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3 毫秒
1.
庄子是战国时期的思想家、哲学家、文学家,道家学说的主要创始人之一。在《庄子》一书中,他以寓言故事的言说方式,表达了对生死问题的基本观点。以马丁等人提出的评价系统理论为指导,以《庄子》寓言为文本语料,观照庄子有关"生死"主题的探讨,可以窥见庄子对生与死问题的个性化的言说方式和评价态度,领悟庄子的生死观和人生智慧。  相似文献   

2.
"庖丁解牛"是《庄子》文本中一则脍炙人口的寓言,出自其中的成语"游刃有余",更是常常被用来形容技艺熟练。本文在评述"庖丁解牛"的表层象征意义之上,进一步深入探寻寓言背后潜藏着的庄子的语言和生存哲学,并指出:"庖丁解牛"是庄子以"言说"说"不可言说"的典型代表,它是庄子对人与社会关系问题的思考答案,是消除主、客体对立并最终达到天人合一境界的一则典范。  相似文献   

3.
庄子话语言说策略是庄子表达修辞策略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主要解决的是"由谁说"、"说什么"、"以何种态度言说"的问题。掌握并洞悉庄子的话语言说策略,至少为我们走近庄子并走进《庄子》一书增加了一条门径乃至捷径。  相似文献   

4.
庄子的"寓言"、"重言"及"卮言"(简称"三言")所表现的隐喻言说,在本质上不同于传统隐喻说,却与现代隐喻说具有内在的一致性。庄子的"寓意于言"为我们提供了一种东方文化语境下的隐喻话语叙述方式,不仅能够揭示客观世界的某些真理,也能够拓展人类对客观世界的认知能力。文章从"三言"的分析出发,通过由"用"而"体"的隐喻超越,使得"寓意于言"的隐喻进入"物我合一,丧我即道"的本真之中,进行追寻哲学根源,成为一种认知道体的思维方式,进而成为隐喻产生的中国化叙述方式。  相似文献   

5.
《庄子》记言艺术富丽奇伟。它假设问对,借口代言,构建独特语境以传达抽象哲理信息,开古代文学主客自由对话之先河。同史传散文中的实录式对话相比,《庄子》对话呈现出鲜明而独特的特色,表现在:对话主体和对话情境的虚拟化;对话结构的模式化;对话信息的陌生化。在这种奇开妙结、形散神聚的言说方式背后,含蕴着丰富的对话意义、奇妙的对话效果、深远的文体影响。  相似文献   

6.
拟人是一种以人比物的修辞方法。《庄子》不但以人比物,而且以人比理,从而开辟出一片奇异的修辞景观。对《庄子》而言,拟人不仅是一种修辞方法,更是一种言说策略,承载着特殊的修辞功能,可以较好地为庄子言道、传道服务。  相似文献   

7.
恩格斯关于人类有两种“生产”的论述,是中华“阴阳”观念产生的依据。先秦儒家孔孟未涉及阴阳和兰蕙,至《荀子》之言“兰”,旨在明“礼”。此前屈原视兰蕙为“君子”,其阴阳与之无直接关系。阴阳观念对于《易》学的贡献,落到了道家的身上。发端于《老子》的“道”的阴阳“气”说,经《庄子》的发挥提升以及《易传》的系统深化,遂将“天道”推及于人事,解释大千世界。“阴阳”由此成为中国传统哲学最基本的范畴和根本法则。《易传》的“阴阳合德”至汉武以后演为“阳为阴纲”,其“原型”(阴阳)的“置换变形”,可以儒家的礼制和人诗中的“兰蕙”为证。此乃以今人的立场,借古人的眼光,对“一阴一阳之谓道”的“生生”《易》理作尝试性的诠释。  相似文献   

8.
《荀子·正名篇》提到"小家珍说",前人多不重视。细绎文意,荀子此论的落脚点既不在"名""实"关系问题上,也不在如何使用概念的问题上,而是在后王时君如何治理国家的问题上。他的"正名"思想与孔子的"正名"思想并无本质差别。文中所提出的"期、命、辨、说",不仅是概念的产生方式,而且更是一种言说方式,体现在文本上则是一种文体形式。这种言说方式和文体形式是在"圣王没,天下乱"的社会背景下诞生的。其言说方式概言之为"辨说",其文体形式后人称之为"说体文"。"小家珍说"则是相对于"圣人之辨说"和"士君子之辨说"而提出的,虽然主要是一种学术价值判断,但其中也隐含有对于先秦诸子文体的认识,与《庄子.外物篇》所云"小说"概念可相互发明。  相似文献   

9.
庄子美学的本质是人生美学,是建立在庄子哲学基础"道"之上的一种指向人生对个体生命进行终极关怀的美学.因此,"道"是其人生美学的基础和核心.以"道"的人生审美精神为轴心,研究、剖析了达"道"者形象的美学象喻.这些形象群诠释着庄子对美的认识和追求.蕴涵着庄子丰富而深刻的人生审美感受.特别值得指出的是,庄子将自己对审美境界的体认与追求融入到形象体"道"的心灵状态的描绘中.  相似文献   

