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中国基础科学》2013,(3):52-52
首先被识别的诱导多能性形成的重编程因子是在胚胎干细胞上富表达、与多能性相关的因子。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邓宏魁与北京大学定量生物学中心汤超研究组等合作的研究显示,在体细胞重编程过程中,多能性也可被细胞分化因子所诱导产生。这些分化因子通常作为多能性的拮抗因子,可抑制胚胎干细胞命运的维持,它们大多数在胚胎干细胞中不表达。  相似文献   

2.
干细胞研究因其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广泛的应用前景而成为近年来生命科学研究的热点领域。目前人们在胚胎干细胞的定向分化和诱导多能干细胞细胞系的建立方面取得了重大突破,但对相关生物学过程的调控机制所知十分有限,干细胞应用仍然面临许多难题。表观遗传调控作为整合细胞内外环境因素与基因组遗传信息的媒介,直接参与控制基因表达,决定细胞分化与功能特异化,在干细胞的自我维持和定向分化以及体细胞重编程过程中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干细胞编程与重编程中表观遗传调控的分子机制和结构基础"国家重大科学研究计划项目围绕干细胞编程与重编程过程中的表观遗传调控所涉及的关键科学问题,利用多学科的研究方法和手段开展研究,目前已经取得了一批具有重大国际影响的突破性成果。例如,在国际上首次通过单细胞基因组学分析方法,实现了对人早期胚胎的DNA甲基化调控网络的系统分析;又如,利用染色质体外组装体系和冷冻电镜三维重构方法,在国际上首次解析了30 nm染色质纤维的高分辨率结构,在染色质高级结构这一重大科学问题上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这些研究成果有助于深入理解人类胚胎干细胞及i PS细胞自我维持、定向分化、重编程等各个环节的表观遗传调控机制,将有力地推动基于干细胞的各种再生医疗技术和手段的应用进程。  相似文献   

3.
龚勇  曹鹏  于洪军  江涛 《中国基础科学》2009,11(2):27-28,F0002
神经营养因子(NTs)是一类对神经元发育、存活以及凋亡起重要作用的蛋白质,包括神经生长因子(NGF)和神经营养因子-3(NT-3)等。神经营养因子可结合两类不同的糖基化膜受体——p75神经营养受体(p75NTR)和酪氨酸激酶受体(Trk),其中p75NTR可与所有NTs结合,而Trk则通过不同亚型与不同NTs特异性结合。神经营养因子能否通过诱导p75NTR形成同源二聚体来激活受体一直存在争议。本研究利用X-射线晶体学方法获得了NT-3与p75NTR胞外区复合物的2.6分辨率的三维精细结构。结果发现,与以往报道的NGF与p75NTR形成非对称结构不同,NT-3以2:2的比例同两个糖基化p75NTR分子发生对称结合形成同源二聚体。对称性和不对称结构的对比分析显示,二者在配体-受体作用和p75NTR构象上有显著不同。生化实验研究显示,溶液中NT-3和NGF都是以2:2的比例与p75NTR结合,而2:1的结合是人为去糖基化的非天然结果。这显示,2:2对称结合是神经营养因子在细胞表面激活p75NTR的本来状态。这些研究结果为神经营养因子与p75NTR信号转导的分子机制提供了更加深入与全面的认识。同时,为治疗人类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的药物设计与开发提供了精确可靠的三维结构数据。  相似文献   

