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北京市城市公园时空发展特征及影响因素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城市公园是城市居民休憩活动的重要空间载体,是城市公共服务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重要的社会文化、经济和环境功能.本文在已有研究的基础上,结合2009年北京市城市公园建设和社会经济发展统计数据,对北京市城市公园建设发展的时空特征及影响因素进行了研究.研究表明:北京市城市公园数量多,规模大,多样化特征明显,主要以综合类公园为主,历史名园比重高,城市公园总体空间分布不均衡,内密外疏,呈"Y"字型分布.城市公园的建设发展主要受到自然条件和资源分布、历史文化积淀、经济发展、人口分布、重大社会事件以及城市总体规划等因素的影响.研究对于优化北京市城市公共服务设施空间布局和人居环境,提高居民生活质量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2.
现代城市公园作为城市居民日常生活与工作的有机组成部分,是一种具有休闲、娱乐、交流以及感悟自然等作用的公共空间.运用POE基本研究方法,采用问卷调查、现场访谈、数据统计、数据分析和解释等形式,以河北省省会世纪公园为例,对城市公园的使用状况进行调查研究,以了解省会居民对世纪公园使用状况的感受,并对调查所获信息和数据做分析、整理,得到调查、评价和分析报告,从而为省会公园改善服务和管理水平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3.
城市公园作为城市风景园林建设的载体,对其评价的研究已逐渐成为学术界关注的热点。本文采用文献计量法和知识图谱可视化技术对中国知网(CNKI)2000—2022年城市公园评价相关的文献进行了定量统计和数据分析。研究发现:1)早期关于城市公园的评价对植物与土壤方面的研究较多,以居民福祉为主的研究较少;2)现有研究多从单一视角对城市公园进行评价,缺乏全面综合的评价案例及指标体系;3)随着科技的发展,对于城市公园评价的研究手段越来越多,评价视角越来越广,其内容也更趋于量化和精细化。  相似文献   

4.
城市公园的服务范围是有关城市公园研究的重要方面,以往主要从可达性方面进行研究。文中以新浪微博数据作为样本数据,探讨了不同距离游客到达公园游览的时空分布规律。结果表明:在[0~10]km范围内,绝大部分公园到访游客随居住地与公园的距离增加,人数呈指数递减规律,总体上公园周边[0~4)km范围内居民到达公园的比例最高,为65.84%,但个别公园因知名度、交通便利性等方面的影响并不完全符合以上规律。同时不同距离的游客在不同时段到达公园游览的比例也有所差异。另外,文中利用新浪微博对城市公园服务范围的问题进行了探讨,为城市公共设施对居民服务范围问题的研究提供了新的研究视角。  相似文献   

5.
城市公园绿地可达性是反映城市公园服务水平的重要指标,同时也是判断城市公园绿地布局合理性的重要标准﹒以贵港市城市公园绿地为研究对象,运用GIS网络分析法,对步行和骑行2种不同交通方式下的公园绿地空间服务区域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优化建议﹒研究结果表明:研究区域内步行方式下,仅有不足1/3面积内的居民能在20 min内步行到达公园,且相对集中在港北区;骑行方式下有将近88.22%面积内的居民能在20 min内享受城市公园绿地服务功能﹒  相似文献   

6.
城市公园是城市绿色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提供休闲娱乐场所、改善居民身心健康等多种社会服务功能.然而,公园服务功能的发挥与其空间格局紧密相关,不合理的"公园—居住区"的空间布局会导致居民在享有公园服务方面的不公平现象.本文为探讨居民享有的城市公园服务与空间格局的关系,引入"空间公平性"的概念,以优化的可达性模型为基础,基于GIS建立了一套公平性评价的定量化方法,提出公园服务效力和居民享有公园的公平性两个指数,并对上海市中心城区在居住区和行政区两个尺度上做了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①两个指数能较好地表征城市公园的空间分布和居民享受社会服务的公平性程度;②两个指数计算结果的离散程度比自身的绝对值更有价值,可以横向比较区域内部的公平性差异程度;③本方法突破传统指标只能在区域尺度上统计平均水平的局限,能够体现出小尺度上的空间差异,为规划设计提供明确的空间导向和决策支持.  相似文献   

