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 毫秒
1.
<正>双创孵化载体(科技孵化器和众创空间)作为一种新型的社会经济组织,在推动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孵化和培育科技型中小企业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是创新生态体系建设的支撑节点和重要枢纽。滁州市双创孵化载体与先进地区相比,在数量、布局、运营、培育等方面尚存在一些短板和不足,迫切需要以“平台思维”构建“创业苗圃(众创空间)+孵化器+加速器+产业园区”全生命周期创新创业孵化链条,进而推动滁州市双创孵化载体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2.
<正>0引言近年来,在广东省委、省政府的大力推动下,珠海市持续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高度重视科技创新孵化行业,大力推动各级科技创业孵化载体的建设与发展,结合产业发展方向、区位优势等自身特色,多措并举推动“众创空间—孵化器—加速器—产业园”全链条科创孵化育成体系建设,自主创新能力和实力不断增强。珠海市孵化载体近年为全市经济发展作出重要贡献,为未来进一步创新发展奠定了扎实基础。  相似文献   

3.
李冲 《华东科技》2023,(11):26-27
<正>无论是专业型孵化器,还是综合型孵化器,服务好企业创新是关键。“是大而美,还是小而精”,过去,这是孵化器在发展过程中必须回答的“考题”。但随着创新孵化数十年“大浪淘沙”式的发展,孵化服务模式经历了1.0、2.0、3.0模式,直至目前的4.0阶段,选择“大”“小”俨然不再是关键,如何在自身模式基础上助力企业创新成为各类孵化器的头等大事。  相似文献   

4.
2009年,桃花工业园正式提出打造“千亿大桃花”的发展战略。桃花科技创业服务中心紧紧围绕企业主体、创新载体和产学研一体建设,不断创新孵化模式,提升服务水平,有效地利用资源,助推桃花工业园工业经济腾飞。  相似文献   

5.
<正>在创新创业教育中,建设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训营,基于产教融合开展“一核三层式项目孵化实践”,有利于通过稳定合理的创业团队孵化组织建设,指导孵化创业项目并组织运营管理,连接课堂教育与课外实践,构建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新模式。  相似文献   

6.
华东视界     
《华东科技》2023,(11):6-7
<正>上海市SHANG HAI1.《上海市科技创新创业载体管理办法》发布为进一步提升全市科技创新创业载体发展能效,营造良好的创新创业环境,服务上海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建设,《上海市科技创新创业载体管理办法》(下称《管理办法》)于近日正式发布。《管理办法》为保障政策的稳定性、连续性,对于涉及载体培育标准、申报管理、监督评价等条款不做大幅修改,根据实际执行情况做进一步完善。为与《上海市高质量孵化器培育实施方案》更好地衔接,完善全市孵化载体体系和工作格局,  相似文献   

7.
2022年,温州市提出实施大孵化集群发展战略,并通过一年的建设发展,在国家级、省级孵化载体创建和新增孵化空间面积等方面取得阶段性进展。但同时也暴露出高端服务缺少、创新动力缺乏、政策基金缺位、双创品牌缺失等问题。南京、杭州等地市在孵化载体建设中探索出适合各地的发展道路,如何借鉴先进城市的建设经验,解决温州目前存在的问题是未来大孵化集群发展的重要方向。  相似文献   

8.
孙兆刚  黄梦秋 《创新科技》2019,19(10):43-48
2014—2018年,河南省实现了孵化载体全覆盖,孵化全链条初步形成,孵化服务提质升级,创新创业主体日益活跃,带动多元化投资主体,营造良好创新创业氛围,具备了双创升级的基础。河南省双创载体升级就是按照高站位、高质量、高标准、高效率的目标,全方位推进、全过程融合、全要素集聚,推动"双创"向更大范围、更高层次、更深程度发展。面对"双创"载体的成就与不足,河南省应尽快打造创新人才管理平台、创业信息连通平台、基础设施共享信息平台、专业化创新服务平台等五大平台。  相似文献   

9.
<正>如今的北京,或许也可被称为硬科技孵化中心。近日,北京推出《标杆孵化器培育行动方案(2022-2025年)》,首批推动23家培育型标杆孵化器,14家引领型标杆孵化器,首提“超前孵化”概念。并指出,“到2025年,北京将力争建成20家标杆孵化器,引领100家现有孵化器升级发展,培育国家高新技术企业2000家、瞪羚企业500家,在海外布局3到5个离岸孵化载体,在京落地海外创新创业人才和项目400个,持续引领全国创新创业升级发展。”标杆孵化器定位明确,由国际一流孵化人才牵头建设,聚焦高精尖产业细分领域。  相似文献   

10.
正为进一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省委、省政府出台的一系列推动大众创新创业的政策,营造良好的创新创业生态环境,2016年1月14-15日四川省创新型孵化载体建设及运营培训会在泸州市成功举行。来自全省各市州科技行政管理部门管理人员,科技企业孵化器,众创空间等孵化载体相关管理人员等近400人参加了培训会。  相似文献   