4.
随着临床血液需求不断增长,血制品供不应求的现象愈发严重,特别是可供临床治疗性移植的造血干细胞(HSC)尤为缺乏。然而,供者来源的缺乏一直是制约其应用发展的主要瓶颈。随着体细胞重编程与转分化研究的兴起和稳步发展,体外造血干细胞的获得成为可能,为临床治疗带来新的希望。然而,体外获得临床治疗级的造血干细胞尚面临严峻挑战,虽然诱导多能干细胞体外定向分化及体细胞转分化获得的造血干细胞已获得了可喜的进步,但其尚未在体内获得造血重建。因此,对造血干细胞的研究任重而道远,加深对造血干细胞的认识,积极创新体外获得造血干细胞的途径和方法,有可能为患者提供新的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5.
新污染物种类繁多,且具有生物累积性、危害隐蔽性和环境持久性等特征,但目前对其健康风险的认识不足。基于此,归纳了邻苯二甲酸酯、二苯甲酮和新烟碱3类主要新污染物生命早期暴露对神经发育的影响与潜在机制。同时,在单细胞时空多组学技术蓬勃发展的背景下,对新污染物诱导神经发育重编程的效应与机制研究提出建议,以期为全面评估环境污染物的健康风险和精准识别疾病起源提供更加科学的参考。  相似文献   

6.
摘要:收治和管理好重性精神疾病患者社会意义重大。本文陈述了重性精神疾病床位配置标准的测算办法、测算结果以及病人分流机制。根据文献分析、现场调查、专家咨询和实证应用检验,总结了重性精神疾病床位配置标准的计算公式和方法。论证设定了计算公式中的患者需住院比例、出院者平均住院日、病床周转因子等关键参数的标准值;根据床位配置标准计算方法,结合上海市重性精神疾病患病情况,测算出上海市重性精神疾病床位配置需要为每千人口1.16张;提出了按病人数量向精神专科医院付费,精神专科医院负责病人全程服务,建立精神专科医院和社区康复机构的利益纽带,推动病人顺畅分流的策略组合(机制)。课题组研制的重性精神疾病床位配置标准和病人分流机制已经列入《上海市精神卫生工作体系发展规划(2009-2015年)》。结论:课题组研制的重性精神疾病床位配置标准和病人分流机制,有助于收治和管理好重性精神疾病患者。  相似文献   

7.
诱导多能干细胞(iPS细胞)在再生医学与个体化治疗中有着巨大的优势和潜力,但iPS细胞的基因组稳定性较低带来的致瘤性等潜在风险阻碍了其临床应用。在2012年国家重大科学研究计划"iPS细胞重编程过程中染色体稳定性调控的机制研究"项目资助下,我们围绕"iPS重编程中染色体稳定性的分子调控机制是什么?"这一科学问题,取得了一系列原创性的研究成果,为发展提高iPS细胞基因组稳定性以及其质量的方法奠定了理论基础。本文总结了项目的研究背景,取得的研究进展和今后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8.
《中国基础科学》2006,8(1):47-47
细胞浆内的β抑制因子可选择性与G蛋白偶联受体结合,并抑制受体作用。但中科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生物化学与细胞生物学研究所裴钢研究小组与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马兰研究小组发现,其还具有将信息直接传人细胞核的功能。研究人员实验观察到阿片类药物和细胞膜上δ阿片受体(G蛋白偶联受体家族的一个成员)结合后能促使β抑制因子从细胞浆快速迁移到细胞核内。并通过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9.
自从有人类以来,人们幻想最多的莫过于"长生不老"、"返老还童"。可衰老和死亡却永远是人类逃不过的宿命,所以中外神话故事中的"不死药"一直是人类梦想得到的东西。而现代科学,尤其是干细胞研究的发展,为曾经的梦想带来了新的希望。为此,2012年的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颁发给了  相似文献   

10.
中国现代唯逻辑主义思潮是指中国现代时期(1919—1949)的一种文化现象,是西学东渐的产物,在文化启蒙与救亡的特殊背号下,使得“五四”以来知识分子一开始把目光投向逻辑的外部价值,把逻辑作为科学的重要内誊甚至作为科学,其价值在于成为解决政治、观念、转变学术研究等问题的手段或方法,而不是以逻辑自身的研究和发展为目的(当然也有逻辑学家进行深入的研究)。这样,逻辑就变成了解决社会危机、文化危机、学术转型的手段了。其特点是重视手段而不重目的、重宣传普及而不重研究、重其工具价值而忽视其本体研究。  相似文献   

