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时事概览     
《世界知识》2022,(9):8-9
<正>俄罗斯外长称在乌军事行动进入下一阶段4月19日,俄罗斯外长拉夫罗夫向媒体表示,俄军在乌克兰的“特别军事行动”开始进入下一阶段。他强调,俄军的行动旨在彻底“解放”顿巴斯地区。当被问及俄罗斯在乌是否会使用核武器时,拉夫罗夫表示,俄方没有考虑在乌使用核武器,只会使用常规武器。拉夫罗夫同时强调,俄并不谋求改变乌克兰政权,而是希望乌克兰人自己决定他们想要如何生活。如果当初乌总统泽连斯基努力执行明斯克协议,危机本可很快解决。  相似文献   

2.
<正>2023年1月中旬,俄军在乌克兰东部发动新的攻势,攻入顿涅茨克地区的索列达尔市。这一行动让神秘的俄罗斯私营军事公司“瓦格纳集团”浮出水面。1月13日,俄国防部发布公告称俄军“多支部队”击溃了乌守军并控制了索列达尔,同时承认“瓦格纳”集团的战士完成了对城区的进攻。1月16日,俄总统新闻秘书佩斯科夫对媒体发表讲话时赞扬了俄军及“瓦格纳”集团在战场上的表现,称他们为“英雄”。1月26日,美国财政部将“瓦格纳”集团划为“跨国犯罪组织”,称其在乌克兰、  相似文献   

3.
吴大辉 《世界知识》2023,(22):72-73
<正>从2022年10月开始,俄罗斯加大了对乌克兰军事和民用战略目标的打击力度,不断削弱其战争潜力。俄军通常使用导弹、无人机和远程火箭弹,对乌方目标发起混合式打击。2023年5月以来,随着导弹生产规模的扩大,俄使用导弹攻击乌的频次和规模迅速提升,在每波攻击中,通常从多个方向发射多种类型导弹,并借助诱饵弹的掩护,  相似文献   

4.
胡欣 《世界知识》2022,(10):61-63
<正>俄乌冲突持续至今,成为一场实时直播的“活剧”。这是一个什么样的战场?俄乌双方正在进行的究竟是何种样式的冲突?对国际社会而言,这场变故加深了许多国家对战争形态发展变化的理解和认识。俄军改成果经受检验进入21世纪后,俄罗斯密切关注国际军事变革发展趋势,特别是从2008年处理格鲁吉亚冲突等实战经验中感受到,依托大规模机械化集群实施陆地正面对攻,已不再是现代战争的制胜之法,而更加灵活机动,具有独立作战能力、跨域行动能力的战斗单位将成为现代战争的主角。  相似文献   

5.
<正>2023年1月下旬以来,包括乌克兰国防部副部长沙波瓦洛夫、副总检察长希莫年科、总统办公室副主任季莫申科在内的十多名乌政府高级官员接连辞职或被解职,部分前政府人士和商人遭到执法部门突击搜查或逮捕。俄乌前线战事正酣,乌政府为何在此时掀起“反腐风暴”?腐败丑闻和反腐行动将对泽连斯基的执政地位、西方对乌援助、乌加入欧盟产生何种影响?  相似文献   

6.
正2018年11月25日,乌克兰三艘海军船只试图通过刻赤海峡,遭到了俄罗斯海军的炮击和扣留。乌克兰总统波罗申科在冲突后宣布乌与俄毗邻的东部十个州进入为期30天的战时状态。对于刻赤冲突事件,乌俄双方各执一词,均称对方在滋事挑衅。乌克兰方面坚称,乌海军船队行动并无不当,俄军向乌克兰海军船只开火,打伤人员并扣押船只,"是对国际法的粗暴违反,是对乌克兰的侵略"。而俄方则说,乌克兰海军船只无视其边  相似文献   

