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正>台州市“五个聚焦”落实“三个年”行动为全面贯彻落实全省科技系统“学习年、行动年、服务年”活动,台州市科技局第一时间制定《全市科技系统“学习年、行动年、服务年”活动方案》,围绕“315”科技创新体系建设,加快构筑“一弓一箭”区域创新体系,高水平建设国家创新型城市,为实现“三高三新”和奋力谱写“两个先行”台州篇章提供强劲科技动力。聚焦“争先创优”,狠抓工作机制完善。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315”科技创新体系建设,在全省率先召开工作部署会,制定出台实施方案,谋划科技创新“两个天地”行动、开展乡镇(街道)创新驱动“赛马比拼”行动,全面提升台州科创显示度。按照“创五星、争一流”目标,成立工作专班,  相似文献   

2.
林慷 《今日科技》2023,(6):35-36
<正>台州市深入实施“创新台州”首位战略,坚持走深走实科技新长征,围绕高水平建设国家创新型城市目标,深入推进台州湾科创走廊建设、省技术创新中心创建、科技型企业培育、高层次人才引育等重点工作,不断激发全市科技创新活力、提升全市创新能级。  相似文献   

3.
李祖平  郑一丁 《今日科技》2006,(11):16-23,I0002,I0003
2006中国(台州)科技成果交易会暨高新技术人才交流会,第三届中国浙江科学节企会协作交流会10月10日-12日在台州市召开,这是继台州自主创新大会后的又一次科技盛会,对进一步加强台州及各方面的科技合作和交流,提升区域自主创新能力,推进创新型城市建设,都具有重要意义,此次盛会成为与会各方展示成果,互通有无,密切合作,共赢发展的大平台,透过这一场科技盛宴,我们再一次清晰地看到了台州市委,市政府精心规划的自主创新战略蓝图,再一次被台州主要领导,科技部门广大干部的自主创新思想,热情与行动深深打动,因此特别策划《创新台州赢未来》,以飨读者。[编者按]  相似文献   

4.
12月5日,省科技厅副厅长丁康生带领调研组到台州市开展"深入基层谋发展、心系群众惠民生"科技服务调研活动。台州市政府高度重视此次活动,组织台州市及县(区)科技局主要负责人、中科院台州中心、浙大台州研究院、省产学研联盟台州中心  相似文献   

5.
2006年4月29日,台州市科技局率领29家科技企业进沪举行“上海·台州科技园”奠基仪式,首批29家科技企业下属的29“个上海研发中心”同时奠基。这一政府帮助、支持企业将研发中心集体搬到上海的科技盛事被上海媒体称之为国内首创的“借脑革命”。上海·台州科技园主要是以上海高  相似文献   

6.
黄兰芳 《广东科技》2008,(21):37-38
江苏省高度重视科技政策在科技工作中的作用,将科技政策与科技人才、科技项目并列为科技部门服务创新的三大重要手段。 2006年4月18日,印发了《江苏省政府关于鼓励和促进科技创新创业若干政策的通知》(苏政发[2006]53号)(通称“50条政策”,下同)。在“50条政策”中,有15条涉及科技税收优惠政策,而与之配套的实施细则多达数十项。可见,江苏省运用税收杠杆助推科技创新力度之大。  相似文献   

7.
卢江 《今日科技》2009,(1):13-14
2008年,上城区科技工作以“全国科技进步示范区”、“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城区”和浙江省“科技强区”建设为主线,以“创新、提升、服务、争先”为主题,科技各项工作进展顺利,稳步推进。重点抓贯彻,促进步,科技创新环境不断优化;抓创建,促提升,科技创新能力不断增强;抓保护,促创造,知识产权工作不断夯实;抓示范,促引领,科技支撑社会事业不断彰显;抓引进,促增长,孵化器建设不断推进;抓管理,促服务,创业创新机制不断深仳.  相似文献   

8.
《安徽科技》2007,(10):F0002-F0002
2007年是合肥改革创新之年,全市上下认真贯彻全国和全省科技大会精神,全力推进科技创新型试点币建设再上新台阶,科技创新工作取得了积极进展。 建立推进自主创新的工作机制。以“主攻体制创新、服务知识创新、探索区域创新、突破企业创新”为重点,建立以企业为主体的市、县区与校、院(所)对接体系、责任体系和服务体系。  相似文献   

9.
<正>近年来,聚焦台州市党代会提出的“三高三新”奋斗目标,椒江区坚持创新驱动,围绕《台州湾科创走廊发展规划》中“一核三片多点”空间布局,着力打造一条由科研平台、科技孵化载体、加速器、产业园区组成的全生态科技创新产业链,持续加大科技人才引育力度,全力建设国家创新型城市主城区,打造台州湾科创走廊核心腹地。  相似文献   

10.
改革开放20多年来,台州的制造业经历了从依靠机制活力到遭遇发展压力再到提升创新能力的过程。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和全国科技大会提出“提高科技自主创新能力,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科学技术发展的战略基点和调整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中心环节”之后,创新成为台州市制造业实现跨越式发展的最大驱动力。目前,围绕推动科技创新提升产业能级,全国各地掀起了建设创新型城市的热潮,各地都有大举措,好经验。台州的主要经验是,在较短时间里形成了一条科技创新促产业升级的发展主线,那就是:“政府扶持平台、平台服务企业、企业自主创新、创…  相似文献   

