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87 毫秒
1.
李师江是"70后"作家中对小说创作具有清醒意识的作家,他的小说创作从身体写作的无耻叙事,到都市小说的狂欢化叙事,再到古典白话世情小说的老实叙事,变化很大。无论哪种风格,诚实化叙事都是他小说创作的生命,也是作品成功的关键。在不断的文学转型中,李师江的小说走向成熟。  相似文献   

2.
汪曾祺是当代文坛上一位风格独特的作家,他的小说创作深受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汪曾祺从其丰厚的人生阅历和故乡的民风习俗中发掘素材,传达自己对悠久的中国文化和自由人生境界的理解.在汪曾祺的小说世界中,深深浸润着儒道文化精神,这使他的小说呈现出一种超然而又实在的和谐美.  相似文献   

3.
苏童的短篇小说创作在当代文学中堪称经典,而这种经典地位的获得与其在小说创作中对"人性"的深入挖掘与阐释、对小说审美形式的高度自觉是分不开的。对苏童而言,小说是"灵魂的逆光",他将自己的灵魂--"人性"--注入小说空间,使小说具有深广的叙述张力;同时他又擅于在小说中营造诗意的审美氛围,通过意象的选取、童年的回忆姿态、第一人称的叙事角度使小说呈现出诗意焕发、韵味遥深的审美风格。  相似文献   

4.
传奇与抒情是沈从文湘西小说的主色调,其最突出的美学特征是对诗意的生命的张扬。当作者把他的理想人物、浪漫故事和现实相交融时,小说的主旋律便具有了牧歌情调。从他张扬理想这一角度看,他的小说应属于浪漫一脉。小说的风格如山间之水,自然、灵动、朴实、欢快。  相似文献   

5.
论余华的小说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余华是一位优秀的小说作家。他早期的小说以冷漠的风格 ,表现阴谋、死亡、暴力以及世界的混乱与悖理 ,以极端化的风格表达了对生活常理和社会规范的怀疑与颠覆 ,反映了作者与现实之间敌对、紧张的关系 ,代表了 1980年代先锋小说对于生存状态探索方面的成就。生存的苦难则是他 1990年以后小说的基本主题 ,这也体现了一种从启蒙知识分子到民间的价值态度的转移 ,生命的欢悦、善良、温情和达观化解了他早期作品中暴戾的激情。余华冷漠的叙事风格受到法国新小说和鲁迅、卡夫卡、海明威等作家的影响 ,而生动、丰富、准确、富于想象力的细节描写和语言的简洁、精致、流畅成为他重要的艺术才能。对细节的重视既是余华的一种重要才能 ,同时也成为他创作的一种局限  相似文献   

6.
海明威在写作中所遵循的"冰山原理",使小说形成了简洁流畅、清新、含蓄而富有张力的独特风格.这一风格,得益于海明威小说所采用的以退为进有限叙事模式,精当的省略、重叠等叙述手法,以及以日常词汇、口语为主的生动活泼的叙述语言等艺术手段的综合运用,产生了丰富、深邃的意蕴,具有重要的启发意义.  相似文献   

7.
海明威在<老人与海>中运用其"冰山理论"的创作原则,处理人与自然斗争的这一重大题材,赋予这一题材以丰富的象征意义,使小说表现出的主题远远超出题材本身的内涵,表现了更广大的思想空间.小说以其独特的语言风格、精湛的写作技巧、生动的描写,把无限的意蕴寓于有限的表象形式中,使作品充满着对有限的超越,对无限的神往.本文主要分析并探讨这部小说及象征意义及语言特色.  相似文献   

8.
新时期小城镇叙事小说创作在20世纪初至20世纪40年代的小城镇叙事小说创作基础上拓展与延伸。其拓展与延伸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描写内容的更新,包括"新增"叙事内容和"拓展"原有叙事内容。二是风格的拓展:丰富、延展了超逸风格,张扬、开拓了幽默风格。  相似文献   

9.
莫言的人生经历使他的作品极具个性,莫言的小说运用了很多表现力极强的细节,恰到好处地表现了人物的心理,浓墨重彩的语言风格,给人以震撼力.他的作品创作追求真正的民间风格,而这点也成为莫言作品风格创作的主要思想和追求目标.莫言的作品正是具备这种独特的美丽,才会使其作品与读者之间产生如此大的共鸣.  相似文献   