7.
兰顺正 《世界知识》2022,(14):64-65
<正>俄乌冲突仍在继续,战争长期化是大概率的。乌克兰方面得到西方多国源源不断的军援,其投入作战的武器装备呈现“万花筒”之态。俄罗斯同样将一些新式武器装备投入战场,既通过实战来检验它们的性能,也希望能以此打开局面并威慑对手。俄军此次投入使用的新武器装备,最值得关注的有以下三种。  相似文献   

8.
<正>乌克兰危机全面升级已有十个月,俄罗斯没能达到预期目标,目前战场态势基本五五开。2022年10月以来,俄对乌方核心基础设施轮番实施轰炸,对乌施以全方位震慑,并辅以在乌东部战场的攻防机动;乌则依托美西方军援发起战役性反攻,继收复哈尔科夫州和赫尔松市之后,酝酿冬季攻势,同时对俄本土目标不断实施偷袭。迄今为止,乌克兰战场表现出准核战争威慑条件下的大规模地区常规战争性质。  相似文献   

9.
秦天 《世界知识》2022,(7):48-49
<正>2022年2月以来,在伊朗核谈判进入冲刺阶段的关键时期,乌克兰危机愈演愈烈,并最终爆发俄乌冲突。作为冷战结束以来欧亚大陆的重大地缘政治事件,俄乌冲突不可避免地给伊朗核谈判增加了新变数,也在一定程度上折射出未来伊朗核协议的“脆弱性”。  相似文献   

10.
丁隆 《世界知识》2022,(8):49-51
<正>在俄乌冲突引发国际原油市场震荡之际,3月8日美国总统拜登试图与海湾地区盟友沙特阿拉伯和阿拉伯联合酋长国领导人通电话,孰料竟遭“拒接”。自俄乌冲突爆发以来,海湾阿拉伯国家因与美国的盟友关系和在世界石油市场上的重要分量而受到西方国家关注。美国希望海湾阿拉伯国家加入其主导的“反俄联盟”,并扩大石油产量以稳住自俄乌冲突爆发以来“一飞冲天”的国际油价,以缓解美国国内的通货膨胀压力,然而却碰了壁。  相似文献   

11.
<正>在近期的乌克兰危机中,绝大部分欧洲国家一边倒地挺乌抗俄,并且提供了大量军事、情报、物资、难民接收和道义支援,自己也直接卷入与俄罗斯的外交对抗。然而在处于“锋线”地区的中东欧国家当中,有一个国家与众不同,自俄乌冲突爆发以来一直坚定保持着“平衡”与“中立”的政策,不断发出自己的声音,那就是塞尔维亚。  相似文献   

12.
<正>2022年2月24日乌克兰危机全面爆发当天,俄罗斯黑海舰队即参与了对乌“特别军事行动”,方式包括岸基航空兵对乌海军舰艇的攻击、黑海舰队舰艇使用“口径”巡航导弹对陆上战略目标的打击和与乌方舰艇的小规模攻防战,以及海军陆战队参与的陆上攻击。在2014年的克里米亚危机过程中,乌军失去了大部分水面大型舰艇,剩下的多为小型巡逻艇与登陆艇,水下作战能力几乎为零。而俄军黑海舰队拥有作战与辅助类舰艇总计约280艘,其中潜艇10艘。在“特别军事行动”中,俄迅速控制亚速海,乌在亚速海内未来得及撤到黑海港口的舰艇或被俄方击沉,或由己方自沉,或被遗弃。  相似文献   

13.
<正>1月29日,俄乌边境局势剑拔弩张之际,有美国媒体报道称,乌克兰正在训练“周末部队”做为抵抗俄罗斯“入侵”的“最后防线”。所谓“周末部队”,指的是乌克兰领土防卫部队(TDF),主要由乌克兰民兵组成,成员大多有工作和家庭,平时正常生活,在周末进行军事训练。观察最近的乌国内形势,明显可以看出,在俄乌对峙中处于弱势一方的乌克兰一度进行着一场全国性的备战动员,想要祭起“全民战争”这面大旗。  相似文献   

