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34 毫秒
1.
美、日两国研究生教育在招生方式、课程设置、培养模式、管理机制、质量保障等方面都有很强的社会适应性。我国研究生教育规模庞大、基础稳固,但研究生教育缺陷依然明显,加强我国研究生教育改革势在必行。本文运用文献分析法、比较研究法、归纳法等研究方法,系统分析了美国和日本研究生教育的改革和发展概况,总结了其具有代表性的经验和做法,对比美、日两国研究生教育与中国的异同,探讨中国研究生教育的现状与不足。  相似文献   

2.
然而随着我国外语研究生教育在办学层次上的逐步提高、招生规模不断扩大、培养模式也越来越多样化的新形势下,外语研究生的培养质量也出现了问题,研究生培养机制亟待改革。要解决此问题,要在确保培养质量的基础上实现培养机制的创新。  相似文献   

3.
汪伦焰 《科技信息》2013,(11):192-192,250
研究生教育是继本科毕业之后进一步深造和学习的一种教育形式,其担负着为社会主义建设培养和造就全面高素质人才的艰巨任务。目前我国研究生在校人数、培养规模仅次于美国。然而,研究生培养数量的发展与培养质量的提高并没有完全成正比,工学研究生的培养更是如此。要想实现工学研究生培养数量与质量的同步发展,其培养模式的改革迫在眉睫。实践证明,通过改善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转变人才培养方式,突出学生的能动性,走理论与实践结合之路方能实现工学研究生培养质的飞跃。  相似文献   

4.
泰国作为跨国高等教育输入国,在对研究生培养方面重视国际化培养,重视合作办学、学术交流,重视英语学习、科学研究、社会合作,秉承开放性、灵活性的办学策略,对我国中外合作办学研究生教育及非中外合作办学的研究生教育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5.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环境污染问题逐渐成为影响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因素.高素质的专业人才队伍建设和培养则成为应对日益严峻的环境污染形势的基本制度保障和智力支持.由于我国在环境科学研究生教育方面相对起步较晚,基础较为薄弱,因此需要加快完善我国环境科学专业研究生教育体系及发展模式.本文从我国环境科学专业研究生教学模式的现状及发展趋势出发,通过对美国阿肯色大学植物土壤与环境学院环境科学专业研究生教育培养情况的介绍和分析,为我国环境科学专业研究生教学模式改革提供借鉴.本研究建议,我国环境科学专业研究生教学模式应从完善学科教育体系、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拓宽知识平台以及搭建知识与技能的桥梁等方面进行改革与创新,提高我国环境科学专业研究生的专业水平与学术能力.  相似文献   

6.
我国现行奖学金制度改革作为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的重要内容,是基于缓解研究生办学经费压力、促进社会公正和提高教育质量的需要而实施的重要举措。这项改革对提高研究生科研积极性起到良好的激励作用,但也存在评价程序不公正、导致研究生心理压力过大及诱发不良竞争等问题。为促进研究生奖学金制度改革的良性发展,应加强奖学金制度建设和管理工作;规范评审程序,不断完善评价指标体系;建立监督机制,提高奖学金评审的透明度与公正性。  相似文献   

7.
由于政治经济状况和高等教育体制的差异,各国政府在研究生教育评估中所扮演的角色也不尽相同。文章将中美两国政府在研究生教育评估中的行为模式进行分析、比较,有利于我国借鉴美国较为成熟的研究生教育评估的经验,从而保障和提高我国研究生教育的质量,促进研究生教育的持续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8.
当前我国正处于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发展改革期,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建设对于提升专业学位研究生综合素质、实现社会优质教育资源互补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针对当前土木工程专业学位研究生校企合作培养模式存在的问题与弊端,结合中南林业科技大学教育改革实践的有益经验,系统分析研究生实践创新基地建设的方法与运行机制,研究成果对充分发挥创新实践基地在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中的作用,推动创新基地发展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9.
经过30多年改革,我国研究生教育实现跨越式发展,规模增长速度远高于发达国家在教育发展较快阶段的增长,但从研究生培养过程中存在的创新型人才和应用型人才与社会需求仍有较大距离的现状,催生了高校对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的不断探究,本文拟从工业和信息化部人才交流中心推出的"蓝桥计划"的实施探讨高校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问题。  相似文献   

