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能不能将金属像捏面团那样,捏成任何想要的形状呢?能!科学家发现,将某些金属加热到特定的温度,就会产生超塑性,可以像塑料膜那样拉伸,也可以用模具压制成形状复杂且有高强度的精密部件。 这对于那些制造飞机、汽车等厂商来说可真是个好消息,他们可以用这种超塑金属来制造以前无法制造或造价高昂的精密零部件了。 金属超塑的新技术是美国戴维斯市加利福尼亚大学和俄国乌发州航空技术大学共同研究成功的。以前要让金属产生超塑性,需要较高的温度,缺乏实用性;新技术则可在较低温度下使金属产生超塑性。  相似文献   

2.
让金属按照人的意愿随心所欲地改变形状,历来是人们的梦想。古典小说《西游记》中,孙悟空那根伸缩自如的金箍棒,或许寄托了古人对金属的某种期望。 为了改变金属的形状,从青铜器时代起,人们就用加热、锤击等方法想让金属听使唤。在20世纪60年代初,一种能记住自己本来面目的合金终于应运而生了。 1963年,美国海军军械实验室在一次实验中,需用镍钛合金丝。他们把原为圆圈状的镍钛合金丝拉直  相似文献   

3.
最近出版的《科学》杂志称 ,由美国和德国科学家开发出的一种能够自动成形的塑料可用作手术缝合线和医疗植入物。这种“智能”塑料由热塑性塑料聚合物制成 ,可被人体吸收 ,经设计后能够记忆一种特定的形状 ,当加热到体温时 ,它就会自动转化成所需的形状。参与该研究的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的科学家说 ,这种塑料可用来制作植入物或骨钉 ,植入人体时比细线略粗一点。加热之后就会变成所需的植入物形状。由于该材料具有记忆功能 ,它能以一个松散线团的形式穿过切口。当被加热到体温时 ,材料“记起了”它设计好的形状和大小 ,然后收缩拉紧伤口。等伤…  相似文献   

4.
金属中低温高密度氘离子体核聚变的可能性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王顺金 《科学通报》1990,35(8):583-583
金属晶体中低温高密度自由电子气的极强的库仑屏蔽效应,一方面使在金属晶体中形成低温高密度氘离子体成为可能,同时又使晶体中D~++D~+碰撞的聚变截面增加;而逐渐形成的低温高密度氘离子体又会进一步增强库仑屏蔽效应并增加聚变截面。金属晶体中高密度自由电子气的这种催化作用以及由此形成的高密度氘离子体的自催化作用,使金属晶体中低温高密度氘离子体核聚变的可能性增加。  相似文献   

5.
在喂养金鱼等水中生物时,要尽量避免使用金属容器。因为如果用铁制容器,就会生锈。生锈后就会大量夺取水中氧气,使水锈进一步扩大。反过来,铁的成分又会溶进水中,对喂养的生物产生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6.
苏联科学院理化研究所于1962年发现电流能直接产生力,作用于材料,并使材料易于变形。这种现象被称为电塑性效应。这种效应的实质是,当电流通过金属时,金属内部产生了电子流,提高了金属塑性,从而降低了金属的变形阻力。利用这种现象可以不需要对材料专门加热,就可以进行加工。  相似文献   

7.
李刚 《科学之友》2003,(7):11-11
在“摩圣技术”出现之前,不用伤筋动骨便使金属磨损件恢复原始尺寸及形状,简直是“不可能的任务”。但是现在,你会惊讶于一种玩魔术一般的汽车保养……绝密军工技术“摩圣技术”是前苏联发明的一项绝密的军工技术,全称为“定向全扩散技术”,其研究和应用旨在提高军事装备的战斗能力,及其在特殊情况下的生存能力。  相似文献   

8.
日本大阪工业技术研究所的江田仪弘研究成功一种新式陶瓷与金属的焊接法,已获得实际应用。这种焊接法可用于氧化铝、堇青石(cordlerite:2MgO·2Al_2O_3-5SiO_2)、氧化镁等氧化物陶瓷与镍等金属的焊接。焊接工艺是:在陶瓷与金属间夹一层铜皮。加热到1200℃,焊接即告完成,既不需用焊剂,亦不需特殊气体保护。焊缝强度很高,因为在加热过程中,铜一方面与被焊的金属焊牢,同  相似文献   

9.
蜡烛游戏     
蜡是用来制作蜡烛的原料,它是从石油中提取的石蜡。蜡烛的白颜色是石蜡的原色。让我们用蜡烛做些游戏,在游戏中探索一下蜡的性质。 漂亮的蜡烛 石蜡有一种特性:加热后会溶化,所以把蜡烛加热后,蜡烛就会溶化成液体。工厂在制作蜡烛时,先把溶化了的石蜡倒入模型中,待其冷却凝固后,即成为所期望形状的蜡烛。如果在制作时把染料加入白色的石蜡中,就能制成彩色的蜡烛。  相似文献   

10.
碘酒取指纹     
每个人的指纹都不一样,因此,公安机关有时利用罪犯在作案现场留下的指纹来破案。公安机关有许多获取和分析指纹的科学方法。这里向你介绍一种利用简单的化学原理来获取留在纸上指纹的方法。用你的大拇指在清洁平整的白纸上按一下,白纸上就留下了肉眼看不见的指纹。然而,往金属瓶盖里倒少量碘酒,并用盛有碘酒的瓶盖放在酒精火焰(或烛火)上加热,同时把用大拇指按过的白纸放在火焰上方熏,不久,便会出现清晰的指纹。原理:碘酒是碘溶解在酒精里而得到的,当加热时,碘和酒精都变为蒸气,碘又比较容易溶解在油脂中,当碘蒸气跟白纸接触时,指纹上沾附的…  相似文献   

