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正>当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全球进入新的动荡变革期。2023年,影响国际形势的各种长短期因素日益凸显和交织叠加,全球经济复苏和社会发展面临很大的不确定性和不稳定性。作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和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中国的经济增长将保持在合理区间,对全球经济增长的贡献率维持在较高水平,成为引领全球经济发展与合作的重要力量。  相似文献   

2.
外交动态     
《世界知识》2023,(5):6-7
<正>习近平同伊朗总统莱希举行会谈2023年2月14日下午,国家主席习近平在人民大会堂同来华进行国事访问的伊朗总统莱希举行会谈。习近平指出,中伊两国传统友好,两国关系经受住各种国际风云变幻考验。面对当前世界之变、时代之变、历史之变的复杂局面,中伊相互支持,团结协作,携手抗击新冠疫情,战略互信不断巩固,务实合作稳步推进,促进了共同利益,维护了国际公平正义,谱写了中伊友谊新篇章。  相似文献   

3.
刘晋 《世界知识》2023,(14):24-25
<正>刘晋(中国国际问题研究院欧洲研究所助理研究员):2023年上半年,在乌克兰危机延宕不息的背景下,欧洲安全格局对抗性加剧,美国和北约影响上升。欧洲内部政治影响力格局持续变化,法国、德国苦寻战略自主之路和危机解决之道,中东欧、北欧国家及英国话语权扩大。与此同时,欧洲经济复苏与社会发展面临多重挑战,前景的不确定性较大。  相似文献   

4.
墨客 《华东科技》2024,(1):20-21
<正>回顾2023年,我国科技“硬”实力正从量的积累迈向质的飞跃、从点的突破迈向系统能力的提升。2023年,全球经济可以用“阴霾”一词来形容,全球贸易增速下滑、通货膨胀、粮食危机、债务违约风险,南北“鸿沟”扩大,传统产业收缩……然而,中国经济依然发挥着超大规模市场优势,发展韧性更加彰显。2023年前三季度,中国国内生产总值(GDP)同比增长5.2%,在全球主要经济体中位于前列。其中,科技产业功不可没。  相似文献   

5.
<正>在全球经济增速明显放缓、前景愈加黯淡的背景下,东盟经济正因其凸显增长优势、加速内部整合、引领区域合作、提升国际地位而越来越成为为数不多的新亮点。凸显经济增长优势全球经济在2020年遭遇严重衰退,2021年迎来强劲回升,2022年陷入滞胀困境。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最新数据,全球经济增长率在这三个年份依次为-3.0%、6.0%和3.2%。在激进加息导致负面后果趋重、乌克兰危机恶化、新冠疫情反复延宕背景下,主要国际机构纷纷下调2023年全球经济增长预测。  相似文献   

6.
《世界知识》2023,(13):12-13
<正>2023年5月14日,土耳其迎来新一届总统和议会选举,总统埃尔多安以微弱优势赢得连任。此次在土耳其建国百年之际举行的大选就像一面棱镜,折射出土耳其内部的复杂光谱和亟待解决的诸多问题。埃尔多安在竞选期间向民众承诺了建设“土耳其世纪”的光辉前景。在乌克兰危机背景下,土耳其作为全球重要地缘政治国家,其外交及全球定位将因国内政治变动发生怎样的变化?本期“封面话题”约请相关专家进行解读。——编者手记  相似文献   

7.
财经剪贴     
《世界知识》2011,(4):10-10
达沃斯论坛指出全球经济面临的主要威胁世界经济论坛年会1月26日至30日在瑞士达沃斯举行。与会各界精英围绕"新形势下的共同准则"这一主题热议全球经济形势和政经格局之变,经济复苏、欧元危机和多哈回合谈判等问题备受关注。论坛指出,欧元区主权债务危机仍有可能蔓延、美国失业率高企且财政状况堪忧、全球大宗商品价格上涨、新兴经济体通胀压力加剧和全球经济失衡重新抬头,将是全球经济面临的主要威胁。  相似文献   

8.
卢静 《世界知识》2023,(15):14-16
当前,世界之变、时代之变、历史之变正以前所未有的方式展开。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世界进入新的动荡变革期,全球治理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在此形势下,金砖国家作为全球治理体系改革的积极倡导者,应该更加积极地参与到改革和完善全球治理体系的进程中来,努力为全球提供公共产品,提升参与全球治理的能力。  相似文献   

9.
财经剪贴     
《世界知识》2023,(8):10-11
<正>1世界银行将2023年中国经济增长预期上调至5.1%3月30日,世界银行发布2023年4月期《东亚和太平洋地区经济半年报》,将今年中国经济增长预期上调至5.1%。报告称,得益于中国的不断开放和经济活动的大幅反弹,东亚和太平洋地区发展中经济体的增长将超过此前预期,报告将今年中国经济增长预期从去年10月预测的4.5%上调到5.1%,较世行今年1月发布的《全球经济展望》报告所预测的4.3%,上调了0.8个百分点。此外,东亚和太平洋地区发展中经济体2023年的经济增速将从去年的3.5%回升至5.1%,高于去年10月预测的4.6%。不过,报告同时指出,东亚与太平洋地区经济体今年面临多个下行风险,包括全球增长放缓、大宗商品涨价等。  相似文献   

