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本文对天津市城市快速轨道交通线网规划中的地铁2号线地铁短轨枕整体道床轨道铺设进行了研究。先后对施工准备、基底凿毛清理、轨排组装及运输、铺设轨排和轨道状态的调整及其检测等进行了介绍。  相似文献   

2.
地铁轨道道床浇筑混凝土时,水沟里的水容易通过水沟和道床两次浇筑混凝土的接触缝进入道床,对道床产生破坏,以致使道床混凝土松动,直接影响地铁线路的稳定。详细探讨了一次性浇筑地铁长轨枕双侧沟式整体道床技术的应用。  相似文献   

3.
本文重点对单线铁路隧道采用轨排法施工无砟道床作一阐述。  相似文献   

4.
本文结合北京轨道交通大兴线梯形轨枕减振道床施工案例,介绍梯形轨枕减振道床的结构、性能、减振原理、关键施工技术和质量控制要点,对大规模快速施工提出合理化建议,为以后类似工程的施工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5.
本文结合兰州地铁1号线一期工程轨道工程纵向轨枕道床施工为例,介绍了纵向轨枕道床的构成和特点、阐述了其施工技术和工艺控制要点,在质量控制方面提出了几点建议,为后续兰州地铁同类施工质量控制提供参考与借鉴。  相似文献   

6.
王保成 《甘肃科技》2008,24(5):100-102
文章结合青藏铁路西格段关角山隧道出口段病害整治的工程实践,对该地段整体道床更换为砼宽枕道床工程,从施工总体施工方案选择,轨枕板铺设工艺,整道维修等方面对施工方案进行了详细的分析研究,并对具体工程的实施效果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7.
为确定不同捣固次数下道床横纵向阻力变化规律以及横纵向阻力之间的相关性,以湖南长株潭城际铁路有砟轨道道床为研究对象,沿线进行现场原位试验;根据试验结果,采用数据分析方法,研究不同捣固阶段道床横、纵向阻力特征。建立不同捣固阶段道床横、纵向阻力随轨枕位移变化的幂函数模型;研究结果表明:道床阻力并非随捣固次数增加而逐渐增大,捣固6遍时,道床处于限制轨枕在水平方向位移的最佳状态,道床横、纵向阻力最大;在不同捣固阶段,道床横、纵向阻力随着轨枕位移增大而增大,当轨枕位移达到4 mm左右时,道床阻力趋于稳定;不同捣固阶段道床横、纵向阻力之间均呈现强线性相关性,建议采用道床横向阻力检验指标代替道床横、纵向阻力检验指标。研究成果可为无缝线路设计、施工和养护维修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轨排组装作业线是为铁路铺架施工提供成品轨排的一套专业生产流水线。传统的轨排组装线需经锚固、拼装两班作业,生产效率低,占用场地大,占用龙门吊台时多。机械式单线往复式轨排组装线,实现了从轨枕锚固到轨排拼装的机械化流水作业。该套流水线的设计与生产技术已成功地运用在朔南线、朔黄线、粤海线、西南线及宁启线等多条新建铁路的施工中。单线往复式轨排组装线采用机械传动,作业线全长线路250m,铺轨长度230m,中间另铺有长50m的窄轨(轨距为762mm),由卷板机、起落架、小台车、动力装置、中央控制操作台、翻枕器、走行线等组成;按流水作业…  相似文献   

9.
为了系统研究列车荷载作用下弹性轨枕对有砟道床力学特性的影响,首先,采用离散单元法建立了考虑道砟颗粒棱角特征的精细化道床模型;其次,结合现场动态测试结果,验证所建模型的正确性;最后,分析了弹性轨枕对道砟颗粒接触力、道砟颗粒摩擦耗能、道砟颗粒运动以及道床变形等行为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弹性轨枕可以通过弹性垫层的变形从而起到缓冲作用,使列车动荷载分配更均匀,将荷载的分担比降低了5.67%,减小车轮正下方道砟颗粒的受力,减缓道砟颗粒因受力过大而破碎粉化的趋势;弹性轨枕可以降低道床的整体振动,从而降低列车荷载作用下道砟颗粒之间的滑动程度,减缓道砟颗粒摩擦耗能的增长速率,减少道砟颗粒磨耗粉化;弹性轨枕增大了列车动荷载作用下轨道的弹性变形,却降低了道砟颗粒的转动角速度以及道砟颗粒的塑性位移,有助于保持道床的稳定性,减缓道床沉降和变形的速度,延长轨道的使用寿命并降低维护成本。  相似文献   

