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钱汉东  陈武  张根娣  胡勇 《科学通报》1996,41(6):564-568
铊是典型的低温成矿金属元素。在成矿地球化学过程中,它与贵金属Au,Ag以及Hg,As,Sb元素和有机质有着密切的联系,尤其在低温热液浸染型金矿中(如美国卡林金矿、麦克劳林金矿,以及我国西南滇、黔、桂及其邻省地区产出的金矿)普遍含有较高的Tl,Hg,As,Sb等元素的富集异常。电子探针分析表明,黔西南单矿物辰矿中铊含量可达质量分数为0.617(6170×10~(-6)),局部地段见有铊汞硫盐矿物及与汞矿共生的富铊矿体产出。研究表明Tl,Hg,As,Sb等元素的共存特征及其相应的矿物组合是寻找勘探浸染型贵金属矿床的最佳指示标志。因此加强Hg,Tl,As,Sb体系的矿物学和地球化学行为的基础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
《科学通报》1979,24(15):704-704
在我国某地与纯杆岩有关的原生铬矿床和砂铂矿中,找到了多种铂族元素的砷化物和硫砷化物。砷化物有砷钌矿(RuAs)、安多矿(RuAs_2)、砷铂矿(PtAs_2)、砷铱矿(IrRu)As_2.硫砷化物有硫砷铱矿、硫砷钌矿(Ruarsite)、硫砷锇矿(OsarsitC)等。这些矿物中的砷钌矿  相似文献   

3.
于祖相 《科学通报》1984,29(13):800-800
β-硫铱矿在某地砂矿中分布极为普遍。它常呈皮壳状或环带状包裹在等轴锇铱矿或自然铂颗粒的外部。但矿物本身不纯,晶体中往往混有大量锇、铂、砷、铅等杂质。经X-光粉晶检查,其中存在有等轴锇铱矿、硫砷铱矿、方铅矿、硫铂矿、砷铂矿等细小包体。这些混杂物有的呈超显微状品质或胶状物。在工作中很难将β-硫铱矿与其他组分离开作进一步的研究。  相似文献   

4.
陈克樵 《科学通报》1981,26(12):768-768
硫铑矿Rh_2S_3是一种铂族元素新矿物。根据化学组成将该新矿物命名为硫铑矿。硫铑矿是1979年发现于河北高寺台含铂超基性岩的与铬矿化有关的纯橄岩型铂矿床的砂铂矿中。  相似文献   

5.
施倪承 《科学通报》1978,23(8):499-499
等轴砷锑钯矿(Isomertieite)是近年来发现的一种铂族元素新矿物。英国学者Clark及我国于祖相等于1974年分别报道了该矿物的发现。在于祖相的报道中将它称为“丰滦矿”(Fengluanite)。彭志忠等人曾详细地论述了丰滦矿及等轴砷锑钯矿的关系,证明它们确属同一矿物。由于于祖相等同志的文章发表稍晚于英国学者,而且在化学式、粉末图指标化及空间群确定方面有错误,“丰滦矿”的命名未获得国际新矿物及新矿物命名委员会的通过。故现在我们仍将它称作为等轴砷锑钯矿。  相似文献   

6.
陈克樵 《科学通报》1982,27(8):492-492
硫铑矿是一种铂族元素——铑的硫化物新矿物。该矿物于1979年发现于河北高寺台含铂超基性岩体,与铬矿化有关的纯橄岩型铂矿床的砂铂矿中,1981年1月已完成论文编写工作。现将该铑的硫化物新矿物按其成分命名为硫铑矿Sulrhodite。  相似文献   