10.
《太原科技》2010,(6):111-111
近日,两年一度的国际能源论坛于在墨西哥东部城市坎昆开幕,全球主要产油国和消费国的能源官员以及石油输出国组织(欧佩克)、国际能源机构、世界银行等国际组织的代表将共同探讨如何应对全球能源领域面临的各种挑战。  相似文献   

11.
《世界知识》2023,(14):12-13
<正>“2023年上半年热点问题:危机、格局与合作”研讨会暨2023年世界知识论坛·夏季号于2023年6月8日在安徽大学举办。此次论坛由《世界知识》杂志社与安徽大学外语学院、安徽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处联合举办,由安徽大学中西文化比较与文明互鉴研究中心承办。安徽大学校长匡光力、安徽省外办一级巡视员张力芳、世界知识出版社有限公司董事长崔春、外交部政策规划司参赞郑振华在开幕式上致辞。  相似文献   

12.
<正>2023年,我国人工智能产业蓬勃发展,创新成果不断涌现;面向2024年,人工智能无疑是全球科技和产业竞争的焦点,将迎来更多的机遇和挑战。1956年8月,在美国汉诺斯小镇宁静的达特茅斯学院中,几十位科学家聚在一起,讨论着一个在当时完全不食人间烟火的主题:用机器来模仿人类学习以及其他方面的智能。这也是人工智能这一新兴产业生根萌芽的伊始。  相似文献   

13.
1992年,世界银行曾提醒巴西将面临艾滋病危机的巨大挑战,并预计巴西2000年将有120万人感染艾滋病毒。今天,巴西的流行艾滋病大约是66万人,同时巴西是发展中国家最早和最大的艾滋病公共治疗项目国之一。挑战传统智慧的艾滋病治疗在发展中国家行不通,巴西减少了一半艾滋病有关的死亡并显著减少与艾滋病并发症的发病率。今天,巴西的艾滋病防治计划被认为是一个全球典范。  相似文献   

14.
姚云竹 《世界知识》2023,(22):56-57
<正>2023年10月29日至31日,在中国国防部支持下,由中国军事科学学会和中国国际战略学会主办的第十届北京香山论坛顺利召开,并获得圆满成功。此系时隔四年之后香山论坛重回线下,除继承了以往的成功,还展现了可圈可点的新特点。我作为论坛秘书处的高级顾问和正式代表,与到会的中外专家学者进行了广泛的交流,对论坛的各项活动进行了观察,并主持了“核风险与全球安全”平行分组会议,参加了“中美危机管理”等小型研讨会。  相似文献   

15.
<正>2022年12月28日,俄罗斯、土耳其、叙利亚三国国防部长及情报官员在莫斯科举行三方会议,讨论解决叙利亚危机和难民问题的途径,以及共同努力打击叙境内极端主义组织。此系自2011年以来土叙之间举行的首次部长级会议,标志着两国关系进入新阶段。而2023年2月6日发生在土耳其南部靠近叙利亚边境地区的大地震,被舆论认为或将在一定程度上促进双方的和解进程。  相似文献   

16.
<正>伊朗媒体2023年1月15日报道,伊朗将在未来数月内从俄罗斯接收一批苏-35战机。近几个月,俄与伊朗还签署了一系列协议,加强两国贸易、能源、军事合作。2015年俄出兵叙利亚后,俄伊在维护阿萨德政权生存的共同目标驱使下,升级彼此政治和外交关系,两国间经贸往来也日趋紧密。乌克兰危机爆发后,两国关系发展呈现新态势。  相似文献   

17.
正肆虐全球的新冠疫情不仅夺走了很多人的生命,也给全球诸多领域带来了冲击,成为当前世界各国都需要面对的挑战。毫不夸张地说,这次疫情对世界经济的冲击将超过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在疫情的影响下,全球供应链的发展面临严峻挑战,许多跨国公司面临巨大的压力,如何积极调整政策成为摆在  相似文献   

18.
余翔 《世界知识》2008,(23):38-38
历史明示我们,机遇总是和挑战并存,危机中酝酿着变革。发端于美元帝国的金融危机肆虐全球,危机袭来,几多欢喜几多忧。忧的是为危机所累,喜的是总算找到了反攻倒算的机会。  相似文献   

19.
正在20世纪末的时候,西方学者就曾预言,"21世纪将是亚洲的世纪"。进入21世纪尤其是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以来,亚洲一直是世界经济的主要推动力,世界经济的中心逐步向亚洲转移。但更应该注意到的是,21世纪是全球联动发展的世纪。亚洲的发展离不开外部世界,亚洲解决和应对各种问题、矛盾和挑战离不开外部世界的支持和配合。正如中国国家  相似文献   

20.
未来世界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动荡凸显,将面临诸多挑战:对粮食、水资源、能源的需求急剧上升.气候变化带来危机.个人及非国家行为体力量增强导致的复杂性,全球中产阶级人口增多.世界将经历前所未有的技术革命,急剧改变国际面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