生了月球。威斯腾认为,以往对月球起源的解释都有明显缺陷,而这种新假设能回答种种争议。大生物学家查尔斯·达尔文的儿子、天文学家乔治·达尔文提出,早期的地球自转得太快,以至于瓦解,其中一部分甩进太空变成了月球。  相似文献   

10.
2013年12月2日,搭载嫦娥三号月球探测器的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在承载国人千年登月梦想的嫦娥三号奔赴月球之时,本刊专访了著名天体化学与地球化学家、中国月球探测工程首任首席科学家、被誉为"嫦娥之父"的欧阳自远院士。  相似文献   

11.
科学之窗     
科学之窗月球大气层的新发现人类已首次获得了日全食时月球大气层最为详细的照片,美国科学家从中得出结论:月球大气层的厚度几乎是科学家早先设想的2倍。波士顿大学空间中心物理学家杰夫里·波加纳(JeffregBaumgardner)指出:在1993年11月2...  相似文献   

12.
<正>尼纳·诺特曼采访了助推人类重返月球的科学家——这一次,他们决定去了就不回来了。“这是个人的一小步,人类的一大步。”1969年7月20日,尼尔·阿姆斯特朗(Neil Armstrong)成为第一个踏上月球的人类时说出了这句名言。自那之后,美国的阿波罗计划还送了5次宇航员去月球。1972年12月,尤金·塞尔南(Gene Cernan)和哈里森·施密特(Harrison Schmitt)成了目前而言最后一批登上月球的人类。从那时算起,人类已经50多年没去过月球了。  相似文献   

13.
月球的起源与地球有密切关系。自1880年提出月球是从地球分裂出去的假说以来,科学家们提出了多种假说。近30多年来流行的是巨撞击假说,认为有颗称为忒伊亚(Theia)的星体撞击原地球,抛出的物质很快聚集形成地球的卫星——月球。行星形成过程的观测和理论研究确信地球吸积晚期经历过巨撞击,而月球的探测资料提供其起源的约束,计算机模拟方法的发展可以量化地跟踪撞击演变过程,得到符合约束的合理情况的可能范围。介绍三种最新的最佳模拟及其结果,虽然有所不同,但在很多关键问题上取得了重要进展,并得到一些普遍的结论。解决了地球和月球起源的基本问题,但还需要进一步研究遗留的或可能提出的新问题。  相似文献   

14.
正2018年12月8日,嫦娥四号发射升空,成为世界首个在月球背面着陆的航天器。此次发射是探月新锐中国近来一系列探索任务中的最新行动。不仅是中国,在上一轮太空竞赛落幕的半个世纪之后,人们重新点燃了对地球天然卫星的热情。一些科学家认为人类正迎来月球探索和航天科学的复兴。竞逐月球人类对月球的探索始于20世纪中  相似文献   

15.
正在人类的历史上,全球各国已进行过100多次探月活动,人类和无人探测器已经成功着陆过月球数十次。月球有丰富的能源,利用月球巨大的太阳能发电和核聚变发电,能为人类社会的持续发展提供重要支撑,因此世界各国都在积极推进探月工程。然而,从地球上看月球,看到的永远是朝向地球的半个月球,这是因为月球自转的周期与它绕地球公转  相似文献   

16.
月球探测进展与我国的探月行动(下)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欧阳自远   《自然杂志》2005,27(5):253-257
月球探测是中国的航天事业在卫星应用和载人航天取得历史性成就的基础上向深空探测领域迈出的第一步.本文详细回顾了人类探测月球的历程与探测成果、21世纪初月球探测的发展趋势与前景;介绍了我国月球探测的发展战略和各阶段科学目标,尤其是正在实施的"嫦娥一号"绕月探测工程的科学目标.  相似文献   

17.
正1958年8月美国先驱者0号成为世界上第一个月球探测器,但由于火箭爆炸而失败。1959年9月苏联月球2号探测器首次在月球表面实现硬着陆。1969年7月阿波罗11号载人飞船实现人类登月的梦想,阿姆斯特朗和奥尔德林成为首批踏上月球表面的航天员。  相似文献   

18.
《知识就是力量》2014,(1):32-37
正自古以来,人类对月球就充满了向往。我们已经无从知晓是谁第一个仰望明月,但有一点可以肯定,他身体里那份对月球的好奇,已经深深地嵌入我们的基因,在人类的种群中一代代传承。在世界各地我们都可以找到人类膜拜月球的印记。中国神话传说中的嫦娥家喻户晓,嫦娥奔月的故事穿越千年流传至今仍然有着巨大的魅力,这从中国第一个探月工程以"嫦娥"命名就可见一斑。每到中秋节,美丽的嫦娥会在舞台上讲述一个动人的传说。古希腊神话中月亮女神阿耳忒弥斯是奥林  相似文献   

19.
月球探测进展与我国的探月行动(上)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欧阳自远 《自然杂志》2005,27(4):187-190,198,F0002
月球探测是中国的航天事业在卫星应用和载人航天取得历史性成就的基础上向深空探测领域迈出的第一步.本文详细回顾了人类探测月球的历程与探测成果、21世纪初月球探测的发展趋势与前景;介绍了我国月球探测的发展战略和各阶段科学目标,尤其是正在实施的"嫦娥一号"绕月探测工程的科学目标.(编者按:由于本文篇幅较长,故分两次刊发)  相似文献   

20.
        探月行动自阿波罗登月计划以来经历几次起落,但是可以预见的是,对月球的开发是人类以后将会面临的共同课题。各国对月球的科学研究中,关于月球矿产资源的贫富、分布状况都获得了比较确实的信息,对于这些矿产资源的利用也已经开始了研究。但从冶金工程角度研究月球原位资源利用技术的工作还不多。利用月球自有矿产资源提取金属原料,可以有力保障月球开发过程中的基础建设项目,加快月球开发的速度。通过对月球资源和能源的考察,以月表主要矿物钛铁矿为例,总结了适用于月球环境的冶金方法,并探讨月球冶金工业的建设原则和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