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动物面前,植物往往只能是任其宰割,可偏偏就有些植物“不甘受压迫”,靠着自己的一身本领,挑战起了貌似强大的动物. 该出手时才出手 维纳斯捕蝇草是一种美丽的食虫植物,它的每片叶子都由两片以中脉相连的圆裂片组成,每片裂片的外侧布满流苏般的毛须.每片裂片的表面都长着3根敏感的丝——触发毛,这是植物的原始运动探测器.在叶面爬行的昆虫一旦碰触到触发毛,裂片就会突然咬合在一起,外侧的毛须互锁,将昆虫困在其中,叶子中的腺体分泌出汁液来消化掉昆虫身体上较柔软的部位.1~2周后,叶片再次打开,准备再次设下圈套来捕食昆虫.  相似文献   

2.
在法国的科西嘉岛,一种名为海芋的植物开粉红的花,当这种花朵盛开时,它们散发的热量甚至超过了动物.发热植物是植物王国中一种神奇的种类,它们有着高超的发热本领,通过测试,科学家发现,一些发热植物散发热量的能力不亚于某些飞行中的昆虫,和仓鼠身上的脂肪热量也不相上下.在寒冷的冬天里,这些热量甚至可以融化堆积在它们身上的积雪.  相似文献   

3.
英国科学家在委内瑞拉发现了一种特别"狡猾"的肉食植物,它们利用湿润的纤毛吸引昆虫进入其早已设计好的"圈套"。英国剑桥大学的动物学家们在委内瑞拉惊讶地发现这种名为"垂花太阳瓶子草"(学名Heliamphora nutans)的肉食植物的纤毛吸收水,而不是排斥水,于是他们研究这种植物的这种特殊行为是否是为了诱捕其猎物。它们的猎物通常是蚂蚁。研究表明,垂花太阳瓶子草的湿润的纤毛可以使昆虫脚上的黏性垫和小爪子失去抓牢的作用,对蚂蚁的捕获率从29%提高至88%。此项研究的负责人乌尔里克·鲍尔说:"当这种植物的纤毛变得湿润时,其内表面就像滑水道一样,让蚂蚁脚上的黏性垫失去抓地力,而滑入它的‘碗’中。这是我们第一次看到植物以这样的方式利用其纤毛,因为植物通常利用纤毛是想使其叶子具有防水性。"  相似文献   

4.
直立草木植物的茎总是向上长,并不断地长出新叶子,一旦长出的叶子就固定了位置,不久那些被留下来的叶子就发黄枯萎。在植物群内部叶子少是因叶子枯萎引起的,从长叶子到枯萎的过程就叫叶子的老化现象。这正如动物也有老化至死的过程一样。不过,植物叶子老化未必同植物死亡有直接联系,可以说这是植物体为根高自己的话应能力而不得不采取的一种战略。叶子老化的生理学叶子最重要的功能是从光合作用过程中获得碳。光合作用速度是随着光强度的增加而加快,光强度达到一定程度就饱和。在饱和光时的光合作用能力在同种植物甚至是在同一棵植物…  相似文献   

5.
通常,动物是吃植物的,但有一些奇特的植物反转了局面,它们反而吞噬昆虫、爬行动物,甚至小型哺乳动物.不过,对于这些食肉植物来说,动物更像是一道配菜,而不是主食.因为食肉植物和其他植物一样,也通过光合作用从阳光中获取能量,而动物只提供额外的营养,让它们能在营养匮乏的环境,例如沼泽和布满岩石的地表上生存.  相似文献   

6.
在植物界,很多植物有保护自己的独特方法. 刺槐等植物的树枝上布满硬刺,牛、羊等动物为防止被硬刺扎伤,就不敢轻易食用这种植物的叶子了;夹竹桃的叶子中含有强心苷,动物吃了它的叶子,就会危及生命.  相似文献   