11.
《合肥科技》2007,(3):8-9
为全面推进科技创新工作,充分利用辖区科技资源,合肥市蜀山区近期出台了《蜀山区关于推进科技成果转化的实施意见(试行)》和《蜀山区关于实施“院(校)企互动工程”的意见》。  相似文献   

12.
<正>紧扣清单式问诊服务、滴灌式精准服务、数字化智慧服务,路桥让科技驶入“快车道”,让创新挂上“加速挡”,为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大科创动力。驾乘数字化东风,利用“数融通”系统,以321.8万元贴息撬动1.07亿元科技贷款,推动20项高新技术成果实现产业化;推行滴灌式精准服务,切实推进企业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辖区全年享受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企业316家……在台州市路桥区,一项项以科技创新助推企业发展的暖心服务落实落地,化为了织就科技腾飞梦的阵阵“春风”。  相似文献   

13.
今年以来,全市科技工作以党的十七人精神为指导,围绕“提高自主创新能力”这条主线,强化科技服务,优化创新环境,突出“科技创新体系建设、实施重大科技专项、推进知识产权工作、加强农业科技服务体系处设”4个重点。努力推动全市科技和经济协调发展,各项工作取得了新的进展。  相似文献   

14.
2006年6月13日,全市科技局长会议召开。会议交流了各县(市)、区贯彻落实全省科技大会精神、推进科技创新的工作情况,研讨了《安庆市科技发展“十一五”规划纲要》,布置了全市产学研合作工作的具体任务。在听取各县(市)、区科技局长的发言后,方争鸣局长作了即兴讲话。现根据记录整理刊登。[编者按]  相似文献   

15.
在双循环发展新格局与后疫情时代复工复产的新形势下,2020年开始推行的“科技专员”新政策旨在将“传统的科技人员服务企业行动”上升为符合新形势的“科技专员推动区域科技创新机制”。通过分析近三年来(2020-2022年底)广东、内蒙古、贵州、四川、湖南等全国不同区域各省市科技专员发展实际情况,总结得到当前科技专员在一线企业进行科技创新的基本模式与成功经验,同时也发现在生产技术对接、科技专员遴选、企业积极性激发、政府引导方式上仍有待完善。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构建以科技专员为主体,能够激发市场活力,由政府部门、地方企业、科技专员、高校院所组成的“区域科技创新发展共同体”,最终形成科技专员推动区域科技创新发展的协同机制。研究结果对于“科技人员”升级为“科技专员”“服务地方企业”升级为“推动区域科技创新”,最终实现以区域科技创新带动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都具有重大理论与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6.
《杭州科技》2008,(1):49-50
以党的十七大精神为指导,全面贯彻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区委区政府“一目标三主线”和“创业创新、联网成片、三线并进、品质为先”的总思路,按照培育“四个一批”的要求,依托两个基地(科技经济园、丁桥工业区块),突出三个重点(深化科技强区、健全科技创新体系、增强区域创新能力),坚持“四位一体”(创新环境、人才、平台、项目),集聚创新资源,激活创新要素,转化创新成果,注重“三科”(科技园区、科技商贸、科技楼宇)建设,认真实施“五专项工程”,  相似文献   

17.
实施科技特派员制度,是浙江省委、省政府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推进“创业富民、创新强省”总战略、全面建设惠及全省人民小康社会而做出的一项重大创新举措。2003年以来,磐安县把实施这一制度作为深化改革、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着眼于提高农村科技水平和农民收入水平,强化科技创业,完善服务模式,  相似文献   

18.
2010年上半年,龙湾区科技工作主要是做到“四个围绕”、“四个强化”:(一)围绕自主创新能力提高,强化科技创新体系建设。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企业为主体,大力推进科技创新体系建设,不断提高区域自主创新能力。一是强化技术创新研发载体建设。二是强化科技人才支撑体系建设。三是强化知识产权(专利)建设。  相似文献   

19.
2005年是实施“十五”计划的最后一年,也是太原市加快区域科技创新体系建设和实施“112233”科技工程的关键之年,为了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促进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全面推进太原市的科技发展和提升太原市的城市竞争力,近日,太原市科技局出台了《太原市级工程技术中心管理办法(暂行)》(以下简称《办法》)。  相似文献   

20.
邓爱华 《科技潮》2009,(9):18-19
为落实科技北京行动计划,发挥首都科技资源优势,创新科技工作方式,推进新农村建设,北京市科委等有关部门支持和推动农业骨干企业、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联合发起成立了面向新农村建设和都市农业发展的系列联盟,2009年7月13日,首先启动了“食品安全科技服务联盟”、“农产品加工科技创新服务联盟”、“籽种产业发展科技服务联盟”、“设施农业技术创新服务联盟”和”北京农村污水处理创新服务联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