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柳河流域输沙能力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通过对柳河流域各站多年实测资料的分析,得出了柳河流域的沙源分布,各站的多年平均输沙量。阐述了柳河流域输沙能力的分布和沙质类型,就其沿程、年份及季节变化进行了深入的探讨,通过各站实测资料的对比分析和柳河沿程输沙过程的平衡分析,验证了闹得海站实测资料的精确性,肯定了柳河流域的输沙能力,定义流域输沙主要是洪水输沙。在非洪季节平均每年能提供丰富的水资源,有一定的开发价值。同时,也给柳河的治理工作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2.
闹德海水库上游柳河流域采取工程措施和植被措施想结合的治理措施,水土保持工作取得显著效果,上游生态环境得到大幅度改善  相似文献   

3.
针对第二双线张掖~红柳河段站前工程CFG桩工程量大、施工难度大、长短分布不均等特点,从工程结构特点、施工难点、施工工艺、控制要点、质量通病、控制措施、CFG桩检测等7个方面阐述了高速铁路CFG桩施工工艺。  相似文献   

4.
高墩大跨桥梁结构是对徐变较为敏感的结构体系。提高混凝土收缩徐变的预测精度,是布柳河人桥施工监控中需要解决的一个关键问题。在对国内外常用收缩徐变模型进行综合评述的基础上,明确了其各自的精度和适应范围。通过与布柳河大桥的短期实测挠度比较,选择出适合的预测模型,并得出一些有益的结论。  相似文献   

5.
河水和地下水的水化学特征能够反映流域水环境的特点和水质情况.本文以青海湖沙柳河流域为研究区,选取夏季典型月份进行了河水和地下水样品采集及可溶性离子含量的测定,对青海湖沙柳河流域夏季河水和地下水的离子含量特征、水化学类型、离子来源和灌溉适宜性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1)青海湖沙柳河流域夏季河水和地下水的p H平均值分别为...  相似文献   

6.
黄芳 《科技信息》2012,(34):315-316
广西乐业布柳河壮族民歌语言通俗凝练,它以其质朴动人的语言,优美抒情的曲调,紧贴生活的民族情趣,反映了广西乐业布柳河人们的日常生活、劳动、爱情、婚姻,是当地民俗活动中的一种民间音乐形式。乐业布柳河壮族民歌历史悠久,内容丰富,特点突出。演唱形式和音乐风格仍然保留着原生态的风貌,在音乐上也具有鲜明的特征。  相似文献   

7.
本文通过柳河小流域治理情况的调查,分析闹德海水库供水前景及水库在阜新市发展中的巨大作用。  相似文献   

8.
本文分析了柳河泥沙成因以及提出了防治与综合治理的措施.  相似文献   

9.
吉林省东南部山区花曲柳苗期种源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统计学原理对来自吉林、辽宁两省的10个种源的花曲柳在吉林省柳河兰山林场的苗期生长(1 a生苗高、地径)情况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表明:各种源花曲柳生长量差异极显著.柳河的种源最优,通化、梅河口种源较好,蛟河种源较差.  相似文献   

10.
彰武县柳河流域的沟道经过10年治理,有效地控制了水土流失。本文通过实例,阐述了沙化漫岗区沟道治理措施与治理模式,旨在对同类流域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1.
介绍平安堡煤矿柳河下多煤层倾斜条带开采与设计的基本原则,给出地表移动预计结果,总结了多煤层"三下"采煤经验。  相似文献   

12.
地下径流退水过程规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地下径流退水过程是水文过程的重要组成部分.选择滦河水系2个子流域(柳河流域和瀑河流域)的几场地下径流的退水过程,通过图形分析初步确定了2个子流域地下径流的退水规律,计算了地下径流的退水常数.并通过模型模拟的方法计算了模型模拟的误差,比较了几种模型模拟结果的优劣.结果表明,柳河流域地下径流服从指数退水规律,瀑河流域地下径流服从线性水库退水规律,且不同的降雨类型对应的退水常数不同.研究流域的地下径流退水过程,可为流域洪水过程的基流分割和地下径流的汇流计算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3.
本研究也探讨了柳河流域悬移质泥沙颗粒特征,及泥沙粒径与径流量、含沙量间的复杂关系,及其对流域侵蚀产沙过程的反映。  相似文献   

14.
柳河县作为吉林省首批林改试点县,从2007年12月起就全面推行了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本文针对柳河县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实施过程中取得的成效、基本做法和解决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归纳,提出了解决问题的办法。  相似文献   

