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同济大学国家大学科技园,成立于2002年6月,2003年10月被国家科技部、教育部认定为国家大学科技园。目前园区企业超过2000家,累计孵化企业400家,新三板挂牌企业10家,园区企业每年上缴税收超过3亿元。上海同济科技园孵化器有限公司,成立于2003年12月,是同济大学国家大学科技园的企业孵化培育平台,国家高新技术创业服务中心以及上海科技企业孵化协会理事单位,目前孵化场地内注册企业700余家,孵化面积  相似文献   

2.
浙江大学国家大学科技园(下称浙大科技园)自2001年初创建至今,已有入园注册企业400余家,注册总资本将近18亿元,其中科技孵化企业260多家。2005年入园企业实现产值20亿元,利税近2亿元。孵化场地面积从刚开始的5000多平方米增加到目前的72000多平方米。  相似文献   

3.
复旦科技园--凝聚持续创新发展的动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创办于2000年4月的复旦大学国家大学科技园(-F称复旦科技园),第二年就被科技部、教育部联合认定为国家大学科技园。在两部组织的联合专家组对全国首批国家大学科技园进行的评估认定中,复旦科技园名列前茅。目前,复旦科技园人驻企业约350家,企业注册资金总额达20亿元人民币,上交税收近1亿元。科技园现有用房10万平方米,规划建设20万平方米,各类从业人员l万余人,初步形成了研发基地一孵化基地一产业基地的有机链条,正在构筑以源头创新一高新技术孵化一产业化的支撑服务平台。这标志着复旦科技园已顺利跨越初创阶段,步人快速成长期。  相似文献   

4.
建设完善的科技创新服务体系是我省加快高新技术产业化进程中的一个重要战略部署,旨在加强科技成果转化和孵育中小型科技企业的科技企业孵化器(高新技术创业服务中心)建设是其中重要的环节。目前,全省已经累计建立各类科技企业孵化器65家,其中经省科技厅批准建设的科技企业孵化器28家,国家级11家,留学人员创业园2家,大学科技园5家(国家级大学科技园3家),孵化场地面积达112.7万平方米,在孵企业有2444家,孵化企业当年收入60.13亿元:累计毕业企业876家,毕业企业实现年销售收入82.98亿元,已孵化出上亿元企业6家,吸纳科技人员12988人(其中留学回国人员1200多名)。  相似文献   

5.
《杭州科技》2004,(3):46-47
浙大科技园于1999年被批准为国家大学科技园试点单位,2001年被正式认定为国家大学科技园,成为我国首批22个国家大学科技园之一。正式运行3年来,浙大科技园充分发挥浙大人才和科技的综合优势,引进社会资金和风险投资,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强化高新技术孵化和创新功能,加速科技成果转化和新技术产业化,目前已有入园企业220余家,注册资金8.5亿元。2002年入园企业产值达5.5亿元,利税6000万元。目前已有浙大中控、浙大图灵、杭州国芯、杭州科特光电、浙大数码纺织和浙大生物医药等12家高技术企业成长壮大,“毕业出园”,有的已成为浙大海纳、浙大网新…  相似文献   

6.
一、江干区孵化器建设的现状 科技企业孵化器包括创业服务中心、大学科技园、留学生创业园、农业科技企业孵化器,在加速科技成果转化、培育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新技术、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孵化创新型企业家等方面具有独特的功能与潜力,是推进科技产业化的一项前瞻性、基础性的工作.目前,江干区有政府办、企业办、校府合办等类型的孵化器4家,孵化面积约7.86万平方米(含在建的大学科技园6万平方米),入驻孵化的企业共有172家(其中毕业企业46家),年实现技工贸收入4.3亿元,上缴税收1490余万元.  相似文献   

7.
地方大学科技园 产学研合作创新的模式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燕山大学国家大学科技园是国家大学科技园行列中的第一个地方性大学科技园,也是河北省第一个国家级大学科技园。园区内共有企业48家,其中全资企业10家,参股企业6家,控股企业5家,其他投资企业17家,师生创业企业10家;孵化企业110家,产业集团孵化项目56家,研发中心6家,新建了“燕大科技园卢龙分园”、“燕大港城创业中心”、  相似文献   

8.
正杭州师范大学科技园地处杭州城西科创大走廊中心地带,与杭州师范大学仓前新校区、阿里巴巴相邻,占地面积50亩,总投资4亿元,总建筑面积10万平方米。园区由杭州师范大学资产经营有限公司投资组建运营。杭州师范大学科技园先后被评定为国家、省、市、区四级科技企业孵化器,是杭州师范大学对接地方经济和推进产学研合作的主阵地。截至2016年底,园区孵化面积2.1万平方米,在孵企业47家,毕业39家,已累计  相似文献   

9.
雨辰 《广东科技》2010,19(21):24-25
<正>华南理工大学国家大学科技园(简称华工科技园)早在成立初期就确立了以企业孵化为中心的立园宗旨和"专业孵化+创业导师+孵化投资"的特色孵化模式。作为广东省最具代表性的大学生科技创业孵化器,华南理工大学国家大学科技园在2009年共有4家企业申请并获得大学生科技创业专项资金的支持,总计金额为60万。华工科技园是如何扶持和帮助大学生科技创业的  相似文献   

10.
成立于2001年,目前,浙大科技园已有入园企业400多家,注册资本超过15亿元,员工总数8000多人。孵化场地面积从刚开始的5000平方米发展到现在的7.2万平方米。2006年入园企业实现产值15亿元,利税2亿元。先后培育了国芯科技、科特光电、三色仪器、易纺  相似文献   