10.
墨白的小说用一种鲜活灵动的文字和独特的故事结构,形成了一种独特的叙事风格.他的小说摒弃了传统现实主又的叙事方式,虽然选取了现实生活的题材,却弥散着现代主义的阴郁、神秘、焦虑、荒诞、迷惘和绝望的气息.在他的小说中,我们感受到无法逃脱的绝望和宿命,以及在现实和梦境、幻境之间的挣扎.鲜活的文字和阴郁的迷茫美在他的小说中完美结合起来,给日趋沉寂的文坛增添了新的活力.  相似文献   

11.
李辉英是为数不多的能描绘出不同类型朝鲜人形象的中国现代作家。以文化人类学的视角切入,采用比较文学形象学的研究方法,在文本细读的基础上,归纳总结朝鲜人形象类型,结合作品创作背景及作者经历深入解析朝鲜人形象的构成要素,以期再现20世纪30-40年代中国东北人民对于朝鲜人形象的认识,探寻当时朝鲜人的真实生活样态。  相似文献   

12.
范仲淹对待文学的态度较为圆融通达,论文切于实而重于情,提出了文质兼备、宗经复古、范围一气、风格多样等新的文学范式,这对扫清宋初文弊,推动诗文革新运动的开展意义深远。  相似文献   

13.
在文学理论体系的建构中,风格是一个范畴伸缩性极强,极易引起混淆的概念。人们谈到文学风格,有时视野仅局限于作品,更多的会把视线投注到作品及其背后的作者,但很少有人将它贯穿于作品、作者、读者、生活"文学四要素"的全部,进而通过对这些因素之间的相互联系和运动规律的探询还文学风格本来的完整的面目。但是,就文学创作这个阶段性视阈而言,作者与作品是核心要素,创作个性与言语形式是创作风格形成的主要决定因素。文章就人们历来关注的问题之一即作者的创作个性与风格的形成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4.
李清照是我国南宋著名的女词人,她名贯文坛、思想深邃、经历坎坷.她的作品集<漱玉词>拥有极高的艺术价值和经久不息的艺术魅力.本文以古典诗词为载体,解读了<漱玉词>独到的艺术风格,主要有:抒发了词人强烈的情感;通过描绘意境,构造情境氛围表情达意;综合运用拟人、比兴、对比等多种表现手法;语言平易、自然、清新、流畅.  相似文献   

15.
李长之先生是我国现代文学史上著名的文学批评家。他的一系列文学批评文本最大的特色就是强烈的整算意识。这种整体意识表现在两个层面:就对文本的解读来说,他以作家的情感、精神因素作为桥梁和中介,既发掘作家创作的外部因素:又深入于作品的内部世界,探寻其中的联系,显现了别具一格的批评理路;就批评家的批评指归来说,他又遵循“文化——文艺——教化”的宏阔思路,希冀文学批评能够起到教化人心、振奋民气的作用。这种整体意识表明,李长之决不是一个仅仅就文论文的批评家,文学批评在他的心目中有着更加宏阔广大的价值追求。  相似文献   

16.
民间文学是一座艺术宝库,有出息的作家都能从这座宝库中获取有价值的宝物。延安文艺的本质是人民文艺,延安文艺运动实际是一场民间文艺运动。它的成功经验正是学习民间文艺,其中包括情节、人物、语言、文体形式以及美学风格等。学习民间文学成就突出的是李季、赵树理、高敏夫等诗人作家。延安文艺的辉煌成就对当下文艺创作依然有着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7.
孙犁的小说善于从平凡的生活中显示时代和社会的特征 ,创造美的意境 ,充分体现艺术的含蓄 ,人物性格、风习民情等方面充满浓郁的地方色彩 ,用质朴的语言塑造出个性鲜明的人物 ,构成了别具一格的文学作品  相似文献   

18.
李贽和卢梭关于自然人性的文艺思想观点,都对后世文艺思想的发展产生深远影响,所以开展李贽与卢梭文艺思想比较研究非常必要。目前关于李贽与卢梭文艺思想的研究现状分为三个方面,一是李贽文艺思想研究概况,二是卢梭文艺思想研究概况,三是李贽与卢梭文艺思想比较研究概况。  相似文献   

19.
清代湖州诗人严遂成,在与厉鹗等浙派文人的结社交往中达成了观念、态度上的符契,受到浙派诗风的影响,部分诗歌继承了浙派“宗宋”“尚清”的诗风:在诗学倾向上,以宋诗为宗,师法杜甫、苏轼、黄庭坚等大家;在创作特色上,以学问为诗,写景咏物诗大多清新绮丽。由于丰富的游历经验和强烈的功业情结,严遂成的登临、怀古、咏史诗悲壮激烈、雄气纵横,具有“尚雄”的特殊风貌,显示了对浙派“尚清”诗风的超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