11.
从政策的作用方式、价值属性和发展属性三个维度构建合肥高新区政策文本的分析框架,对2015年以来合肥市高新区引导科技创新孵化载体发展的政策文本进行分析评价。研究发现,政策文本的作用方式包括激励性、约束性和环境性三类,其具有服务能力、成果贡献、全要素、协同性四个价值属性,经历了创建期、成长期、迭代期三个阶段。结合我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目标,为进一步促进科技创新孵化载体的优化发展,高新区政策应更加重视各类孵化载体之间的协同,提升孵化载体的全要素生产率以及激励孵化载体的迭代和革新。  相似文献   

12.
高校创业创新教育166体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高校创业创新教育166体系包括:一个“全面培养创业创新人才”的战略目标;创业指导课程,专业课程教学载体,创业孵化基地,创业创新社会实践体系,创业创新文化,创业创新思想教育模式等六大途径;做好队伍建设,加强管理服务,加强条件建设,形成评价机制,聘请创业导师,开展创业研究等六项保障机制的综合体系。  相似文献   

13.
针对目前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存在的认识不足、项目不足、经费不足的问题[1],提出以工程训练中心为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基地,以“兴趣培养,自主研发,创业孵化”为创新创业教学模式,以选修课、讲座等多样教学形式支撑“兴趣培养”平台;自主研发项目或中心服务研发项目的设计与制作,支撑“自主研发”平台;借助工程训练中心的服务研发项目[2],让大学生参与市场调查、生产管理、市场服务等环节,搭建“创业孵化”平台。三个平台,三个层次,相辅相承,形成了大学生创新创业有特色的培养模式。  相似文献   

14.
李冲 《华东科技》2023,(10):28-29
<正>任何区域内,创新、孵化都需要完整的生态系统来获得发展。事实上,“孵化+投资”的模式探索已进行多年的实验。孵化机构、企业、投资商三方如何达成“多赢”局面,才是这个模式成功的关键。站在投资商视角,如何保障在孵化过程中获得收益成为关注的焦点。然而,众所周知,大多数投资机构缺乏对企业的了解和投资后的“陪伴”,“一键式”孵化往往达不到应有的效果。  相似文献   

15.
正近日,古蔺县经济商务科技局党委书记、局长王剑霜带领干部职工到宜宾市创新创业孵化基地考察学习。王剑霜一行先后认真听取宜宾市创新创业孵化基地管理人员介绍创新创业孵化基地的运行管理和企业入驻、项目孵化情况,宜宾市创新创业孵化基地负责人分享了创新创业孵化基地运行管理经验,了解宜宾市和翠屏区政府相关创新创业扶持政策、科技众创空间专家服务团队的服务情况等;在基地管理人员的带  相似文献   

16.
<正>近年来,聚焦台州市党代会提出的“三高三新”奋斗目标,椒江区坚持创新驱动,围绕《台州湾科创走廊发展规划》中“一核三片多点”空间布局,着力打造一条由科研平台、科技孵化载体、加速器、产业园区组成的全生态科技创新产业链,持续加大科技人才引育力度,全力建设国家创新型城市主城区,打造台州湾科创走廊核心腹地。  相似文献   

17.
0 引言 近年来,广州市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持续深化"大学习、深调研、真落实",遵循"科学发现-技术发明-产业发展-人才支撑-生态优化"全链条创新发展规律,深度剖析孵化载体在全链条创新发展中的定位及内在规律,积极开展探索性、创新性、引领性实践,全力推动孵化载体围绕科技企业发展需求,按照专业化、...  相似文献   

18.
余杨  孟海燕 《今日科技》2023,(11):68-70
<正>近年来,丽水市着力打造一批形式多样、功能完备、服务齐全的科技企业孵化器(众创空间)(以下简称“孵化载体”),已成为丽水汇聚高端科技人才资源、优化创新创业生态的重要阵地,对推进丽水跨越式高质量发展、打造共同富裕市域样本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广东科技》2016,(3):49-51
肇庆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按照国家高新区“四位一体”的定位要求,立足于创新创业体系建设实际,明确园区孵化载体建设工作思路,制订了符合本地资源优势和产业布局的规划,以政府科技企业孵化器为主导,鼓励民营等多元化投资的科技企业孵化器建设,逐步形成“创业苗圃-孵化-加速-产业”的科技企业成长氛围.目前建有由政府投资建设的肇庆高新区创业服务中心;由区管委会、长春理工大学、肇庆工商学院三方合作共建的长春理工大学国家大学科技园肇庆分园;以及由肇庆福田化学工业有限公司集团投资建设的广东百汇达复合材料专业企业孵化器.  相似文献   

20.
<正>我国各类产业中具有丰富技术和管理经验及投融资实践经验的优秀人才很少进入孵化服务行业,孵化行业管理人员总体水平与全球发达地区相比仍存在明显差距。科技企业孵化器与众创空间已经成为支撑供给侧改革,培育发展新动能,孕育企业家精神的重要载体和抓手,成为优良创新创业生态的重要环节,也成为这个充满创新活力的新时代的重要标志。截至2017年底,科技企业孵化器已超过4000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