7.
陈露明 《科学通报》1994,39(2):190-190
两种待定新硒矿物发现于贵州504矿床中.该矿床是一个铀汞钼多金属矿床,且硒、铼、铊、镍等也具有综合利用价值.含矿层为下寒武统清虚洞组和中寒武统石冷水组白云岩.含矿层在矿床中受到强烈硅化、黄铁矿化、胶黄铁矿化、重晶石化、粘土化、方解石化、褐铁矿化等围岩蚀变.各种矿化赋存在蚀变形成的黑色硅化岩及其旁侧遭轻微蚀变的白云岩中.硒在矿床中主要以独立矿物形式产出,种类较多,但颗粒细微,研究难度较大.目前已确定的有新矿物硒锑矿(antimonselite)Sb_2Se_3(1992年4月国际新矿物及矿物命名委员会通过),有首次发现的新亚种硫硒锑矿Sb_2(Se_(2.75-2.41)S_(0.25-0.59))_3,有硒汞矿、硒铅矿、白硒铁矿.此外,尚有未确定的Ni,Fe-Ni,Fe-Hg,Cu-Hg-Sb,Cu-Sb的硒矿物.  相似文献   

8.
道马矿晶体结构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丁奎首 《科学通报》1981,26(9):554-554
道马矿系近年来在我国首次发现的一种新矿物,经电子探针多次分析,确定其化学式为PtCuAsS_2。这是一种极为罕见的硫砷化合物,应用单晶X射线衍射法测定道马矿的晶体结构,以期阐明其结构特征。  相似文献   

9.
我国首次发现硫碲铋铅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郁 《科学通报》1991,36(19):1517-1517
我国首次发现的硫碲铋铅矿产于河北省尚义县大青山金矿床,与硫碲铋铅矿共生的矿石矿物主要有斜方辉铅铋矿、辉铋矿、毒砂、黄铁矿、方铅矿、黑钨矿、自然金等。  相似文献   

10.
彭志忠 《科学通报》1964,9(1):73-73
硼镁石是一种重要的內生硼酸盐旷物,但在結晶学方面研究得很不够。在一般矿物学手册中认为它可能属于斜方晶系;竹內庆夫根据粉末图和貭量不高的华盛堡照片亦确定硼鎂石—白硼錳矿系列的矿物属斜方晶系,并且測出了这一类貭同  相似文献   

11.
李锡林 《科学通报》1986,31(10):760-760
比纳维迪斯矿(Benavidesite),是1982年在秘鲁和瑞典发现的新矿物。该矿物的命名是为了表彰A. Benavides(比纳维迪斯)对秘鲁采矿事业的贡献而取名的。其矿物尚未译名,作者译为比纳维迪斯矿。 1985年,作者在研究广西大厂矿田的硫盐矿物时,也发现了比纳维迪斯矿。大厂矿田是  相似文献   

12.
钱汉东 《科学通报》1993,38(21):1983-1983
越来越多的大型和特大型浅成低温热液金银矿床和金银多金属矿床的地质研究表明,铊是典型的低温成矿元素,与Au,Ag矿关系极为密切,是寻找该类型矿床的重要指示和探途元素,加强对铊和银,甚至包括金在内的矿物学和相平衡关系的研究,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 Tl-Ag-S三元系的相平衡关系迄今未有系统研究,但其中的Tl-S和Ag-S二元系以及Tl_2S-Ag_2S假二元系均已有些研究基础。  相似文献   

13.
新矿物——桐柏矿(Tongbaite)Cr_3C_2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桐柏矿是电子探针分析过程中首先发现,经X光分析后确定的(见图1,2).矿物化学式为Cr_3C_2,属斜方晶系.桐柏矿作为新矿物已于1982年3月份被国际新矿物及矿物命名委员会以全票(17票赞成,0票反对)通过,该矿物的名称也于1983年2月11日由该委员会以13:0票通过. 桐柏矿定性分析表明,含铬及小量铁和镍.矿物组成元素赋存状态研究表明矿物除边部有  相似文献   

14.
王善源 《科学通报》1958,3(7):215-215
在以前的报告里,曾經試驗了硼、鋁、硫、鎂、銅、鋅、镓、锗、砷、硒、銀、镉、铟、錫、銻、碲、铼、金、汞、铊、鉛、鉍等元素对流感病毒的抑制作用。其中,銅、铊、鉛对流感病毒有显著的抑制作用。以下报告的是其他元素的試驗結果。在第一个試驗里,鼠90只随机分成9組,每組10只,使感染甲型流感病毒PR_8。病毒是分別和碳、矽、鉀、鈷、铷、镧、鎢、钍等元素混合在一起的,  相似文献   

