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开封有着特色鲜明、积淀深厚的历史文化,如何充分发掘这一宝库,使之成为开封市发展的动力,是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建设特色文化产业园区,可以发挥文化带动作用,推动文化与经济共同发展。  相似文献   

2.
物流产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其发展水平成为衡量一个国家现代化程度和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之一。开封市地处中原,交通便利,发展现代物流业区位优势明显。但是,目前开封市物流业发展还存在着许多问题,比如:宣传不够,认识欠缺;物流规划迟缓,管理体制落后;物流业高素质专业人才匮乏;物流服务方式单一,等等。为此,需进一步提高对现代物流业的认识;抓紧发展规划的制定,发挥政府宏观指导作用;建立具有开封特色的综合物流园区和专业物流中心;大力发展“第三方物流”,培育大型物流企业;积极开展物流教育和培训,为物流业发展提供人才支持。只有这样,才能加快开封市现代物流业的发展,提高经济运行质量,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为“中原崛起”做出突出的贡献。  相似文献   

3.
城市交通发展战略与对策解决城市交通问题是一个系统工程,既要考虑交通基础设施的科学规划与建设,也要考虑建好的交通基础设施的有效利用;既要考虑最大限度地满足交通需求,又要通过土地利用形态调整,努力创造交通负荷小的城市结构,进行交通需求管理,既要考虑交通的畅通,又要考虑交通的安全;既要做好交通硬环境的建设,也要形成良好的交通软环境。因此,要解决城市交通问题,要采取系统的对策与措施。  相似文献   

4.
随着人口密度较高、用地规模较大的中低收入阶层居住区的大量建设,科学合理地规划地震紧急避难场所,满足人们在地震灾害发生时暂时避难的安全需要越来越迫切.采用定性分析和实证分析相结合的研究方法,从地震紧急避难场所的需求、资源、安全和使用角度,较全面地分析了大型中低收入阶层居住区社区公园规划与设计中的问题与对策.首先,政府应大力引导建设社区公园,使之均匀分布;其次,在居住区审批和建设中,应控制居住区人均绿地指标,满足规范要求;再次,在具体的交通组织中,要增强居住区内紧急避难场所的开放性,同城市避难通道联系便捷;最后,在地震紧急避难场所内部应规划一定比例开敞空间,配备基本生活设施.  相似文献   

5.
王华梅 《科技信息》2011,(22):I0199-I0199
商业活动是城市的重要功能之一,城市商业区是一个城市中最具活力的部分。城市商业区在更新发展的同时,也带来了商业区环境恶化、交通拥挤、建筑形体单调等问题,在这种情况下如何建设高质量的商业空间环境成为城市规划与设计的一个新的课题。  相似文献   

6.
针对山地城市在道路交通规划方面需要更多地去适应山地环境的地形地貌特征、交通需求与交通组织等问题,以山地城市的道路交通规划研究为核心内容,融入适应性理论的思维方式,提出山地城市规划设计方法;方法结合适应性理论的耦合、协同与组织思维,从路网系统协同宏观地貌、步行空间耦合微观地形、特色交通组织连接瓶颈三方面分别探索符合山地城市地形特征与营建规律的道路交通系统规划方法;经相关案例验证规划方法指导的路网规划有助于形成富有山地特色的城市形态特征与空间环境;方法是符合山地城市地形特征与道路交通需求的规划方法,可完善相关设计理论,指导山地城市建设实践。  相似文献   

7.
本文通过杭州西湖风景区、虎跑改建规划方案的介绍,阐明在进行名胜古迹改建规划设计时,既要满足现代功能的要求,又要运用中国造园的传统手法,使改建规划的组织结构、园林建筑,导游线与景点、水景与绿化等保持该名胜古迹的传统特色和园林艺术风格的基本看法。  相似文献   

8.
 交通问题几乎是目前所有城市面临的难点问题 ,其中 ,城市商业中心地区的交通问题表现得尤为突出。城市商业中心地区聚集了多功能的、大型的商业、服务业及金融管理机构 ,是城市繁荣、城市面貌的表征 ,其发展状况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所在城市的经济状况和社会生活状况。城市商业中心地区是城市物流、人流汇集的核心地区 ,交通出行总量大、密集度高。商业区内部及其周围地区人车混杂、交通阻塞、停车位紧缺等现象经常发生。对商业区进行科学合理的交通规划与管理 ,不仅可以改善商业中心地区乃至整个城市的交通状况 ,而且对促进城市经济发展、提高人们生活质量也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本文阐明城市轨道交通规划和建设的前瞻性、适时性、经济实用性。项目规划既要考虑中心城市自身的长期发展,也要考虑城市圈的发展和居民的出行方便及与其他交通方式的衔接。规划一旦被批准,要及时对线路进行勘测设计,设计和建设既要定位准确、有前瞻性,更要考虑经济实用性。  相似文献   

10.
陆童 《科技资讯》2011,(17):239-239
城市规划与城市交通规划之间存在着复杂的互动关系,任何土地利用规划方案都要在交通规划的前提下进行;而交通规划也不能仅仅根据交通系统本身来制定,土地利用也深深地影响交通规划的决策。  相似文献   

