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观察骨折髋支撑关节(FHSJ)防治股骨颈骨折致股骨头坏死的效果.用家犬36只,手术股骨头脱位,头颈交界处线锯截断,2枚螺丝钉固定.对照组股骨头复位,伤口缝合;实验组安装FHSJ后缝合.12周后实验组与对照组股骨头均出现坏死.24周后实验组股骨头逐渐恢复,仅轻度纤维化;对照组股骨头坏死并塌陷变形.48周后实验组股骨头恢复正常;对照组股骨头坏死塌陷并碎裂.说明FHSJ能有效防治股骨颈骨折导致的股骨头坏死.  相似文献   

2.
根据正常状态下股骨头与髋臼月状面所在球面同心的原理,结合三维图像分割与球面拟合两种主要思想以及细节的算法处理,提出一种有效的髋脱位定量辅助诊断方法.首先将髋臼与股骨头三维分割,获取各自的独立数据;提取髋臼与股骨头表面数据并剔除误差点后,利用最小二乘法分别拟合出股骨头表面和髋臼月状面所在的球面,并通过两球面的球心距数值确定髋臼是否脱位.实验结果表明,此方法判断结果有效,同时可计算出髋臼复位需要移动的距离,提高诊断精度.  相似文献   

3.
<正>股骨颈骨折是常见的骨折,多发生于老年人,骨折愈合时间长;愈合率低,发生不愈合率在25%—30%之间.骨折后发生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率高,在25%左右.因此致残率高,有的病人需长期卧床,失去活动能力,往往并发泌尿系统、呼吸系统和心血管系统的严重并发症,危及生命,减少寿命.因此减少或预防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发生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4.
基于自适应Graph Cuts的自动股骨头分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计算机辅助医学诊断系统中三维CT体数据上的股骨头分割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自适应Graph Cuts算法的全自动分割方法.首先根据股骨头的形状特点,利用分层Hough变换进行定位;然后采用自适应Graph Cuts算法,自动设定参量和配置形状限制;最终实现无需任何人工交互的全自动分割.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鲁棒性强,精度高,正确率可达到95%.分割系统经进一步集成化后可应用于实际.  相似文献   

5.
黄志辉 《广东科技》2010,19(6):58-60
<正>股骨头缺血性坏死(Avascular Necrosis of Femoral Head)简称(ANFH),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是由于不同病因破坏了股骨头的血液供应所造成的、以不定区域的骨小梁和骨髓坏死为特征  相似文献   

6.
采用Seldinger's法经股动脉穿刺,5F Cobra导管注入溶栓剂,对股骨头缺血性坏死进行治疗,血管造影计数动脉血管数目并对关节活动度及疼痛程度进行观察,评价其疗效.结果表明9例患者经治疗后,有6例疼痛消失、关节功能恢复正常,2例明显好转,1例无明显改变;X线示坏死骨质有不同程度的吸收及修复.经介入溶栓治疗股骨头缺血性坏死具有一定的疗效.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中药制剂壮骨片治疗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机理.方法:用狗和家兔为研究对象,将8只狗分为2组,一组为壮骨片高剂量组,另一组为壮骨片低剂量组.测定其股动脉血流量和血管阻力.将50只家兔分为5组,每组10只,即高剂量组,低剂量组、丹参壮骨组、空白对照组、正常对照组.于灌胃后分别测定其骨内压、血浆脂质过氧化物(LPO)、超氧化物岐化酶(SOD)、股骨头光镜及电镜等.结果:壮骨片能增加股动脉血流量,降低血管阻力,降低股骨头内骨内压、降低氧自由基含量,减少股骨头内空缺骨陷窝的数目.结论:壮骨片能明显改善股骨头的血液供给,降低骨内压,改善微循环,修复骨坏死.  相似文献   