7.
城市公园是老年人开展休闲娱乐、体育健身和人际交往等活动的主要场所,对提高老年人的晚年生活质量意义重大.在构建城市公园老年人休闲满意度评价指标体系的基础上,采用重要性与满意度分析法,对南昌市6个城市公园的老年人休闲满意度进行了评价,并基于评价结果提出了南昌市城市公园景观元素的适老化更新策略.研究结果可以指导南昌市城市公园的适老化更新实践,提高老年人在城市公园中的休闲满意度,提升老年人的幸福感和获得感.  相似文献   

8.
刘俊 《科技潮》2011,(6):24-25
获奖项目展示项目名称:南水北调中线北京段西四环暗涵工程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所获奖励:2009年度北京市科学技术奖一等奖承担单位:北京市水利规划设计研究院要怎么样才能在一条车水马龙的城市主干道下面平行地挖两条隧道,而且不影响路面建筑;要怎样才能让隧道垂直通过地铁站,而且对地铁的已有基础不产生破坏……不能影响道路交通、不能影响路面建筑、不能影响附近居民生活,必须保证工程质量、必须保证工程进度……当南水北调中线北京段西四环暗涵工程还没有开始的时候,  相似文献   

9.
长期以来,我国一直以城市公园绿地的总面积和人均面积作为衡量城市公园绿地建设合理性的指标,但这类统计数据没有明确表明城市公园绿地在城市中的空间分布情况。本研究以徐州市主城区作为研究区,将其内部的交通网络和城市公园绿地矢量化处理后为数据源,利用地理信息系统(GIS)的网络分析技术,在对城市公园绿地进行可达性分析的基础上,对其空间分布和对城市居民服务的有效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徐州市主城区城市公园绿地可达性整体上较好,但仍然存在问题:城市公园绿地可达性最优区域集中在中部地区,而其他区域的城市公园绿地可达性有待提高,尤其是西部和北部区域。  相似文献   

10.
采用问卷调查和数理统计法,对北京市户籍居民以街道、乡镇为抽样框进行 了随机抽样、入户问卷调查。本研究专门对北京市女性市民的体育活动参与、中断和不 参与状况及原因进行了全面调查。调查结果表明,北京市女性市民16~70 岁体育人口 为38.9%,体育人口率随着年龄段的增长而增长,但61 岁~70 岁女性市民的体育人口有 所下降。非城六区体育人口高于城六区体育人口。女性市民参与体育活动的前三位目 的是增强体力与健康、消遣娱乐、防病治病;工作忙、家务忙、生病是制约女性市民参与 体育活动的前三位原因。  相似文献   

11.
解说系统是将自然和人文信息通过某些媒介传递给休闲者的综合性系统.本文首先分析了建立城市公园解说系统的必要性、解说系统与城市公园的关系以及解说系统的构成,在此基础上,以北京市紫竹院公园为例,对其解说系统现状进行了多次调查,分析了公园解说系统中存在的五个方面的问题:休闲者对其历史了解甚少、游客中心有待规划建设、竹子解说标牌太少、景点石刻解说效果欠佳、园林景观缺乏适宜解说手段.针对以上问题,提出了公园解说系统的五个方面的改进建议.  相似文献   

12.
明确城市公园空间活力的影响因素及内在机制是提高城市公园利用率和满意度的重要基础,对提升城市公共空间品质和城市宜居性也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以重庆市主城区内10个城市公园作为问卷调查地点,发放并回收问卷,获得494份有效问卷,在此基础上运用结构方程模型对城市公园空间活力的影响因素进行了系统分析.结果表明:①城市公园空间环境...  相似文献   

13.
城市公园作为城市公共资源的重要组成,其公平享用应是城市规划和建设的重要内容.本文从空间区位和空间关系的视角提出了包含可达性、服务覆盖率、服务重叠率、和人均享有实际可达公园面积的多指标综合评价模型,并基于GIS-RS技术建立和实施了公平性评价模型的算法流程.对上海外环线以内公园区位分配公平性的实证研究表明:模型估计的公园实际服务范围可以为解决空间分布的供需矛盾提供决策信息;公园服务覆盖率及服务重叠率指标可以为新建城市公园的合理布局提供有科学依据的政策性思考;模型从居民享有公平性角度计算了人均享有可达公园面积,能较好地体现出以人为本的规划思想;模型实现方法简单,易于推广.  相似文献   