10.
郑春海 《太原科技》2015,(2):104-106
文章介绍了42号道岔在隧道内轨枕铺设、道岔安装及道床施工工艺,提出在隧道空间受限和物流不便的条件下,进行长轨枕快速布设和道岔精确组装定位的方法,为类似工程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1.
张刚 《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6,16(14):295-296,F0003
基于多边界条件下爆破理论和山区高等级公路石方路基工程的特点,探讨了爆破技术在山区高等级公路建设石方路基施工中应用的可行性和关键环节,指出在山区高等级公路路基施工中推广和应用新的爆破技术是加快施工进度和保证施工质量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2.
沥青混凝土路面压实技术和工艺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沥青混凝土路面的施工技术和工艺,对路面质量和使用寿命有着重要影响。文章对合理的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中压实机械的选择与使用,影响路面碾压效果的主要因素及碾压工艺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3.
简述了采用土工格栅处理软弱劣质地基和路基的基本原理,给出了其施工的要点、质量控制的方法以及所采用的机械设备。实践表明,采用土工格栅处理方法,处理软弱劣质地基和路基,可确保工程合格。  相似文献   

14.
为了控制公路路基下沉,增加路基承载力,采用锚杆注浆加固方法,对已经出现裂隙及沉降现象的地段进行加固处理.以某高速公路路基维修工程为例,针对沉降引起的高速公路路面结构脱空、裂缝、等病害,选择双液高压注浆治理,并在具体施工中设计了一种新型的注浆封孔排气装置.通过加固处理后,路基承载力增加,运营状况良好,没有发现再次沉降和裂缝.详细介绍了注浆工艺、参数及施工中应注意的问题,为同类工程灾害的治理提供了经验.  相似文献   

15.
山东潍坊某办公大楼整体平移技术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采用钢筋混凝土包柱夹墙式托换结构和高性能工程塑料滚轴,对某办公大楼整体平移,监测结果表明,房屋平移6m后整体性提高。平移的成功以及由此取得的明显经济与社会效益,表明本工程设计方案与施工技术先进合理,可为类似整体平移工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沈大高速公路改扩建工程新旧路基衔接技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针对高速公路改扩建工程的特点,着重对新旧路基间的衔接技术在理论上进行分析探讨,全面研究新旧路基衔接技术的施工工艺。清除原地表草皮及表土,挖除树根,原地面填前碾压使之达到要求;然后在原有路基结合处挖台阶,新旧路基结合处铺设土工格栅,使新旧路基衔接处不产生不均匀沉降;选出优质路基填料,新旧路基结合部进行强夯、凉晒、换填等技术处理。实践证明,路基衔接部分不开裂,提高路基平整度。通过以上方法对路面平整度的控制,经检测路面平整度符合规范要求。  相似文献   

17.
从设计阶段、开工准备、路基换填、水泥稳定砂砾的机械化施工、面层施工等方面详细地介绍了阳泉市桃南路大修工程中水泥稳定砂砾基层、5cm粗粒式沥青混凝土 3cm热拌沥青碎石面层道路结构形式的设计及施工过程。  相似文献   

18.
介绍了柴木铁路多年冻土区路基的施工工艺,包括填方路基、挖方路基、石质冻土路堑的施工方法。  相似文献   

19.
依据合武(合肥-武汉)Ⅰ标段设置路基沉降观测的数据,提出了对高速铁路路基施工进行动态控制方程的公式形式和工后路基沉降预测的依据与具体实现,并结合典型观测数据进行分析和路基施工控制,确保路基质量、沉降、工期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