11.
孵化器必须走产业化之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孵化器运作模式 目前我国共有科技企业孵化器250余家,正在孵化和培育的高新技术企业4100多家,已经培育成功的企业1300多家,年技工贸总收入101亿元,转化科技成果4000多项。 在将近20年的发展历程中,我国企业孵化器已走过了依靠政府特殊政策支持的“经典发展期”,进入科研和市场双向延伸的“多元化发展时期”,涌现出专业企业孵化器、大学科技园、留学人员创业园、国企创业企业孵化器等多种类型。  相似文献   

12.
孟辉 《安徽科技》2003,(11):16-17
合肥国家大学科技园是经国家科技部、教育部批准的首批22家国家级大学科技园之一,坐落在合肥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内,一期规划占地面积63.67公顷,由创业孵化中心、中国科技大学产业园、合肥工业大学产业园、安徽大学产业园4部分组成.作为大学科技园建设与运作主体的合肥国家大学科技园发展有限责任公司,系由安徽省科技厅、教育厅、中国科技大学、合肥工业大学、安徽大学、合肥市国有资产控股公司等6家股东单位联合投资1800万元成立的.公司实行企业化运作,通过为入园企业提供投融资、人员培训等各类中介服务和物业管理,实现自我生存与发展.  相似文献   

13.
大学科技园是以科技成果转化和科技企业孵化为主要任务的科技企业孵化器,是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利用DEA模型对国内20家国家级大学科技园的孵化能力进行评价,结果表明:规模报酬递增的科技园,应适当增大孵化投入,以增加产出;而规模报酬递减的,需要查找产出不足的关键环节并清除障碍。  相似文献   

14.
从1988年东北大学率先创建东大科学园以来的近十五年间,大学科技园建设迅猛发展。目前,已建成和在建的国家大学科技园总数达44个,依托高等学校124所。另据统计,截至2002年,国家大学科技园吸引社会资本投资累计达到297亿元;园区已进驻各类研究开发机构1200多家,入驻企业5500家;累计转化科技成果1860多项,吸引留学回国创业人员1300多人,创造了约10万个就业岗位。大学科技园已成为国家创新体系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浙江大学科技园建设所取得的成就就是其中的一例。  相似文献   

15.
数字     
《科技潮》2006,(12):41-41
朝阳:71 今年1~9月,健翔科技园新认证的高新技术企业达71家,至此,园区内高新技术企业总数达203家,其中外资企业11家。共实现技工贸总收入14.61亿元,利润4327万元,上缴税费1.07亿元。  相似文献   

16.
正合肥国家大学科技园是科技部、教育部于1999年12月批准的15个国家大学科技园建设试点单位之一,是2001年5月30日批准的首批22家国家大学科技园之一,也是安徽省唯一一家国家大学科技园。合肥国家大学科技园依托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合肥工业大学、安徽大学建设,采取"多校一园"的经营管理模式,由合肥国家大学科技园创业孵化中心(国家大学科技园、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3U创客空间(国家备案众创空间)、科技企业加速器、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科技园、合肥工业大学科技园、安徽大学科  相似文献   

17.
<正>秉承"研发是孵化企业的支撑,孵化企业是研发的目的"的理念,18年来累计孵化企业1508家,成功推动力合股份、拓邦电子、安泰科技、和而泰等18家企业上市,2013年全年在孵的807家企业营业收入达172.18亿元,全年纳税额合计6.44亿元,提供就业岗位27521个——这份骄人成绩的背后,有一个强大的孵化"引擎"在推动,它就是深圳清华研究院产学研深度融合的科技创新孵化体系。  相似文献   

18.
点击华东     
高校科技发展红红火火 山东省从科技三项经费中拿出500万元,专项支持山东大学科技园建设,重点用于高新技术关键技术的研究开发和产业化,培育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科技产业。 最近,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烟台大学与烟台市政府,在烟台共建省级“三校科技园”实现政府、高校和企业的对接。 三校科技园有限责任公司作为独立法人,按市场化模式运作,进行园区基础设施建设、科技成果和科技企业孵化,提供各种入园中介服务等。力争跻身国家重点建设的大学科技园行列。  相似文献   

19.
胡和平 《安徽科技》2005,(11):26-28
合肥国家大学科技园的一项重要职能是为科技型中小企业转化科技成果、开拓市场、实现产业规模化发展提供各类中介服务.合肥国家大学科技园创业孵化中心作为一个国家级的科技企业孵化器,在其建设和发展过程中,重点针对在孵企业发展的薄弱环节,精心打造中介服务平台,建立中介服务机构、孵化企业、大学科技园三者互动机制,为入园企业营造宽松的内、外部环境,并在资金、技术、人才、信息、管理、市场等方面开展中介服务,构建一个健全、有效的支持服务体系,营造良好的创业氛围,提高孵化服务的能力和水平.  相似文献   

20.
正合肥国家大学科技园是科技部、教育部于1999年12月批准的15个国家大学科技园建设试点单位之一,是2001年5月30日批准的首批22家国家大学科技园之一,也是安徽省唯一一家国家大学科技园。合肥国家大学科技园依托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合肥工业大学、安徽大学建设,采取"多校一园"的经营管理模式,由合肥国家大学科技园创业孵化中心(国家大学科技园、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3U创客空间(国家备案众创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