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针对用户对通信业务的要求越来越高,网络管控能力逐渐减弱,难以保障业务的服务质量的问题,设计并实现了资源预留系统,该系统可以为数据流预留资源,保证业务的QoS需求.该系统建立在软件定义网络架构上,并以带宽预留的蚁群算法为路由算法.提出了一种新算法BRACO,该算法为数据流计算的路径可以满足一定的时延和丢包率的要求.通过搭建仿真网络,验证了该系统可以为业务预留资源,并满足业务的QoS要求.  相似文献   

2.
针对能源互联网中电动车联网业务在移动状态下的网络服务质量保障问题,提出一种基于身份位置分离机制的移动IPv6快速切换改进策略,通过引入映射服务器保障移动业务的移动性和安全性.从理论分析与性能仿真可以看出,与传统移动切换策略相比,本文策略在安全性、可靠性和实时性方面都有显著的性能提升,能够更好地支撑时延敏感类业务.  相似文献   

3.
为了保障移动终端在无线网络不同业务的服务质量,综合分析了移动状态下无线Mesh网和路由协议的特点提出优化策略,并分析了无线Mesh网络的路由协议、路由度量和移动管理的研究现状,从而从本质上提高网络性能。  相似文献   

4.
无线局域网WLANs(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通用分组无线服务GPRS(General Packet Radio Service)、通用移动通信系统UMTS(Universal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 System)网络都可以为移动用户提供数据服务,它们分别可以满足用户对不同带宽和不同服务质量的要求.一种融合了这三者的网络架构,并且可以保证移动用户的服务在不同网络中的连贯性,应该成为移动通信系统新的发展方向.在文章最后,还对该网络中使用的移动终端应具有的性能进行了描述.  相似文献   

5.
目的在宜昌市精神卫生中心建立移动查房系统,探讨该系统提升医护效率、服务质量及提高患者满意方面的作用。方法利用4G移动通信网络,通过虚拟化和云计算技术,构建一种成本低廉、高效易用的移动查房系统。结论通过该系统,可以降低医护人员的工作强度,优化工作流程,拉近医患距离,提升医护人员的服务质量及患者的满意度,有效减少医疗差错和事故,保障医疗质量与安全。  相似文献   

6.
MIPv 6网络中基于平衡机制的最佳路由器广播周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介绍MIPv6(移动IPv6)网络及其特点的基础上,分析了移动终端在链路层(L2层)和网络层(L3层)切换的性能.新的MIPv6草案引入了L2层切换触发机制,使得L2、L3层切换可以同时进行,减少了移动终端在不同子网或系统间切换时的时延.在基于无线链路效率和切换丢包率平衡考虑的基础上,研究了外部接入路由器广播周期对切换性能的影响,求得理论最佳的接入路由器广播周期,确保高的无线链路效率和业务服务质量.仿真比较了移动IPv6中路由器广播周期对不同切换方式切换性能的影响。表明基于最佳路由器广播周期的快速切换机制能降低网络负荷,提高业务服务质量.  相似文献   

7.
高速以太校园网及网络存储系统的设计与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设计了运用高速以太网技术构建的高校宽带多业务网络的平台及基于存储区域网技术的网络存储系统.该网络平台可满足学校对集语音、视频、数据于一体的多业务网络应用需求;基于存储区域网技术的网络存储备份系统可以支持数据中心建设,最终完成大学校园网络和统一软件资源平台的构建,实现统一网络管理、统一软件资源系统.探讨了高校校园网络安全可靠运行的保障手段和简单高效的网络管理方法.并论述了保证端到端服务质量的实施.  相似文献   

8.
为了提高移动用户对移动业务的体验度和满意度,设计了基于场景感知的动态信息分发系统,对移动网络层和移动终端进行了相应的设计,并对移动业务产业链和移动序列接入模式进行了分析,根据移动用户使用业务的时间、位置和喜好,挖掘出相应的频繁序列移动接入模式.研究结果表明,该系统可以根据频繁序列移动接入模式进行分发相应的信息给移动用户,进一步提高了用户对移动业务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9.
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中分组数据业务模型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业务源模型建立的准确与否直接关系到3G系统性能分析的准确度,因此,借鉴了现有网络已有的 业务模型-对未来3G无线分组数据业务的特性进行了分析,给出了若干典型的无线分组数据业务模型。最 后针对业务源建模的相关技术进行了研究,提出了一种用于无线分组业务建模的分析流程与建模方法,对 实际网络的业务规划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0.
以面向移动通信网络环境、具有QoS保障能力的信令系统为研究内容,针对移动通信终端、基站、及核心网实体展开合理的系统设计,实现了具有呼叫能力的信令系统,在呼叫建立过程中,能够针对业务特点开展资源保障,并且能够保证具有较高QoS需求的业务能够在分组通信网络上获得良好传输的信令系统,最后在OPNET环境下进行了仿真分析.  相似文献   

