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目的:研究提高股骨颈骨折愈合率、降低股骨头坏死率的治疗手段 方法:采用切开复位、中空加压螺纹钉、骨圆针内固定加带旋股外侧动脉升支和阔筋膜张肌蒂髂骨瓣植骨治疗股骨颈移位骨折 结果:术后随访1~9年共46例,发生骨折不愈合3例、股骨头缺血坏死4例,其他无严重并发症 根据X光片和功能恢复情况分析:优24例(占52.17%)、良15例(占32.61%)、可3例(占6.52%)、差4例(占8.70%),功能恢复满意率为91.30% 结论:带旋股外侧动脉升支血管和阔筋膜张肌蒂髂骨瓣移植给缺血的股骨头引入血供,能促进股骨颈骨折愈合,减少股骨头缺血性坏死和骨折不愈合  相似文献   

2.
应用多根螺纹针闭式穿针,呈类桁架型内固定治疗新鲜股骨颈骨折46例,结果:2例发生骨不连,(4.3%);4例出现股骨头坏死(8.7%).参照潘世界等人提出的方法分类,优23例,良19例,差4例,优良率91.3%.用本方法治疗股骨颈骨折,内固定可靠,组织损伤小,手术时间短,能提高股骨颈骨折愈合率,降低股骨头坏死发生率.认为此方法是治疗股骨颈经颈型骨折的优先选择.  相似文献   

3.
采用带缝茱肌髂骨瓣转移植骨骨加多根钢针内固定治疗肌骨颈骨折20例,随访时间1-4年,平均2年8个月。19例骨折愈合,骨折愈合率达95%。骨折愈合时间平均5个月。1例骨折未愈合,肌骨头坏死;1例骨折愈合后肌骨头坏死。肌骨头缺血性坏死率为10%。  相似文献   

4.
观察骨折髋支撑关节(FHSJ)防治股骨颈骨折致股骨头坏死的效果.用家犬36只,手术股骨头脱位,头颈交界处线锯截断,2枚螺丝钉固定.对照组股骨头复位,伤口缝合;实验组安装FHSJ后缝合.12周后实验组与对照组股骨头均出现坏死.24周后实验组股骨头逐渐恢复,仅轻度纤维化;对照组股骨头坏死并塌陷变形.48周后实验组股骨头恢复正常;对照组股骨头坏死塌陷并碎裂.说明FHSJ能有效防治股骨颈骨折导致的股骨头坏死.  相似文献   

5.
鸡激素性股骨头缺血性坏死动物模型的建立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本文报道肌肉注射大剂量甲基氢化泼尼松6-18周,引起鸡的股骨头缺血性坏死,包括骨髓水肿、造血细胞减少,脂肪细胞肥大,大量空骨细胞陷窝, 上骨折塌陷主坏死反修复反应。结果表明双下肢负重鸡,其病理变化比较接近人类,死亡率低,制作激素 骨头缺血性坏死动物模型比用家兔更为理想。  相似文献   

6.
评价老年股骨颈骨折空心钉内固定预后的影响因素,内固定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的可行性。回顾性分析空心钉内固定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73例,年龄60~89岁,平均70.8岁,无移位骨折(Garden I型、Ⅱ型)45例;移位骨折(GardenⅢ型、Ⅳ型)28例,随访时间:12~58个月,平均31.4个月。观察内容包括受伤至手术的时间,移位程度,术后早期负重及与术后髋关节功能Harris评分。73例患者术后髋关节功能Harris评分优良率占73.97%。无移位股骨颈骨折,骨折不愈合及股骨头缺血坏死发生率为0.00%,移位骨折,不愈合及股骨头缺血坏死分别占10.71%和17.86%。如能术前掌握好适应证,术后给予正确的康复指导,老年人股骨颈骨折内固定治疗大多数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7.
师伟 《甘肃科技》1998,14(1):12-13
股骨颈骨折系指股骨头下至股骨颈基底之间的骨折,是骨科临床的常见病,多发病。社会的发展,频繁的交通事故是这种骨折有进一步增长之趋势;另一方面股骨颈骨折的不愈合率及骨伤的合并症较其他骨折要高。因此,也是一种治疗比较困难的骨折,从而引起了骨科医生的广泛重视...  相似文献   