7.
众所周知,动物可以通过声音、发光和化学物质相互传递信息,运用自身特有的本能,进行自卫防御。那么,植物是否对外来侵害,只能逆来顺受,任凭宰割呢?其实不然。研究表明,植物同动物一样,也具有一种鲜为人知的防御本能,甚至可致敌于死地。通常植物的信息源是植物体,传播媒介为空气。它们依靠传媒介,可释放出一种或多种易挥发且的气味的化学物质,而同类通过其感觉器官接收到信号后,随即进入自行防御状态。有些植物则可施放出特有的有毒"化学武器",杀死或击退敌人,保护自身安全。具有特种杀敌武器的植物,则以攻为守。如南瓜植株,在遭昆虫危害时,会立即产生一种毒素,使昆虫难以下口和忍受,而迅即逃离。再如,龙舌兰含有能使动物细胞破裂的植物类固醇,令敌害触而中毒,往往退避三舍。被誉为抗污染"勇士"的夹竹桃,含有一种剧毒物质强心苷,这是一种肌肉松弛剂,不仅可杀灭昆虫,而且能使人畜中毒,甚至致死。高大的橡树被成群舞毒蛾幼虫吃光叶子后,第二年就再见不到这种穷凶极恶的害虫了。原来是后长出的新叶,都含有抑制这种毒蛾幼虫生长的化学物质,使之自行死亡。特别值得一提的是,产于热带和亚热带地区的一种名叫布树的植物,它  相似文献   

8.
在植物界,很多植物有保护自己的独特方法。刺槐等植物的树枝上布满硬刺,牛、羊等动物为防止被硬刺扎伤,就不敢轻易食用这种植物的叶子了;夹竹桃的叶子中含有强心苷,动物吃了它的叶子,就会危及生命。高粱的幼苗、合欢树的叶子中含有氰化物,动物吃了容易中毒死亡;一些植物的果实未成熟时,产生大量苦涩的单宁,使动物难以入口;一些蕨类植物中含  相似文献   

9.
在植物王国中,有些"聪明"的植物为了保护自己,练就了一身高超的伪装技术:把自己伪装得普通些,可以躲过动物的眼睛;使自己长得恐怖些,可以吓回要伤害自己的动物;把自己扮得像昆虫,吸引昆虫来授粉.  相似文献   

10.
传统认知以为,植物不像人和动物有着高等生命才有的记忆力,但是也许这个看法要被颠覆了.研究表明,植物可以"记住"光线中的信息并作出反应.科学家最近提出,植物可以在一片叶子与另一片叶子之间传递光强和光质信息,这种方式和我们的神经系统非常相似.这些"电化学信号"是由充当植物"神经"的细胞来传递的.  相似文献   

11.
不看不知道,世界真奇妙。都知道动物吃植物,谁知道植物一样也能吃动物。据英国广播公司报道,近日生物学家在菲律宾一处山峰发现一种罕见的巨型"食肉"植物,形状体态宛如一个诱捕昆虫的陷阱,它的瓶状叶可以捕食昆虫等动物。这种植物是以前从未发现的猪笼草新品种,它甚至可以把老鼠“吃”掉。  相似文献   

12.
有些植物不但依靠根系从土壤中吸取养分,叶子还能变态成捕获昆虫的器官,专司捕捉昆虫补充养分.此类食肉的植物我们称为食虫植物.据统计,全世界共有500多种食虫植物,分布在世界各国.产于我国的食虫植物有猪笼草、毛毡苔等,多分布在亚热带地区.植物为何要捕捉昆虫?它们又是如何捕捉的?植物学家经过长期的观察研究,发现了食虫植物捕获昆虫的机理,揭示出食虫植物食肉的奥秘.  相似文献   