8.
<正>我院骨科自1988年至1993年12月,近六年来,共做人工股骨头置换术34例,现将临床资料和护理要点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9.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是一种能分化成骨、成软骨等多种骨基质细胞的多能干细胞,可为股骨头塌陷坏死部分提供结构支撑,同时分泌多种生长因子促进成骨形成,为股骨头保髋治疗提供了新的思路.大豆异黄酮对BMSCs的分化具有调节作用,可以通过多种信号通路对BMSCs分化进行调节.本研究主要探讨大豆异黄酮对BMSCs的成骨细胞分化的影响,从而为治疗激素性股骨头坏死(SONFH)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三维重建和体积测量法预测股骨头坏死的塌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尚没有统一的确定股骨头坏死病灶的大小和部位的方法,导致对股骨头坏死的治疗方案存在争议。该文利用三维重建技术对坏死股骨头的M R I影像进行重构,获得坏死股骨头的三维几何模型,并由几何模型测量得到股骨头及坏死病灶的体积,同时进行临床实验获得真实坏死股骨头的体积数据。通过对38髋病人股骨头的计算机几何模型数据与临床实验数据的统计分析,讨论了股骨头坏死病灶大小和部位与股骨头塌陷的关系。结果表明,该方法可用于指导选择最佳的临床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本研究通过临床观察来分析髋臼股骨头成形术治疗成人髋臼发育不良的疗效机制.方法 从1997年1月至2003年1月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骨三科采用髋臼股骨头成形术结合通络生骨胶囊治疗的89例(122髋)成人髋臼发育不良患者.对髋关节骨关节炎的X线分期(Tǒnnis法).用髋关节百分法进行临床评估.测量X片上的关节间隙作为评估骨关节炎进展的指标,并比较术前和术后的股骨头覆盖率、Sharp角、CE角、股骨头中心高度和水平距离.结果 经平均3.8年随访,按百分疗效评价标准评定,122髋中优35髋(28.7%),良51髋(41.8%),可27髋(22.1%),差9髋(7.4%).AHI由术前平均63%提高到术后100%,Sharp角由术前平均46.64°改善为术后平均26.73°,CE角由术前平均8.27°提高到术后平均58.82°.股骨头中心与理想旋转中心的水平距离术后明显减少.本组病例全部造盖,无重要血管神经损伤.结论 髋臼股骨头成形术治疗成人Crowe Ⅰ型和Ⅱ型髋臼发育不良伴中晚期骨关节炎的近期临床效果较好,是一种能替代或延迟人工关节置换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2.
目的:比较髓外固定系统,髓内固定系统及人工股骨头置换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疗效.方法:将220例股骨转子间骨折资料完整的患者分动力髋螺钉(DHS)组、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FNA)组、人工股骨头置换组(HHA)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DHS组82例、PFNA组68例、人工股骨头置换组70例.男性92例,女性128例,年龄70~101岁,平均79.8岁,骨折按Jensen-Evans分型:Ⅰ型22例、Ⅱ型51例、Ⅲ型78例、Ⅳ型44例、Ⅴ型20例、R型(逆粗隆型)5例.比较三组患者术前情况、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下地时间和完全负重时间、骨折愈合时间、患髋功能及并发症等.结果:术后患者获得8~24个月随访,平均13个月.三组疗效满意,优良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三组患者在性别、年龄、骨折类型、内科合并症方面差异无显著性意义.手术时间与术中出血量:PFNA组与DHS组及人工股骨头置换组、PFNA、DHS组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PFNA手术时间最短,术中出血量最少,人工股骨头置换组手术时间最长,术中出血量最多,DHS组居中.术后下地时间和完全负重时间:人工股骨头置换组与PFNA组、DHS组、PFNA组与DHS组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骨折愈合时间PFNA组与DHS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术后并发症29例(13.2%).人工股骨头置换组Harris评分最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三种方法均可以有效的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但应根据年龄、身体状况、骨质疏松情况、骨折类型等进行综合评估.对于不稳定型并有严重疏松且不能耐受关节置换术者,髓内固定为首选;对于高龄不稳定骨折,严重骨质疏松,术前可行走,能耐受一次较大手术者可首选人工股骨头置换.而对骨折稳定、骨质疏松不严重、身体状况较好者,也可选用DHS髓外固定.  相似文献   

13.
提出了一种基于CT图像反求技术的髋关节建模和缺损股骨头修复建模的新方法.利用基于模型的分割方法从人体髋关节CT图像中分别提取股骨和髋臼骨轮廓三维点数据,通过对离散点云数据进行规则化处理、精简、分割等,提取目标区域点云数据,最后利用最小二乘法拟合对因病变而发生塌陷的股骨头表面进行修复重建,恢复其健康状态的球面形态特征.利用两例不同程度的股骨头坏死病例进行修复实验,均得到较精确的修复还原效果.该方法不仅可以很好地重构人体髋关节模型、还原缺损股骨头的原始形态,而且可以推广到其他关节或骨组织,为骨科手术的精确定位和生物力学有限元分析提供了理论模型,并为关节假体的个体化快速制造提供了一种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选择性动脉内药物灌注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并发股骨头坏死早期的中长期疗效.方法:10例系统性红斑狼疮经糖皮质激素后,依据Steinberg分期确诊为I~ⅣB期的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患者,均采用选择性旋股内动脉、旋股外动脉、闭孔动脉内灌注治疗,随访6至8月,Harris评分评价其治疗效果.结果:10例患者均有长期的疼痛减轻、患肢活动范围改善和无痛行走距离增加.结论:选择性动脉药物灌注治疗是有效的治疗早期激素性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保守疗法.  相似文献   