14.
胡波 《世界知识》2023,(8):42-43
<正>3月14日,美军欧洲司令部发言人发布消息称,当天俄军出动两架苏-27战斗机在黑海上空拦截美军MQ-9“死神”无人机,其中一架苏-27多次在无人机前方空中放油,导致美无人机坠毁。俄罗斯国防部随即发表声明予以否认,称美军无人机侵犯了为俄“特别军事行动”所设的“飞行限制区”边界,俄防空部队未与美军无人机接触,无人机坠毁是因其自身大幅机动,导致失控坠毁。  相似文献   

15.
时事概览     
俄乌斗“气”有因由1月4日,俄乌两国在天然气价格问题上达成一致。但舆论指出,握有“能源牌”的俄罗斯和持有“管道牌”的乌克兰没有分出胜负。俄乌围绕天然气的争端半年有余。双方在价格问题上互不让步,俄坚持每千立方米230美元的“一口价”,乌强调最高可提到95美元。双方在较量中频繁“摊牌”最终使事态发展到了2006年元旦“断气”的地步。对于俄罗斯的新年“大礼”,乌克兰总统尤先科当即指责“俄罗斯表现得像战争时期一样”,乌不得不挖掘内部潜力和动用储备。但乌石油天然气股份公司董事会成员贡恰鲁克3日在新闻发布会上说,如果气温降至…  相似文献   

16.
杨霄 《世界知识》2022,(8):60-61
<正>俄乌局势紧张以来,台湾再次成为国际关注焦点。美国新保守派政客将台湾与乌克兰相联系,一时间,坊间“今日的乌克兰就是明天的台湾“论调甚嚣尘上。然而,台湾问题和乌克兰问题根本没有可比性。实际上,在俄乌冲突爆发前,美国战略界对台湾问题的讨论就不断升温:一些人疾呼必须通盘考虑欧亚大陆地缘格局的东西两线,尽快结束对台“战略模糊”;  相似文献   

17.
徐坡岭 《世界知识》2022,(11):36-38
<正>俄乌冲突爆发至今已逾百日。2月下旬以来,美西方对俄实施了多轮制裁,范围和力度都是空前的,涉及金融、贸易、能源多个领域,试图切断俄与世界经济的联系。4月之后,制裁从最初的全方位、无差别,转向针对特定个人、企业、行业和产品,成为结构性的,“工具箱”中的“武器”几乎倾囊而出。俄对美西方的猛烈制裁早有研判,普京总统根据2006年第281—F3号“关于特殊经济措施和强制措施”联邦法,  相似文献   

18.
<正>俄乌冲突有长期化的趋势,美欧散布言论称俄使用战术核武器的可能性在上升,并投入实际准备。与此同时,日韩等亚洲国家朝野鼓吹“迎回美国战术核武器部署”的论调也有所抬头。核武器根据用途分为战术级和战略级,其中战术核武器又被称为“战区核武器”或“非战略核武器”。根据美国国防部出版的《核问题手册》,  相似文献   

19.
姚锦祥 《世界知识》2022,(13):42-43
<正>俄乌冲突爆发后,不少国家都面临选边站队的压力。土耳其作为少数的例外,既与美国和北约保持了密切合作,也同俄罗斯维系了传统关系,成为各派力量均能接受的“第三方”和“传话人”。那么,土耳其是如何在美俄之间左右逢源呢?其真实意图又是什么呢?  相似文献   

20.
《世界知识》2022,(6):12-13
<正>“关于历史记忆的差别是俄罗斯与乌克兰走向兵戎相见的文化根源。”——张弘“俄乌冲突不断升级,已经演变成一场由美国牵头、整个西方集团联合起来对俄罗斯进行的全面制裁、封锁和围堵,形成俄与西方关系的彻底决裂。”——王鹏“因为俄长期受制裁,已形成比较强的抗压能力,也有许多突围的手段,为更严厉的制裁做好了充分准备。”——徐坡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