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2 毫秒
1.
依据等效翻译的原理,分析一些英语成语泽成汉语成语实例,阐明由于人类思维的共性及英汉成语对译存在的可能性;由于英汉两种语言本身的差异以及所在文化的差异,英汉成语之间又存在不可对译性。  相似文献   

2.
英语习语在英语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是英语学习者和研究者都不能忽视的语言现象.但在其汉译中,由于文化差异等原因,往往出现词义偏离.本文将从英汉习语翻译中词义偏离现象的主要表现及其原因等方面进行分析,以期有助于英语习语的学习与教学.  相似文献   

3.
基于“等效翻译”理论,探讨了英语习语等效转换成汉语成语的四种基本模式:对应式转换、平行式转换、替代式转换和不对应式转换,以期实现常用英语习语在汉语中的效果对等,达到语际有效转换的目的。  相似文献   

4.
从认知语义学的角度看习语的含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成语的构成及含义一直是语言教学的重点和难点,从认知语义学的角度探讨英汉两种语言中习语形成的动因和认知机制,旨在加深对英语习语的理解,服务于外语教学。  相似文献   

5.
由文化差异看英语成语的翻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英语成语同汉语成语一样,是语言在其发展过程中所形成的固定的短语或句子。英语成语有自身的文化内涵,在翻译过程中尤需注意英汉文化差异。英汉成语的关系大致可分为对应、不完全对应和不对应三种关系,在英语成语汉译时应根据具体情况灵活处理。正确处理好语言与文化之间的关系,把握好翻译的适度性。  相似文献   

6.
习语是各民族语言中的瑰宝,英汉习语的文化差异是翻译者所面临的最大困难之一,本文试从地理环境、宗教信仰、生活习俗以及历史典故等四个方面分析英汉习语的文化差异,并针对汉、英习语联想意义之间的不同对应关系提出具体的翻译方法:直译、意译和增译。  相似文献   

7.
汉语与英语这两种发达而又极具生命力的语言都包含着丰富的词汇,汉语的成语与英文的习语颇为相似,本文通过大量的语言实例对汉英成语的定义、渊源、表层结构与内涵,英汉成语的相互借用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8.
习语是人们长期以来习惯使用的、形式简洁而意义独到的定型的词组或短句,是语言词汇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是语言的核心和精华。从英汉习语的表现语义和化特征看,由于英汉习语之间存在着对应关系、半对应关系和非对应关系,因此,在互译的过程中必须弄清楚英汉习语的对应关系,不能望生义,从而达到准确把握和正确使用习语。  相似文献   

9.
语言对译过程中译者经常会将源语和目的语进行机械对应从而导致对译失误。译者的英汉对应依赖心理是导致机械对应产生的主因之一。语言对应的客观存在、传统教学模式及学习者策略等因素促成了英汉对应心理的形成。应通过创造全英语的学习环境、避免频繁的英汉对译练习、在翻译教学中倡导宏观对应理念等措施来克服机械对译。  相似文献   

10.
英语习语翻译与文化背景知识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英语习语具有结构的固定性、语意的整体性、形式的多样性等特点,最重要的是英语习语还承载着深厚的社会历史文化,地理自然环境、宗教信仰和风俗习惯等文化差异都影响着英语习语的翻译。在没有文化冲突的情况下,英汉习语的翻译既要保证原文隐含意义的准确转达,又要根据具体的语境最大限度地保留原文习语的民族风情和地域风味。因此,在翻译英语习语的时候,除了用直译、意译、直译和意译结合的方法外,还要根据具体情况增加注释、使用汉语成语替代法等。  相似文献   

11.
语言对译过程中译者经常会将源语和目的语进行机械对应从而导致对译失误.译者的英汉对应依赖心理是导致机械对应产生的主因之一.语言对应的客观存在、传统教学模式及学习者策略等因素促成了英汉对应心理的形成.应通过创造全英语的学习环境、避免频繁的英汉对译练习、在翻译教学中倡导宏观对应理念等措施来克服机械对译.  相似文献   

12.
有一部分英汉习语从含义和使用上看,存在一定的对似关系。本文将这些对似英汉习语分作成语和谚言作了类比,并简要分析了对似关系的具体表现,认为英汉习语对似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3.
英汉习语具有强烈的文化特征,习语翻译要处理好语言和语境的矛盾,不仅要译出原语习语的形象、喻义,还要译出其民族特色和地域色彩。所以英汉习语互译时,除用直译、套译和意译外,还要运用直译兼意译以及增补译法。强调了在翻译过程中要注意"貌合神离"的现象。  相似文献   

14.
语言是文化教育的载体,习语是语言的精华,是在语言的长期使用过程中形成稳固定型的词组或句子,在语法结构、固定搭配或特定含义上都是特殊的,一般不能改变其含义和结构。在英汉习语翻译时,必须照顾到英汉两国文化的习惯和特点,采用英汉习语在表现语义和文化特征方面的对应关系、半对应关系和非对应关系的原则。只有这样,在翻译时才能确切地表达原文含义。  相似文献   

15.
习语是一种固定的惯用短语,各个组成部分不能随意省略或更改.随着社会的发展,习语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经常会发生一些特殊的变化,这称为习语的变体现象,这在英汉习语中大量存在,本文拟就针对英汉习语中存在的变体现象作一探讨.  相似文献   

16.
杨艳婷 《科技信息》2008,(30):239-239
英汉两种语言中的习语因各自的文化特色而各有特征。文化因素是影响英汉习语相互翻译的一个重要方面。本文论述了文化因素对习语可译性的影响和相应的翻译方法。  相似文献   

17.
马红梅  鲁光伟 《甘肃科技》2012,28(16):79-81
英汉习语中有大量动物习语.比较了英汉动物习语,并在此基础上介绍了英语动物习语的翻译方法及每种方法的优点.同时指出了翻译英语动物习语时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18.
论英汉习语翻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语言是化教育的载体,习语是语言的精华,是在语言的长期使用过程中形成稳固定:型的词组或句子,在语法结构、固定搭配或特定含义上都是特殊的,一般不能改变其含义和结构。在英汉习语翻译时,必须照顾到英汉两国化的习惯和特点,采用英汉习语在表现语义和化特征方面的对应关系、半对应关系和非对应关系的原则。只有这祥,在翻译时才能确切地表达原含义。  相似文献   

19.
英汉两种语言中的习语因各自的文化特色而各有特征。文化因素是影响英汉习语相互翻译的一个重要方面。本文论述了文化因素对习语的可译性的影响和相应的翻译方法。  相似文献   

20.
张丽 《科技信息》2010,(21):252-252,269
习语是各国文化的精髓,反映各国的风俗习惯。它作为语言的精华承载着丰富的文化信息,充分反映出英汉两种语言的文化差异。因此,本文从最能体现中西文化差异的习语着手,论述习语在文化上六个方面中所反映的中西文化差异,即生存环境、生活习俗、宗教信仰、历史典故、对客观事物的认识、数字习语的差异。从总体上看,英汉习语在表现语义和文化特征方面,主要有三种类型,即对应关系、半对应关系和不对应关系。半对应关系和不对应关系的习语应该首先弄清它们的文化内涵和实际意义,再根据上下文的意思灵活处理。掌握习语的文化差异,对于培养语言的领悟力和跨文化的交际能力是十分必要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