11.
前沿     
正发现"暗物质加热"独特现象存在的证据科学家首次发现了一种名叫"暗物质加热"的独特现象存在的证据。这项新研究指出,暗物质(一种占宇宙中物质总量27%的隐形物质)可以被星系内部活动加热并四处移动。随着新恒星的形成,由此产生的强风会将气体与尘埃推开,使星系中央的质量向外转移,而制约暗物质的引力也会随之受到影响,向星系外部移动。该研究对附近的矮星系展开了分析,试图寻找该星系中  相似文献   

12.
太空冶金太空冶金也叫宇宙冶金,是在航天飞行器中,在高真空、失重状态下熔炼金属。宇宙冶金不需要窗口(炉体),只用几只电磁线圈和一套伺服机构,熔炼的金属感应产生巨大的涡流,从而使金属发热直至熔化。在美国发射的航天飞机上,有3位科学家进行了冶金实验。他们把一片10克重的钨放在真空室的底座上,真空室是一个直径约60厘米的金属圆柱体。真空室设有观察孔,可以看到冶炼时的变化,小小的底座缓缓地升起来,把钨片移入电磁场后,底座便下降,由于失重,移入的钨片悬浮在空中。当电流把钨加热到2260℃时,悬浮在空中的钨便熔化为一串球形体。这时,关…  相似文献   

13.
徐复 《科学通报》1982,27(20):1235-1235
Tokamak中的一个重要问题是加热。中性束注入加热是加热的一个有效手段,它使美国PLT上的离子温度达到7.1KeV.但PLT上的中性束注入的不对称性引起等离子体的快速环向旋转,转速可达1×10~7厘米/秒。1979年5月Suckewer等在PLT上测量了速度分布。 在具有速度剪切进行旋转的等离子体中,会不会形成新的磁流体力学不稳定性?1980年  相似文献   

14.
胀接是用胀管器将管端扩大,使之与锅筒(或集箱)的管孔形成一个牢固而又严密的接口,能够承受锅炉内部工质的压力、受热面的重量以及金属的热膨胀应力.确定和掌握合适的胀管率,可使管孔金属紧紧箍住管子,形成牢固而又严密的接口.  相似文献   

15.
《大自然探索》2003,(10):75-75
再过2.5亿年,地球将会是什么样?最近,美国得克萨斯大学地质学家克里斯托费尔·斯科特斯博士经多年研究和深入计算后指出:2.5亿年后,地球上所有陆地又会重新聚集成一块巨大的超级大陆;地中海消失,海中会耸立起山脉,且山脉将会是今天喜马拉雅山那样的形状;澳大利亚将与印度、中国粘到一起,而印度尼西亚岛将会隆起成  相似文献   

16.
有生命的物体,包括植物、动物都具有记忆功能,并非罕见。但谁能想到,无生命的物体也会具有神奇的记忆功能呢!1951年,科学家发现一根绕成弹簧的金镉合金被拉直后,升温至30℃,就又恢复成弹簧形状。之后又发现不仅二元合金银镉、铜锡、铜锌等  相似文献   

17.
美国一家公司已经设计出一种简单的转缸式发动机。它是利用绕在二个轮子上的镍钛丝将低的热能变为机械能。微小的温度变化对镍钛合金都有强烈的作用:它的“记忆效应”使其恢复到原有形状;因此当镍钛丝绕金属轮弯曲然后用热水对它加热时,它就要拼命伸直,从而使轮子旋转起来。只要镍钛丝保持是热的。则发动机将不停地旋转。这种  相似文献   

18.
让金属按照人的意愿随心所欲地改变形状,历来是人们的梦想.古典小说<西游记>中,孙悟空那根伸缩自如的金箍棒,或许寄托了古人对金属的某种期望.……  相似文献   

19.
疲劳的金属     
人累了会有疲劳的感觉,那么金属会不会累?会不会疲劳呢?答案是肯定的,金属也会疲劳。人过度疲劳后会导致个体的生病或死亡,而金属疲劳会造成更大的伤害,它可能导致一个人类群体的死亡!这绝不是危言耸听,金属大桥的断裂、房屋的倒塌、车祸、飞机失事.都会造成多人的死亡,而这些惨剧的发生可能就是由金属疲劳而断裂引起的。  相似文献   

20.
作为传热学理论的基本规律,傅里叶定律对于常规条件下的导热都是适用的.针对瞬态条件下的热波现象和非傅里叶导热已有不少理论和实验研究.近年来,热质理论指出在低温、极高热流密度的稳态条件下也会出现非傅里叶导热现象,其物理本质是热质惯性力作用不可忽略的体现.利用液氦制冷系统,在低温环境中对大电流加热条件下金属纳米薄膜中的导热过程进行实验研究,实验中可以产生高于1×1010Wm-2的热流密度.通过对不同金属纳米薄膜样品的重复测量,结果显示金属纳米薄膜平均温度明显高于傅里叶定律的预测值,并且温差随着热流密度的增加、环境温度的减小而逐渐增加,表明非傅里叶导热现象的存在,同热质理论的预测规律一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