13.
最新研究表明,当北美一枝黄闻到雄性果蝇发出的性引诱剂(雄蝇为寻找配偶发出的信息)后,这种植物就会做好化学防御准备,让雌蝇对它们不再感兴趣(雌蝇通常会把卵产在它们身上)。科学家把北美一枝黄暴露在雄蝇气味当中,然后观察雌蝇在其上产卵的情况。结果发现,与对照组相比,雌蝇在侵染过雄蝇气味的北美一枝黄上产卵的意愿明显减弱。科学家之前已经知道,一些植物能对遭遇昆虫侵害的相邻植物发出的气味作出反应,反应方式  相似文献   

14.
植物虽然默默无语,但它们身上蕴藏着无穷的智慧,我们身边的很多发明都来源于植物.相传木工用的锯子就是鲁班受锯齿草叶子边缘上锋利细齿的启发而发明的.  相似文献   

15.
"哎呀……虫子!"感觉六条腿的昆虫在身上爬时,多数人都会有这样的反应.其实,我们对于虫子的这种厌恶和排斥是很不理性的.事实上,绝大多数昆虫对于我们而言,是完全无害的.如果没有它们,那么我们和地球上大多数其他复杂生命将处境堪忧.  相似文献   

16.
有花植物世界中,有一大类是靠动物、风或水帮助传粉的。能为植物传粉的动物有很多种,比如鸟、蝙蝠、昆虫等。 蜂鸟做“红娘” 产于南美洲的蜂鸟有很多种类,它们身体极小,有时比黄蜂还小,不过也有大如燕子的。蜂鸟的羽毛非常美丽,嘴细长如小管状,舌能自由伸缩,常常飞行于花间,取食花蜜和花上的小昆虫。 当蜂鸟取食花蜜时,就可以起到传粉作用。因为它在某一朵花上取食花蜜时,管状嘴会碰上花冠内  相似文献   

17.
“大鱼吃小鱼,小鱼吃虾虾,虾虾吃泥巴。”这是中国人对弱肉强食的生物世界的生动总结。动物世界似乎对植物世界拥有绝对的权威,动物想吃什么就吃什么,而植物却毫无还手之力。但事实上,柔弱的植物在几亿年的生物进化中找到了一种保护自己的有效方法。当毛虫大嚼玉米茎叶时,它无意中为自己布下了死亡的陷阱,因为它帮助玉米召唤来了自己的死敌。研究发现,植物在受到昆虫或动物躁时;会送出特定的化学物质信息,这些信息既可以是促使其他同类植物构筑起化学防御工事的信息,也可以是召唤捕食者来吃掉昆虫的信息。金合欢树在动物舌卷它们…  相似文献   

18.
植物在一生中经常会受到动物的伤害,因为所有的动物都直接或间接以植物为食。植物因此采取各种办法来进行自我保护。很多植物并不是干等着食草动物来吃它们的叶子,它们亦会采取反击手段,而且用的是致命武器;“道高一尺,魔高一丈”,那些素食的动物又“发明”出与之对抗的武器,而那些植物又会进一步采取防御措施……于是,人们在动物和植物之间发现了极富戏剧性的一幕。植物战胜了动物1981年,一种叫舞毒蛾的森林害虫在美国东北部的橡树林中大肆蔓延,把4平方千米的橡树林叶子啃食精光,橡树林受到了严重的危害。可是到了1982年,当地的舞毒蛾突然…  相似文献   

19.
动物吃草、昆虫采蜜,这些都是平常之极的事情,但反过来,植物"吃肉"、捕杀昆虫会怎么样呢?你也许见过花卉市场卖的猪笼草,听说过它会捕虫,但你知道吗,食虫植物还有很多种,它们各怀绝技,还有恐怖的传闻说它们会吃人呢!  相似文献   

20.
昆虫学家不止一次地发现落在某些野生西红柿Lycopersicon hirsutum f.glabratum 叶子上死亡的小昆虫。这种植物的叶子布满了很多能分泌有毒物质的腺毛.不久以前,美国北卡罗利纳大学的研究人员成功地离析和测定出这种具有杀虫作用的物质的化学结构,它是属于2-十三烷酮(CH_3COC_(11)H_(23))。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