10.
探讨刘恒以城乡结合处的"他者"视角,去展现其京味小说由浓到弱、由表到隐的异化层次特点:深层异化下的精英批判——表层异化下的大众反讽.以"他者"视角去看待异化、另类的北京以及北京文化,对于身在其中的京味作家来说是一种有利而丰富的对照,也通过异化的表达对传统京味文化作出了深刻的批判和反思;进而探讨刘恒这种异化的京味文化表达在影视化后的变异以及变异之因,这对于认识京味文学的丰富性面貌和90年代泛电影时代的电影改编也有一定的思考意义.  相似文献   

11.
《左传》不仅是一部史学名,同时也是以辞见长的优秀学作品,在我国古代学发展中外占有重要的地位,《左传》的作在谋篇布局时善于巧妙地蕴伏笔于记言和叙事中,并 通过占卜、梦境和天象、童谣等方式在前中埋下伏笔,前伏后应,用以 预示社会变化、时事动态以及个人命运的发展,使得整部作品脉络清晰、结构谨严,具有鲜明的艺术特色和独特的创作风格。  相似文献   

12.
庄子《齐物论》篇从世人"与接为构,日以心斗"、"与物相刃相靡"的入世状态出发,探讨出现此类情形的原因是人们在争夺是非彼此,而实际上并不存在评判是非的"真宰",所以不如"和之以是非而休乎天钧"、"莫若以明",从宏观上讲,"如求得其情与不得,无益损乎其真",主张派遣是非,泯灭彼我,"道通为一",进而达于"齐万物"的状态。庄子所谓"齐物"之"物"是指世间的所有事物,包括人以及人们关于事物的诸种理解(所谓"物论")。  相似文献   

13.
《好人难寻》是美国著名南方女作家弗兰娜里.奥康纳(Flannery O'Connor)的一部短篇小说。与她的其他作品一样,该小说也是关于暴力、死亡和宗教的。小说的标题、叙事方式、家庭和社会诸方面都体现了冷漠的主题。  相似文献   

14.
《粤风续九》载有曾光国所"述"的《始造歌者刘三妹遗迹》一文,《古今图书集成》引录有曾光国协撰的康熙《贵县志》关于"西山歌仙石"的记载。这两则材料不仅为我们准确地把握清代的"刘三姐"文字传播系统提供了可靠的文献支撑,而且为深入分析口传刘三姐故事中的"禁歌"情节等提供了重要的线索,其文献价值不容忽视。  相似文献   

15.
从"情情"的宇宙视角来管窥庄子的齐物论思想,从一个新的视域深入探讨《红楼梦》的庄子观。认为庄子的形上思辨和精神境界深深影响《红楼梦》的章法运思。其"道通为一"的齐物论和"同德天放"的不齐论渗入《红楼梦》的"好即了"的破立辩证中,体现了"情情"视阈下的齐物思想:《红楼梦》在破除对尘世是非美丑偏执的同时,自然而然地呈立出"情情"的境界,它既是形上的玄冥,也是形下的诗意与悲情,在境界形上学上体现庄子"浑沌""无无""无用"的思想。  相似文献   

16.
台湾客家流传的"年初三送穷鬼"故事,是古风"送穷"习俗口头叙事的表现。藉此传说故事,探讨其习俗由来,而传说流传与习俗分布的区域相当,显见两者有相辅相成、互相依存、彼此强化的现象。"送穷鬼"故事藉由送穷鬼行为,表达民众祈求财富的愿望,以故事阐释民俗,其情节也吻合民俗的意涵。"灶君"故事则常与此类型故事复合,然不是灶君故事必要的情节,可见民俗之间存在交叉混同的情形。  相似文献   

17.
《德伯家的苔丝》情节构思的故事时空相当巧妙,它除了具有增强小说的历史感、时代感和真实感的作用以外,还直接是小说情节的内在框架。  相似文献   

18.
"迷惘的一代"的代表作一般认为是海明威的<太阳照常升起>,而实际上<西线无战事>比其更具代表性,因为后者比前者更为鲜明深刻地表现了"迷惘的一代"的两个主题:迷惘与厌战情绪.它不仅深刻地表现了青年士兵的迷惘情绪,而且展示了其形成的动态过程,并抓住年龄等因素深入分析了青年迷惘的原因;小说还通过对战场残酷景象的自然主义描绘,从人"生"的本能以及人道主义的立场等多个角度深刻揭示了帝国主义战争的不合理性,表达了极度的厌战情绪.  相似文献   

19.
电视动画片《白马少年》以在山西晋城一带广为流传的《白马拖缰的故事》为依托,重述民间,表达了老百姓对正义、忠诚、勇敢的崇敬以及对自由、安宁、和谐生活的向往。在这部剧作当中,能看到一种博爱、悲悯的人文情怀。作品在表现人物形象的过程中与科学理论结合在一起,传播了一种保护环境的新理念。  相似文献   

20.
工农兵文学具有不同于西方文学和中国传统文学的情节策略,其故事情节不但直接表现政治思想,而且还以情节的曲折跌宕,表现政治斗争的艰难和复杂;以思想、政策推动情节的发展,体现革命思想和政策的威力;以"高潮"部分生动的生活场景,凸显革命的理想。这一情节策略,本质就是政治宣传的策略。在考虑情节策略时,作家们重视的是手段和方式,即情节的具体内容。这一策略在历史上起过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