11.
北宋开封城是我国封建社会中后期城市的代表,在中国古代都城规划史中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对中国城市特别是都城的规划发展影响重大。在主要分析市民意识的觉醒对北宋开封城规划影响的基础上,得出北宋开封城的规划建设反映了市民意识的觉醒,市民意识极大影响了北宋开封城的建设。  相似文献   

12.
主副中心结构是工业化中后期区域经济迈向成熟发展阶段的重要模式,开封向新兴副中心城市迈进标志着中原经济区"一主两副"(郑州为主中心、洛阳和开封为副中心)的框架结构基本形成;建设开封新兴副中心城市是带动豫东黄淮落后地区乃至整个中原经济区发展的战略需要;开封市具有区位交通、人文、劳动力等要素资源、郑汴同城化等比较优势基础条件,具有建设新兴副中心城市的巨大潜力;应着力探索高速化的跨越发展模式、差异化的特色发展模式、现代化的高端发展模式等3条新兴发展路径;积极推进郑汴同城化,着力打造"郑-港"、"郑-汴"、"汴-港"等3条轴带,构建郑汴港金三角都市区.  相似文献   

13.
开封是我国著名的历史文化古都,具有良好的旅游业发展环境。但散兵作战现象影响了开封旅游经济的规模效益,资金短缺长期制约开封旅游业深层次的发展,产品规划与开发的滞后阻碍了开封旅游业的质量提升。要解决这些问题,必须走旅游企业集团化发展之路。组建旅游企业集团有利于冲破区域藩篱、行业封锁,使各种旅游资源按市场需求优化配置,实现优势互补,形成规模效应,促进旅游业的发展。开封旅游企业应选准模式,抓住机遇,实施股份制改造,扩大资金来源渠道,争取社会力量的支持与参与;同时,搞好资产评估,防止国有资产流失,加强成本控制,提高经济效益,努力成为开封经济发展的引擎和重要的增长点。  相似文献   

14.
只有充分认识校园规划建设的育人作用,认真做好校园整体规划,用现代的、生态化的理念指导校园总体规划的建设,强化校园空间环境的设计与管理,才能全面营造良好的育人环境。  相似文献   

15.
广州上下九是一个有着浓郁地方特色和深厚文化底蕴的商业街区。在该历史商业步行街区的整体改造项目下,通过配套设施与广场文化相结合的设计思路达到消费与人文、历史与现代、保护与发展的多重平衡;通过对国外案例的研究,策划一系列与公共配套设施相关的艺术活动以激发传统历史商业街区的文化活力;在设计实施上,通过对街区传统建筑群落风格、街区商业历史的了解与分析,以及针对消费群体的用户研究,整合出的系列设计,将同时满足在街区整体风格和使用功能上的双重改造要求。  相似文献   

16.
加强队伍建设 促进高校实验室内涵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智琛 《实验室科学》2011,14(5):120-122,126
从介绍实验室内涵发展的涵义开始,在论述实验队伍建设与实验室内涵发展关系的基础上,指出了实验队伍要优先发展、要靠实验团队集体的创造力、要充分发挥高校的区域优势等战略;提出了要走优化管理和特色化发展的道路;加大提升实验教学岗位的吸引力、把实验队伍建设与实验室内涵发展纳入学校建设与发展的整体规划、将实验室内涵发展的情况作为考核校长业绩的一项重要指标等措施。  相似文献   

17.
现代建筑施工现场总体规划系统的综合评价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就现代建筑施工现场总体规划设计与管理进行了较全面的分析,建立了施工现场总体规划的评价指标和数学模型,对施工现场的定置设计和管理技术提供了科学的分析方法。  相似文献   

18.
本文研究分析了我国公路网规划的特点和国外交通规划环评的指标体系后,提出了建立我国公路网规划环评指标体系的基本思路和程序以及准则,并以西部地区公路建设规划为例进行规划环评的指标体系研究,并建立了评价的指标体系.  相似文献   

19.
依据老工业搬迁区宜居城市的三个层次建设目标,即宏观层次的宜居城区建设、中观层次的宜居社区建设和微观层次的宜居搬迁地建设,结合沈阳市铁西区宜居城市规划建设的实际,以中观层次的宜居社区新湖社区建设为例,从居住社区外部环境评价和内部环境评价两个方面入手,以基础生活环境配置、自然生态环境保护、人文景观环境营造、公共活动空间预留、建筑物风格及布局以及和谐社区物业管理等六个方面为切入点,对社区宜居性评价指标展开讨论,并给出详细的评价指标描述.  相似文献   

20.
中心城市体系建设及河南省的战略选择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张占仓  蔡建霞 《河南科学》2010,28(9):1189-1193
伴随经济全球化,中心城市在各个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日益重要.研究认为,中心城市具有就业、居住、要素集聚、支撑发展和辐射带动五大经济学功能.河南省已经处在城镇化高速推进期,中心城市体系建设面临重要任务:建设郑汴都市区,推动中原城市群健康发展,建设新型城镇体系和特色产业城市、宜居城市.同时,要充分认识到中心城市在区域发展中的战略意义,建设郑汴都市区是河南省中心城市体系建设的突破口,河南省中心城市体系建设要走新型城镇化道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