11.
拟南芥蛋白激酶CIPK23正向调控细胞钾离子通道AKTI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调查人脐带血细胞在山羊多种组织中的嫁接和分化,上海交通大学上海医学遗传研究所黄淑帧课题组与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DonA.Baldwin合作,利用胎儿早期免疫系统发育尚未成熟的特点,将带有绿色荧光蛋白(GFP)报告基因标记的人脐带血造血干细胞注射到妊娠45—55天的胎山羊腹腔中,成功建立了人源干细胞能在山羊体内长期存活的人/山羊异种移植嵌合体。研究人员进一步通过在活体水平上的系统观察,分析了人源干细胞在山羊多种脏器中的生物学特征,并用基因芯片技术分析了嵌合体中人源基因的表达谱,获得了宝贵的科学资料。相关研究论文发表在2006年5月16日PMIS,103(20):7801—7806上。  相似文献   

12.
<正>乳腺由多种类型的上皮细胞组成,它们可由乳腺中的乳腺干细胞分化产生。但是是否存在多能性的乳腺干细胞还存在争议。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生物化学与细胞生物学研究所细胞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曾艺研究组与合作者基于小鼠的研究发现,C蛋白受体(Procr)作为乳腺中Wnt的一个新的靶点,可唯一性标记多能性乳腺干细胞。这种C蛋白受体标记的细胞位于乳腺的基底层,展现出上皮间叶细胞转化特性,而且角质蛋白表达水平非常低。进一步研究显示,这种表达C蛋白受体的细胞展现  相似文献   

13.
本项目涉及植物性杀螨物质活性测定及新型植物性杀螨剂创制工作。植物材料包括:姜黄(Curcumalonga)、黄花蒿(3rtemisiaa annua)、丁香(Syringa vulgaris)、商陆(Phytolacca acinosa)、白花前胡(Peucedanum praeruptorum)、小茴香(Foeniculum vulgare)、藁本(Ligusticum sinense)、重搂(Parispoly phylla)、苦参(Sophoraflavescetts)等三十多种中药药源植物,研究了它们的杀螨活性,涉及的害螨主要包括:朱砂叶螨(Tetranychus cinnabarinus),柑橘全爪螨(Panonychus cirri)等。并重点研究了姜黄和黄花蒿的杀螨活性物质生物活性追踪,以及针对姜黄素的结构修饰,特别涉及到以中药植物姜黄、黄花蒿和苦参的杀螨活性化合物为主要成分研制的植物性杀螨剂及其制备和使用方法。本项目对于促进植物源杀螨剂的创制工作,促进农业害螨的无公害防治工作等方面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价值。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介绍了观察蒙医治疗脑震荡的临床疗效。在内蒙古医学院附属中蒙医院(200例)、内蒙古中蒙医院(60例)、内蒙古民族大学附属医院(40例)等地确诊为脑震荡的500例患者,按就诊顺序随机分为治疗组(蒙医治疗组)和对照组(西医治疗组),各150例,并对总有效率和症状进行比较;蒙医治疗组治愈76.72%;显效19.86%;好转2.74%;无效0.68%,总有效率99.52%。西医治疗组治愈20.85%;显效52.08%;好转22.22%;无效4.86%,总有效率95.14%;蒙医治疗脑震荡的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15.
作为典型的强关联电子体系,重费米子材料表现出丰富的量子基态,如反铁磁序、铁磁序、非常规超导、非费米液体、自旋液体、轨道序和拓扑态等。相比其他强关联电子体系,重费米子体系的特征能量尺度低,可以通过压力、磁场或掺杂等参量对不同量子态进行连续调控,因而是研究量子相变、超导及其相互作用的理想体系。本文重点介绍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重费米子体系中的演生量子态及其调控"执行两年来,在重费米子电子相图、量子相变、超导、强关联拓扑态、微观电子态等前沿科学问题上的研究进展。着重介绍了重费米子超导体CeCu_2Si_2的超导序参量,在重费米子材料YbPtBi中发现的外尔费米子激发,低载流子浓度近藤晶体中的关联拓扑电子态,以及CeTIn_5体系中的局域-巡游转变和重费米子态的微观机理研究等。这些研究成果加深了我们对重费米子体系中丰富的演生量子态及其调控的理解,为项目后期研究的凝练和深化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16.
兰州重离子加速器冷却储存环(HIRFL-CSR)是我国自主设计建造的第一个大规模、高能量、全离子加速的重离子冷却储存环系统,属国家“九五”重大科学工程。它利用原有的兰州重离子回旋加速器系统(HIRFL)作注入器,采取主环CSRm与实验环CSRe耦合的双环结构,可将重离子束的能量从1—100MeV/u的低中能区提高到500—1000MeV/u高能区。同时利用空心电子束冷却技术将束流品质提高一个数量级,并提供包括放射性束RIBs在内的更多种类的重离子束,用以开展范围更广、精度更高的物理实验,是一个开展多学科交叉研究的大科学平台。2000年4月HIRFL.CSR工程由原国家计委批准开工建设,总投资2.935亿元;2005年9月建成并开始试运行;2008年7月30日通过国家验收且正式投入运行。验收意见指出,HIRFL-CSR工程全面优质完成了建设任务,实现了验收指标,其中主环加速碳、氩束流的能量和流强超过了设计指标,总体性能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  相似文献   