15.
硒锑矿——不再仅是人工合成矿物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刘家军 《科学通报》1992,37(15):1438-1438
迄今人们所了解的硒锑矿,仅仅是人工合成的矿物。然而,近几年我们在研究拉尔玛层控型Au-Cu-U-Se-PGE建造矿床的物质组分时,发现了自然界中的硒锑矿——新矿物。  相似文献   

16.
新疆西准噶尔包古图金矿中的自然砷及其矿床成因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安芳  朱永峰 《科学通报》2009,54(10):1465-1470
自然砷是一种较罕见的矿物, 新疆西准噶尔包古图金矿中大量发育自然砷, 呈它形粒状与梳状石英和辉锑矿共生. 自然砷中As含量为98 wt%~98.7 wt%, 是包古图金矿主要的载金矿物. 银金矿为包古图金矿中最主要的含金矿物, 呈显微粒状存在于自然砷中或与自然砷, 辉锑矿和梳状石英共生. 包古图金矿的热液成矿期可划分为3个阶段, 自然砷仅形成于主要金矿化阶段(阶段Ⅱ), 该阶段形成的主要矿物组合为自然砷-辉锑矿-银金矿-毒砂-辉锑银矿-银黝铜矿-磁黄铁矿-黄铁矿. 根据自然砷及其共生矿物组合推断包古图金矿主要金矿化阶段的温度为230~170℃, logfO2为−42~ −56.5, log f S2为−13.3 ~ −16.6. 从成矿早期(阶段Ⅰ)到主要金矿化阶段(阶段Ⅱ), 成矿流体的温度和硫逸度明显降低, 伴随S2−浓度降低, 砷浓度升高. 包古图金矿中的银金矿与自然砷共生, 且含As (0.5 wt%~1.3 wt%), 说明成矿热液中S2−浓度降低时, 其中溶解的砷增大了金的溶解度. 自然砷结晶促使热液体系中的金沉淀形成包古图金矿.  相似文献   

17.
硫化铁矿物处理水体砷污染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汉景泰  W. S. Fyfe 《科学通报》2000,45(10):1100-1104
以铁的硫化物矿折黄铁矿和磁黄铁矿为吸附材料,在实验室条件下研究了它们对模型水体中的砷的吸附作用。在实验观测基础上讨论了这些矿物材料对砷的吸附速率和效率,吸附砷的稳定性以及稳定条件,提出这些矿物去除水体中砷的有效吸附材料,对于缺乏水质处理设备条件的地区有直接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8.
正由浙江大学地球科学学院饶灿教授课题组发现的一种新矿物Li Al5O8,经国际矿物学协会新矿物命名及分类委员会全票通过,获得批准。该矿物被命名为"竺可桢石",英文名为Chukochenite。竺可桢石是科学家在自然界中发现的第一个锂铝氧化物,具有特  相似文献   

19.
李锡林 《科学通报》1989,34(6):440-440
一、产状 汞自然银产于贵州省纳雍县水东一带氧化带型铜银矿床中。矿床产震旦纪灯影白云岩上部。属小型矿床,矿体分散,形态复杂,均氧化成了氧化矿石。矿石矿物包括孔雀石、锌孔雀石硅孔雀石、兰铜矿、异极矿等。残存的原生矿物有方铅矿、闪锌矿、锌黝铜矿、锌砷黝铜矿等。汞自然银分布在异极矿、石英、孔雀石等矿物中。因粒度极细,仅在光片中见到。其产状有二:一为分散或浸染状,粒度0.005×0.01mm;二为微细脉状,常具分枝现象,一般0.001×0.25mm,大者0.01×2.32mm。两种产状常出现在同一视域中。  相似文献   

20.
雒克定 《科学通报》1983,28(1):47-47
单斜蓝硒铜矿(Clinochalcomenite)是1979年在我国甘肃省一铀矿化点氧化带中发现的一种新矿物。本文提供的该矿物的晶体结构数据进一步证实它是蓝硒铜矿(Chalcomenite)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