11.
目前的尽力而为的服务方式将实时应用和非实时平等看待,没有考虑实时应用的特殊要求.同时新增实时应用时,不会考虑现存实时应用资源是否充分.本文引入一个服务质量(QoS)软件框架来解决目前的问题,其中的分类模块可以将不同的应用放入实时队列和非实时队列;数据包调度模块严格执行了实时数据包优先调度机制;资源管理模块动态管理应用资源,确保实时应用资源优先分配.经试验证明,在对实时应用的支持方面,使用了基于软件框架的解决方案明显优于无软件框架的解决方案,为实时应用提供了良好的QoS支持,从而提高无线局域网的服务质量.  相似文献   

12.
随着无线网络与智能终端的普及,移动流媒体业务量正在逐级攀升。在异构家庭网络中,有线网络的带宽变化、抖动和丢包,无线网络的带宽变化以及多种样式的用户终端,都对可靠QoS保证的流媒体分发带来了很大程度的挑战。在充分考虑上述可能影响流媒体分发的因素后,文章提出了一种基于环境感知的流媒体自适应分发系统,实现了有线网络感知,无线网络感知,终端感知以及策略分析模块,分别感知有线无线网络参数和终端参数,并对现有的流媒体QoS模型进行了优化,最终实现系统基于环境变化的流媒体自适应分发。在论文的测试阶段,笔者设计了12种测试环境分别对系统各个模块和整体性能进行了测试。通过测试结果可知,文章提出的系统可以根据不断变化的用户环境(网络参数和终端性能等)来动态调整服务策略,为用户提供可靠QoS保证的流媒体分发服务。  相似文献   

13.
移动全IP网络电话实现的一种方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出移动全IP(Internet Phone)网络电话实现的一种方案.介绍了移动节点快速切换链路时在移动节点和基站之间的QoS保证和在移动IP上提供端到端的QoS机制.通过在网络中实现QoS的服务来防止传输延迟、抖动和包丢失,满足IP电话业务对于实时性的要求。  相似文献   

14.
针对已有的VoIP方案包利用率不高,不保证QoS的问题,提出一个高效、可靠的VoMPLS方案。该方案在IP子网对RTP/UDP/IP包结构进行多流复用,在MPLS骨干网对RTP/MPLS包结构进行多流复用,提高包利用率。在子网使用DiffSen,模型,在骨干网使用可变比特率服务保证QoS。分析了DiffServ模型和可变比特率服务之间的映射关系。计算了复用后的包利用率,描述了整个方案的工作过程。分析表明,基于DiffServ、可变比特率服务和多流复用的VoMPLS方案能有效地提高包利用率,保证OoS。  相似文献   

15.
Intemet网络应用的发展要求路由器支持服务质量(QoS)控制,一个公共的要求是路由器能够基于报文头的某些字段对报文进行分类。本文针对IP报文分类提出了一种结合IP报文头特征和多级神经网络集成技术的IP报文分类识别方法。并在此基础上给出了相应的算法。  相似文献   

16.
针对多媒体服务提供商和用户所关注网络服务质量问题,设计了一个能够保障端到端流服务性能的多媒体服务系统.该系统首先设计了一个分层数据流曲线的多媒体数据源,接着采用端到端链路测量技术得到通信链路的丢包率和带宽,并利用接纳控制和QoS协商技术保证了多媒体流的服务质量.最后应用NS2进行了系统仿真实验及结果分析.  相似文献   

17.
A network model is proposed to support service differentiation for mobile Ad Hoc networks by combining a fully distributed admission control approach and the DIFS based differentiation mechanism of IEEE802.11. It can provide different kinds of QoS (Quality of Service) for various applications. Admission controllers determine a committed bandwidth based on the reserved bandwidth of flows and the source utilization of networks. Packets are marked when entering into networks by markers according to the committed rate. By the mark in the packet header, intermediate nodes handle the received packets in different manners to provide applications with the QoS corresponding to the pre-negotiated profile. Extensive simulation experiments showed that the proposed mechanism can provide QoS guarantee to assured service traffic and increase the channel utilization of networks.  相似文献   

18.
基于多媒体传输的网络应用均对服务质量(quality of service,QoS)有迫切的需求,如带宽、延迟、丢包率等。寻找满足上述QoS要求的组播树问题是一个NP-完全问题。在已有的多约束QoS组播路由算法中主要是局部搜索算法或集中式搜索算法,这些均不能保证在实际网络中找到全局解。本文提出用基于交叉熵的蚁群优化算法来求解多约束QoS组播路由问题,NS2仿真结果表明该算法能够快速找到近似最优解。  相似文献   

19.
针对OFDM系统下行链路,无线分组调度须实现系统吞吐量、多业务QoS带宽速率、时延保证和公平性方面的诸多要求,提出一种能够实现自适应补偿的累积服务时延比例公平调度(DCPF)算法.该算法根据信道状态、累积服务时延等进行多目标判决,实施无线分组调度.分析和仿真结果表明,该算法可提供较好的QoS时延保证,并极大地提高各用户长期公平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