17.
针对桉树连栽出现的问题,对广西国营维都林场一、二代尾叶桉人工林(5.6年)的土壤性质变化进行研究。提出了在今后桉树连栽经营活动中,应积极采取的补救措施。  相似文献   

18.
北卡罗莱纳大学科学家的一项最新发现显示,细胞感染人类疱疹病毒(EBV)后。会产生小泡或被称为外体的液囊。从而改变细胞中所含的蛋白质和RNA(核糖核酸)。这种变质的外体一旦进入健康细胞。就能转变细胞的良性生长方式,使之变成不可控的致癌生长。这一发现刊登于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网络版。  相似文献   

19.
赫兹的电磁学研究时间顺序及其思想转变过程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根据赫兹的书信、日记、实验笔记、文集和其他相关文献,对其电磁学研究过程中的有关时间顺序进行了仔细考察,指出了前人研究中存在的问题,给出了赫兹电磁学研究过程更为合理的时间顺序。赫兹在电磁学研究中的思想转变过程分为三个阶段:1878年11月-1884年6月,1886年10月-1888年3月,1888年4月-1891年12月。赫兹思想重要转变过程是发生在1887年9月-1888年3月和1888年4月-1890年12月。前一过程是他从对“导线波”的认识到对“空气波”的认识转变过程,这一思想转变过程的理论基础仍然是赫姆霍兹电动力学;后一过程则是他从赫姆霍兹电动力学到麦克斯韦电磁场理论的思想转变过程,赫兹从1888年6月到1890年12月与当时英国物理学家的通信交流在这一转变过程中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赤兹在电磁学研究过程中形成的物理学思想不但对许多物理学家产生了很大的影响,而且对科学技术史研究者在研究方法上也有一定的启迪作用。  相似文献   

20.
《中国基础科学》2005,7(5):35-35
钙离子是控制细胞活动的一个重要信号因子,它直接调控大脑神经的信息传递以及激素分泌和心脏搏动等生理过程。钙火花(Ca^2+ sparks)是细胞内钙信号编码的基本单位,由分布于内质网膜的单个或一簇钙释放通道——雷诺定受体(RyR)所介导。1993年钙火花由程和平与合作者在心肌细胞中首次发现,随后被证明广泛存在于多种细胞体系中,是细胞钙信号转导领域最为重要的发现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