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2005年12月15日,以广州海洋地质调查局为依托单位的国家863计划"深水油气地球物理勘探技术"课题,在北京通过验收. 课题在集成长排列大容量震源地震采集技术、研制高频数字海底地震仪(OBS)、研究和开发基于模型的地震勘探数据处理系统(MBP)与混合地震反演储层预测系统(HSI)等方面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并在以下方面有所创新:  相似文献   

2.
《中国科技成果》2012,13(7):16-16
随着勘探程度的不断深入,地震勘探逐渐从构造油气藏向岩性地层油气藏勘探转移,地震资料高分辨率、高信噪比、高保真度的处理与成像成为油藏勘探与开发的迫切需求。高密度地震技术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一项新技术,该技术在野外地震数据采集时,采用单检波器、  相似文献   

3.
《中国科技成果》2011,12(7):11-11,23
海洋天然气水合物主要通过地震异常综合判识,圈定有利矿体目标.以单源单缆的高分辨率三维地震资料为基础,利用三维叠前偏移成像、阻抗反演特殊处理技术,可准确圈定天然气水合物矿体的外形;同时,以单源单缆的高分辨率三维地震和海底高频地震(HF-OBS)资料为基础,利用二维测线数据的伪三维宽角叠加等特殊处理方法,消除假的速度异常并获得真实的精细速度结构,从而精细刻画水合物矿体的内部结构;实现水合物矿体定量评价并准确实施钻探是水合物勘探阶段的最高目标,研发高精度速度分析与地震异常信息综合检测技术,以及多参量空间数据体的精细解释技术,实现天然气水合物矿体的三维可视化和钻探目标资源定量评价.  相似文献   

4.
《中国科技成果》2007,(14):54-54
“十五”国家863青年基金“利用海底泥火山和麻坑开展油气评价的技术研究”课题(2004AA016030),旨在通过收集和分析全球海底泥火山和麻坑的文献资料,研究这两种微地貌类型的形态、规模、分布以及组合特征与海底油气资源的关系,建立利用泥火山和麻坑微圈闭油气勘探靶区的判别模式,编制相关评价软件。并且利用这一成果对我国东海、莺歌海和南海西北部典型海域进行资源评价和靶区圈定。  相似文献   

5.
《中国科技成果》2007,(10):56-56
国家863重大专项“滩浅海地区高精度地震勘探技术”课题(编号2003AA602180),针对滩浅海特有的复杂地表和表层结构条件,开展滩浅海地区地震勘探的激发震源、检波器、野外施工方式和观测系统等野外采集各环节的系统研究,解决在滩浅海地区野外难以采集到高品质地震资料这一制约滩浅海油气发展的关键技术问题;  相似文献   

6.
深海沉积物地热探针是原位、快速探测海底沉积物温度梯度与热导率的专用设备,是目前获得海底沉积物热流值的较佳方法。热流值是判定油气成熟度,进行油气资源评价和油气远景预测的重要参数。地热又是多种危险的自然灾害表现特征,自然界发生的地震、火山、断陷、张裂、热泉喷涌、岩浆入侵、板块运动、地壳变形等,均与地热有直接的关系,因此探测地热能够为预测这些灾难提供参考依据,进而为各类海洋工程建设、海底采矿和海底钻探提供服务。不仅如此,它还能够揭示自然灾害的变化规律,对自然灾害的预测、预报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鄂尔多斯盆地长7段烃源岩生排烃机制及页岩油勘探突破"属于油气勘探技术领域.大量的油气勘探实践和含油气盆地烃源岩有机地球化学研究表明,富有机质优质烃源岩层往往对油气的大规模聚集起着关键作用.鄂尔多斯盆地中生界丰富的低渗透、致密、页岩油资源与三叠系长7段优质烃源岩关系密切,为明确源内页岩油勘探潜力与目标,支撑长庆油田高质...  相似文献   

8.
苏里格气田为一大型的低渗透气田。其中盒8和山1是气田的主力气层,盒8~山1段为辫状河沉积一三角洲沉积。苏里格地区地质储量可观,但由于其地质条件复杂,储层非均质性强,孔隙度低,渗透率低,储层横向变化大,有效储层薄,利用常规地震勘探技术无法满足低渗透储层预测的需求。近几年以AVO分析、叠前同时反演技术、弹性阻抗技术和弹性参数为代表的叠前地震描述技术逐渐发展起来,综合配套利用地震预测技术,从地震资料中获取更多的包含流体和岩性等多种地质信息,是低渗透气藏勘探成功的关键,其研究对于薄互层复杂低渗透气藏的解释具有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本文在对陕北斜坡三叠系延长组长6s油层组沉积体系研究的基础上,查明了长6s层砂体的发育和展布规律,通过对储层特征的精细描述,指出了研究区高孔、高渗带分布规律,并对储层作出综合评价,查明了储层的发育规律.同时结合综合沉积体系辰布规律和油气成藏规律,展望了下一步油气勘探的前景。  相似文献   

10.
王珍 《科学大观园》2023,(14):50-53
<正>为什么要把二氧化碳封存在海底?二氧化碳被顺利“捕捉”并回注到海底地层,要突破哪些“关卡”?深圳西南约200公里,南海东部海域,深蓝海面上泛着波光,一望无际。从空中俯瞰,矗立于此的恩平15-1平台,在阳光照射下耀眼夺目。这是亚洲最大的海上石油生产平台,拥有我国首个海上二氧化碳封存示范工程项目。  相似文献   

