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介绍了太钢150万t不锈钢炼钢工程连铸水系统的水处理流程和管道的冲洗步骤。  相似文献   

2.
铸铁水平连铸用圆结晶器水冷套换热计算方法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建立了铸铁铸用圆结晶器水冷套的换热模型,给出了换热边界条件的确定方法。采用该计算方法可以计算不同水道结构参数和不同水流参数下水冷套的换热效果,其计算结果与实测结果基本符合。该计算方法可为设计结晶器水冷套时使用,并与可已有铸铁水平连铸铸坯凝固过程数值模拟计算程序结合,使之更加完善。  相似文献   

3.
连铸用气-水雾化喷嘴的传热特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报导了一种气—水雾化喷嘴的测定结果,并与一种水喷嘴进行了比较。研究表明,采用气—水雾化喷嘴时,铸坯二冷的传热系数不仅和水流密度有关,而且与喷射状况,诸如水滴直径,水流密度、气-水雾化喷嘴的用气量等条件有关.  相似文献   

4.
分析了连铸二冷配水不同控制方法之间的区别,针对二冷配水控制方法中出现的问题,研究了基于目标表面温度的动态在线配水控制方法,以适应连铸过程的复杂性、不确定性以及非线性.同时,提出了相应的控制算法并通过编程模拟验证了结果.  相似文献   

5.
板坯连铸二冷区凝固传热过程与控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依据安钢板坯连铸机的具体条件,建立了连铸板坯凝固传热数学模型,实现了随铸坯钢种、断面尺寸及拉速变化对各回路水量连续实时控制.经现场应用表明,利用配水模型所制定的二冷配水制度是合理的,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6.
赵开宇 《科技信息》2009,(22):I0246-I0247
本文介绍了炼钢厂连铸浊环水水量不够,水质不好的原因。分析了水泵的供水能力和水处理设施的处理能力,以及水质不好对设备造成的影响。通过增加水泵、过滤罐、冷却塔等设备和引进绿色环保无磷配方水处理螯合技术,使连铸浊环水水量、水质满足铸机用水要求。  相似文献   

7.
对在线硫印检测中发现带直立段的弧形连铸机内弧侧出现夹杂物订聚的铸坯进行了系统的检验,对夹杂物的数量,组成、类型、分布进行了分析,内弧侧集聚的夹杂物主要来源于浸入式水口中的堵塞物,它们被卷入到液相穴的深入而未能上浮,被凝固前沿捕捉所致,文中还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措施。  相似文献   

8.
针对衡钢"EAF-LF-VD-HCC"工艺生产的水平连铸管坯钢,通过运用金相显微镜、扫描电镜、EDAX能谱仪、电子探针、电解、示踪剂跟踪法等各种分析手段及方法,对LF处理前后,VD处理后,中间包钢水及连铸坯,重点是吊包钢水,中间包钢水和连铸坯所取试样中所含的显微夹杂物及大型夹杂物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管坯钢显微夹杂相对个数为16.1mm-2,大型夹杂物数量为214.6mg-kg-1.  相似文献   

9.
薄板坯结晶器内卷渣现象的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基于相似原理,采用1:1的水模型,模拟了薄板坯连铸结晶器内钢液-保护渣界面的流场,通过采用SG200水工数据采集系统对液面波动进行了定理测量。结合流场显示研究了薄板坯连铸结晶器内钢液的卷渣机理,得出了薄板坯连铸结晶器内钢液的主要卷渣方式为旋涡卷渣和剪切卷渣。  相似文献   

10.
连铸结晶器液面波动的模拟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基于Fr-We相似特征数,通过相似比例为0.6的水模型实验,系统地研究了拉速、浸入深度、吹气量、水口直径和侧孔倾角对结晶器液面波动的影响。结果表明:结晶器液面波动是由于气泡的逸出,流股对液面的直接冲击和驻波综合作用造成的;结晶器液面波随吹气量的增加而增加而增大,拉速、浸入式水口的浸入深度、直径及侧孔倾角对液面波动的影响具有双重性。  相似文献   