10.
21世纪是社会转型时期,人们进入了以信息为主导的时代,使得图书情报学独特的学科地位凸显。我国图书情报学教育发展时间较短,仍处在学习阶段。美国是世界上图书情报学教育水平比较发达、教育系统比较完善的国家,其改革发展经历无疑对中国的图书情报学教育有重大的启示。本文从培养目标、培养方式、课程设置和管理制度四个方面对中美图书情报学研究生教育进行了比较,分析了两国在研究生教育上各自的特色和相互差异,并就如何进一步改革我国图书情报学研究生教育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1.
为适应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以及政治体制和科技体制改革的需要,90年代和下世纪初,我国的高等教育改革势将逐步深化。从中央印发的《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以及国家教委和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关于学位与研究生教育改革和发展的若于意见》来看,今后的研究生教育和学位工作改革将向着加快权力下放,扩大授权点,扩大招生数的规模,培养规格多样化,改善投资机制,改善就业渠道,淡化博士生导师的社会角色等方向推动。这一系列改革措施都会对学位质量产生影响。可以肯定,只有辅之以相应的质量保障措施,才能使我国的学位质量在新的情…  相似文献   

12.
随着医学研究生教育模式的改革,我国逐步形成了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住培)与临床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专硕)有机结合的"双轨制"培养模式下专业型研究生教育和非并轨模式下的学术型研究生的教育。但在逐渐探索的过程中发现,在该模式下的医学研究生培养逐渐出现诸多问题,可能无法适应现阶段医疗科技的发展。针对这种现象,及时调整培养方案,优化培养制度,完善医、教、研体制,是改进我国医学研究生教育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3.
论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中的我国研究生教育改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1999年开始扩招以来,我国高校毕业生人数激增,研究生教育的改革已经凸现为高等教育领域讨论的热点问题。高等教育大众化对研究生教育有什么要求?面对高等教育的大众化,我国以往的研究生教育存在哪些问题,又该有怎样的对策?本文从发展规模、培养目标、培养模式及质量评估等方面,分析了高等教育的大众化对研究生教育的要求,指出了我国研究生教育存在的相应的问题,最后,有针对性地提出了我国研究生教育改革的建议。  相似文献   

14.
当前,加快我国研究生教育是社会发展的需要。我们在研究生教育规模发展的同时要保证其质量,就应该在教育投入、研究生培养结构、培养模式以及研究生教育的布局合作合理的调整与安排。  相似文献   

15.
高等教育的竞争力是国家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基础,它的提升与处于高等教育顶层的研究生教育状况息息相关,我国非常重视研究生的培养工作,经过20多年的改革和发展,我国研究生教育取得了长足的进步,研究生教育结构逐渐合理化,管理水平日益提高。然而,与实际要求的创新人才相比,我国研究生教育还有许多不相适应的方面。研究生的“创新能力”、“协作能力”、以及“适应能力”等都亟待加强,这就要求在研究生的日常管理和特色活动开展的过程中,注重这些能力的培养,以此提高研究生的各方面的素质。  相似文献   

16.
研究生教育作为高等教育的最高层次,在培养创新人才、促进经济增长方面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近年来我国研究生教育获得了快速的发展,有关研究生实行收费制度改革的讨论也越来越多。本文从理论和现实两方面对我国实行研究生教育成本补偿制度进行了探讨和分析。  相似文献   

17.
我国地方高师院校发展定位管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教师教育在我国教育事业发展中处于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地方高师院校在发展中面临着时代要求、中小学教育和自身改革的严峻挑战.因此,地方高师院校必须紧紧抓住发展这个第一要务,明确办学定位,突出办学特色,在发展目标、发展规模、教育模式、学科专业、课程设置、办学特色和社会角色上开拓创新,从而提高学校的生命力和竞争力.  相似文献   

18.
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对于军队院校研究生教育的发展来说,贯彻与落实科学发展观,就是要辩证认识和正确处理好研究生培养数量和质量的关系,着重提高培养质量,完善与改革研究生培养机制和管理体制,努力促进军队院校研究生教育培养的协调与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9.
本科文理学院是美国本科生培养的重要阵地,在悠久的办学历史和发展过程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代表着当今世界本科教育的最高水平,他们办学任务清晰明确,师资力量强,旨在培养思想活跃、大胆创新、有道德和明确价值观的美国公民.在高等教育日益国际化的今天,美国文理学院的许多教育经验值得我们在高等教育改革中借鉴,以提升我们本科层次教育的质量.  相似文献   

20.
全日制工程专业硕士研究生的培养是我国研究生教育发展的一项重要改革,此项改革旨在培养有一定工程实践能力的高层次人才,因此改革涉及培养目标,教学计划,实践能力及学位论文等方面。天津大学在光学工程专业硕士学位研究生的培养方面进行了探索,以该专业的必修课程改革为例,将工程实践能力的培养与课程讲授相结合,采用以应用实例为引导的翻转课堂教育模式,增加学生在实验及实践过程中的学习能力,满足了课程改革和培养目标的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