14.
基于人群活动需求与景观的关系,从城市公园景观文化服务满足民众活动需求的主、客观表现出发,提出服务量度、服务活动多样度、服务主体多元度、服务满意度4个评价因子,建立评价模型,并以福建省厦门市5个不同类型公园为案例,实证研究城市公园景观文化服务实现度的定量化评价方法.研究结果表明:提升城市公园景观文化服务实现度应重点着眼于提高城市公园中社交活动的比例,并增加对青年和少年活动需求及偏好的考虑.  相似文献   

15.
山地城市公园水景规划设计的重点是:水景水量的维持、水景岸线水土的保持以及水体质量的保证,水量及土壤侵蚀程度的计算结果可指导山地城市公园水景的科学选址.水景的形态与其选址有着密切的关系,应根据不同的地形、地质和人为破坏等因素选择合理的基址及水景类型.水源地的保护应以植被的保护及恢复为基础,并根据应用尺度的不同提出相应策略,而水体景观质量的保证关键在于水体污染源的控制、滨水基础设施与场地的科学合理布局.该研究基于生态观的山地城市公园水体景观规划设计的方法与策略,通过控制水体景观污染源、合理布局滨水游憩设施与场地和保持公园水体景观水质,实现生态可持续的山地城市公园水体景观,基于生态观的山地城市公园的水景规划设计研究弥补传统理论对山地城市公园水体规划设计的不足,为山地城市的公园水体景观规划设计提供指导性原则.  相似文献   

16.
山地城市公园边缘作为公园与城市直接接触的对象,其重要性不容忽视.通过对北碚山地城市公园边缘形态的实地调查,依据地形特征将其分为3种类型:上坡型边缘、下坡型边缘和平地型边缘,总结了每种类型下不同形态的产生缘由、功能、特点及现状情况.  相似文献   

17.
术文利用放射性同位素生物标记法,对环己六醇在茶树儿茶素生物合成中的作用作了研究.提出了环已六醇至少通过两条路线参与儿茶素的生物合成;1.经由戊糖到PPP 途径;2.经由己糖到EMP 途径.然后,环已六醇逐渐转变形成莽草酸途径的先质,最后,通过莽草酸途径参入到儿茶素中.m—环已六醇直接形成茶多酚的可能性不大.  相似文献   

18.
城市公园绿地与居民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目前对公园绿地的服务分析主要用的是基于行政单元的人口统计数据,难以反映行政单元内的指标差异.本研究利用精确到门牌号的上海市实有人口数据,基于GIS的栅格分析方法对上海市外环以内的公园绿地服务现状进行分析.按不同等级公园的服务半径对研究区域进行划分,分析了每个公园绿地的服务范围、服务人口、单位面积的服务人口和人均公园绿地面积;计算整个研究区域内公园绿地的服务盲区,分析了服务盲区的面积、人口数量和人口密度.  相似文献   

19.
城市公园周围建筑高度控制问题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城市公园内开阔区域为基准,以视线分析为原则,可以建立较为科学合理的城市公园周围的建筑高度的控制标准.城市公园外围建筑群的合理控制高度,与观察者在公园的开阔区域边缘以120°视角观察该建筑群时的位置,以及该建筑群前排植被的高度有关,当不同边缘观测点的视线分析结果有差异时,取其最小值作为建筑高度控制的标准.以深圳市蛇口四海公园与广州市天河公园为例对其周围的建筑高度控制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20.
【目的】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城市热岛效应逐渐加剧,地表温度作为表征城市热环境的常用因子,研究其与城市绿色空间之间的关系对于缓解城市热岛效应有着重要的参考价值。【方法】利用1999、2005、2011、2017年每间隔6 a的北京市4期Landsat5 TM和Landsat8 OLI遥感影像数据,对北京市六环内区域进行遥感解译,并单独提取绿色空间的地表温度,分析其时空演变特征。【结果】北京市六环内区域不同的城市绿色空间降温效益有所差异,但其归一化地表温度多分布于低温至中温之间,耕地、林地、水域、草地的归一化地表温度依次升高;1999—2017年,北京城区绿色空间总共转出(减少)227.09 km2;在绿色空间不变、交换、增加、损失4类用地转换类型中,仅绿色空间增加区域的地表温度有所下降,其余地表温度均表现出不同程度的升高。【结论】在北京市“留白增绿”等政策的引导下,可通过增加绿地面积并合理优化其布局与结构、保护永久基本农田区域、转换草地为其他绿色空间类型等方式缓解城市热岛效应,创造更加适宜的人居环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