11.
对铸坯冷却过程模型进行了改进,同时采用最小方差自适应控制策略和多层前馈神经网络技术,设计了一种铸坯表面温度自适应控制器,该方法克服了传统的拉速配水和根据传热学模型控制喷水的不足,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2.
氢氧气切割连铸坯技术经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切割连铸坯采用的四种主要燃气介质进行了经济技术分析。水电解氢氧发生器操作方便,安全可靠;氢氧火焰集中,切损少,切割质量好,对环境没有污染;水电解氢氧气切割连铸坯具有明显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13.
针对某钢厂生产20Cr板坯时铸坯出现中间裂纹的问题,对铸坯进行了枝晶检验,对中间裂纹部位进行了扫描电镜的分析。结果表明,在保证设备完善的情况之下,降低S含量、适当调高二冷段的比水量以及提高拉速,可使中间裂纹的发生率和级别大幅下降。从控制MnS夹杂、二冷配水、铸坯拉速以及设备保障方面提出解决措施。  相似文献   

14.
以锡液水冷铜板浸渍实验模拟钢连铸过程,研究结晶器内壁划分沟槽对坯壳初期凝固过程的影响.结果表明,沟槽内壁结晶器可改善铸坯传热效果和初期凝固坯壳不均匀程度,减少铸坯表面纵裂纹的产生  相似文献   

15.
基于遗传算法的板坯连铸二冷配水优化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提高板坯高效连铸二冷水的动态控制水平,在满足生产实时性要求的传热模型基础上,引入遗传算法对二冷区各段水量进行编码,并根据板坯连铸配水所遵循的冶金准则确定多目标优化的适应度函数,该遗传算法与冶金准则、传热模型集成的优化配水方法避免了经验方法的适应性不足,改进了传统优化方法在解决多目标优化非线性求解时搜索效率低下的问题.从攀钢炼钢厂板坯连铸过程的仿真计算和现场测试结果可以看出,优化后的配水方案较优化前相比,水量可节约2%,同时配水沿着拉坯方向水量逐渐递减,符合铸坯质量控制的要求.  相似文献   

16.
以锡液水冷铜板浸渍实验模拟钢连铸过程 ,研究结晶器内壁划分沟槽对坯壳初期凝固过程的影响 .结果表明 ,沟槽内壁结晶器可改善铸坯传热效果和初期凝固坯壳不均匀程度 ,减少铸坯表面纵裂纹的产生  相似文献   

17.
简要介绍了我国连铸技术的发展概况,以及连铸生产过程中的工艺流程、主要工艺特点和相关工艺参数,并阐明了对发展我国高效连铸技术的看法。  相似文献   

18.
采用1∶1的水模型和工业试验研究了水口底部形状(凹底、平底和凸底)和凹底水口井深(井深分别为0、10和20 mm)对结晶器流场与自由液面特征的影响.在拉速为1.8 m·min-1时,凹底水口和平底水口下结晶器内流场的对称性要优于凸底水口.三种水口条件下结晶器液面的表面流速变化规律为凸底水口>平底水口>凹底水口.对比不同井深凹底水口的液面特征发现:井深为10 mm的凹底水口可以有效降低结晶器的液面波动与表面流速,防止卷渣的发生.工业试验对比了凹底与凸底水口在实际生产中的使用效果,发现凸底水口下的液面波动显著大于凹底水口.凸底水口下结晶器液面波动变化的功率(频率为0.003~0.05 Hz)比凹底水口大约10倍,这与水模型的结果吻合较好.  相似文献   

19.
通过建立结晶器原型数学模型和相似比为1:1.5的结晶器水模型并结合PIV测速技术,研究了吹氩流量、拉坯速度、水口倾角和水口浸入深度对连铸结晶器内钢液流动和钢-渣界面波动情况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条件下,通过数值模拟方法得到的钢液流动行为与水模型实验结果相符;适当增大吹氩流量有利于降低窄面液面波高,但吹氩流量过大会加剧水...  相似文献   

20.
采用水模型试验,研究了旋转连铸环行结晶器内钢液流动行为·通过改变参数(流量、结晶器转速、水口浸入深度),考察其对流场以及卷渣倾向的影响·参数改变,流场变化规律的总趋势并无明显改变,只是流股的最大喷射距离、到达结晶器外壁附近的速度及回流区的位置和液面附近的速度发生变化·研究结果表明:流场中的速度分布受流量、结晶器转速、水口浸入深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