8.
黄志辉 《广东科技》2010,19(6):58-60
<正>股骨头缺血性坏死(Avascular Necrosis of Femoral Head)简称(ANFH),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是由于不同病因破坏了股骨头的血液供应所造成的、以不定区域的骨小梁和骨髓坏死为特征  相似文献   

9.
老年股骨颈骨折是老年人最常见骨折之一.因其解剖特点,股骨颈骨折极易并发骨折不愈合和股骨头坏死,使得治疗颇为棘手.近年来,股骨颈骨折手术治疗方法有了很大改进,包括:内固定、骨瓣移植、人工股骨头置换、人工全髋关节置换等.笔者就各种术式适应证、优缺点、效果及并发症等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10.
采用Seldinger's法经股动脉穿刺,5F Cobra导管注入溶栓剂,对股骨头缺血性坏死进行治疗,血管造影计数动脉血管数目并对关节活动度及疼痛程度进行观察,评价其疗效.结果表明9例患者经治疗后,有6例疼痛消失、关节功能恢复正常,2例明显好转,1例无明显改变;X线示坏死骨质有不同程度的吸收及修复.经介入溶栓治疗股骨头缺血性坏死具有一定的疗效.  相似文献   

11.
<正>我院自1984年以来采用人工股骨头置换治疗股骨颈骨折、股骨头无菌性坏死等52例.由于适应症掌握得当,术前准备和术后处理较好,并发症少.经随访证实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2.
股骨头缺血性坏死一直是骨科研究的热点之一。但股骨头坏死的机理仍未完全阐明,治疗效果仍然不理想,其原因之一是股骨头坏死病因多,发病机制复杂,没有较理想的股骨头坏死模型用于相应的研究。数十年来国内外学者在这方面做了很多努力和尝试。现就近年来股骨头坏死动物模型的相关研究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13.
陈磊  张莉 《科技信息》2009,(28):I0299-I0299
目前,由于过量饮酒而引起的股骨头缺血性坏死(Avascular Necrosisof the Femoral Head,ANFH)的临床报道越来越多,该病常见于青壮年,致残率高。近年来,很多学者对酒精性股骨头缺血性坏死进行理论探讨和研究,并结合实践,提出一些较为有效的治疗方法。中西医结合治疗对该病早中期疗效已初见成效,现做一综述介绍。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中药制剂壮骨片治疗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机理.方法:用狗和家兔为研究对象,将8只狗分为2组,一组为壮骨片高剂量组,另一组为壮骨片低剂量组.测定其股动脉血流量和血管阻力.将50只家兔分为5组,每组10只,即高剂量组,低剂量组、丹参壮骨组、空白对照组、正常对照组.于灌胃后分别测定其骨内压、血浆脂质过氧化物(LPO)、超氧化物岐化酶(SOD)、股骨头光镜及电镜等.结果:壮骨片能增加股动脉血流量,降低血管阻力,降低股骨头内骨内压、降低氧自由基含量,减少股骨头内空缺骨陷窝的数目.结论:壮骨片能明显改善股骨头的血液供给,降低骨内压,改善微循环,修复骨坏死.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选择性动脉内药物灌注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并发股骨头坏死早期的中长期疗效.方法:10例系统性红斑狼疮经糖皮质激素后,依据Steinberg分期确诊为I~ⅣB期的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患者,均采用选择性旋股内动脉、旋股外动脉、闭孔动脉内灌注治疗,随访6至8月,Harris评分评价其治疗效果.结果:10例患者均有长期的疼痛减轻、患肢活动范围改善和无痛行走距离增加.结论:选择性动脉药物灌注治疗是有效的治疗早期激素性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保守疗法.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空心加压螺纹钉治疗中青年股骨颈骨折的效果,并分析其特点。方法:本组18例,平均35.2岁。其中头下型4例,经颈型8例,基底型6例,均用双根空心加压螺纹钉固定。18例中12例囊内骨折联合股方肌骨瓣植入。术后8个月负重活动。平均随访1~5年。结果:本组18例全部愈合,14例发生股骨头坏死。结论:空心加压螺纹钉固定、恰当选择肌骨瓣植入,有利于中青年股骨颈骨折的愈合,是比较理想的股骨颈骨折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空心钉内固定术与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老年性股骨颈骨折的术式选择。方法 回顾性分析1996年2月~2003年6月收治的60岁以上股骨颈骨折患者42例,其中A组(内固定组)18例,B组(人工髋关节组)24例,年龄、骨折分型、术前全身状况相似。随访11~64个月,平均25.2个月。结果 A组平均住院日数及手术持续时间均较短,且出血量少,费用低,骨折愈合率94.5%(1/18),股骨头坏死率27.7%(5/18)。需再次手术行髋关节置换术6例,再手术率为33.3%;B组需再手术的3例,再手术率为12.5%,关节功能优于A组。结论 GardenI、Ⅱ、Ⅲ型的70岁以下老年性股骨颈骨折患者,在优良复位的前提下可先予坚强的内固定治疗,Ⅰ期髋关节置换术适合于高龄及移位严重的患者。  相似文献   

