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玫瑰星云     
玫瑰星云(NGC2237)位于麒麟座一个庞大分子云的末端。这个分子云集团包括NGC2237、NGC2238、NGC2239、NGC2244、NGC2246五个NGC天体。NGC2237星云内具有丰富的氢气.在年轻亮星的激发下,让它在大部分照片里呈现红色的色泽,好似星际中的玫瑰。  相似文献   

2.
前沿     
《科学之友》2020,(6):4-5
正研究人员发现两处"恒星摇篮"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银河画卷"巡天计划发布一项重要成果。研究人员在银河系中发现两个孕育恒星的巨大分子云,分别命名为"大江分子云"和"凤凰分子云"。此次研究成果发表在天文学权威刊物《天体物理学杂志》上。我们所处的银河系是一个旋涡状星系,它的旋臂附近隐藏着一些浓浓的云团,其中一些主要由氢气分子组成的云团就是分子云。分子云是恒星的前身,被称为"恒星摇篮"。  相似文献   

3.
1 引言 当利用星际分子射电谱线进行成图时常常可以发现,在银河系中巨分子云复合体表现出成块性质。这样典型的巨分子云复合体是由一些各种尺寸和质量的个别的巨分子云组成的集合体,它的总质量可达到10~4M_(?)。这样的巨分子云复合体的平均粒子数密度是很低的,≈50cm~(-3),这暗示着气体小的体积填充因子。巨分子云复合体的结构在本质上可能是分层次的,高密度区域只占居低密度区域的一个小的范围。结构的特征和气体分布的性质,是在控制巨分子云复合体的形成和演化的过程方面起着决定性作用。Cepheus OB 3巨分子云复合体就是一个银河系中典型的巨分子云复合体。  相似文献   

4.
去年 ,科学家在银河系中心附近的分子云里发现大量乙烯醇分子 ,这将为研究宇宙空间复杂有机分子的形成机制乃至生命起源提供了新线索——  相似文献   

5.
新的天体图     
纽约戈达德空间研究所的托马斯·戴姆,布鲁斯·埃尔姆格林,理查德·科赫和帕特里克·撒迪厄斯,完成了一张我们银河系中的分子云天体图,这些分子云分布在银河系中心展开弧度大约为120°范围内,而且,位于人马座旋臂的内侧。这些分子云呈区域性分布,并主要由氢分了组成,它能够在一个大约  相似文献   

6.
玫瑰星云(NGC 2237)位于麒麟座一个庞大分子云的末端。这个分子云集团包括NGC2237、NGC 2238、NGC 2239、NGC 2244、NGC 2246五个NGC天体。NGC 2237星云内具有丰富的氢气,在年轻亮星的激发下,让它在大部分照片里呈现红色的色泽,好似星际中的玫瑰。  相似文献   

7.
《大自然探索》2009,(12):8-8
在下面这幅艺术想象图中,一颗大质量、小个头的白矮星(图中左下部)正在盗取来自明亮恒星HD49798(图右上部)的物质。从1997年开始,科学家一直在搜寻这颗恒星附近神秘X射线的来源。2009年9月,欧洲空间局的“XMM-牛顿号”人造卫星终于揭示,这些X射线原来是来自正在迅速旋转的一颗白矮星——死亡恒星的残骸。  相似文献   

8.
谢懿 《世界科学》2009,(3):11-15
46亿年前,银河系中某个不起眼的地方正在孕育着什么?星系中弥漫的氢和氦以及固体尘埃开始凝聚并在形成分子,由于无法承载自身的质量.这一新形成的分子云便开始了坍缩,在不断加热和混合的过程中,一颗恒星诞生了——它就是我们的太阳。目前我们还不确切知道到底是什么触发了这一过程,也许这一切都源自于近邻恒星爆炸死亡时所产生的激波……然而据我们所知,太阳是唯一的。从诞生太阳的薄盘中形成了8颗行星,一开始这些行星之间没有什么显著的“差异”,最终在太阳旁的第3颗行星上出现了生命:而这些生命也开始探索他们所在的太阳系,但时至今日依然有6个太阳系的未解之谜有待解答。  相似文献   

9.
胡朝晖  刘世杰  刘平生  冯国华  韩勇 《科学通报》2000,45(10):1025-1029
由X射线聚焦透镜联合X射线机形成的X射线微束与平面晶体波长色散位置灵敏谱仪(PSS)构成的高能量分辨率的μXRF(micro-X-ray fluoriscence)分析实验装置取得初步实验结果,在实验中,得到被绵计数率与X射线机功率成线性增长,TiKα和CrKα的能量分辨率分别达到16.6和23.6eV并能分辨开不锈钢中CrKβ和MnKα峰,和同步光微束与PSS结合的结果相比较,表明用这装置实现高  相似文献   

