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砖混结构的抗震设计重在概念设计,本文结合设计工作以及新的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2001),谈谈砖混结构房屋抗震概念设计。  相似文献   

2.
浅谈多层砖混砌体房屋的抗震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砖混砌体房屋是我国当前建筑中使用最广范的一种建筑形式,但这种结构的材料整体性差,易发生脆性破坏,抗震性能低,未经合理抗震设计和正常施工的砌体结构更是存在严重的安全隐患。文章就多层砖混砌体结构抗震设计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针对性的处理办法。  相似文献   

3.
底框-砖混结构是一种不利于抗震设防的结构形式,又是临街建筑中采用较多的结构形式,本文对底框-砖混结构在抗震设计中值得注意的几个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4.
绵阳地区建筑结构在汶川地震中的震害特征与机理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通过对绵阳地区建筑结构在汶川地震后的震害调研,地震现场考察,收集了大量建筑结构震害资料,主要针对砖混结构、底框砖混结构、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三类结构的震害特征进行统计,分析建筑结构震害机理,为建筑工程抗震防震设计与施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抗震设计作为建筑结构设计的一个重点,一直是结构设计研究中的重要课题。对此,本文从建筑结构的破坏机理出发,介绍建筑结构抗震措施的设置原则。并通过一个多层砖混住宅的结构设计,介绍结构抗震措施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6.
多年来砖混房屋是我国当前建筑中使用最广范的一种建筑形式。砖混结构的设计计算性不是很强,主要的是概念设计和构造设计。根据现行建筑抗震设计规范、砌体结构设计规范,结合自身设计的实践经验,本文论述了在多层砖混房屋结构设计上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7.
根据地震灾害资料的分析发现,在经过高烈度地震后所保留下来的砖混结构房屋建筑,除了地基、结构布置及施工质量是符合抗震设防要求外,其建筑和结构的构造措施也是重要的原因之一。因此,本文作者主要就砖混结构房屋建筑抗震设计中的强度验算与构造措施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8.
许兴龙  刘东晓  张辉 《科技信息》2009,(28):I0254-I0254
砖混结构由于选材方便、施工简单、工期短、造价低等特点,多年来一直是我国建筑中使用最广泛的一种建筑形式。砖混结构多采用粘土砖和混合砂浆砌筑,通过内外砖墙的咬砌达到具有一定整体连接性的目的。在地震设防地区,多层砖混砌体房屋由于组成的基本材料和连接方式决定了其脆性性质,变形能力小,导致房屋的抗震性能较差;因此改善砌体结构延性。提高房屋的抗震性能具有极其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砖混结构是我国房屋建筑的一种主要结构形式。随着社会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建筑师追求更好的建筑效果和更合理的使用功能,可能会削弱房屋的抗震能力,从而导致房屋的破坏和倒塌。因此,提高建设工程的抗震设计质量,对砖混结构抗震设计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进行分析和探讨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10.
黄超 《科技资讯》2010,(25):76-76
本文简单地阐述了民用建筑的各种结构形式在抗震方面的不同,使人们对建筑结构的抗震能力有简单的了解,并提出在施工过程中应如何提高砖混结构抗震能力。  相似文献   

11.
多年来砖混房屋是我国当前建筑中使用最广范的一种建筑形式;其中民用住宅建筑中约占90%以上。在地震设防地区,多层砖混砌体房屋由于组成的基本材料和连接方式决定了其脆性性质,变形能力小,导致房屋的抗震性能较差;因此改善砌体结构延性,提高房屋的抗震性能具有极其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提高学校建筑抗震能力的对策建议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对汶川地震中学校建筑震害调查的基础上,对学校建筑在建筑选址、结构体系、抗震措施、施工质量等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行了系统的分析,并相应提出了提高学校建筑抗震能力的对策建议.为确保大震不倒,学校建筑应采用抗震性能好的结构体系,宜优先选用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限制使用砖混结构,禁止使用预制空心楼板及预制楼梯,禁止采用外廊悬挑式单跨建筑,推荐采用内廊式钢筋混凝土框架教学楼方案.本研究工作对全国中小学校建设标准的修订,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3.
汶川大地震汉中市村镇房屋震害调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汶川大地震中,砖混结构和生土建筑作为汉中市村镇房屋的主要建筑形式损坏严重。为了提高当地村镇房屋抗震性能,指导人民重建家园,对汶川地震中汉中市村镇砖混和生土房屋,从屋盖及楼盖、墙体、楼梯间和其他构件破坏等方面分析震害特征,针对倒塌、开裂等震害特征提出村镇房屋震害主要原因是由强度不足和抗震构造措施不完善引起。  相似文献   

14.
我们应根据国家标准《建筑抗震设计规范》编制的原则,对砖混结构房屋震害进行分析,了解其破坏机理,找出抗震的薄弱环节,采取相应的抗震措施,提高其抗震能力,从而制订出相应的抗震设计方案。  相似文献   

15.
随着抗震设防要求的提高,既有建筑抗震鉴定的需求日益增大,尤其是学校等人口密集的建筑物更需重点关注.本文以苏州某中学砖混结构教学楼为例,从现场检查、实体检测、抗震构造措施核查、承载力验算等方面,详细阐述了既有教学楼抗震鉴定的各个环节,可为教学楼的加固设计提供依据,并为类似工程鉴定项目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砖混砌体房屋是我国当前建筑中使用最广范的一种建筑形式。总结多层砖混砌体房屋的震害经验,房屋结构体系不合理或存在缺陷是多层砌体房屋产生震害的主要原因之一。因此多层砌体房屋合理的抗震结构体系,对于提高房屋的抗震能力是非常必要的。也是房屋抗震设计中应考虑的关键问题。  相似文献   

17.
6.4级地震对多层砌体结构的震害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雷四军 《科学技术与工程》2012,12(5):1188-1190,1194
通过对在普洱6.4级地震中遭到破坏的砖混结构(普洱茶厂办公、宿舍综合楼)的破坏特征的分析,用PKPM对此结构进行了全真模拟,进行了抗震验算,并将计算结果与实际震害照片进行对比,提出了若干砖混结构的抗震概念设计建议.  相似文献   

18.
多层砖混结构抗震加固与增层设计研究及应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结合实际工程,研究了多层砖混结构抗震加固与增层改造的结构方法,将组合抗震墙结构应用于砖混结构抗震加固与增层设计中,提出了相应的计算分析方法  相似文献   

19.
本文根据多层砖混建筑的震害及特征,重点阐述了增设圈梁、钢筋混凝土构造柱来提高房屋的整体性,以及对原有建筑的墙体的修复和加固,从而对原有的多层砖混建筑进行了抗震加固。  相似文献   

20.
从高度和层数限值、体型均匀性的控制、结构空间刚度、抗震构造措施的设置、施工技术质量等方面探讨了砖混结构房屋的抗震设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