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原子、分子物理学及光学物理(以下简称AMO物理学)主要是阐明物理学的基本规律;在原子及分子的层次上了解物质的组成及演变发展;了解光与物质的相互作用;创造出新的技术及设备。AMO物理学是把物理学与其他学科(如天文、气象、生物物理等等)联系在一起的总科学桥梁中一个组成部分。AMO物理学在研究中所建立起来的实验方法及理论方法,经常被核物理、等离子体物理、大气物理、凝聚态物理、表面物理、高能物理等所采用,同时也为其他科学领域所采用。AMO物理学所建立起来的各种数据(包括精确测定的自然界各种基本常数),是整个自然科学所依赖的知识基础之一。AMO物理学研究也延伸到应用科学的广阔领域之中,如在国家安全、能源规划方面,它都曾做出过贡献。AMO物理学研究中所创造出的高技术均导致了新工业的兴起。  相似文献   

2.
从古代物质结构的原子构成学说、17世纪气体分子运动论 ,到原子与分子物理学、疑聚态物理、化学物理、等离子体物理、以及生物物理学的迅速发展 ,探寻物质微观结构理论及应用的发展轨迹。  相似文献   

3.
百年诺贝尔物理学奖与现代物理学的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诺贝尔物理学奖颁奖项目的成就,把现代物理学划分为原子分子物理学,理论物理学,原子核物理学,粒子物理学,凝聚态物理学,光学,天体物理学,无线电学这八大分支学科,以获奖项目研究的时间或获奖成果间的内在联系为主线,介绍这些分支学科在20世纪所取得的重大成就及其发展轨迹,进一步展望物理学在21世纪特别是未来二三十年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4.
原子物理学是近代发展起来的学科,反映了一百年来物理学的发展.大学生不仅要学习原子物理学的知识,还要学习物理学思想.将物理学史恰当应用到原子物理学教学中,可起到传授知识和教书育人的双重作用.  相似文献   

5.
总结和了原子与分子物理研究内容和最近发展,现在原子与分子物理研究成果已被广泛应用到新材料的原子与分子设计及气体激光器和激光同位素分离等多种技术中。  相似文献   

6.
飞秒激光具有超短的脉冲宽度和超强的峰值功率,已经成为测量和操控原子分子超快动力学行为的重要工具.但是强激光场下,原子分子行为非常复杂,多个反应通道纠缠在一起.全微分符合测量技术能够提供特定反应通道精确的动力学数据,推动了强场原子分子物理研究的快速发展.本文结合北京大学新建的冷靶反冲离子动量谱仪,介绍全微分符合测量技术在强场原子分子物理实验研究中的重要应用以及在强场原子分子物理实验研究方面取得的一些重要进展.  相似文献   

7.
简要介绍了原子与分子物理研究所,近几年来在小分子势能面、量子散射动力学和弱相互作用聚合物光谱等方面的理论研究.  相似文献   

8.
原子物理学是近代发展起来的学科,反映了一百年来物理学的发展。大学生不仅要学习原子物理学的知识,还要学习物理学思想。将物理学史恰当应用到原子物理学教学中,可起到传授知识和教书育人的双重作用。  相似文献   

9.
原子分子物理学是研究原子、分子的结构、性质、相互作用和运动的规律,提供原子、分子信息和数据的一门学科。它在物理学中是一门发展历史较长的分支学科,又是一门不断发展、涉及面广、很有生命力的分支学科。原子、分子物理学起源于19世纪对太阳光谱和气体放电的研究,经过本世纪20年代第一次发展高峰后,它已经成为一门独立的物理学分支学科。到四五十年代,由于发展了射频波段的波谱学,测量精度大为提高,为创立和检验量子电动力学、相对论和各种基本对称性提供了实验基础。从70年代到现在,各国都围绕能源、材料、环境和安全等问题制…  相似文献   

10.
物理生物学(Physical Biology)是一门新兴的前沿交叉学科。与生物物理学(Biophysics)侧重于研究生命物质的基本物理规律不同,物理生物学主要利用新近发展起来的物理学先进概念和技术,精确地测量和描述生物系统的结构、功能和行为,使生物学建立在定量的物理学基础之上。物理生物学常用的研究手段包括超快电子束衍射技术、微流控技术、单分子光谱技术等;研究对象涵盖了原子、小分子、  相似文献   

11.
超快强激光科学的进展(PUILS)是Springer化学物理系列丛书之一,此系列丛书的目的是为了向大家提供在物理化学和化学物理领域中具有完善理论和新兴研究领域的综合时新的专题论文。PUILS系列丛书介绍了超快强激光科学的进展,超快强激光科学是一门新兴的跨专业学科,研究领域跨越原子和分子物理学、分子科学和光学学科。  相似文献   

12.
激光场中电子-原子散射,是随着激光技术的发展于70年代兴起的原子碰撞研究的新领域.对该问题的研究有助于了解大气物理学、天体物理学、等离子体物理学、激光物理及化学等领域的许多现象(如等离子体的激光加热、太阳大气层的红外不透明性以及星体内部的一些物理变化过程等).  相似文献   