18.
通过改良设计股骨带锁髓内钉近端钉尾扩孔器,降低股骨髓内钉内固定手术难度,缩短手术时间,减少医源性损伤.该课题组于2004年逐步改进股骨带锁髓内钉近端钉尾扩孔器的设计,于2008年申请并获得国家实用新型专利.2005年1月至2008年12月间用于治疗股骨干骨折31例,平均随访34个月.术中应用获得专利的新型近端钉尾扩孔器,所有31例手术都顺利完成,手术时间缩短至(45~60) min,平均为49 min.随访(16~48)个月,平均随访34个月.术后患者均达到临床愈合,骨折愈合时间最短4个月,最长7个月,平均6个月.无一例在术中及随访期间发生因钉尾扩孔不理想及髓内钉位置偏移而导致的术中医源性骨折、髓内钉钉插入困难、术后股骨颈骨折、股骨头坏死等并发症.说明通过新型股骨带锁髓内钉近端钉尾扩孔器装置的改良可以提高手术效率,使手术操作简便,缩短手术时间,减少并发症,更适用于在野战环境、应急抢险救灾行动和基层医院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李浩军  李明军  张小龙 《甘肃科技》2014,(10):130-131,115
研究闭合复位微创内固定的方法治疗股骨颈骨折,为临床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提供一定的指导。方法:抽取甘肃兰州市皋兰县医院治疗病人60例,其中男42例,女18例;采用局麻或硬膜外麻醉,第一枚针经股骨颈纵轴中心至股骨头软骨面下0.5cm,分别在进针点的前下、后下约1.5cm处呈三角形平行钻入第2、3枚导针,要求第3枚空心钉即靠近股骨颈后方钉先加压,将内收型受力方式改为外展型受力方式。均随访2年,其中的26例半年后拄拐行走,18例8月后下地拄拐行走,9例近一年下地拄拐行走,2例半年后发生螺钉松动,1例骨折不愈合,4例(均为Ⅳ型骨折)一年后股骨头坏死。采取闭合复位、小切口内固定,3枚螺钉呈三角形固定,可以维持骨折的三维稳定性,构成一完整的力学结构体系,加之有动力加压作用,有利于骨折愈合,值得临床应用和推广。  相似文献   

20.
中西医结合介入治疗股骨头坏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介入治疗对股骨头坏死的疗效及其应用价值。方法筛选经临床和影像学确诊为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患者243例,采用Se ld inger改良穿刺技术,将导管超选择插入患髋旋股内、外动脉及髂内动脉注入活血化瘀药物,两次为一疗程;并对治疗前、后分别进行患侧髋关节功能评分。结果治疗后177例患者在中西医结合介入治疗后股骨头坏死分期评分等级有提高,统计学有明显差异(P〈0.001);另外有35例治疗有效,即总体有效治疗212例,总体有效治疗率为87.2%。结论中西医结合介入治疗能有效改善股骨头的供血,缓解症状,提高其功能评分,具有研究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