10.
由X射线聚焦透镜联合X射线机形成的X射线微束与平面晶体波长色散位置灵敏谱仪(PSS)构成的高能量分辨率的μ-XRF(micro-X-ray fluorescence)分析实验装置取得初步实验结果在实验中,得到被分析元素的计数率与X射线机功率成线性增长, Ti Kα和 Cr Kα的能量分辨率分别达到 16.6和 23.6 eV并能分辨开不锈钢中 Cr Kβ和 Mn Kα峰,和同步光微束与 PSS结合的结果相比较,表明用这装置实现高能量分辨率的元素分析是可行的.同时讨论了目前存在的问题及解决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11.
解瑞立  万永芳 《科学通报》2000,45(17):1867-1874
山羊草属(Aegilops)是小麦属(Triticum)的近缘属之一,山羊草属物种的种子中含有与普通小麦高分子量麦谷蛋白亚基(HMW glutenin subunit)结构相似的贮藏蛋白,通称为山羊草高分子量麦谷蛋白亚基。利用SDS-PAGE分析了4种多倍体山羊草物种所含高分子量麦谷蛋白亚基的组成,之后又通过比较各种PCR扩增方法,以偏凸山羊草(Ae。ventricosa)为材料建立了从多倍体山羊  相似文献   

12.
Cs_3Te_(22)──新发现的一种奇异化合物RoaldHoffman著 梁海浪,卢兆基译在1995年2月号的AngewandteChemie(美国化学协会的期刊)上,刊登了威廉·S.谢尔特里克(WillianS·sheldrick)和麦克尔·瓦胡德...  相似文献   

13.
2, 5-二巯基-1, 3, 4-噻二唑在铜表面的吸附与键合行为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黄岭  沈健  任俊  孟庆金  郁清 《科学通报》2000,45(20):2171-2174
通过表面增强Raman光谱(SERS),红外光谱(IR)及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技术,研究2,5-二巯基-1,3,4-噻二唑(DMTD)在铜表面的作用机制,得到了吸附在铜表面的SERS光谱,研究表明,DMTD分子是通过其环外的两个硫醇基与金属铜发生键合反应,生成了DMTD的单硫盐,同时,DMTD分子通过其环外的两个硫原子与Cu^+相配位,并通过Cu^+连接成一层牢固的一维链状聚合物膜吸附于铜表  相似文献   

14.
王文清  龚龑  李晨 《科学通报》2002,47(2):117-121
生物分子的手性起源来自宇宙中手性力的影响.弱中性流宇称不守恒通过Z0子的交换结合长程库仑力作用于原子和分子产生宇称破缺能差(PVED).通过多种近代物理、化学方法:差分绝热量热法(DSC)、量子磁强计(SQUID)直流磁化率和交流磁化率测定、X射线四圆晶体衍射、低温固相核磁共振1H谱、低温拉曼光谱、超声法确定D-和L-丙氨酸(缬氨酸)在约270 K存在λ型二级相变,得出在Tc处的PVED为6×10-5eV/分子·K.同时提出了与Salam相变假说不同机理的探讨.  相似文献   

15.
在46亿年前,银河系的一个并不起眼的偏僻处所正酝酿着一个事件:一些无足轻重的小杂碎一一氢、氦,还有一些固体尘埃,它们开始聚集并形成一块分子云;这块分子云最终因无法承受自身重量而发生坍塌;在紧随而来的混沌之中,一颗恒星诞生了,它就是我们的太阳。  相似文献   

16.
蒋艳杰  刘永平 《科学通报》1998,43(7):701-703
得到了Sobolev类B^rp(R)在Lp(R)中的平均σ-B宽度和无穷维σ-G宽度的精确值,还得到了Sobolev-Wiener类W^rq在Lq以及其对偶W^rp在Lqp中的无穷维σ-G宽度的精确值的强渐进结果。  相似文献   

17.
北爱尔兰的化学家们设计了一个运用化学输入信号和光学输出信号的分子水平计算系统,可进行加到二的计算。 贝尔法斯特理工学院的化学教授A·P·席尔瓦(A.Prasanna de Silva)和他的博士生N·D·麦克莱纳根(Nathan D. McClenaghan)开发了这个系统(见美国化学协会杂志第122期,2000年)。席尔瓦教授说:“我们终于可以让分子计数了。就我们所知,这是有史以来分子首次能在人脑外进行公认的计算。” 这个系统运用了两个相关的分子。其中一个分子带有可发出荧光的基团,作为“和”的开关…  相似文献   

18.
2005年2月,科学家宣布说,他们于2003年7月至2004年7月间利用射电望远镜观测了银河系英仙座臂中一个大质量分子云核中的甲醇分子宇宙微波激射,从而测量出英仙座臂距地球的距离为6370光年,这是人类第一次如此精确地测量出了这个距离,而这次测量也为精确地测量整个银河系提供了有效的手段,所以是一次意义非凡的突破。  相似文献   

19.
超细Ni-B非晶态合金的退火晶化及其催化性能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采用X射线吸收精细结构(XAFS)、X射线衍射(XRD)、差热分析(DTA)3种方法研究化学还原法制备的NiB超细非超细非晶态合金在退火过程中的结构变化及结构与催化性能的关系。XED和XAFS结果表明,NiB超细非晶态合金的退火晶化过程分两步进行,在325℃的退火温度下,NiB超细非晶态合金晶化生成纳米晶Ni3B亚稳物相;在380℃或更高的退火温度下。绝大部分Ni3B进一步晶化分解生成金属Ni物相  相似文献   

20.
同步辐射X射线(白光)微束激发晶态物质和非晶态物质时,其中晶态物质的衍射线将严重影响元素的X射线能谱分析。其最有效的解决办法是采用同步辐射单色光激发样品,或在样品与Si(Li)探测器之间加入一准直器以消除衍射作用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