13.
<正>物理学硕士点始于1984年招收理论物理专业研究生,1995年获得了原子与分子物理硕士授予权,2005年建立光学硕士点和粒子物理与原子核物理硕士点。同年,这些硕士点与凝聚态物理硕士点整合,建立了物理学一级学科硕士点,其中凝聚态物理和理论物理为四川省重点学科。经近30年来物理学的科研与教学实践,已经形成了一支学历与年龄结构合理、教学与科研能力强的教师队伍。现有教授17名,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17名,"国家有突出贡献专家"等4名,四川省学术带头人及后备人选8名,博士生导师2名。  相似文献   

14.
光电信息技术学院物理学一级学科硕士点是在现有的理论物理、光学和物理电子学3个二级学科硕士点的基础上,以光电信息技术省重点实验室为依托,于2005年申报成功的,研究范围覆盖理论物理、粒子物理和核物理、原子与分子物理、凝聚态物理、光学、无线电物理6个二级学科,研究方向包括粒子物理理论和场论、凝聚态理论、介观物理、纳米物理、半导体物理、低维物理、核物理、量子光学、信息光学和分子动力学,2005年,物理学学科被列入烟台大学“十一五”期间重点资助的5个优势学科(实验室)之一。  相似文献   

15.
高温超导体因其丰富的物理性质和潜在的应用价值已成为30余年来凝聚态物理学备受关注的前沿方向之一.探索和发现新型高温超导体并以此建立非常规高温超导电性的物理机制是超导物理学家们长期追求的目标.本文从高温超导体的研究现状和瓶颈出发,介绍基于异质外延薄膜高温超导电性的原子尺度研究,阐述近年来分子束外延技术在高温超导薄膜制备和量子调控方面取得的研究进展.在外延薄膜超导特性表征方面,着重介绍基于原位扫描隧道显微镜对超导层的原子尺度研究.在新型高温超导体探索方面,主要介绍基于异质外延薄膜界面超导体系的构筑.本文侧重于展示实验设计思路、研究方法以及对高温超导电性微观机制的理解,力图以此启发相关领域的研究人员.  相似文献   

16.
值清华大学成立100周年之际,物理系与《中国科学》合作,出版清华大学百年校庆·发展中的物理系.专刊对物理系目前的主要研究方向进行了介绍,并收录了物理系教师在凝聚态物理、光学、原子分子物理、  相似文献   

17.
为促进我国高校近代物理教学研究的进一步发展,推动原子、原子核物理的教学改革和教材建设,由全国近代物理研究会、中国核物理学会教学专业组、师专近代物理研究会联合举办,并委托上饶师专承办的“全国第十一次原子、原子核物理研讨会胜全国近代物理研究会第四届年会”于1996年8月6日至10日在江西上饶地委党校隆重召开。来自全国18个省、市的42名代表参加了会议。由于会议得到国家教委、中国核物理学会和高等学校物理学与天文学指导委员会等有关领导的大力支持、中共上饶地委、地区行署的极大帮助、上饶师范专科学校以及物理系领导的热情…  相似文献   

18.
最近,美国科学促进委员会调查了物理学中的进展。主要涉及六大研究领域,现简介如下: 原子、分子物理学和光学激光仍在使物理学的这一分支发生革命。激光的强大能量正被用于产生新的原子结构和分子化合物,跟踪碰撞中的原子,监测化学反应速度,以及将原子冷却到绝对零度以上千分之几度。超高速激光脉冲,有些达到1飞(10~(-15))秒,的定时已非常  相似文献   

19.
本书是由新加坡世界科技出版公司出版的《原子、分子、光学物理》丛书的第3卷。在过去的40年里原子物理学经历了许多壮观的发展。本书收录了过去40年中作者与其合作者所撰写的有关原子与电磁场相互作用所观察到的各种物理现象的文章。由述评文章、在学校的讲座以及原始的实验和理论论文组成。其重点是放在具有广泛应用的物理学机理和通用方法上(例如缀饰原子方法)。书中讨论了象强激光场中的原子、光子相关性、量子跃迁、辐射改正、激光冷却与俘获、玻色.爱因斯坦凝聚等各种各样的专题。第二版中增加了作者在1992年以后发表的论文。  相似文献   

20.
激光冷却原子是超冷原子分子物理实验的基础,在精密测量、量子模拟等研究中具有重要的意义.为了获得温度更低,密度更高的超冷铯原子样品作为制备超冷基态铯分子的起点,本文实验展示了一种利用三维光晶格装载实现超冷铯原子温度进一步降低的方法,有效克服了磁光阱中超冷原子辐射光子自吸收引起的加热问题.在标准的磁光阱系统中获得超冷铯原子的基础上,利用压缩磁光阱技术提高超冷铯原子的密度.通过四束激光构建三维光晶格,实现超冷铯原子的高效装载,采用飞行时间法测量了原子的温度,观察到温度由~6 0.0μK降低至~1 1.6μK的冷却结果.同时研究了光晶格激光的频率与原子装载数目的关系,发现在负失谐1 5.5GHz时光晶格装载效率最高.同时,本文研究了利用光晶格减小超冷原子辐射光子自吸收引起的加热问题,对于进一步降低铯原子温度的研究具有深远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