15.
马斌祥  屈红  林德民 《甘肃科技》2021,37(20):167-170
骨骼病变是糖皮质激素治疗中及治疗后较为多见且严重的并发症之一,其发病机制仍在不断研究中.大量研究和相关报道表明,相关细胞凋亡及信号通道被抑制或促进可能是其发生的主要因素.越来越多文献提出,糖皮质激素治疗会引起激素性股骨头坏死.本文就近年来有关糖皮质激素治疗引起激素性股骨头坏死机制的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16.
股骨头缺血性坏死一直是骨科研究的热点之一。但股骨头坏死的机理仍未完全阐明,治疗效果仍然不理想,其原因之一是股骨头坏死病因多,发病机制复杂,没有较理想的股骨头坏死模型用于相应的研究。数十年来国内外学者在这方面做了很多努力和尝试。现就近年来股骨头坏死动物模型的相关研究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17.
中西医结合介入治疗股骨头坏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介入治疗对股骨头坏死的疗效及其应用价值。方法筛选经临床和影像学确诊为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患者243例,采用Se ld inger改良穿刺技术,将导管超选择插入患髋旋股内、外动脉及髂内动脉注入活血化瘀药物,两次为一疗程;并对治疗前、后分别进行患侧髋关节功能评分。结果治疗后177例患者在中西医结合介入治疗后股骨头坏死分期评分等级有提高,统计学有明显差异(P〈0.001);另外有35例治疗有效,即总体有效治疗212例,总体有效治疗率为87.2%。结论中西医结合介入治疗能有效改善股骨头的供血,缓解症状,提高其功能评分,具有研究意义。  相似文献   

18.
王卫东  白峰 《科学技术与工程》2012,12(35):9640-9643
评价PFNA内固定与人工股骨头置换治疗高龄不稳定型股骨粗隆间骨折疗效。本组患者共63例,分为PFNA内固定组和人工股骨头置换组,两组均采用常规手术入路。观察两组患者的术后髋关节功能、手术时间、出血量、术后下地负重时间及并发症等指标。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人工股骨头置换组术后1、3月髋关节Harris评分优于PFNA组(P<0.01),术后6月、1年两组患者髋关节功能无明显差异。人工股骨头置换组术后下地负重时间早于PF-NA组,术中出血量多于PFNA组(P<0.05)。对于高龄不稳定型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治疗,两种内固定方式均有较好的疗效,手术方式应根据患者自身情况及骨折类型选择。  相似文献   

19.
目的:比较髓芯钻孔减压植骨术和股骨颈开窗减压带血管蒂的肌骨瓣转移术治疗早期股骨头缺血性坏死(ANFH)的手术时间和失血量差异,评估手术创伤并通过随访比较两种手术治疗股骨头坏死的中期疗效.方法:通过对34名早期股骨头坏死的患者采用上述两种方法进行治疗的病例进行分析、随访,病例入选的标准:年龄20~55岁的非创伤性ANFH早期患者(ARCO分期均为Ⅱ期).比较两手术相关数据(术中出血量和手术时间),分别评估两手术术前、术后Harris评分,影像学随访观察股骨头无塌陷生存率.结果:通过比较分析髓芯钻孔减压植骨组的术中失血量和手术时间都明显少于带血管蒂的肌骨瓣转移组(P<0.01).髓芯钻孔减压植骨组术后平均随访3.2(2.1~5.4)年,带血管蒂的肌骨瓣转移组术后平均随访3.0(2.1~5.0)年,两手术组术前Harris评分平均分别为54.9和53.56,统计学分析无明显差异(P=0.436).带血管蒂肌骨瓣转移组术后Harris评分(平均86.8)优于髓芯钻孔减压植骨组(平均76.2)(p=0.000).通过影像学评价,以股骨头坏死进展发生股骨头塌陷为结果的生存分析显示,带血管蒂的肌骨瓣转移组在平均3.0年的随访中观察到2髋塌陷,生存率为92%,髓芯减压组在平均3.2年的随访中观察到8髋塌陷,生存率为60%,带血管蒂的肌骨瓣转移组的远期股骨头无塌陷的生存率优于髓芯钻孔减压植骨组.结论:与开窗减压带血管蒂的肌骨瓣移植术比较,虽然髓芯钻孔减压植骨术治疗早期股骨头坏死(ARCOⅡ期)具有手术创伤小,术后恢复快,短期疗效较好的特点,但其远期髋关节功能以及股骨头无塌陷生存率均不如前者.  相似文献   

20.
目的本研究通过临床观察来分析髋臼股骨头成形术治疗成人髋臼发育不良的疗效机制。方法从1997年1月至2003年1月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骨三科采用髋臼股骨头成形术结合通络生骨胶囊治疗的89例(122髋)成人髋臼发育不良患者。对髋关节骨关节炎的X线分期(Tonnis法)。用髋关节百分法进行临床评估。测量X片上的关节间隙作为评估骨关节炎进展的指标,并比较术前和术后的股骨头覆盖率、Sharp角、CE角、股骨头中心高度和水平距离。结果经平均3.8年随访,按百分疗效评价标准评定,122髋中优35髋(28.7%),良51髋(41.8%),可27髋(22.1%),差9髋(7.4%)。AHI由术前平均63%提高到术后100%,Sharp角由术前平均46.64°改善为术后平均26.73°,CE角由术前平均8.27°提高到术后平均58.82°。股骨头中心与理想旋转中心的水平距离术后明显减少。本组病例全部造盖,无重要血管神经损伤。结论髋臼股骨头成形术治疗成人CroweⅠ型和Ⅱ型髋臼发育不良伴中晚期骨关节炎的近期临床效果较好,是一种能替代或延迟人工关节置换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