11.
进入20世纪90年代后期,国际上探索把高科技应用于油气勘探,希望用新的技术突破来推动寻找后备的油气资源.对海洋油气化探,需要攻克的关键问题是:(1)海洋油气化探的直接标志的确定;(2)需要寻找新的采样介质、建立高灵敏探测方法;(3)如何确立BTEX异常与油气藏的对应关系.  相似文献   

12.
随着油气勘探的不断深入,我国断陷盆地已进入成熟勘探阶段,剩余油气资源及其分布规律的有效厘定是保持油气供给稳定的关键.为此,项目组采用大量统计分析、实验研究、理论分析、数值模拟等相结合的方法,系统开展超压成因及量化表征、压力梯度与封闭层破裂机制、压力衰减与油气二次运移、超压结构与油气运聚关系等研究,旨在丰富和发展断陷盆地...  相似文献   

13.
用遥感技术探测古代皇陵是对古墓无损探测的最佳方法。本文介绍了模拟陵、高宗后陵以及经过钻探验证的徽宗后陵的探测成果。结果表明高密度电阻率法是比较有效的考古地球物理勘探方法。既适用于前期面积性初勘工作,也适用于后续的精细勘探过程。高密度电法、地震勘探(包括地震映像)以及探地雷达等多种地球物理方法联合勘探有利于对异常目标的判断和识别。经过文物部门的钻探验证,针对宋六陵的综合地球物理方法取得了一定的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14.
随着世界海洋石油技术与装备的发展,海洋石油勘探开发已从常规水深(小于500 m)向深水(500 m~1 500 m)和超深水(大于1 500 m)发展。我国深水海域面积广阔,资源潜力大,勘探前景良好。南海海域具有丰富的油气资源,约占我国油气总资源量的1/3,其中70%蕴藏于深水区域,开发前景广阔。我国当前的油气勘探开发仍主要集中在陆上和近海,因此,加强深水油气资源开发相关基础理论、装备与技术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2015年10月17—18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工程与材料科学部、数理科学部、地球科学部会同政策局联合召开了主题为"深水油气工程科学问题与技术瓶颈"的第147期双清论坛,来自国内30多所高校、科研院所的50余名专家学者应邀出席。与会专家通过充分而深入的研讨,凝炼出深水油气工程涉及的关键科学问题与技术瓶颈,探讨了相关前沿研究方向和科学基金资助战略。  相似文献   

15.
《中国科技成果》2011,12(11):68-69
随着国家海洋事业的发展,海底沟槽施工日益频繁,深水沟槽开挖项目逐渐增多.在海底水深达到一定深度后,开挖难度急剧增大.本技术主要依托福建炼油乙烯项目海底原油输送管线工程研究了51m水深时海底沟槽开挖技术.  相似文献   

16.
世界油气资源勘探开发的热点正在由陆地和浅海走向大洋深水海域。表层导管钻井施工技术是深水钻井施工的关键环节,是挑战深水钻井一大技术难题。由于深水海域相比浅水具有更恶劣的环境、更深的水深、更低的海底温度,其海底土质更疏松、破裂压力更低等特点。这些复杂恶劣的环境条件给深水钻井表层导管作业带来了巨大挑战:  相似文献   

17.
"油气地震勘探应用网格研究"课题属于国家"863"计划"高性能计算机及其核心软件"重大专项中的"应用网格"专题,课题编号为2004AA104350.课题由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承担,协作单位是江南计算技术研究所.  相似文献   

18.
《中国科技成果》2007,(4):47-47
本课题研究的主要目标为:在国家“十五”863计划项目中海洋天然气水合物地震识别技术的基础上,进一步开展天然气水合物钻探目标的三维地震勘探,将天然气水合物二维地震识别技术发展为三维地震识别技术,预测目标区水合物富集程度,为国家水合物勘查专项提供首钻目标和井位建议。课题依托单位:广州海洋地质调查局;参加单位:中国地质大学(北京)软件学院;课题责任人:张明、张光学和雷新华。  相似文献   

19.
随着世界能源危机的加剧和陆上油气资源的逐渐减少,海洋油气资源的勘探与开发得到世界各国的广泛关注与高度重视,巨大的市场需求推动了全球海洋工程装备制造业的蓬勃发展。文章在分析国内海洋工程装备制造业发展态势基础上,梳理国内主要设计制造企业,结合青岛市海洋工程装备制造业发展现状和设计制造及配套企业情况,分析产业发展瓶颈,提出发展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20.
《中国科技成果》2008,(3):45-45
由重庆市地震局预报研究中心承担完成的国家科技攻关计划“三峡重庆库区地震、地质灾害监测与防治技术研究”课题,针对三峡重庆库区地震、地质灾害监测与防治技术研究的薄弱环节,抓住三峡工程建设过程中(特别是蓄水水位变化过程中)有关地震、地质灾害的监测、预测、防治等科学问题,广泛收集整理已有资料和研究成果,争取蓄水前后本地资料和信息的获取和积累,边监测、边研究,为社会公共安全与和谐发展服务。本课题研究涉及区域地质地貌、第四纪地质及新构造运动、深部地球物理特征与断裂构造、区域典型地质灾害、区域地震活动、水库地震、工程地震、地壳形变等诸多地学问题。采用了3S技术、地面地质、遥感地质、深部地球物理勘探、地震及地壳形变和典型地质灾害观测技术等,开发研制了先进的灾害评估方法和数据处理方法,并与俄罗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