15.
通过数字化东北地区内七个样点剖面(包括赤池、同江、月亮湖、四海龙湾、柳河哈尼湖、麦里和霍拉剖面)的孢粉百分含量数据,截取东亚孢粉数据库资料中部分科属花粉的百分含量对应的年均温和年均降水量区间,利用气候区间法重建剖面多个数据点的年均温与年降水量.得出距今0~3 000 a,七个样点中以霍拉剖面为代表的大兴安岭北部年均温最低,温度范围为-5.3℃~-1.1℃,长白山区柳河哈尼湖年均温最高,温度范围为-4.1℃~13℃;降水量最低为辽西地区的麦里剖面,年均降水量为100 mm左右,柳河哈尼湖剖面降水量较其他样点较充沛,年均降水量在960~620 mm之间.偏东部的长白山地区对季风的响应相比季风/非季风过渡带早1 000 a左右.  相似文献   

16.
风光互补发电系统充分利用了当地风能和太阳能资源的互补性,是一种具有较高性价比的新型能源发电系统.本文结合青海省刚察县沙柳河地区的实际气象条件,分析在该地区推广使用风光互补发电系统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7.
 保障河流生态需水是实现流域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重要基础。本文在综合考虑水生生物对于河流水深要求以及生态需水年际差异的基础上,对传统生态水力半径法进行了改进,并以青海湖裸鲤为指示生物研究了青海湖流域两条主要河流(布哈河、沙柳河)的生态需水特征。结果表明:(1) 改进生态水力半径法计算结果较为合理并可以满足维持河流基本生态功能的需要,不考虑年际差异的生态需水计算结果将被显著高估;(2) 1958-2009年布哈河和沙柳河年生态需水量多年平均分别介于1.45×108-2.64×108、1.26×108-1.85×108m3;(3) 布哈河和沙柳河4-5月生态缺水量多年平均分别为0.29×108、0.21×108m3。因此,改进生态水力半径法是计算河流生态需水的一种新型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8.
以“辽河流域(浑太水系)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修复工程”项目为依托,针对浑太水系流域上游修复区,建立了主成分分析、层次聚类、水质标识指数与反距离权重插值法相结合的水环境评价体系。利用主成分分析法进行指标降维筛选,对所选指标进行方差检验,通过聚类分析以及差异化将173个监测点分组,利用水质标识指数法对分组后的均值进行评价,再将结果分配到对应监测点。基于流域尺度与行政区划相结合的方法进行水环境评价分区,对研究区进行分区反距离插值,得到浑太水系流域上游的水环境状况。结果表明:173个监测点共分为14组,一组处于Ⅳ类水质,一组处于劣Ⅴ类水质,剩余12组均为Ⅲ类水质。以浑河流域和太子河流域为大界限,浑河流域被划分为5个评价区,太子河流域被划分为4个评价区,其中有6个分区整体处于Ⅲ类水平;浑太流域上游水质状况较好,仅太子河流域中的清河、浑河流域中的大柳河为Ⅳ类,以及浑河流域内的李石河和古城子河流域为劣Ⅴ类,其余均为Ⅲ类;清河和大柳河主要为五日生化需氧量(BOD5)超标,李石河和古城子河均为金属镉超标。进行流域尺度的水环境分区识别与评价,可打破以往水环境评价中的行政区域界限...  相似文献   

19.
东北东部山地松辽分水岭大致位于辽源市以北至草市以东,呈北西——南东绵延的高地,向西直接过渡为东北平原的松辽分水岭。自高地南流有浑河、大清河、柴河和太子河等。北流主要有柳河、一统河和三统河等(图一)。东北平原水系变迁问题,仍存在着争论。关于东北山地河流变迁,侯德封等提到:“浑河谷下切的开始大致是南北满中间地带缓慢隆起之后,浑河流向西南,与前期河流方向相反”。本文拟从两个最大的山地河流——柳河(最后注入松花江)和浑河(注入下辽河)水系的发育和变迁、分水岭迁移和河流劫夺这一事实出发,揭示东北东部山地今日松辽分水岭地区的水系和地貌特征,并探索形成这些特征的主导因素。  相似文献   

20.
小独山钨矿床产于燕山期二长花岗岩及其下二叠系红柳河组中,矿化类型为石英脉型。研究表明燕山期花岗岩系统和低角度韧脆性断裂及其次级高角度张性、张扭性断裂系统与成矿有密切的时空及物质联系,是钨矿化的主控因素;矿化受构造应力场和断裂力学性质控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