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4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讨论洗净毛质量对后道加工及产品质量的影响.以最低成本、最小污染程度获得洁净而松散的洗净毛是洗毛加工优化的目标.对于国产原毛而言,洗毛机械的改进方案为;①加强开毛浸润作用提高土杂去除率;②长短糟结合提高洗涤效率节约用水;③采用加酶洗毛提高洗净毛白度;④多种机械作用并重提高洗净毛松散度;⑤配各相应污水处理设备实现低排放不排放洗毛。  相似文献   

2.
研究了不同条件下的超声波洗毛效果,并与传统乳化洗毛进行了对比.研究结果表明,利用超声波洗毛可以降低洗毛温度、缩短洗毛时间、降低洗剂和助剂用量.利用超声波所得的洗净毛蓬松性好,羊毛之间不发生纠缠,白度高且洗净毛中几乎无细小杂质.另外,超声波在洗毛的同时,对羊毛鳞片有蚀刻作用.经过超声波洗毛所得洗净毛纤维鳞片变钝、变光,摩擦效应降低.且超声波洗毛所得洗净毛纤维细度分布更趋集中,长时间超声波洗毛会使羊毛纤维直径变小,断裂伸长增大,但对纤维断裂强力无明显损伤.  相似文献   

3.
介绍了设计Siro洗毛系统所依据的主要理论研究成果.经过对比试验,表明Siro洗毛系统加工的洗净毛清洁程度和松散度比其它类型洗毛系统好.该系统的污水处理装置以排放污水较洁净、排放量较低为设计依据,在充分分析各种处理装置优缺点基础上设计而成.  相似文献   

4.
根据“四阶段、三层次”原毛洗涤机理着重探讨国产原毛分阶段洗毛工艺.针对污染物的不同去除阶段,利用正交实验方案寻找各阶段的最佳工艺条件,以取得理想的洗毛效果.文章同时分析了各工艺参数对洗涤的影响程度.  相似文献   

5.
本文利用正交工艺试验研究了马海毛洗毛工艺,试验结果证明:助剂对洗净马海毛光泽的影响较为显著,采用Na_2CO_3和Na_2SO_4混合助剂效果较好;低温洗毛有助于保护纤维光泽;洗剂浓度与洗净马海毛的含油率几乎呈负线性关系。大样试验表明20%的洗助剂追加量适用于连续的洗毛工艺过程。  相似文献   

6.
研究了超声波振动在传统非离子洗剂洗毛中的应用.实验中选用不同纤维直径的羊毛,不同冼毛时间和洗毛温度,试样经超声波振动或不经超声波振动.洗涤效果通过残脂率、纤维白度、产量和毡并率进行评估.同时使用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洗净毛,以评价超声波振动对纤维表面结构的影响.超声波振动处理中用较低的洗剂浓度即可达到传统洗毛过程的洗涤效果.对于细度为22μm的纤维,若用超声波洗毛法,可采用较低的洗毛温度50℃.超声波振动使洗毛过程中纤维不会产生纠缠.由于超声波振动使纤维表面变化,发生了一定程度的蚀刻.纤维的裂缝增加了40℃时含金属染料的上染速率.  相似文献   

7.
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在洗毛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非离子表面活性剂的特点,通过对比分析,使用非离子洗剂洗毛,对洗净毛质量有较大程度的提高,且洗毛废水容易处理,是理想的洗毛用剂。  相似文献   

8.
蛋白酶处理牦牛毛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提高牦毛牛在纺织工业上的利用价值,本文将酶减量加工的工艺应用于牦牛毛进行研究,通过对不同氧化剂,不同蛋白酶的对比研究,发现过氧化氢预处理,再用1398中性蛋白酶处理工艺较适合对牦牛毛的加工。加工后的牦牛毛柔软程度有一定提高,增加了它的使用价值。  相似文献   

9.
 羊毛纤维材料初加工普遍采用表面活性剂和无机盐作用的化学方法,此方法需要在较高温度和较强机械作用下进行,耗水耗能大,同时洗毛废水排放到自然界中造成环境污染严重,且纤维材料表面存在化学残留,影响洗净毛纤维的品质,易造成纤维损伤。为解决化学洗毛方法造成的环境污染和化学物质残留,本文研究了生物酶洗毛技术,在原毛表层污物中分离得到一株适于生物酶洗毛的高产脂肪酶菌株,经形态鉴定、16S rDNA菌种鉴定和生理生化指标鉴证,确定为脂肪酶产生鞘氨醇杆菌(Sphingobacterium sp.)。通过Rhodamine B显色培养基的荧光实验得出H/C值(荧光圈直径H与菌落直径C之比)为2。经酶活力测定,在30℃条件下鞘氨醇杆菌在11h达到产酶高峰(101.67U/mL)。经脂肪酶洗毛实验验证,洗净毛含脂率为1.031%,鞘氨醇杆菌对羊毛生物脱脂有较好的适用性。  相似文献   

10.
内蒙古朝鲜族手指指毛的分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调查了内蒙古兴安盟朝鲜族10~25岁学生547人(男276、女271)的手指指毛分布.结果表明,近侧指节生有指毛,中间指节除拇抬外,不生指毛,远侧指节无指毛.男女两性间指毛的出现率无明显差异,左右手指毛分布基本对称.  相似文献   

11.
根据国产原毛表面各种污染物的特点、分布状态及其去除过程,提出了原毛表面污染物去除过程的四个阶段:润湿阶段、溶胀阶段、快速去污阶段和慢速去污阶段;原毛表面污染物可分为附着层、混凝层和结合层。各层污染物在纤维表面附着状态不同、结合形式不同,因而各污染物洗涤难易程度和去除机理各不相同.结合层污染物较难去除,洗涤时针对结合层污染物特点需采用特殊工艺。  相似文献   

12.
洗毛方法的优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碱性洗毛和不性洗毛进行了生产试验对比分析,探讨了洗毛方法与洗毛废水处理的关系。非离子洗剂在中性条件下,洗得羊毛不但质量有较大程度的提高,而且洗毛成本低,经济效益明显,还利于洗毛污水的处理,是一种比较理想的洗毛方法。  相似文献   

13.
生物酶在棉织物前处理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主要探索淀粉酶和果胶酶分别对棉织物冷轧堆法在退浆和精炼中的应用,在棉织物退浆处理中使用淀粉酶的最佳工艺以及在棉织物果胶酶精炼中,对棉织物白度,强力,毛效的影响.针对退浆、煮练过程,筛选出合适的酶制剂,并配置合适的工艺条件完成棉织物的前处理.  相似文献   

14.
在阐述了酶法除草作用原理的基础上,利用纤维素酶对草杂作用的专一性,在含有草杂的羊毛条中加入纤维素酶,将羊毛条中的植物性草杂除去.研究了酶法除草杂技术,并与炭化法、机械除草法进行了对比.研究结果表明,酶法除草不仅效果好,环保,而且使毛条制成率提高,白度改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